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车欧亚之旅(一房车两人欧亚自驾游记)
房车欧亚之旅(一房车两人欧亚自驾游记)本次行程自驾穿过了欧洲10个国家行程规划:绞尽脑汁为今后的房车洲际旅行确定一个主题:自在游居。自在,不言自明,如果再深一层的解读就今后的旅行没有终点,而且不设归期。游居则把房车理解为一个移动的家。景在变,但家未变。关于自驾房车:原装进口奔驰凌特Sprinter底盘,国内房车改装厂改装的的量产房车,手动6速,柴油2.2L涡轮增压发动机。
前言:
很久以前就曾反复考虑,是否可以把旅行当作一种生活常态。然而世俗的偏见,安居乐业的传统观念,都让这种理想成为一种奢望。随着时间一纵即逝,一种时不待我的感觉愈发强烈。
不再犹豫,不再等待,立刻行动,让梦想成真!
于是有了这次38000公里的房车洲际旅行
绞尽脑汁为今后的房车洲际旅行确定一个主题:自在游居。自在,不言自明,如果再深一层的解读就今后的旅行没有终点,而且不设归期。游居则把房车理解为一个移动的家。景在变,但家未变。
关于自驾房车:
原装进口奔驰凌特Sprinter底盘,国内房车改装厂改装的的量产房车,手动6速,柴油2.2L涡轮增压发动机。
行程规划:
本次行程自驾穿过了欧洲10个国家
自驾路线:
去
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俄罗斯加里宁格勒 –立陶宛-波兰-德国-瑞士-法国-意大利
返
意大利-法国-摩纳哥-瑞士-德国-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俄罗斯-中国
准备:
签证是洲际旅行中的重要环节,首先开始准备的是欧洲的申根签证。
准备签证的同时,还需要办理驾驶证的俄文和法文公证。
车辆的ATA单证册手续也在办理各国签证的同时开始准备。
这次旅行共办理了3个国家的签证,分别是法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篇
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公路全部为非封闭的不收费道路,在哈萨克斯坦要特别留意限速、禁止超车的标志了,这种集几种标志于一身的更是要特别留意
从左到右的标志分别代表注意弯道、禁止超车、限速80。
从重庆出发到达新疆边境口岸霍尔果斯跨境出国立刻进入哈萨克斯坦并驱车前往
- 阿拉木图
阿拉木图是欧亚国家哈萨克斯坦的前首都,亦是最大城市。阿拉木图被称为是世界上绿化最好的城市。面积10.51万平方公里,海拔650-950米。人口目前有160多万。阿拉木图犹如一个童话世界,是大自然的美和现代大都市的完美组合,它两面环天山,是气候湿润、环境优良的花园城市。
每年3月22日是哈萨克斯坦的Nauryz节,相当于中国的新年。当地居民已经就沉浸在节日气氛中,游园、聚会、礼花、狂欢成为这个城市的主旋律。
流行于12世纪的金鹰捕猎活动是哈萨克斯坦的一项古老项目,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步骤加快,这一传统曾逐渐被人们冷落。不过,随着哈萨克斯坦政府的努力,这一古老传统如今再次在哈萨克斯坦焕发了生机。
- 潘菲洛夫公园
这座公园位于阿拉图市中心,公园标志建筑是建于19世纪70年代的泽尼科夫教堂。
泽尼科夫教堂于1904年由泽尼克夫设计而成,教堂色彩斑斓,黄白相间,是阿拉木图现存不多的俄帝国时期的建筑(其他同时期的建筑大多毁于1911年的一场8.4级大地震)。这座教堂完全用木头(包括钉子在内)建造而成的,也是世界现存的第二高木结构建筑。
潘菲洛夫公园的雕像以及战争纪念碑
雕塑下刻着“Россиявелика отступатьнекуда позадимосква!”意思是“伟大的俄罗斯,我们已经无处退缩,莫斯科就在我们身后!”。
- 巴尔喀什湖
从阿拉木图到哈萨克斯坦的首都阿斯塔纳,全程约1200公里,途经巴尔喀什湖,可惜是冰封状态
