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浑源县凉粉历史(张富漫谈浑源凉粉历史和掌故)

浑源县凉粉历史(张富漫谈浑源凉粉历史和掌故)首先拿我们最具代表性的土豆粉面凉粉来看。那么,回答这个问题只好从其他方面侧面来分析。关于浑源凉粉的历史浑源凉粉的历史究竟有多久呢?这个问题真不好回答。相信很多浑源儿女更希望我们浑源凉粉的历史更久远些。但遗憾的是,就目前掌握的有关史料,尚未发现有关浑源凉粉历史的更多直接记载。

浑源县凉粉历史(张富漫谈浑源凉粉历史和掌故)(1)

悬空寺(山西 浑源)

最近些日子,说浑源凉粉很火真得一点也不为过。不仅在于官方开先河的大力度推动,不仅在于县内外媒体刷屏式的宣传,不仅在于各家凉粉名店争相拿出绝活展露技艺,也不仅在于全县父老乡亲和各地游客的支持品尝。这里,重要的是,我们极具地方特色的乡土美食正越来越受到关注,越来越被赋予更多内涵和期待。可以说,以成龙先生在大同的国际动作电影周和在浑源的星光帮扶活动,以我县积极推动的乡村文化旅游月为契机,浑源凉粉真得在跨越腾飞的新征程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浑源县凉粉历史(张富漫谈浑源凉粉历史和掌故)(2)

成龙先生吃凉粉

借此机会,想谈谈有关浑源凉粉的一些知识和掌故。

关于浑源凉粉的历史

浑源凉粉的历史究竟有多久呢?这个问题真不好回答。相信很多浑源儿女更希望我们浑源凉粉的历史更久远些。

但遗憾的是,就目前掌握的有关史料,尚未发现有关浑源凉粉历史的更多直接记载。

那么,回答这个问题只好从其他方面侧面来分析。

首先拿我们最具代表性的土豆粉面凉粉来看。

浑源县凉粉历史(张富漫谈浑源凉粉历史和掌故)(3)

这就先得说说土豆。由于缺乏早期的文字记载或者文字记载中存在作物名称混淆等原因,对于土豆传入中国的时间专家们的说法不一。目前,一般认为土豆最早传入中国的时间约在明万历年间(1573至1619),主要依据为当时的文献记载,如万历年间蒋一葵撰著的《长安客话》卷二《黄都杂记》中记述北京地区种植的马铃薯称为土豆。徐光启(1562-1633)所著《农政全书》中也有一段与土豆相关的详尽描述:“土芋,一名土豆,一名黄独。蔓生叶如豆,根圆如鸡卵,肉白皮黄,可灰汁煮食,亦可蒸食。又煮芋汁,洗腻衣,洁白如玉。”从根蔓形状、外观颜色到烹食方法,已与现代马铃薯近乎无异。

土豆在明代还是稀罕物事,文人诗作亦可为佐证。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徐渭(1521-1593,字文长)走南闯北,见闻广博,却曾专门为《土豆》写诗“榛实软不及,菰根旨定雌。吴沙花落子,蜀国叶蹲鸱。配茗人犹未,随羞箸似知。娇颦非不赏,憔悴浣纱时。”

万历以后土豆逐渐跻身宫廷美食的行列。《酌中志》载百种珍味中有“辽东之松子,蓟北之黄花、金针,都中之山药、土豆”。口感到卖相均平淡无奇的土豆居然稳居京都特产之位,其“稀罕”程度可见一斑。

可见,马铃薯在明末时便漂洋过海,传入中土。但由于其品种上的特殊与罕见,仅有达官显贵方能享用。明代上林苑虽设有专司蔬菜种植的“菜户”,但其主要是服务于宫廷的机构,既不会大面积栽种马铃薯,更不可能将薯种和种植技艺传入民间。其时,马铃薯只不过偶尔现身于富贵人家的餐桌上,千千万万的普通老百姓并无此等口福。

浑源县凉粉历史(张富漫谈浑源凉粉历史和掌故)(4)

土豆的大面积种植应该是在清朝建立之后。清朝建立后,政府取缔了明代皇室的蔬菜供应系统,皇室菜户沦为普通农民,马铃薯等作物的种子及培育方法逐步走出大内,向京畿周围乃至全国各地大规模地传播开来。首先是传播到天津、河北毗邻京师地区,1685年出版的《宛平县志》中,“物产蔬类”里便记有“地豆”。雍正年间,马铃薯栽种范围扩展到河北深州,又有了新的别名,“地豆又名地生”。清代中叶后,中国人口骤增,人民对粮食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至道光年间,马铃薯进一步传播到山西中部、北部,其后山西更发展为中国马铃薯的主要产区。“山药蛋”成为山西人民颇为亲切的称谓。

