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苏东坡宋朝第一男神(品读苏东坡热播)

苏东坡宋朝第一男神(品读苏东坡热播)来看苏粉追他有多狂。苏东坡,一个来自宋朝的男子,何以颠倒众生如此多年?许多诗词专家、人文学者现身节目,如德高望重的余光中、叶嘉莹先生。也不仅仅是这个纪录片播出的时节他热了,他从来不是一个需要某个特定节点炒话题的人,只不过就着这部片,大家又有了一个集体重温他的机会和谈资。‍我略分析了一下是哪些人在爱他,发现朋友圈里最喜欢分享苏东坡的人多为画家、文人、或是有文艺情结的其他各界人士,这些人里最年轻的是70后,最老的为50后,他们有一个共性——文艺老男人。

(文/朝云)

要说谁是拥有粉丝最多的明星,还有多少人敢跟他比?他的粉从宋朝一路排,排到了现代。

苏东坡宋朝第一男神(品读苏东坡热播)(1)

大型电视纪录片《苏东坡》,追随苏东坡的足迹,历时两年,行程10余万公里。走访十余国家地区拍摄而成。

近日关注了一下朋友圈,发现大半都被这名字沦陷了。多少人在转着这剧这名字。

苏东坡宋朝第一男神(品读苏东坡热播)(2)

许多诗词专家、人文学者现身节目,如德高望重的余光中、叶嘉莹先生。

苏东坡宋朝第一男神(品读苏东坡热播)(3)

也不仅仅是这个纪录片播出的时节他热了,他从来不是一个需要某个特定节点炒话题的人,只不过就着这部片,大家又有了一个集体重温他的机会和谈资。‍

我略分析了一下是哪些人在爱他,发现朋友圈里最喜欢分享苏东坡的人多为画家、文人、或是有文艺情结的其他各界人士,这些人里最年轻的是70后,最老的为50后,他们有一个共性——文艺老男人。

苏东坡,一个来自宋朝的男子,何以颠倒众生如此多年?

来看苏粉追他有多狂。

有本宋朝人写的笔记,叫《瓮牖闲评》。《瓮牖闲评》记载了一些关于苏粉的故事。

一天,苏轼任杭州通判时,同刘敞兄弟乘船游西湖。

途中,一女子突然驾船追上来。此女子气度娴雅,容貌俊美。她怀抱琵琶,对着苏轼便唱了起来,歌词大意是:“我年轻时超级仰慕君,一心就想嫁给君。可却日日思君不见君,苦等渴盼多年后,以为今生没机会见君了,才嫁为民妻。今天能见君一面,死也值了。”

不但女人喜欢他,男人也喜欢,这是一个能把男人掰一个弯的男子。

北宋学者章元弼,娶了美女为妻。婚后,美女发现丈夫老喜欢整夜读苏诗,便羡慕嫉妒了,怒斥道:“你爱苏轼胜过我,把我休了吧。”哪知道章元弼也认真起来了,我就是爱苏轼怎么了,容不得别人如此奚落自己的男神,他真的把妻子给休了。

不但平民喜欢苏轼,皇帝也喜欢。宋史有载:“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良,称为天下奇才。”

苏东坡宋朝第一男神(品读苏东坡热播)(4)

不但古人喜欢苏轼,现在的人也喜欢,有人说,若要评选中国历史上的“极品男人”,苏东坡是必然要当选的。凭什么呢?人家要什么有什么啊。

有颜——“去年一滴相思泪”

就是在这个看脸的时代,苏东坡也要颜有颜,林语堂查了许多史料,对苏东坡的相貌如此定义:”魁伟,生而颅骨高,下巴颏儿和脸大小极为相配,不但英俊挺拔,而且结实健壮。”

但传说中,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小对兄长的颜不以为然,这般形容:“天平地阔路三千,遥望双眉云汉间;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但,传说终归是传说,苏东坡还没有苏小小这个妹妹呢。