巴尔喀什湖古称夷播海,是位于中亚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东部的一个内流湖,在19世纪中期前一度被中国清朝所占,隶属伊犁将军辖区,但1864年与沙俄签定不平等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后移交沙俄。1991年苏联解体后,该湖变成哈萨克斯坦领土。
路途风景
巴尔喀什湖是世界上极少数有咸淡湖水分别占半的湖。因为湖东西两部分有湖峡水道相连,所以在定义上是一个湖。
路途风景
出巴尔喀什继续向北偏西方向行驶,公路两侧的景色愈发单调,白色渐渐成为主色调,气温也越来越低。
远处的几个黑点,应该是野骆驼,因为公路的两侧基本是没有人烟的荒漠。
由于这1200公里的路途中车辆故障等状况百出,耽误了许多时间,为了保证5天的过境签证到期前出境,因此不得不放弃了计划去的阿斯塔纳,直接马不停蹄地前往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交界的特罗伊茨克然后出境至俄罗斯
俄罗斯篇
从特罗伊茨克出境至俄罗斯的车里雅宾斯克,是这次冰雪俄罗斯之行的第一站
- 车里雅宾斯克
在车里雅宾斯克市中心列宁大街上的pl Revolyutsii广场,那里有一座列宁雕像。尽管苏联已经解体,俄罗斯也已经成功转型,但这个国家的历史却没有被篡改和阉割。列宁在这个国家仍有一席之地。
走过俄罗斯之后,发现在现今俄罗斯城市里仍能看到形色各异的列宁雕像,而很多城市的市中心都叫列宁大街或列宁广场。
车里雅宾斯克Aloe Pole公园的列宁纪念碑
宗教和领袖并存也是俄罗斯的特色之一,Aloe Pole公园里的东正教教堂。
有幸碰上了俄罗斯军队开放日,俄军的市民开放日提供了很多军用车辆供市民零距离接触,而且还有车型的相关介绍
俄军的市民开放日还提供免费的部队伙食让市民品尝。
- 叶卡捷琳堡
离开车里雅宾斯克前往叶卡捷琳堡,全程约200公里,沿途大部分地区都是成片的白桦林。
俄罗斯的公路两侧经常有卖东西的小贩,应该都是附近的居民,往往都是开着一辆老旧的汽车,出售的也大多是当地的土特产品。
- 血士教堂
叶卡捷琳堡最出名的是沙皇尼古拉二世和他的家人于1918年7月在这里被处决。当年末代沙皇的死地如今已成为圣地,在这处遗址上矗立起一座庞大的拜占庭风格的血士教堂,这座纪念已上升到圣徒地位的末代沙皇一家的教堂,里面有用俄罗斯最高价格请人画的圣像。
1918年7月16日晚,沙皇尼古拉二世和他的家人在一位当地工程师的住宅地下室被处决。今天,遗址的位置被一个树立于1991年的铁十字架标出,另一个大理石十字架树立于1998年,当时罗曼诺夫的遗体被送往圣彼得堡的祖坟进行埋葬。大理石十字架后面是一座木结构的礼拜堂。
血士教堂的壁画据说是花俄罗斯最高价格请人画的,曾引起很大的争议
- 军事历史博物馆
博物馆规模不大,一共三层楼。大多是以图片和文字介绍为主,实物展品很少。
博物馆入口最醒目的位置就是卡拉什尼科夫的画像,而展厅里的专门个人介绍中除了朱可夫元帅就是这位殿堂级的枪械大师了。无论是在前苏联时期还是在当今的俄罗斯都备受尊崇。
叶卡捷琳堡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旅行内容就是横跨欧亚大陆分界线。为了让洲际旅行者更容易到达这个地理界标,当地政府在距离叶卡捷琳堡17公里的P242公路一侧建立了新的界标。
欧亚分界线游览区一处纪念碑,是在2006年为纪念叶卡捷林堡城市缔造者塔季谢夫V.N.Tatischev诞辰320周年而立。炮兵学院毕业的上尉塔季谢夫当年奉彼得大帝的命令,来到矿藏丰富的乌拉尔地区建立一个当时欧洲最大的冶金厂,叶卡捷琳堡也正是在此基础上得以建立。
俄罗斯的公路不收费,可以自由进出主干道,离开叶卡捷琳堡途中转到一个小村庄走马观花。
- 昆古尔