那么土豆何时进入餐桌呢?前文提及,明代马铃薯曾是宫中宴飨的高级食材,可能烧烤尝鲜应该是其时原始的、主要的吃法。清代马铃薯最初的做法是打磨成粉,与荞、麦等主食一同烹煮。这里的粉,与我们现在的粉面或凉粉还不是一个层面。其时为了防止马铃薯堆积腐烂,人们便想方设法地将之切片晒干保存,而晒干后的马铃薯片便可磨粉,和苦荞、燕麦等做成饼、馍。

在偏远山区,由于环境恶劣、粮食缺乏,马铃薯渐渐晋升为主食,其做法也开始丰富起来。最初只是习惯性地“烧土豆为食”,后来“羹臛煨灼,无不宜之”,马铃薯在山西的吃法得到了较大发展。

而历史上我们的浑源人民以善于美食、在吃的方面讲究而闻名,可能在当时较早地发明了从土豆中打磨粉面,进而制作凉粉的技艺,所以综合来说,浑源土豆粉面凉粉的出现应该不会早于道光年间。以栗毓美为主人公的《河清海晏》在台词中有夫人说栗公回乡吃山药蛋的说法,也是站得住脚的。县里此次组织凉粉味品汇活动,农委有关领导撰写的有关资料,说浑源凉粉二百多年历史是很有道理的。

浑源县凉粉历史(张富漫谈浑源凉粉历史和掌故)(5)

凉粉味品汇

那么,薛仁贵的凉粉传说有可能吗?浑源凉粉界和百姓当中有一个传说,相传唐太宗李世民于立夏之日御驾北征至恒山脚下,饥渴难耐,乏困至极,随从薛仁贵速命火头军将薛家府秘制的凉粉奉上。唐王李世民御享后,饥渴顿消,精神焕发,龙颜大悦,浑源凉粉由此声名远扬。更有薛仁贵赋诗《护驾翠屏峡》“恒山风来立夏寒,斩尽胡鞑腹肌宽。幸有御膳粉宴餐,太宗将士皆得欢 。”这个传说故事很有趣味,并特意与浑源立夏全县人民吃凉粉联系起来,但应该是后人迎合创编的可能性更大些,特别是其时的凉粉绝非今日之土豆凉粉。至于粮食凉粉之说,当时也许可能有,但由于粮食的珍贵和短缺,应该基本与平常百姓无关。当然,在浑源土豆凉粉之前,不排除当地人已经形成制作、吃食其他粮食凉粉的技艺和风俗,进而将其拓展到土豆凉粉,并使其逐步发扬光大。这方面,需逐步搜寻资料以证之。

难忘的浑源凉粉那些事

臭电灯小桌子让凉粉的记忆恍然眼前。一个小桌子,一个电石灯(浑源人称之为臭电灯),桌子上摆几个调料罐子,夏日自不必说,寒风凛冽中吸溜凉粉的画面相信仍深深印在不少浑源人的记忆当中。即使在数九严寒,记忆中的凉粉摊也是不到夜深人静十一二点不歇摊,各路高人摊前论古说今,点评时事,谁说小摊不是个大世界呢?而且冷冻寒天喝碗凉粉真得不冷。已故李元喜唱词唱得好“数九寒天喝呀么喝凉粉,包管你满头大汗,不觉冷,不觉冷”。

外乡游子的凉粉、粉面乡愁。有个舅舅在外地工作,记忆中每年过年,姥爷都要给舅舅寄点粉面。据邮局老同志介绍,给定居外地家人寄送粉面,是过去过年前邮局很大的业务内容,一包包粉面牵系着家人牵念深情。而很多外乡游子回家乡,第一件事就是在地摊上喝碗凉粉,让沁凉的感觉深入肺腑。虽说如今已被寄送盒装凉粉代替,但凉粉亲情和乡愁依然是最美的纽带,依然是最真的牵挂。

浑源县凉粉历史(张富漫谈浑源凉粉历史和掌故)(6)