有才——“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继柳永之后,苏东坡对词体进行了全面改革,以“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他写词,主要是供人阅读,而不求人演唱,注重的是抒情言志的自由,虽也遵守音律规范,但不为音律所拘。所以作词时挥洒自如,随心所欲,即使偶尔不协音律规范也在所不顾。‍

苏东坡对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都毫无掩饰地表现在其文学作品中,其中又以诗歌最为酣畅。在二千七百多首苏诗中,干预社会现实和思考人生的题材十分突出。对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他抱着“一肚子不合时宜”,擅走批判现实主义画风。也擅写出这般的诗情画意:

在浪漫的西子湖畔,吹着西湖的风,面对满目的荷塘满目的灵,苏东坡诗性大发: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东坡宋朝第一男神(品读苏东坡热播)(5)

读读,这诗,和西湖一样,美得美得不可方物啊!

苏东坡宋朝第一男神(品读苏东坡热播)(6)

百姓迷得不行不行,官员声称:西湖以后干脆别名就叫“西子湖”啦。

长堤,杨柳,晨曦,苏大学士脖上搭条毛巾,晨跑。那画面……

再看,他身后还有一大群人跟着他跑,为什?只为自拍一张以他为背景的照片,上传朋友圈,再配四个字:苏堤春晓。

这画面,活活就是诗。

不然呢。

苏东坡宋朝第一男神(品读苏东坡热播)(7)

苏轼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他擅写论文,史论和政论表现出非凡才华,杂说、书札、序跋等更体现文学成就。这些文章往往翻新出奇,活泼生动,夹叙夹议,兼带抒情,具有美文性质;他擅写辞赋和四六,《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的名篇脍炙人口,他的散文在宋代与欧阳修、王安石齐名,但如果单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苏文无疑是宋文中成就最高的一家。

除此,他还写得一手好书法,擅写行、楷,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

有勤奋——“您还用得着抄书吗”

苏轼晚年时曾对弟子王古说:“我每读一部经典,都是从头抄到尾。”苏轼被贬官黄州时,朋友朱载上去看他。朱载上在客厅等了很久,苏轼才出来。“我刚才在做每天的功课,没发觉你来了。”朱载上问:“每天的功课是什么?”苏轼回答:“抄《汉书》。”朱载上惊问:“您还用得着抄书吗?”

苏轼回答:“这是我第三次抄《汉书》了。开始一段事抄三个字,后来一段事抄两个字,现在一段事抄一个字。”朱载上说:“把您抄的书给我看看呢?”苏轼立即取出一册抄书给他。朱载上双眉紧皱,一点也看不明白。苏东坡说:“请您说一个字。”朱载上就随便挑了一个字,苏东坡立马背出数百字,无一差错。

有个性——“千古风流人物”

摩羯座的苏东坡命运多舛,假如一个人无法改变他置身的时代,那就不如改变自己——不是屈从于时代,而是从这个时代里超越。

这一点,苏东坡做到了。

当然,是历经了痛苦与磨难之后,一点一点脱胎换骨的。

“豪放派”代言人的豪你懂吗?那是一个怎样大写的豪!

木心曾说:“李白、苏东坡、辛弃疾、陆游的所谓豪放,都是做出来的,是外露的架子”,大神们一一躺枪,莫非他是真心不懂苏东坡也不懂这些诗人?

世人皆知东坡豪放,在豪放词的路上,苏东坡一路狂奔,一点也停不下来,直到写下“念奴娇”,一跃成为宋词豪放派的开山鼻祖。

相信你一定读过,我们可以温故一下: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在许多人不得不在现实面前低下头颅苟且求生的时候,他就要高昂着头,大喊“谁怕”,然后大笔一挥,微笑写下:我绝不苟且地生活,我要用我的双脚去实现“诗和远方”。是的这就是苏东坡,颦笑之间、嬉笑怒骂皆可成诗的苏东坡。

苏东坡的豪放从哪里来?除了天性使然,还得感谢苦难,苦难也是个性的试金石,在最苦最难的时候,他可以笑看大江东去,纵论世事古今。这就是超级满满的人生底气,非常强大的文化自信!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无论周公瑾、诸葛亮还是曹孟德,那么多的风云人物,那么多的历史烟云,都终被这东去的江水淘洗干净了。浮云也,雪泥鸿爪也——说到雪泥鸿爪这词,就是苏东坡发明的。

