三国时期州牧和刺史哪个大(两汉三国时期的太守)
三国时期州牧和刺史哪个大(两汉三国时期的太守)那么刺史与州牧是怎么变成实职的呢? 每位刺史/州牧监察一个州,所以习惯称之为X州刺史,属于临时性质。 汉朝制度中,太守的实际权力比刺史要大,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割据一方的诸侯都是从太守起家的,比如孙坚以长沙太守、曹操为东郡太守、袁绍为渤海太守、张鲁为汉中太守。汉朝的地方行政体制是“郡(国)县制”,太守是郡的最高军政长官,也有习惯称之为郡守,同时设有郡尉协助太守处理军事,如果这个郡属于诸侯王的封国,那么长官便称之为国相(比如东汉有北海国,封地在北海郡,孔融任北海长官,称北海相)。县的行政长官大县叫令(比如曹操曾任顿丘令),小县叫长(比如朱桓曾任余姚长)。这些郡县长官(太守/国相、县令/县长)都是由中央直接任命的。 太守的直接汇报对象是丞相,说句题外话,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郡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其实是相当于现在的省。下面说说刺史与州牧。 刺史在汉武帝时始置,初置是没有行政权力的,只有监察之权。因为
大多数中国人都对三国时期的历史比较感兴趣,关于里面的人物秩事,大小战役更是如数家珍。这主要拜《三国演义》所赐,将那个时代的忠臣良将、英雄豪杰刻画的栩栩如生。
但是在阅读过程中,相信很多人都会被里面五花八门的官职绕晕。比如袁绍是渤海太守,在关东联军中,为什么能被十八路诸侯推为盟主,后来还能吞并他上司冀州牧韩馥,最终称霸北方。
那么太守、州牧与刺史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先说太守,这个比较好理解。
汉朝的地方行政体制是“郡(国)县制”,太守是郡的最高军政长官,也有习惯称之为郡守,同时设有郡尉协助太守处理军事,如果这个郡属于诸侯王的封国,那么长官便称之为国相(比如东汉有北海国,封地在北海郡,孔融任北海长官,称北海相)。县的行政长官大县叫令(比如曹操曾任顿丘令),小县叫长(比如朱桓曾任余姚长)。这些郡县长官(太守/国相、县令/县长)都是由中央直接任命的。 太守的直接汇报对象是丞相,说句题外话,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郡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其实是相当于现在的省。
下面说说刺史与州牧。
刺史在汉武帝时始置,初置是没有行政权力的,只有监察之权。因为随着郡县机构的不断扩大,中央(主要指负责监察的御史台)无法对每一个地方官员进行有效监督,所以便将全国以《禹贡》为基础划成十三个州,每个州不定期派出监察御史到地方监察地方官,这些监察御史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叫法,或称“刺史”,或称“州牧”,俸禄也时高时低,属于御史台编制(长官为御史大夫或御史中丞),只负责监察郡县官员,可以简单理解为现在的中纪委第X巡视组组长。
每位刺史/州牧监察一个州,所以习惯称之为X州刺史,属于临时性质。 汉朝制度中,太守的实际权力比刺史要大,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割据一方的诸侯都是从太守起家的,比如孙坚以长沙太守、曹操为东郡太守、袁绍为渤海太守、张鲁为汉中太守。
那么刺史与州牧是怎么变成实职的呢?
这也得从东汉末年说起,黄巾起义与董卓之乱时,道路阻隔,饿殍遍野,中央政府对各郡的控制力大幅削弱,各路豪强便(主要是太守)纷纷拥兵自重。
这时汉宗室刘虞向朝廷提议,派宗室重臣到地方上去任“州牧”,委以实权,掌一州之军政,对各郡实行有效管辖,让太守由向中央汇报改为直接向州长官汇报,太守由中央垂直管理变成了州牧的下属,这个可以理解为清朝时的总督或解放初的大区军政委员会主席。
在东汉末年,习惯上州牧比刺史级别要高,因为州牧可以兼牧数州(如刘备在夺取益州后,便自封为左将军,领荆、益二州牧),而刺史只负责一州,如果诸侯兼数州州牧,他就会在每个州任命一位州刺史。“牧”这个字有替天子牧万民的意思,代表着天子,具有政治高度,而刺史在此时则变成了行政职务。
简单概括一下吧。
汉朝时,太守属于行政系统,州牧或刺史属于监察系统。州牧和刺史在前期不过是一个官职的两种叫法而已,在整个汉朝被交替使用,俸禄也时高时低,排除一些特殊时期,如果根据俸禄比照官职高低,那么大多数时期太守比刺史高,太守应该是一千石,而刺史一般是六百石。
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这三者的关系则变成州牧>刺史>太守。这本来是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临时将中央权力下放到州一级的做法,后来却直接被州牧或刺史利用变成了割据一方的军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