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历史上有哪些反叛精神的人(这是历史上最遗憾的故事)

历史上有哪些反叛精神的人(这是历史上最遗憾的故事)王导正为周伯仁不仁生气呢,哪儿能同意让他当大官,闭着嘴一句话也不说。王敦问:“周伯仁这个人德高望重,让他来当个司徒、司马怎么样?”周伯仁回到家后,对皇帝还是有点不放心,这小子出尔反尔的事儿可没少干,要是转眼又变卦了,那我怎么对得起王导?当即又写了一封长信,按照写讣文那种风格,从王导的第十八代祖宗开始写起,历代先贤如何学雷锋做好事,一直写到王导出世算一个段落,王导出世之后更是不得了,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小心谨慎、舍己为人、先人后己、鞠躬尽瘁、舍身忘死、视死如归、万古长青、永垂不朽……直把王导写成了一位根正苗红的古往今来第一号大完人,要是他能谋反,那连世界上最笨的那头猪都能当皇帝了!写完后,周伯仁又检查了三遍,确认没有错别字了,这才装进一辆大车里,叫人给皇帝送了过去。历史已无数次地证明,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老周写的这封长信实在是太长了,皇帝又是当小说看,又是当童话看,最后还让三宫六院都

东晋元帝的时候,大将军王敦手握重兵,觉得皇帝身边那几个人老是为难自己,就把手下人都召集起来,让大家想想怎样才能既除掉那几个人又师出有名。大家查字典的查字典,打求助电话的打求助电话,历时一个月,终于总结出了一百个备选方案交给王敦定夺。

王敦一一排除掉诸如控告那几个人随地吐痰、饭前便后不洗手、捡东西不交公之类的,最后选定了一个最师出有名的方案——清君侧。

历史上有哪些反叛精神的人(这是历史上最遗憾的故事)(1)

司空王导听说哥哥要“清君侧”,大吃一惊。作为官场老手,他可知道“清君侧”是什么意思,当即带着全家老小一百多口人跪在皇帝门口请罪,发誓要跟王敦断绝兄弟关系。

这天,大臣周伯仁正好要进宫跟皇帝说点事儿,在门口碰见王导正带着一大家子人声情并茂地朗诵请罪书。周伯仁刚想转身,就被王导逮个正着,叫道:“伯仁兄,看在我跟你往日交情的份上,务必帮我跟皇上求情,我全家老小的性命都交给你了!”

周伯仁回到家后,对皇帝还是有点不放心,这小子出尔反尔的事儿可没少干,要是转眼又变卦了,那我怎么对得起王导?当即又写了一封长信,按照写讣文那种风格,从王导的第十八代祖宗开始写起,历代先贤如何学雷锋做好事,一直写到王导出世算一个段落,王导出世之后更是不得了,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小心谨慎、舍己为人、先人后己、鞠躬尽瘁、舍身忘死、视死如归、万古长青、永垂不朽……直把王导写成了一位根正苗红的古往今来第一号大完人,要是他能谋反,那连世界上最笨的那头猪都能当皇帝了!写完后,周伯仁又检查了三遍,确认没有错别字了,这才装进一辆大车里,叫人给皇帝送了过去。

历史已无数次地证明,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老周写的这封长信实在是太长了,皇帝又是当小说看,又是当童话看,最后还让三宫六院都来帮着看,当终于看完最后一页的时候,这封信的作用也失去了——王敦已经打进了首都,王导已不需要你们宽恕了!

虽然王导主动跟王敦脱离了兄弟关系,但王敦仍然很仗义,又把他请进了宫中,共商国计。

王敦问:“周伯仁这个人德高望重,让他来当个司徒、司马怎么样?”

王导正为周伯仁不仁生气呢,哪儿能同意让他当大官,闭着嘴一句话也不说。

王敦又问:“那让他当个仆射怎么样?”

王导仍然不说话。

王敦又道:“既然你不同意,那就只能杀了他了。”

王导继续不说话。

但不说话已经说明了一切,老周同志没能换来金印,却换来了刀印。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一问三不知”,充满了血腥,也充满了遗憾。

历史上有哪些反叛精神的人(这是历史上最遗憾的故事)(2)

有时候我们不禁会想:要是周伯仁提前告诉王导他正在设法救他,结果会怎样呢?毫无疑问,那将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可现在呢?自己白白丢了脑袋不说,还让不知情的王导终日生活在惶恐与仇恨当中,实在是两败俱伤。

其实在生活中,很多人也都有周伯仁这样的想法,虽然在尽力地帮助你,但没办到之前不会告诉你他在帮你,甚至有时候还故意疏远你,等到终于办成了才会告诉你,给你一个惊喜。甚至有的连惊喜都不给你,做好事不留名,根本就不告诉你谁在帮你。不能不说,这种人是好人,我们的社会也往往把这种行为归为品德高尚,不居功,更不邀功,这确实很难得。

我不想讨论这种行为到底是好还是不好,但我希望的是,当你的朋友有困难,而你又有能力帮他的时候,不妨让他知道有人在帮他。

对于身处困境的人来说,这至少是一种安慰,而不是朋友的冷漠。尤其当人有困难的时候,往往心理是很敏感的,这时候你给他一个朋友的关心,会让他更有希望、更有信心地去面对困难。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