苏东坡用自己的个性告诉我们,一个人的高贵,不是体现为惊世骇俗,而是体现为宠辱不惊、安然自立。他画墨竹(《潇湘竹石图》)画石头(《枯木怪石图》),都是要表达内心的高贵。他爱生命,不是爱它的绚丽耀眼,而是爱它的平静、微渺、坦荡、绵长。

率性如苏东坡,豪气如苏东坡。

苏东坡宋朝第一男神(品读苏东坡热播)(8)

《枯木怪石图》

有厨艺——“忘口腹之为累,以不杀而成仁”

李白消愁靠酒,苏东坡靠什么?美食啊。苏东坡还是个美食家。

苏东坡宋朝第一男神(品读苏东坡热播)(9)

苏东坡之于饮食,与他的超达画风完全一致。发达的时候,锦衣玉食,他享之泰然;落魄的时候,他也自有办法,不但能把低劣的材料转化为美味,且能使这些东西带上诗意的美感。技艺加诗意,美食高手中的高手。

在贬居黄州期间,东坡先生经济窘迫,然而他发现当地肥猪肉没人喜欢食用,价钱便宜,便发明了肥而不腻、色香味俱全的可口佳肴。

苏东坡宋朝第一男神(品读苏东坡热播)(10)

与黄州相比,儋州的条件更加低下。好在当地百姓爱戴他,猎人时不时地送些野味,然而苏东坡父子心如菩萨,常常垂涎欲滴而不忍下咽,儿子苏过在《夜猎行》一诗中表达了这个意思:“朝来剥啄谁有馈,愧尔父老勤弓戈。一言愿子不我忽,暴殄天物神所呵。”用野兽作美食的原料,在东坡父子那里没法做到。

伟大诗人的生活也是诗化了的,从原料到烹饪过程再到成品,粗劣食物也能变成美味。他有一篇《菜羹赋》,说因为“水陆之味,贫不能致”,所以他们只能“煮蔓菁、芦菔、苦荠而食之。”他称饥肠为“殷诗肠之转雷”,称蔓菁、苦荠和芦菔为“露叶”和“琼根”。烹饪的过程是“爨铏錡以膏油,泫融液而流津,汤濛濛如松风,投糁豆而谐匀”,这么半实半虚,“净美而甘芬”的菜羹便出来了。他认为这样的菜羹可以帮助口舌分泌唾液,味道能够与帝王家的大锅做出来的美味抗衡。视觉、味觉、感觉都在诗化的过程中得到了满足。若按现代营养学来看,这几种野菜和蔬菜的营养价值不低。现在海南岛上流行用白萝卜(芦菔)煮汤,味微苦而回甘,堪称汤类佳肴,没准就是从苏东坡那里学来的。

后来,当苏东坡疾病在身,不食水腥,但后来渐渐也习惯了。有一次,疍民给他们送来一筐牡蛎,他终于找到一个发挥烹调艺术的机会。他让苏过把牡蛎的肉弄出来,用些味料调成浆,与肉调拌,放入水中,加适量米酒,一起煮熟。工序简便,但味道好极了,苏东坡不禁赞叹道:“食之甚美,未始有也!”意思是说,吃起来味道很美,过去从未有过。他们又取几个大一点的牡蛎,在火上烤干,放在口中咀嚼,更是津津有味。

如果光有颜、有才、有厨艺、有勤奋……对一个男人来说可能还是不够的,因为还有一点比较稀有的成分,若是真心拥有了,便是无以伦比了,那便是情。

有情——“来世嫁给苏东坡,哪怕受尽千年劫”

苏东坡一生先后有三个伴侣,结发妻王弗、继室王闰之和侍妾王朝云。他爱她们。他18岁的时候 娶了15岁的王弗,这是一个贤内助,遗憾的是,王弗在26岁的时候就病逝了。他把妻子的灵柩千里迢迢送回四川老家,然后在祖坟所在的山上种了三千棵松树,此后他离开老家,从此再未回去。

