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仁宗朱高炽下一个皇帝(明仁宗朱高炽之死)
明仁宗朱高炽下一个皇帝(明仁宗朱高炽之死)另一个是恭肃贵妃郭氏,开国元勋武定侯郭英的孙女。诞育滕怀王朱瞻垲、梁庄王朱瞻垍,卫恭王朱瞻埏。明代贵妃的地位仅次于皇后,郭氏又是勋贵之后,本身家族地位还要高于皇后。加上仁宗死后,作为生育了三位皇子的郭贵妃居然殉葬,让吃瓜群众很难不将仁宗之死和所谓的后宫争宠联系起来。张皇后剧照仁宗的后宫妃嫔人数不算很多,而其中地位最重要的是两个人。一个是诚孝昭皇后张氏,朱高炽原配。一路从燕王世子妃、皇太子妃升到皇后。诞育宣宗朱瞻基、越靖王朱瞻墉、襄宪王朱瞻墡和嘉兴公主。《明史》甚至认为朱高炽的太子之位之所以没有被朱棣废黜,温良贤德的太子妃张氏也有一份功劳。后始为太子妃,操妇道至谨,雅得成祖及仁孝皇后欢。太子数为汉、赵二王所间,体肥硕不能骑射。成祖恚,至减太子宫膳,濒易者屡矣,卒以后故得不废。—《明史卷一百三十·列传第一》
前言:“仁宣之治”,位列明初三大盛世之一。其余两个分别是“洪武之治”和“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的开创者明仁宗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的嫡长子。他在继位之后下令息兵养民,平反建文忠臣,使社会矛盾得以缓和。同时停止下西洋活动,以及皇家采办珠宝等行为,又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生产力得到发展。从而为他的儿子明宣宗朱瞻基开启一个稳定、强盛的时代,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朱高炽自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起被册为皇太子,在此后二十年的时间里长期出任监国重任。朱棣虽然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但他征漠北,收安南,下西洋,迁都北京,修《永乐大典》,每一件都需要大量的财力支持。而这些,都是太子朱高炽在背后默默耕耘的功劳。此外他的两个弟弟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为了夺嫡,无时无刻不在明里暗里对太子上下其手。甚至于朱高炽本人也因为身材原因,屡屡遭到老爹朱棣的歧视,太子之位多次岌岌可危。
明仁宗朱高炽剧照
历经千辛万苦,好不容易熬到朱棣驾崩的朱高炽,却在仅仅做了9个月皇帝后,就以48岁的壮年突然驾崩。由于事出突然,对这位仁宗皇帝之死,朝野和民间充满了各种流言蜚语。今天笔者就结合史料,来梳理一下朱高炽之死的隐情。
其一:郭贵妃误杀说仁宗的后宫妃嫔人数不算很多,而其中地位最重要的是两个人。
一个是诚孝昭皇后张氏,朱高炽原配。一路从燕王世子妃、皇太子妃升到皇后。诞育宣宗朱瞻基、越靖王朱瞻墉、襄宪王朱瞻墡和嘉兴公主。《明史》甚至认为朱高炽的太子之位之所以没有被朱棣废黜,温良贤德的太子妃张氏也有一份功劳。
后始为太子妃,操妇道至谨,雅得成祖及仁孝皇后欢。太子数为汉、赵二王所间,体肥硕不能骑射。成祖恚,至减太子宫膳,濒易者屡矣,卒以后故得不废。—《明史卷一百三十·列传第一》
张皇后剧照
另一个是恭肃贵妃郭氏,开国元勋武定侯郭英的孙女。诞育滕怀王朱瞻垲、梁庄王朱瞻垍,卫恭王朱瞻埏。明代贵妃的地位仅次于皇后,郭氏又是勋贵之后,本身家族地位还要高于皇后。加上仁宗死后,作为生育了三位皇子的郭贵妃居然殉葬,让吃瓜群众很难不将仁宗之死和所谓的后宫争宠联系起来。
陆釴,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进士榜眼,其所著《病逸漫记》中记录了明孝宗弘治朝以前的许多逸事。关于仁宗皇帝的死因,书中是这样说的:
仁宗皇帝驾崩甚速,疑为雷震,又疑宫人欲毒张后误中上。予尝遇雷太监质之,云:“皆不然,盖阴症也。”—《病逸漫记》
由于仁宗是突然驾崩,当时舆论汹汹,有很多猜测,包括“雷击致死”、“中毒而死”等等说法不胫而走。陆釴其实在自己的书中做了一次辟谣,他亲口询问宫中太监,得到的结论是“阴症”。至于什么是“阴症”,笔者不了解中医,应该也不是什么好事。
郭贵妃画像
但是到了著名的大才子兼胡扯专家祝枝山手上,仁宗之死被坐实为宫斗误伤,而陆釴书中的宫人,也变成了郭贵妃。而且细节描写活灵活现,仿佛祝大才子本人当时就在现场一般。
仁宗郭妃以中宫诞辰,邀过其宫上寿,上亦往。妃进卮于后,后不即饮,上曰:“尔又为疑乎?”遽取饮之,妃失色,无及矣。俄而,上崩,妃自经死,时适雷。—《野记·卷三》
这里可以做个简单的辟谣。祝枝山虽然是个才子,但是治学非常不严谨。他在文中说这件意外的起因是为了“中宫诞辰”,也就是皇后生日。张皇后的生日是哪天呢?《明实录》中有明确记载:四月初七日。那么仁宗驾崩又是在哪一天呢?五月十二日。是什么样的毒药那么厉害,可以让人吃完以后拖上一个多月才去世?不过联想到祝枝山这厮还造谣说什么朱棣诛了方孝孺十族啦,《永乐大典》根本没有修完啦,难怪他写的这本《野记》被评价为“可信者百中无一”。因此“郭贵妃误杀说”,基本可以判定为胡扯。
其二:明宣宗暗害说宣宗朱瞻基是张皇后所生的嫡长子,13岁的时候就被爷爷朱棣册封为皇太孙,事实上确立了其第三代领导人的地位。仁宗登基后,朱瞻基又被册封为皇太子。这样一位名正言顺的接班人,难道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对自己的父皇下手吗?
