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关羽兵败麦城被杀,晨云讲三国之败走麦城
三国关羽兵败麦城被杀,晨云讲三国之败走麦城城北有条小路,可以通往四川,吕蒙预先在那里设下埋伏,只包围麦城的东、西、南三面,然后派人进城,劝关羽投降。关羽想了想,说:“那好,你们退兵十里,我就从南门出去投降。”吕蒙于是带领吴军,后退了十里。关羽赶紧带兵,出了北门,准备逃回四川。没走多远,就陷入吴军的包围。关羽悲愤地大吼一声,抡起青龙偃月刀,催动赤兔马,没命地向吴军冲去。他那么想战死沙场,但吴军没有给他那样的机会。他们活捉了关羽,把他送到了建业。第二年,孙权下令,杀了关羽。关羽的结局,真是令人痛心,对不对?他这个人,有信誉,好仁义,但是性格刚烈,又非常傲慢,由此才导致了最终的失败。他用生命的代价,创造了两个著名的词语,一个叫“大意失荆州”,意思很明白;另外一个呢,叫“走麦城”,比喻失败。关羽回撤的路上,派了好几个使者回去打探消息,每一次,吕蒙都热情接待关羽的使者,让他们在城内随便走动,随意跟家人联系。关羽的将士一听,心说:“既然家人都
赤壁之战,曹操大败,回到了北方,刘备趁机进攻巴蜀,留下关羽镇守荆州。公元219年,刘备攻占汉中,自封汉中王,孙权也发兵,攻打曹操的领地合肥。关羽一看是个机会,就派南郡太守糜芳守江陵,将军傅士仁守公安,自己带领主力,北上进攻曹操的樊城。这时,曹将徐晃驻守南阳,曹仁驻守樊城,于禁、庞德带领人马,驻扎在樊城北部。关羽的大军开到樊城,二话不说,就开始猛攻。关羽的厉害,曹操手下的将军都是知道的。曹仁一见关羽开到,不敢出战,赶紧向后方告急。曹操得知后,立即派于禁、庞德带领人马,前去救援。
当时正好在八月,是雨季。那一天,关羽见曹军老是不出战,心里很着急,就出了大营,四处转悠。突然,他看到远方的滔滔河水,顿时有了主意。赶紧转身回去,吩咐部下,马上调集水军的战船。没过几天,天降暴雨,河水暴涨。关羽命令,掘开河堤,然后全军上了战船。水攻曹军,关羽在新野时已经用过一次了,但今天这回,他是主将,都是他的主意。大水呼啸着冲垮了曹军的营寨。曹军士兵来不及躲避,步兵都成了水兵。不,不是水兵,是虾兵蟹将。因为很多人,都被淹死了。关羽一见,命令全军出击,很快就战死了庞德,活捉了于禁。这于禁可不是等闲之辈哟,他是曹操手下一员重要的大将。
关羽乘势继续围攻襄阳和樊城。他的名气太大,周围的人都知道。一听说他来了,人们纷纷响应,带领兵马,反对曹操。曹操非常着急,觉得中原守不住了,想把都城迁走,躲避关羽的锋芒。这时有人给他出了个主意:联合孙权,抄关羽的后路。孙权一直在打荆州的主意。曹操一说,正合孙权的心意。这时,他的大将吕蒙正统领着东吴的水军主力。为了迷惑关羽,他假称生病,回到建业,也就是南京,派一点名气都没有,但是很有才干的陆逊,接替自己。
陆逊就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派人给关羽送了一份厚礼,同时写了一封非常谦虚的信,极力颂扬关羽的武功,美德和战绩。说:“您真了不起,能活捉于禁这样的名将。您这样的战绩,跟晋文公的城濮之战,和韩信的背水一战一样伟大。我刚来,今后还要多多关照,咱们两家,继续友好!”关羽看了信,非常得意,立即下令,从江陵调集兵马,加紧围困襄阳和樊城。后方来了援兵,前方又有于禁的降兵,要吃饭的人越来越多。这样,粮食供应就成了问题。关羽很着急,对糜芳和傅士仁很不满意,认为他们没有尽力,他说:“等我回去,再处罚他们!”糜芳和傅士仁听说后,非常害怕。关羽这个人,平常对士兵很好,但对文官和读书人,态度很傲慢。
