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十三太保徐州篇(十三太保列传之无锡)
江苏十三太保徐州篇(十三太保列传之无锡)灵山吉祥地1985年,我的GDP首次超过大哥南京,位列全国13。1993年,GDP闯入全国前十,位列第九。排在我前面的四大直辖市、广深、二哥苏州,以及尚未衰落的共和国长子沈阳。今后的20年里,我始终稳居全国前十,直到2012年。先后被学会了吸星大法的成都和武汉,以及之前被电商带飞的杭州超越,跌出了前十。但是这并不丢人,我的发展是靠自身,80年代的乡镇企业,90年代的吸引外资,21世纪的乡镇企业转型。我有了完整的工业体系。输给一些开了挂可以吸血的省会城市,真的没什么,你们不会真的以为比我富裕吧,发展程度不是看谁更大的。运河水弄堂时间的步伐来到改革开放初期的1983年,时名无锡县(现惠山区、锡山区)堰桥乡借鉴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验,在乡镇企业中试行“一包三改”。“一包”是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三改”是改干部“任免制”为“选聘制”,改工人“固定录用制”为“合同制”,改“固定工资制”为“浮动工资
我是无锡,是苏大强家13兄弟中平平无奇的一员,是镶嵌在太湖岸边的一颗明珠,是流淌于运河岸边一片星光,我很小,只有4600平方公里的土地,是的,我很小,相比于GDP排行榜上那些在我身前身后的兄弟城市们,我很小。我本想做个一个精致的江南小城,看太湖烟波,送大江东去,看运河兴衰。然而历史却不小心把我这座原本常州府的一座小县城推到了历史潮流。
百年工商城
在无锡古运河边,有一座不起眼的陈旧的红色厂房,他的名字叫无锡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博物馆。这里是原荣氏家族的第一家企业---茂新面粉厂。这里,承载着近代无锡百年工商城的辉煌与沉浮,这里有着无锡近代六大工商家族的光荣与梦想。记住这些名字:杨氏集团(杨宗濂、杨宗潮兄弟),荣氏集团(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周氏集团(周瞬卿),唐蔡集团(唐保谦、蔡缄三),唐程集团(唐骧庭、程敬堂),薛氏集团(薛南溟、薛寿宣父子)。其中,荣、唐、杨、薛又被称为无锡四大家族。是他们,迎着运河、揭开了小城无锡近代民族工业的光辉历程,也是他们,于张謇等人一起,开创了中国近代工商业。
虽然我不像我的那些兄弟们,在古诗词里随处可见他们的名字,但只要研究近代史,就必须研究我这座小城。而从无锡走出去的民族资本家们,也闯进上海滩,为大上海的民族工业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运河水弄堂
时间的步伐来到改革开放初期的1983年,时名无锡县(现惠山区、锡山区)堰桥乡借鉴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验,在乡镇企业中试行“一包三改”。“一包”是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三改”是改干部“任免制”为“选聘制”,改工人“固定录用制”为“合同制”,改“固定工资制”为“浮动工资制”。这大约就是苏南模式的开端。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初期,在全国的目光都被广东的改革吸引,在大家都惊叹于温州个体的疯狂时。苏南地区,从乡镇到城市、先工业化再市场化(温州模式是以个体推动市场化,进而工业化),异军突起,势不可挡,在江苏境内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从此,苏锡常成为了繁华富裕的代名词,在江南变为一种文化概念后,苏南,变成了一种经济概念。我们从未落后,我们始终前行。
太湖佳绝处
1985年,我的GDP首次超过大哥南京,位列全国13。1993年,GDP闯入全国前十,位列第九。排在我前面的四大直辖市、广深、二哥苏州,以及尚未衰落的共和国长子沈阳。今后的20年里,我始终稳居全国前十,直到2012年。先后被学会了吸星大法的成都和武汉,以及之前被电商带飞的杭州超越,跌出了前十。但是这并不丢人,我的发展是靠自身,80年代的乡镇企业,90年代的吸引外资,21世纪的乡镇企业转型。我有了完整的工业体系。输给一些开了挂可以吸血的省会城市,真的没什么,你们不会真的以为比我富裕吧,发展程度不是看谁更大的。
灵山吉祥地
2007年,我经历了我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太湖蓝藻时间爆发。终于,这些年飞速发展的代价来了,而且还是那么的猛烈,曾经美丽的太湖,他生气了。我终于惊醒了。江湖上一些传言无锡衰弱的开始,大约就是那时候开始的吧。蓝藻时间之后,我拼命地挽救太湖,希望这我始终为之骄傲的太湖能够重新 变回以前的样子,不管付出多大代价我都愿意。为此,我下令关停太湖周边近千家工厂,经济的损失只是暂时的,太湖失去了,或许就不会再有了。至于GDP榜单上的排名,随意吧。作为一个面积狭小的普通地级市,我取得的成就足够让一堆所谓国家中心城市、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汗颜。啥?你问我有哪些成就。坐稳了,且听风吟。
天下第一村,在我家江阴。我家江阴,是中国民营经济第一县,我有90家上市公司。曾经的中国第一县,叫无锡县(科普:无锡市和无锡县不是一个概念)。在2014年,我自己掏钱就开通了地铁,不要问我这么小需不需要,有钱任性不行吗?我家两个小弟,江阴和宜兴,都是百强县前十名的常客,江阴更是稳居前二。现在,我的人均GDP依然是全国第二。第一是开挂40多年的深州。篇幅有限,我就不说太多了,至于什么名人辈出啊、文化荟萃啊,这些我都懒得说了,都是基操,都是基操。
过去的辉煌终究过去了,未来的路还有很长。当21世纪进入到第3个10年,城市竞争越加激烈,城市发展的要求也会更高。我知道,我对手们很强,除了我二哥苏州和我,最差的也是个地级市的省会城市(合肥、长沙、郑州:你说我们吗?我们都是要超南京的。南京:呵呵呵呵)。但是这又怎样呢,我们江苏人,什么时候甘居人后了。
天下第一村
十四五开始了,我给自己定个十六字方针:富强高美、争做表率、争当示范、走在前列。同时对于2035年的愿景,我也有个小目标:率先基本实现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创新名城、具有国际美誉度的生态宜居名城、具有全国辐射力的交通枢纽名城、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山水文旅名城,全市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大幅提升,在二○二○年基础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翻番、居民人均收入实现翻一番以上,成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中心城市,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行示范区,“强富美高”新无锡展现出现代化新图景。
是的,与同段位的兄弟城市比,我的目标没有什么国际化大都市,各种国际中心城市,我只想成为自己,让我的人民幸福生活、安居乐业的江南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