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关中十八陵修复(河南省巩义市芝田镇最悲凉的皇帝陵)

关中十八陵修复(河南省巩义市芝田镇最悲凉的皇帝陵)1081年宋神宗发兵百万进攻西夏,力图积贫积弱的宋朝廷激发士兵士气,解决好西夏后再解决北辽。没想到百万大军竟然没能占到西夏一丁点便宜还损兵折将,战死士兵超过20万,伤者不计其数,使得岌岌可危的皇权走向深渊。宋神宗听到宋军兵败的消息后精神上受到严重打击,整天抑郁寡欢,1085年病重驾崩,年仅37岁。雄心大志的年轻皇帝如此短命,不得不说是皇室成员的悲哀。如果王安石变法能够顺利实施,也许北宋就不会那么早垮台,也就没有以后南宋的什么事了,但是历史就是喜欢开玩笑,以至于让某位诗人来一首多年以后才干发表的美诗“直把杭州作汴州”。王安石变法的核心就是削弱贵权,逐步转变贫富差距,表面上还是封建制度下的变法,实际上就是转变社会形态,用变法逐步转向资本主义,要是王安石变法能够彻底实施,想必资本主义社会来得比西方还要早。变法过程中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而遭到抵制,如火如荼的变法进行两年就此被制止,励精图治职位富国民

河南省巩义市芝田镇永裕陵,是北宋第六代皇帝赵顼宋神宗寝陵。自古皇家陵园都是威严又神圣的地方,更是老百姓望尘莫及的禁地,而位于芝田镇的宋神宗永裕陵却被村民的玉米地包围着真是有失国体。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实情,过去的时代注定要被新时代所抛弃,只是这1000多年的历史文物不能将它保护好确实可惜。

关中十八陵修复(河南省巩义市芝田镇最悲凉的皇帝陵)(1)

赵顼(1048-1085),宋英宗长子,北宋第六代皇帝宋神宗。1067年宋英宗驾崩,太子赵顼继位,此时的宋朝统治面临巨大危机。北宋跟大辽作战失利后每年赠送大量岁币,财政亏空严重。北方肥沃土地被豪强占领,农民失去土地后出现饥荒,老百姓暴力反抗频繁,宋王朝皇权亦是岌岌可危。宋神宗的上位正是北宋走下坡路时期,年轻气盛的宋神宗有理想,有抱负,立志要整治现规,将北宋带上新的盛世期。但对于现状又显得很无奈,岌岌可危的赵家皇室毁于自己之手又不甘心。

关中十八陵修复(河南省巩义市芝田镇最悲凉的皇帝陵)(2)

宋神宗登基第二年,为改变宋朝困局,将对朝廷机构和规法进行大改革,特别是现有的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领域进行大改革,以此来实现富国强兵、缓解官民矛盾,挽救皇权的目的。朝廷机构过于臃肿,朝政元老顽固不化,特别是多数元老为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一直反对改革,使得宋神宗在实施变法过程中带来极大的阻碍。宋神宗此时才体会到朝中势单力薄的无奈。

关中十八陵修复(河南省巩义市芝田镇最悲凉的皇帝陵)(3)

为增强改革能够顺利进行,同时也为了能够改变朝政人员结构,将支持自己变法的王安石调入朝廷,就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授权支持变法,史称王安石变法。宋神宗与王安石合力下降危机四伏的北宋朝廷逐步走向缓和,短暂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期间宋神宗采纳王安石建议,将富有创造力,精力旺盛,能力精干的年轻人调入朝廷任职,现有的元老旧臣退居二线。这一举措使得吕惠卿、章惇、蔡确、曾布、吕嘉问、沈括、薛向等诸多年轻人才得以施展才干的机会。

关中十八陵修复(河南省巩义市芝田镇最悲凉的皇帝陵)(4)

变法过程中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而遭到抵制,如火如荼的变法进行两年就此被制止,励精图治职位富国民强,却被几个保守派阻扰,王安石这棵火热的心一下子就冷却大半。王安石再次称病辞官归隐,宋神宗极力挽救依旧挽不回王安石决议离开朝廷的心。宋神宗立志富国强兵的改革也随王安石的归隐而失败,皇帝没有实权是宋神宗最大的悲哀。

关中十八陵修复(河南省巩义市芝田镇最悲凉的皇帝陵)(5)

王安石在宋仁宗、宋英宗两位皇帝掌政期间就婉拒入朝为官,秉性耿直、精干富有冲劲的王安石与朝中保守派大佬共事难免会起冲突,更何况王安石的变法大部分都是削弱保守派利益,保守派也不可能让王安石得以尽力去实施他的变法。反对王安石变法最强烈的要属司马光,尽管司马光大小就有砸缸救人而得到天下人的赞美,但是司马光是传统贵族出身,一变法司马光的家底都会被掏空,司马光岂能让王安石实施他的变法。