记忆中知名的凉粉摊点。记忆中(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县城主要有两大凉粉夜市,一是和成恒对面的石桥夜市,一是木市街中心的大炭市夜市。石桥曾有著名的郭老三凉粉,坊间有“郭老三凉粉掸(在)刀背(上)不断”的传言,说其凉粉劲道独特。石桥出名的凉粉还有小媳妇凉粉和余老人凉粉,据资深文史学者王利先生回忆,余老人人瘦面黑岁数大,舌头大说话稍不利索;小媳妇儿面白脸圆岁数小,语速稍快。两家形成竞争;有顾客吃凉粉时,小媳妇儿埋头干活儿,余老人冷眼狠剜,两家市场竞争势同水火,顾客却也能一碗凉粉中吃出市场竞争的别样情趣;后来小媳妇活泛,租了后面的门面,抓住了改革开放的好机遇,逐步发展成为浑源凉粉的翘楚,而余老人的儿子则仍从祖业卖凉粉,只不过适应店面发展的趋势,如今凉粉店开在了环保局楼下。大炭市有出名的王老五凉粉和老人凉粉,王老五凉粉辣椒油尤以让人吸溜难舍辣得舒服而难忘,老人凉粉所说的老人是如今大喜凉粉老板大喜的奶奶,与王老五凉粉在木市街平分秋色。据浑源籍骄子、旅美博士师彦龙回忆,上世纪七十年代及八十年代初,同样比较出名的还有县城西关街的“王灵凉粉”和“老余(余胳膊)凉粉”。

浑源县凉粉历史(张富漫谈浑源凉粉历史和掌故)(7)

大喜凉粉手工切为什么更香?此次浑源凉粉味品汇,一大看点就是大喜凉粉摊点的手工切凉粉(用刀在手掌上切凉粉),甚至在开幕时不少人有“大喜忘带切凉粉面板”的惊讶。其实,手工切凉粉是我县传统凉粉的一大特色,它可使凉粉更加美味可口,主要原因有:其一,手工切可使凉粉更加沥尽水,因而让配料汁水更原汁原味沁入粉体;其二,手工切粉刀不是直接切到底,而是成为相对圆弧形,让切面更大,因而可挂汁更多;其三,手工切不是刀锋切出利面,而是带撕离性质的涩面,也是放大了粉体挂汁面积,从而使配料汁水美味最大限度融入粉体,这样切得凉粉肯定比直接刀切的凉粉美味的多多的了。这里也建议大喜凉粉和其他凉粉经营户一定要传承手工切凉粉技艺,最好为顾客提供手工切凉粉服务,以浑源传统凉粉的魅力去吸引和征服顾客。

浑源县凉粉历史(张富漫谈浑源凉粉历史和掌故)(8)

大喜手切凉粉

浑源凉粉不得不说的优点

就浑源凉粉的特色和定位简单说几句。

浑源凉粉制作历史悠久,是具有代表性的北方地方风味名吃之一,以其食客众多,制作简便,价廉物美,细嫩绵实,鲜美清香,滑爽适口而别具一格,一枝独秀。与南方以米面为原料制作的凉粉截然不同,浑源凉粉属于北方凉粉的典型代表,其采用土豆淀粉用传统工艺制作,具有清凌凌、白嫩嫩、滑溜溜、颤巍巍的独特风格,同时,辅以山西陈醋、豆腐干、莲花豆、辣椒油、熏鸡蛋等配料,碗白汤红,晶莹剔透,珠圆玉润,互相衬托,秀色可餐,不仅看着令人垂涎欲滴,吃起来更是一种享受。

浑源县凉粉历史(张富漫谈浑源凉粉历史和掌故)(9)

特别是,浑源凉粉配料中的辣椒油为用恒山胡麻油烹制,其所含脂肪酸亚麻酸高达50%以上,为植物油中最高,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深海鱼油”,具有增强智力、记忆力、保护视力和调整血脂异常、防止血栓形成、抑制癌细胞的产生和转移等功能。

还有,浑源凉粉配料中的莲花豆也是用恒山胡麻油炸制的。需要提一句的是,这里说的“深海鱼油”,就是前些年宣传的“脑黄金”所说的起作用的主要成份。

所以,浑源凉粉不得不说的优点,一定不能少了胡麻油这种营养健康食物的内容。

本文为应山西2018·山西浑源乡村文化旅游月·神溪凉粉味品汇组委会邀请讲述凉粉故事而作,2018年7月30日修改

(张富)

浑源县凉粉历史(张富漫谈浑源凉粉历史和掌故)(10)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