昆古尔市有着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昆古尔冰窟,这是俄罗斯唯一的一个有着参观设施的冰洞,其冰洞历史可追溯至12 000年前。冰洞连绵近6公里的地下通道,连接了100个洞窟和60个湖泊。
乌拉尔古老的昆古尔市建于1663年,是一座有着珍贵的建筑遗产的历史古城,曾经在17-18世纪是炼铜中心,如今辉煌不在,但风光却延续至今。这里有近70座历史建筑。都值得去参观浏览。
远眺昆古尔河边景色。
季赫温卡教堂,位于昆古尔市中心,修建于18世纪
主显圣容教堂,银顶的主显圣容教堂与金顶的季赫温卡教堂交相辉映。
- 彼尔姆36号
彼尔姆36号是苏共时期最严厉的对付政治对手的苏联古拉格监狱营地之一,该营地从1946年至1990年一直都是政治分歧者的劳改营,苏联解体后改建成政治迫害受难者纪念馆供后人参观和反思。
当年苏共政治劳改犯在彼尔姆36号的集体宿舍,一米多宽的上下铺支架床上要睡4个人。关押在这里的不同政见者、诗人、知识分子在非人的环境从事着重体力劳动,所谓的劳动改造从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肉体消灭和摧残。
展厅里还陈列了很多反映政治劳改犯生活的照片和漫画。
- 喀山
从彼尔姆到喀山有近700公里的路程,路途中的风景
俄罗斯的公路两侧基本都是森林密布,在这里才真正感受到地大物博的含义
喀山是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的首都及最大城市。喀山位于俄罗斯欧洲部分,伏尔加河与卡赞卡河的交汇处。与莫斯科、圣彼得堡同为俄罗斯的三座A级历史文化城市。自新千年起,喀山开始重新进行大幅整修,包括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喀山克里姆林宫在内的历史中心均被重修。
进入喀山,就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与众不同和独特韵味,与此前经过的车里雅宾斯克、叶卡捷琳堡、彼尔姆等俄罗斯城市完全俄式风格不同,这里更能感受到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互通以及是曾相识的族群气息。
- 喀山国立大学
喀山国立大学成立于1804年11月5日,由当时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签署批文,是俄罗斯继莫斯科大学和圣彼得堡大学之后成立的第三所大学。喀山大学在俄罗斯地位颇高,是俄罗斯东部地区最高等的学府。1996年时任俄罗斯总统的叶利钦签署命令,将喀山大学列入俄联邦民族文化遗产名录。
喀山大学主教学楼被认为是19世纪俄罗斯最经典的建筑之一,体现了俄罗斯建筑的大气磅礴。大学主楼还保留了列宁当年的课室。整个校园内都是19世纪的建筑,显得古朴典雅。
- 克里姆林宫
在俄语中,“克里姆林”一词的意思是“内城堡”,是指高大的钟楼与宫墙连接而成的建筑形式。因此在俄罗斯的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克里姆林宫”,而其中,以莫斯科和喀山的两座最令人叹为观止,而这两处克里姆林宫,也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文化遗产。
- 乌里扬诺夫斯克
离开喀山下一目的地乌里扬诺夫斯克
乌里扬诺夫斯克位于伏尔加河畔,4月的伏尔加河仍旧被冰雪覆盖。
乌里扬诺夫斯克旧称辛比尔斯克,1924年列宁逝世后,这座城市更名为乌里扬诺夫斯克(列宁的原名就是弗拉基米尔·乌里扬诺夫)。与其他以苏联领导人命名的城市不同,这个名字一直使用到今天。
在苏联时期,乌里扬诺夫斯克的历史遗迹消失殆尽。得以保存下来的不过是几处十九世纪的建筑。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列宁的故居,他在1870年到1887年间住在这里