在王弗去世十周年的时候,苏东坡在梦中遇到亡妻,想起了老家那一片松林中的孤独的坟茔。便写下了著名的《江城子·记梦》,这是千百年来写夫妻之情最成功、最动人的词章之一,至今读来,催人泪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 正梳妆。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 短松冈。

放在今天,这就是不折不扣的深情暖男一枚,痴情至死又才华感人,足够网罗一大班“来世嫁给苏东坡,哪怕受尽千年劫”的粉丝了。

世人皆知苏东坡的夫妻情,他对弟弟苏辙的兄弟之情,却往往被忽略。苏辙也是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仕途比兄长顺利,后来官至宰相。兄弟双双走上仕途后,聚少离多,但彼此珍惜。有一次弟弟曾在大雪中送哥哥几十里,直到黄河边。乌台诗案中,哥哥罹祸,弟弟上书,愿免一身官职,为兄赎罪,最后同遭惩治。哥哥出狱时,弟弟去迎接,用手特捂其嘴,以示三缄其口。在给弟弟的一首诗中,苏轼这么写道:“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世未了因。”

因为思念弟弟,苏东坡写出了公认的最好的中秋词,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水调歌头》,末几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还有琴

不仅是文学巨星,有情有义,还能弹得一手好琴,儒雅无边。

他弹的不是琴,是境界。

他能将弹琴与自己的文化生活密切结合。苏东坡对古琴情有独钟,家里收藏有多张著名的“雷琴”,撰写了《家藏雷琴》。苏轼还通过拆开琴体,深入地研究琴的发声原理和特点,认为:“琴声出于两池间,其背微隆如韭叶,然声欲出而隘、徘徊不去,乃有余韵,此最不传之妙。”“雷琴”是唐代雷氏家族制作的名琴,苏轼发现了“雷琴”独特音色则在于琴的声音来自于孔对面的木头稍微隆起的好像菜叶形状之处发出,由于声音的出口狭窄,留在琴内徘徊成韵,这就是“雷琴”的奥妙所在。他虽研究的是唐代的古琴,但他对琴韵形成的分析,渗透出他对古琴制作追求“韵”味之审美意识的理解。这一特定的文化气质,突出地显现在古琴艺术发展的各个时代,而非某一时期所特有。

苏东坡喜欢弹琴,同时对琴曲创作也很有兴趣,对传统的《瑶池燕》一曲曾做过多次加工,多次为琴歌填词,仅给琴曲《阳关曲》填的歌词就有三种。为纪念欧阳修,他曾两度与别人合作创作琴歌《醉翁吟》,为《醉翁吟》填词后,他非常满意,在写给沈遵的儿子本觉禅师法真的信中说:“二水同器,有不相入;二琴同声,有不相应。沈君信手弹琴,而与泉合;居士纵笔,而与琴会,此必有真同者矣!”所谓“真同者”就是词、曲作者共同的艺术境界。

谜样的人生,迷死的何止一帮粉丝。

还有蝗虫

远方有诗有田野,田野上有蝗虫。

1074年,38岁的苏东坡,被贬密州。

密州在闹蝗灾,大诗人亲自加入捕蝗队伍。

看到百姓流离失所,他的内心比蝗虫啃噬还要难过,看到西夏入侵大宋,竟然有人建议投降,他悲愤上马,以打猎之名,拈弓搭箭对着西北的方向,大吟: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

苏东坡宋朝第一男神(品读苏东坡热播)(11)

谁怕?他说……

他为百姓祈雨,给自己的亭子命名“喜雨亭”;

他穷,在家后东面的一片坡地上开荒,为自己取号为“东坡居士”;

他到江上捕鱼,雇一小舟,与渔樵为伍: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他被贬官最远地方是海南岛,他教百姓们挖井、给他们熬药治病。

他在临死前说的那句话让人忍俊不禁:“我平生未尝为恶,自信不会进地狱。”

当我们忍不住要为他流泪时,他说: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