迁都北京,是朱棣的主意。但是朱高炽的皇太子生涯,大部分时间是在南京度过的。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三月,仁宗决意复都南京。四月五日,朱高炽让镇守南京太监王景弘提前修葺宫殿,准备在明年春天迎接圣驾。
甲辰,敕南京太监王景弘曰:朕以来春还京,今遣官匠人等前来。尔即提督将九五殿各宫院凡有渗漏之处,随宜修葺。但可居足,不必过为整齐以重劳人力。—《明仁宗实录卷十三》
南京明故宫遗址
四月十三日,朱瞻基奉旨前往南京,为仁宗回都打前站。因此当五月十一日仁宗“不豫”之时,中官海寿就携带敕书紧急赶往南京,召皇太子朱瞻基回北京。顺便说一句,当初朱棣在榆木川驾崩,拼了老命赶回北京报信的,也是这位海公公。六月初三日,皇太子自南京赶回北京,并于六月十二日即位。由于《明史》中的一段记载,让朱瞻基这一次千里奔丧充满了阴谋论的味道。
未几,仁宗崩,宣宗自南京奔丧。高煦谋伏兵邀于路,仓卒不果。—《明史卷一百十八·列传第六》
汉王朱高煦,朱棣次子,仁宗皇帝亲弟弟。由于其在靖难战争时期的赫赫战功,一度是朱棣属意,靖难勋贵支持的皇太子第一人选。虽然最终汉王夺嫡失败,但却从没有断了觊觎皇位的念头。
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朱高煦就藩山东乐安州。当时朱棣的本意是认为乐安州位于“近畿之地”,一旦汉王有所异动,可以“朝发而夕擒”。但是反过来乐安州离北京和南京都很近,按理说汉王应该提前收到北京仁宗的驾崩,然后组织力量狙击北上的皇太子朱瞻基,热销书《两京十五日》演绎的就是这样一段故事。但饶是如此,汉王的动作居然还是没有宣宗快。
朱瞻基与汉王剧照
而从五月十一日北京发出敕书,到六月初三日朱瞻基赶到北京,期间总共20天时间。结合汉王阻击失败的经历,有人提出朱瞻基其实早已算准他的父皇会在哪一天驾崩,所以提前做了准备,这才是他二叔“仓猝不果”的根本原因。换句话说,是太子杀了皇帝。
汉王狙击失败到底是因为朱瞻基太精,还是他自己太笨,不好说。但是从北京到南京,20天一个来回,这个时间很短吗?其实并不短。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八月十日,大明开国太祖朱元璋的原配马皇后去世。八月二十六日,当时封国在北平的燕王朱棣就赶到了南京,期间相隔的时间只有16天。从这个角度看,朱瞻基之所以花了20天才回到北京,说不定正是为了中途躲避汉王的狙击。
仁宗放弃北京,必然会引起大量既得利益集团的不满。从朱瞻基继位后放弃复都南京来看,他和仁宗之间似乎是有矛盾的。但是就此认为朱瞻基会铤而走险弑君篡位,似乎风险也太大了一点。山东乐安州有二叔汉王,河南彰德府有三叔赵王,他们距离北京都比朱瞻基要近,如何保证局势尽在掌握呢?因此“明宣宗暗害说”,有可能,但可能性不高。
其三:李时勉气死说出于为尊者讳的原则,无论是《明史·仁宗本纪》还是《明仁宗实录》,都没有提到皇帝陛下本人的身材问题。《实录》中说仁宗“自幼端重沉静”,其实换句话说就是个不太爱动的小胖子。一般“端众沉静”的都是胖子,“飞扬跳脱”的都是瘦子,为什么?让一个胖子“飞扬跳脱”,臣妾做不到呀。
朱高炽的老爹朱棣勇武过人,打仗的时候喜欢身先士卒冲锋,对于胖胖的又喜欢读书的大儿子,一向是不太感冒。当年夺嫡的时候,汉王和赵王也曾经抓住大哥这个弱点穷追猛打。比如有一次朱棣带着兄弟俩去拜谒朱元璋的孝陵,结果两个太监扶着走,朱高炽还走得七高八低,也难怪朱棣看到他就来气。
成祖尝命同仁宗谒孝陵。仁宗体肥重,且足疾,两中使掖之行,恒失足。高煦从后言曰:“前人蹉跌,后人知警。”时宣宗为皇太孙,在后应声曰:“更有后人知警也。”高煦回顾失色。—《明史卷一百十八·列传第六》