- 列宁生平博物馆
博物馆始建于1941年11月2日,当时苏联处于卫国战争的困难时期,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博物馆的建设进程。不过,博物馆建成时规模较小,是“列宁中央博物馆乌里扬诺夫斯克分部”
列宁生平博物馆共有10万余件展品和18套藏品,成套的俄罗斯古币、徽章、明信片、油画、雕塑等,均有极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该博物馆还收藏了300余部历史纪录片。
- 莫斯科
鉴于俄罗斯签证即将到期,加上莫斯科的庞大绝非三五天可以逛完,遂决定当晚夜游莫斯科,次日离开莫斯科前往圣彼得堡。
俄罗斯的标志建筑-圣瓦西里大教堂夜间景象
俄罗斯的标志建筑-圣瓦西里大教堂夜白天景象
- 红场
匆匆一览红场后驱车前往俄罗斯和爱沙尼亚的边境伊万哥罗德,途经圣彼得堡,在圣彼得堡的地标之一莫斯科广场、苏维埃会堂前拍照,也算是圣彼得堡到此一游的纪念。
- 伊万哥罗德
以伊万哥罗德堡垒闻名,是俄罗斯列宁格勒州的一个城镇,座落纳尔瓦河右岸俄罗斯与爱沙尼亚的边境处,与爱沙尼亚城市纳尔瓦隔河相望。
伊万哥罗德堡垒在1492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统治期间建成,堡垒以他的名字命名。它分别在1581年至1590年及1612年至1704年两段时期被瑞典人控制。从1649年到1945年,它属于纳尔瓦的一部分。
爱沙尼亚篇
进入爱沙尼亚的第一个城市是纳尔瓦
一河相隔的爱沙尼亚和俄罗斯。左侧是爱沙尼亚,右侧是俄罗斯。俄罗斯一侧的伊万哥罗德堡垒。
俄罗斯驻纳尔瓦领事馆附近的一处爱沙尼亚教堂,尽管爱沙尼亚与俄罗斯仅一水之隔,但教堂风格好像完全不同。
- 塔林
塔林老城在1997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2011年塔林还被欧盟评选为当年的欧洲文化之都。
老城里随处都可以看到的人与动物的和谐场景。
塔林老城依地势而建,弯弯曲曲的街道和错落有致的老屋构成了古城的主体。
俯瞰塔林,又是一番景色在眼前。塔林老城亮丽光鲜的色彩让这座城市充满魅力。
- 派尔努
来派尔努主要是想体验一下当地的营地,所谓的房车旅行其实就是自驾旅行,没有营地的房车旅行是乏味的,缺少生活乐趣的。这家营地位于派尔努的市郊,距离市中心只有1公里远。
营地里的房车基本以芬兰的为主,从芬兰到塔林做轮渡只需要两个多小时,爱沙尼亚的消费跟北欧国家比便宜很多,所以波罗的海三国的营地常客都是北欧过来的。
拉脱维亚篇
里加
这里被人称作北方的巴黎,它浓缩了整个拉脱维亚的历史和文化,1997年里加老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
游览当天不知是天气的原因还是之前去过爱沙尼亚的塔林老城,总觉得这座城市不是自己喜欢的菜,所以游览也就成了走马观花、来去匆匆。
- 库尔迪加
在前往库尔迪加的路途景致常常让人停车驻足
备受艺术家赞誉的拉脱维亚小城库尔迪加(Kuldīga),拥有从17、18世纪以来保留完好的老城,美丽无与伦比。安静的氛围在库尔迪加街巷里弥漫。没有拆迁,没有GDP,不需要面子工程,房产私有,让这些老屋得以存在了几百年。
库尔迪加横跨Venta河的一座砖拱桥。这座砖拱桥建于1874年,是欧洲最长的砖桥之一。目前这座19世纪的红色砖桥正在申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这座桥是德国工程师设计的,1915年被俄国人炸断过,后来1926年又重建了。
加里宁格勒篇
加里宁格勒1724年建市,与其城市名人伊曼努尔·康德同岁。是个位于波罗的海海岸的俄罗斯海港城市,原东普鲁士(普鲁士王国的省份之一)的首府。