关中十八陵修复(河南省巩义市芝田镇最悲凉的皇帝陵)(6)

宋神宗立志要为富国强兵而励精图治,满腔的热血和热情,满肚子的报复,一身的才能却在朝中保守派面前物显得那么的无力。身为一个皇帝却不能施展宏图,或许这就是宋神宗一生最大的败笔,这也说明宋神宗太年轻,在一帮老油条面前也是显得措手无策,又那么的无能为力。宋神宗的失败,败就败在自己的软弱和年轻。

关中十八陵修复(河南省巩义市芝田镇最悲凉的皇帝陵)(7)

如果王安石变法能够顺利实施,也许北宋就不会那么早垮台,也就没有以后南宋的什么事了,但是历史就是喜欢开玩笑,以至于让某位诗人来一首多年以后才干发表的美诗“直把杭州作汴州”。王安石变法的核心就是削弱贵权,逐步转变贫富差距,表面上还是封建制度下的变法,实际上就是转变社会形态,用变法逐步转向资本主义,要是王安石变法能够彻底实施,想必资本主义社会来得比西方还要早。

关中十八陵修复(河南省巩义市芝田镇最悲凉的皇帝陵)(8)

1081年宋神宗发兵百万进攻西夏,力图积贫积弱的宋朝廷激发士兵士气,解决好西夏后再解决北辽。没想到百万大军竟然没能占到西夏一丁点便宜还损兵折将,战死士兵超过20万,伤者不计其数,使得岌岌可危的皇权走向深渊。宋神宗听到宋军兵败的消息后精神上受到严重打击,整天抑郁寡欢,1085年病重驾崩,年仅37岁。雄心大志的年轻皇帝如此短命,不得不说是皇室成员的悲哀。

关中十八陵修复(河南省巩义市芝田镇最悲凉的皇帝陵)(9)

古代人均寿命短是民间常态,老百姓寿命的长短是由战乱、饥荒和疾病造成的,但是以皇家生活条件来看,37岁就死去感觉有点奇怪。宋神宗的皇位危机出现在王安石变法时期,变法期间不仅保守派反对,连皇太后、太后和皇后都极力反对,身为皇帝的宋神宗在朝廷上几乎被孤立,最后迫于压力不得不停止变法。同时变法当中不仅影响到保守派的利益,还得罪过不少的传统贵族,想必宋神宗的死应该不是疾病身亡,而是一场有预谋的死亡。宋神宗死后让一个不足十岁的赵煦继位,最后由高太后垂帘听政,保守派又恢复原样,这不可能是一场巧合,而是利益驱使下非正常死亡。

关中十八陵修复(河南省巩义市芝田镇最悲凉的皇帝陵)(10)

宋神宗的变法让积弱积贫的北宋王朝出现短暂的繁荣,军事、政治、农业、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唯一的不足就是保守势力过于强大,宋神宗对保守势力过多的妥协,如果手段狠一点,就像刘邦一样触犯法规就是诛九族,想来北宋的保守顽固派会安分些。正应了那句话,心不狠江山不稳,宋神宗的软弱注定了它短暂的皇帝生涯。

关中十八陵修复(河南省巩义市芝田镇最悲凉的皇帝陵)(11)

永裕陵是宋神宗死后修建,死得过于突然,生前没有修建陵墓。墓茔为覆斗形,底边为正方形,每边长60米,墓茔高18米,原来上下有台阶,底部用石砖砌成,不过这些设施已经荡然无存。寝陵被盗墓贼光顾过多次,但陵墓保存得相对完好。陵墓前的陵园近两亩,石像、石狮子还有人像左右并列,犹如诸臣上朝,目前还存有石像17件。石刻都是北宋末年的石像代表作,单列拿出来每一件几乎都是精品。

关中十八陵修复(河南省巩义市芝田镇最悲凉的皇帝陵)(12)

芝田镇有三座皇帝陵,分别是宋神宗的永裕陵,赵光义宋太宗的永熙陵,赵煦宋哲宗的永泰陵,还有附近赵匡胤宋太祖的永昌陵。几座北宋皇陵前面都有个永字,为何取名用永在前,后来查询才得知芝田镇在北宋初期设置永安县,永安县的府治地就在现在的芝田镇。芝田镇是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地方,光北宋皇陵就足以说明一切,还有寇准、包拯、高怀德等大臣的点缀,想必前来游玩的人足够你大饱眼福了。保护文物、人人有责,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本文是记事性文稿,见物说物,见其所想,所想所写,如有不对的地方,敬请大伙谅解。谢谢广大读者阅读本文稿,敬请给予建设性意见。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