朱家三兄弟剧照
朱高炽做不好身材管理,必然伴有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很有可能因为突然受到强烈刺激,导致在短时间内去世。事实上在朱高炽去世前三天,就遇上一个让他气得半死的二杆子大臣。
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5月9日,翰林侍读李时勉上疏批评皇帝。由于题本中内容劲爆,皇帝不想和李时勉当庭争论,于是便将他召到便殿,打算君臣之间好好沟通一下。李时勉是永乐二年进士,曾参与修纂《太祖实录》,被《明史》评价为:“性刚鲠,慨然以天下为己任”。当年因为反对迁都北京,曾经当面顶撞朱棣。你想想以他这样的二杆子性格,私下和皇帝辩论一定是更加“口吐莲花”。果然好脾气的仁宗被气得勃然大怒,让人当场把李时勉狠狠打了一顿。当时这老小子足足被打断了三根肋骨,差点一命呜呼。
洪熙初,上疏言事,命武士以金瓜摇之,伤觔几死。—《明英宗实录卷一百九十一》
本来朱高炽为了维护自己明君的形象,还准备放李时勉一马,只是在第二天下旨将他外放为监察御史。但是到了晚上朱胖胖越想越气,五月十一日白天又重新下旨将李时勉打入锦衣卫大牢。晚上召见户部尚书夏原吉之时,仁宗余怒未消,依然还在大骂李时勉。估计此时朱高炽血压突然升高,随即“不豫”,第二天便崩于皇宫钦安殿(位于故宫御花园正中)之中。
仁宗大渐,谓夏原吉曰:“时勉廷辱我。”言已,勃然怒,原吉慰解之。其夕,帝崩。—《明史卷一百六十三·列传第五十一》
位于故宫御花园的钦安殿
那么李时勉究竟写了什么导致仁宗如此生气呢?据说是对仁宗做了大规模的嘲讽,有“所谓节民力者此也、所谓谨嗜欲者此也、所谓勤政事者此也、所谓务正学者此也”这样的狠话。但是笔者无能,没有查到这一段的原文出自哪里。从《明史》来看,原文应该被李时勉本人给焚毁了,以至于连朱瞻基做了皇帝之后都不知道他究竟写了什么。
帝遥见骂曰:“尔小臣敢触先帝!疏何语?趣言之。”时勉叩头曰:“臣言谅暗中不宜近妃嫔,皇太子不宜远左右。”帝闻言,色稍霁。徐数至六事止。帝令尽陈之。对曰:“臣惶惧不能悉记。”帝意益解,曰:“是第难言耳,草安在?”对曰:“焚之矣。”帝乃太息,称时勉忠,立赦之,复官侍读。—《明史卷一百六十三·列传第五十一》
《明史》只为我们记录了两条,即“谅暗中不宜近妃嫔,皇太子不宜远左右”。所谓的“谅暗”,指的是居丧时所住的房子,也指代居丧期间。朱棣死于永乐二十二年七月十八日,仁宗驾崩之前,他老爹都还没有“小祥”,小祥是指父母丧后周年的祭名。换句话说就是指仁宗在居丧期间还不忘美色。下面那句话就更厉害了,当时朱棣驾崩的时候,皇太子朱高炽在北京。现在皇太子朱瞻基去了南京,李时勉抛出这句话,难道不算当面诅咒仁宗么?因此“李时勉气死说”,笔者以为是最接近历史真相的。
结语:宣宗到最后也没有杀掉李时勉,反而让他官复原职,这就很值得回味了。仁宗和宣宗之间当然绝不像表面上那样“父慈子孝”。朱瞻基做皇太孙的时候,朱棣为他设立了一支规模庞大的皇太孙亲军。朱高炽即位之后,立刻着手对其进行了裁撤。父子之间的提防之心,谁也不比谁少。
倒是因祸得福的李时勉此后顺风顺水,一直活到了明代宗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四月,才以74岁的高龄去世。死后先是赐谥“文毅”,后来又改谥“忠文”。 这家伙要是放在“我大清”,只怕坟头早就长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