加里宁格勒同时也是该城市周围,被称为加里宁格勒州(Калининградскаяобласть)的俄罗斯外飞地(Exclave)之首府。加里宁格勒省位于今日的波兰北方、立陶宛西南,与俄罗斯本土并没有连接,是个孤立在俄罗斯境外的特殊地区。
- 琥珀博物馆
加里宁格勒因临近波罗的海,所以出产的琥珀叫“波罗的海琥珀”,颜色金黄透明似水晶,质地晶莹如珍珠
- 斯韦特洛戈尔斯克
斯韦特洛戈尔斯克是一处海边度假胜地,夏日炎炎的时候,这里成为加里宁格勒居民的室外游泳池。在波罗的斯克和斯韦特洛戈尔斯克之间的扬塔尔内则是波罗的海地区最重要的琥珀开采矿区。
- 扬塔尔内
扬塔尔内是一座毗邻波罗的海的海边小镇,当地的主要产业就是琥珀的开采和加工。而海边旅游业的发展也让这个小城填色不少。
- 库尔斯沙嘴国家公园
库尔斯沙嘴是位于波罗的海沿岸的一个沙洲,把库尔斯潟湖与波罗的海分开,长98公里。目前为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和立陶宛所管辖。
库尔斯沙嘴全长近100公里,其中俄罗斯境内有50公里,另外一侧属于立陶宛。库尔斯沙嘴分布着沙丘、松林以及包括麋鹿在内的多种野生动植物。
库尔斯沙嘴一侧临波罗的海,另一侧则是库尔斯礁湖,靠近礁湖一侧是起伏较大的沙丘。从沙嘴的高处远眺库尔斯礁湖。礁湖是由珊瑚礁围成的潟湖。
立陶宛篇
进入立陶宛便从边境小城陶拉盖(Taurage)到立陶宛第四大城市--希奥利艾
希奥利艾的一处著名景点就是传奇的十字架山,两个驼峰一样的土丘上布满了不计其数的十字架。
- 考纳斯
立陶宛的第二大城市,这座城市的魅力在于它迷人的老城。
到达考纳斯后,直接开车进入老城的中央广场。这里有一座巴洛克式的前市政厅值得一看。从前后两个角度欣赏一下欧式建筑的风采。
考纳斯老城的主街两侧有很多特色小店,没有千篇一律,没有强买强卖,一切随缘,一切随心情。
原计划途中在特拉凯(Trakai)做短暂停留,参观一下最负盛名的景点岛屿城堡后即离开。不想因为一个意想不到的意外竟在特拉凯待了近三天
- 特拉凯
距离立陶宛首都不到30公里的特拉凯(Trakai)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景区。红砖结构的岛屿城堡、美丽的湖泊风光让这里宛如童话世界。特拉凯的主街位于Galve湖中心的一处狭长半岛上,半岛的最北端有长桥与岸边相连。
传统的木屋在城里比比皆是。
童话般的岛屿城堡,位于Galve湖中的一座小岛上。这座哥特式的红砖城堡建于14世纪末。
- 维尔纽斯
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Vilnius)位于立陶宛东南部的内里斯河和维尔尼亚河汇合处。面积287平方公里。“维尔纽斯”这个名称是从立陶宛语“维尔卡斯”(狼)一词演变而来的
相传在12世纪时,立陶宛大公来到这里狩猎,夜里休息时梦见有几只狼奔上山岗,其中最强壮的一只斗败诸狼后,大声嗥叫,惊动四方。圆梦人说这个梦是吉兆,如果在此地筑城,必将名扬天下。立陶宛大公于是就在狩猎地的山岗上修筑了城堡。事实上,公元前这里就已经有人定居,城市可能因为维尔尼亚河流经而得名。
维尔纽斯的教堂广场是老城的中心,维尔纽斯大教堂和57米高的钟楼占据了广场的主要位置。
教堂广场上正在表演的歌手组合,欢快轻松的演唱吸引了很多人围观。教堂广场的地位类似于北京天安门广场,居然在广场上表演说唱,而且还有人围观,简直难以想象。
维尔纽斯圣安妮教堂(St.Anne’s Church)——16世纪哥特式建筑的一块瑰宝。
建于1581年的圣安妮教堂是立陶宛著名的哥特式建筑,内部装饰十分华丽。当年拿破仑东征时路过此地,被圣安妮教堂的精美所吸引,曾想将它“放在手掌中带回巴黎”。
- 对岸共和国
参观完教堂后步行来到维尔纽斯一处离奇的景区-对岸共和国。