粮草严重不足,迫于无奈关羽就派人抢了吴军储存在湘关的军粮。孙权一看,觉得时机成熟了就命令吕蒙进军。为了防备袭击,关羽命令,在沿江一带,每隔三十里,设一座烽火台。敌人一进攻,就点火报信。这些情况早被吕蒙获悉。大军开进到寻阳,也就是今天的湖北黄梅西南时,他命令战船全部伪装成商船,士兵们都躲进船舱,摇橹的都穿上白衣服,打扮成商人的模样。烽火台一看是商船,就没在意,结果在夜里,被吴军一个接一个地收拾了。这可是中国战争史上,一次经典的偷袭战例哟。
吕蒙的大军,直逼公安。傅士仁怕关羽回来后处罚他,开城投降了吕蒙。他投降后,跟随吕蒙进军到江陵,劝说糜芳,也举了白旗。拿下江陵之后,吕蒙对关羽将士的家人很好,一点都不打扰他们。这时,陆逊迅速西进到夷陵,也就是宜昌。一来阻挡刘备出兵,二来呢,也可以切断关羽的退路。这时,关羽还在樊城前线跟曹军较劲呢。这些情况,他一点都不清楚。孙权出兵之前,派人通知了曹操,请求他保密。曹操手下的多数人,都认为应该保密,但谋士董昭建议:答应保密,但暗自泄露给关羽。关羽如果撤兵,樊城自然就解了围,可以让关羽保存力量,回去跟吴军厮杀。
曹操采纳了董昭的建议,故意让通报情况的信,落到关羽的营地里。关羽听说后,非常着急。他想:“公安、江陵的防守非常坚固。吴军即便来攻,一时半会儿,也攻不下来。还是先拿下樊城再说吧。”这时,曹操的援兵陆续到达,兵力很多。徐晃统领大军,跟关羽打了一仗,关羽没打赢,正好又听到了后方失守的消息,只好脚底抹油——溜呗。看到关羽退兵,曹仁想到过去受的窝囊气,想出兵追杀。参军赵偐说:“还是别追的好。你现在追击,等于把关羽逼上了绝路,他必然会跟咱们死拼。不如让他留点精力,跟吴军拼杀,这样对咱们有利!”曹仁想想有理,就没去追。过了没多久,使者也传来曹操的命令:如果关羽撤退,不许追击。
关羽回撤的路上,派了好几个使者回去打探消息,每一次,吕蒙都热情接待关羽的使者,让他们在城内随便走动,随意跟家人联系。关羽的将士一听,心说:“既然家人都平安,咱也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打不打仗,都是主将的事情。”。关羽一看,知道没别的办法,只有最后一招了,就派人到上庸,就是今天的湖北竹山东南,请求那里的守军增援。可是,那里的守军也不敢出兵。他们说:“上庸刚打下来,还不稳定,没法出兵。”关羽彻底没了希望,就向麦城败退而去。这个地方,在湖北当阳的东南。吕蒙很快就带领吴军追过来,将他们包围了。麦城很小,关羽的兵也不多,根本守不住,只能带兵突围。
城北有条小路,可以通往四川,吕蒙预先在那里设下埋伏,只包围麦城的东、西、南三面,然后派人进城,劝关羽投降。关羽想了想,说:“那好,你们退兵十里,我就从南门出去投降。”吕蒙于是带领吴军,后退了十里。关羽赶紧带兵,出了北门,准备逃回四川。没走多远,就陷入吴军的包围。关羽悲愤地大吼一声,抡起青龙偃月刀,催动赤兔马,没命地向吴军冲去。他那么想战死沙场,但吴军没有给他那样的机会。他们活捉了关羽,把他送到了建业。第二年,孙权下令,杀了关羽。关羽的结局,真是令人痛心,对不对?他这个人,有信誉,好仁义,但是性格刚烈,又非常傲慢,由此才导致了最终的失败。他用生命的代价,创造了两个著名的词语,一个叫“大意失荆州”,意思很明白;另外一个呢,叫“走麦城”,比喻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