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周边最美山水之地(走进天府旅游名村)
成都周边最美山水之地(走进天府旅游名村)在崇州“四山一水五分田”的画卷中各占去整个村子一半的地理面积在首批天府旅游名村——崇州市竹艺村环绕分布的田野与簇拥林盘的竹林
背靠无根山
风光秀美,林海涛涛
面朝桤木河
景色迷人,溪流潺潺
在首批天府旅游名村
——崇州市竹艺村
环绕分布的田野与簇拥林盘的竹林
各占去整个村子一半的地理面积
在崇州“四山一水五分田”的画卷中
这里浓缩为
山水相依、景在画中的细致景观
以竹为魂,满村皆风景
崇州市竹艺村
位于崇州市道明镇
道明自古就是产竹之乡
从清朝初年
就有平面竹编、瓷胎竹编
“道明竹编”
更是四川省崇州市道明镇的特产
同时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地理标志性产品
而竹艺村
便是以竹编艺术品为生的网红艺术村落
从高空俯视整个道明镇
你会发现在一片绿色的竹林中
有着一座独特的建筑
这里便是竹艺村了
▲摄影:席恽云
竹林幽幽,小桥流水
远离城市的喧嚣繁华
于青山绿水间,瑟瑟竹林间
竹艺村
就是你寻找的那一片静地
在艺术中生活,在生活中创造艺术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竹艺村建筑的名字都非常艺术
而这些艺术的名字
给竹艺村更添了几分神秘的艺术气息
「竹 里」
竹里
目前是竹艺村的标志性建筑
因其独特的造型而火爆网络
站在不远处的田坎上眺望
发现“竹里”建筑形似一个卧倒的“8”
充满艺术气息
高空俯视更为直观
“竹里”入口处
是一条曲曲绕绕的竹林小径
四周林景的层次与颜色
会伴随时令的更替而循环变化
通过空间的转折和递进
为建筑平添了几分曲径通幽的意境
室内琴棋书画样样俱全
加上中庭的绿植景观和鱼池
以倾斜而下的屋瓦衬托
让整个建筑显得生动而富有诗意
在“竹里”后院儿的小树林里
闲庭散步,听蝉叫虫鸣
体会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禅意
心情很自然地就变得平静了
「竹编博物馆」
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竹编)之乡”
道明镇里的竹编产品数不胜数
无论是小巧精致的竹篮、竹筐、竹蜻蜓
还是庞大的屏风或艺术展品
竹编博物馆里都有陈列
除了陈列区和售卖区
博物馆还设置了一个竹编手工互动体验区
在展示非遗竹编文化的同时
让竹编通过手把手的传授体验
有了温度
「三径书院」
采菊东篱下的闲适
在穿过三径书院的拱门中
得以体现
诗人笔下的世界
浓缩在小小的庭院之中
或清茶一盏品味人生
或辩论半场思维碰撞
恰当的氛围正当其时
▲摄影:白雨林
青石台阶,幽幽院墙
望山望天,看云看水
谁是谁的风景
大概只有书中才能找到答案
「见外美术馆」
没有高楼大厦的遮挡
也没有光彩陆离的灯光
这座美术馆更像一座乡村的房子
洁白无瑕、朴实无华地沉浸在青山竹林里
见外美术馆
有着青瓦白墙的古典外在
简约而不简单的内在
是一座按照现代化标准建造的美术馆
漫步其中
品味一幅幅创意十足的作品
接受艺术的熏陶
“第五空间”
如果不说它是什么
可能你根本不会往“洗手间”这三个字上想
这种独特造型的高颜值洗手间
放在任何一个地方都会是一个艺术
除了基本功能外
这里还能上网、充电、缴费、购物
成为大家小憩、放松的驿站
各具创意的竹编景观,随处可见
#01
如同一群正从田野中跃起
张开翅膀飞向蓝天的鸟儿
这座竹艺景观装置
以“翊”为主题
表达“鸟之双翼竖立起来”的视觉感
通过复杂的形状组合
营造竹编流动的动态
在稳定的造型中追求灵动
用竹的细腻勾勒鸟儿的姿态
#02
这件装置名为“簇”
有着簇拥、聚集的形式元素
呈现竹编参数化的有机形态
致敬祖辈坚守的匠心
展示新一代传承人的创意
螺旋而上的形态蓬勃而有力
象征着竹艺村的兴旺与活力
为乡村振兴增添奋进的动力
#03
“DNA-竹编基因”
隐喻生命的传承与迭代
浓缩了道明竹编
2000余年的发展和变迁
文化不断有新的内涵注入
传承的队伍在更替
匠人之间以技艺为线
连接着道明竹编的精髓脉络
当然
还有更多精致好看又充满寓意的
竹艺景观装置
在夜色中,它们变得更有韵味
不仅如此
一间小小的轻食店
一方时尚的青旅驿站
一座精致的民宿
……
掩映在竹艺村的竹林间、小路旁
等着你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