对岸共和国(立陶宛语:Užupio respublika;又译奥苏比斯共和国)是一个微国家,它位于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的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老城区。1998年4月1日愚人节,该区宣布成为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并拥有自己的国旗、货币、总统、宪法,并成立一支12人的“军队”,不过后来因为立陶宛加入北约,“军队”宣布解散。
对岸共和国暂时未被任何一国政府承认,与其说它是一个独立国家,将它形容为一个艺术家组织更为贴切,“共和国”是艺术家与文化人的集中地,当地设有艺术画廊,艺术家工作坊,和不少咖啡馆,放荡不羁的氛围可毗美巴黎的蒙马特。
白天对岸共和国的安静平和与维尔纽斯老城的喧嚣热闹形成鲜明的对比。走在老街上,感觉时光是慢慢流淌的
偶遇一对新婚夫妇拍照
波兰篇
进入波兰之后,决定不走热门路线,直接进入大马祖里湖区感受一下之前了解很少的波兰湖滨景色。除此之外,二战时期,希特勒的战时指挥部“狼穴”的遗址就在大马祖里湖区的肯琴(Ketrzyn)附近。
狼穴遗址。很多当年的堡垒,在爆破后也只是让混凝土建筑部分断裂或内部损毁,但主体结构未有太大变化,可见其坚固程度。这座13号堡垒就是当年希特勒的在狼窝的行宫。
狼穴里的砖混建筑同样也是坚固牢靠,即使过去70年,建筑用的红砖也是不粉不碎。
狼穴遗址里有一处房车营地,考虑到参观完狼穴遗址也接近傍晚,于是决定直接入驻营地。营地的车位可以供水供电,浴室和厕所使用狼穴遗址的单独公建设施,房车办理入驻手续时领取钥匙即可方便使用。
营地里的邻居,一对来自于奥地利的老夫妇。在一起先交流了一下各地的旅行心得,然后相约晚饭后一起在营地的篝火区品酒。
饭后,老人家兴高采烈地点起了篝火,我们也带上了中国的二锅头、爱沙尼亚的伏特加以及新疆的各种干果欣然赴约。这对老夫妇住在奥地利维也纳附近的小镇,今年已有70多岁,有自己家族的产业,现在退休后,经常在欧洲开房车旅行,这次已经出来近一个月的时间了。老人家推荐了几处房车旅行的圣地,包括希腊、爱尔兰等地。
离开狼穴遗址,我们赶往肯琴(Ketrzyn)附近的又一处景点:
一座壮观的17世纪巴洛克风格的教堂。
这座教堂里有一座装饰得非常华丽的管风琴,装饰在乐管上天使雕像可以随音乐转动。
教堂里巨大的管风琴,据说有5000个乐管。之前看介绍说每年的5月到9月,每天固定的几个时段会有管风琴的现场演奏。意想不到的是在4月的最后一天居然也有演奏,实在是不虚此行。
- 吉日茨科
吉日茨科是涅戈钦湖北岸最大的湖畔城市。城内有运河连接周边的另一处大湖。在城内的一端找到一处临湖的营地,带电的车位是58兹罗提,约合120多人民币。
营地的登记处可以上网,公共浴室也在此栋建筑里,波兰的营地是24小时退房制,从入住的时间算起,24小时算作一天。
来到吉日茨科正好是五月一日,五一劳动节是世界的节日,波兰的吉日茨科也不例外。开车从营地到吉日茨科的城中心,路上已经能感觉到波兰的节日气氛了。随着人流、车流自然就找到城里最热闹的地方了。
穿城而过的一条运河连接着大马祖里湖区最大的两个湖,运河两侧的河堤上挤满了人群,原来今天有当地的船只巡游活动。
民主国家,官员不过是人民的服务员而已。所以官员讲话致辞的时间很短,十几分钟过后运河两侧人民就当家做主了。运河、水道成为欢乐的海洋,各式船只依次而过,接受劳动人民的检阅。
在城里闲逛了大半天,打道回营地,路上看到一处老水塔,立马停车,登高远眺,极目楚天舒。
从水塔的观景平台上远眺吉日茨科的四面八方。
离开吉日茨科城区在奥尔什丁郊外的找到一处房车营地,该营地属于一座湖畔度假酒店的副业,浴室使用酒店的设施,有单独的带电车位和马桶倾倒处。房车停车处位于湖畔一侧,价格是43兹罗提,不到90元人民币。
波兰的房车营地建设其实有很多地方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比如这种度假酒店的附属房车营地。这种营地投入相对较少,主要的设施就是沿用酒店的公用设施,只需要增加少量的水电接口和室外厕所即可完成营地建设。
一路向西,剑走偏锋,避开大路走小路,风景这边独好!
