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一号古沉船历史价值,上海崇明岛长江口发掘出的古代沉船
南海一号古沉船历史价值,上海崇明岛长江口发掘出的古代沉船沉船长江口二号沉船是近年上海水下考古的重要新发现,目前,船体构件仍在文物保护处理过程中,存放于上海市崇明区博物馆。对研究明清时期长江水上航运及上海港口具有重要历史意义。文物局考古文件此外,出土了一段木质沉船构件,该船体构件基本完整,长21米,宽半米,厚0.38米。由于铁钉连接长短两根木料,连接处有粘合物涂抹缝隙,木材表面有规则的分布着的长方形凹槽,经检测,木质构件为婆罗洲双属木材,主要产于印度、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也就是说这艘沉船极有可能不是中国籍,而是来自东南亚地区的货轮,来到江南一带进口瓷器等货物。不幸在崇明一带沉没。长江口水深
2016年11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等单位在崇明区横沙东滩海域开展水下考古调查,发现了一艘古代沉船。由于之前在附近海域已经发掘出一艘民国初年的军舰残骸,已经被命名为“长江口沉船一号”。因此被发现的这艘古代沉船遗址被命名为“长江口二号沉船”。
沉船遗址
沉船位置
经过辛苦的考古发掘,这艘沉船部分船体被打捞上岸。沉船露出海床部分长约22米,宽约6米。考古调查过程中提取了部分船体构件。由于长江口水流及泥沙的冲击,加上泥沙层太过厚重,只出水了一件完整的瓷器,经热释光检测发现,这件完整瓷器为清代早期之物。因为长江口淤积大量的泥沙,许多沉船都被掩埋于泥沙之下,看不到真容,这艘沉船是为数不多的被发掘出来的沉船。
文物局考古文件
此外,出土了一段木质沉船构件,该船体构件基本完整,长21米,宽半米,厚0.38米。由于铁钉连接长短两根木料,连接处有粘合物涂抹缝隙,木材表面有规则的分布着的长方形凹槽,经检测,木质构件为婆罗洲双属木材,主要产于印度、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也就是说这艘沉船极有可能不是中国籍,而是来自东南亚地区的货轮,来到江南一带进口瓷器等货物。不幸在崇明一带沉没。
长江口水深
长江口二号沉船是近年上海水下考古的重要新发现,目前,船体构件仍在文物保护处理过程中,存放于上海市崇明区博物馆。对研究明清时期长江水上航运及上海港口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沉船
除了这艘沉船,2015年出水过一艘开篇介绍过的长江一号沉船。这艘沉船位于上海市崇明县横沙岛横沙浅滩,经过物探调查和潜水探摸发现,这艘沉船为20世纪上半叶即民国初年的军舰,这艘沉没的军舰上装载有螺旋桨等飞机零部件。发掘出了部分船货,船货主要集中在前舱第二层舱室内。但至于沉船国籍及沉没原因至今未调查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