- 格涅兹诺
从奥尔什丁到波兹南的路上,无意看到一座双体教堂,而这座双体教堂是修建于14世纪的天主教堂,所在地是格涅兹诺,格涅兹诺是波兰最早的定居点之一,甚至可能还是波兰第一个首都。
格涅兹诺的中心广场正在举办消防主题活动日。
建于14世纪的格涅兹诺天主教堂。
教堂免费参观,但如果登上教堂的钟楼,则需交费3兹罗提。登高远眺顺便俯视。
德国篇
进入德国后见到的一个交通警示牌:红圈白底的是限速标志,超过被拍就要罚款,超20%以上要扣分。进入城区限速50公里,而出城后的限速是100公里。德国高速大部分路段是不限速的,蓝底白字方形的指示意思是“建议车速”(Sollgeschwindigkeit),可以超过此速度行驶,但前提是不发生事故,如果超速发生事故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 奥得河畔法兰克福
这是进入德国途经的第一个城市。德国其实有两个法兰克福,我们通常提到的是位于原西德的美因河畔法兰克福,而奥得河畔法兰克福则是原东德临近波兰的一个边境小城,距离波德边境仅8公里。
奥得河畔法兰克福城区里的一座教堂。
在奥得河畔法兰克福的一家德国连锁超市购物。超市门口一个奇怪的装置吸引了我们的注意,观察了一会儿,才知道是饮料瓶回收器,合格的瓶子放到投物口后,如检测合格就通过传送带进入后台。然后退出一张类似收据的纸条。这种装置在随后经过的很多大中超市都可以见到,吐出的纸条其实是可以在超市购物的现金券。德国为了让公民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在垃圾回收上可谓下足了功夫
柏林、波茨坦、汉诺威一一擦肩而过,视而不见。旅行很多时候是做减法,很多时候精彩处处可见,但时间和精力却是有限。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为了下一次的精彩,放弃又如何。
德国是旅行途中上网最不方便的国家,而之前走过的波兰以及俄罗斯等前苏联国家都非常方便,基本每个城市都可以搜到免费的wifi,蹭网轻而易举。而在德国,沿途几乎没有免费的网络。
鲁尔河沿岸的房车营地,从营地车位步行十几米就是鲁尔河,夕阳西沉,鲁尔河沐浴在安静和闲适之中。
营地里的野生动物朋友随处可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动物和谐相处,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才是和谐社会的根本。
- 杜塞尔多夫
刚到杜塞尔多夫,就在进城的主干道上看见中国重庆的汉字标牌,当时没搞清楚是怎么一回事,事后上网查询才知道德国杜塞尔多夫与中国重庆在2004年正式结为友好城市。
这里是欧洲最大的日本人聚居地,被人称为继日本本土和秘鲁之后第三大日本人聚居地,市内有许多日资公司。杜塞尔多夫是十九世纪德国诗人海因里希·海涅的出生地。
傍晚,来到杜塞尔多夫老城莱茵河畔沿河堤散散步
路边临停的房车。欧洲的房车可谓形色各异,五花八门。富有富玩法,穷有穷乐子,玩得自在舒心才是硬道理。
暮霭沉沉楚天阔,夜幕下的莱茵河典雅而安宁。
集市广场(Marktplatz),位于老城的中心。广场很小,旁边的古老建筑是杜塞尔多夫的市政厅(Rathaus)。相比德国其他城市的市政厅要小很多。广场中央竖立着1711年雕成的约翰威廉大公爵的青铜骑像,是他造就了杜塞尔多夫成为文化名城。
老城(Altstadt):老城古色古香,完整地保存有德国传统的民居建筑。德国以啤酒闻名,杜塞尔多夫的老城以啤酒馆闻名。在不到半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众多的啤酒馆、酒吧及各国风味的餐馆200多家。号称是欧洲餐馆、酒馆最密集的城市。
坐在莱茵河畔的啤酒馆里品尝当地啤酒是感受民风民俗的最好方式。杜塞尔多夫当地特产的啤酒是Altbier,意为“老啤”。这种老啤是黑啤酒的一种,为德国西部所独有。
携子之手,与子偕老。当韶华逝去,亲情的痕迹和彼此的默契都在举手投足间不经意的流露。
离开杜塞尔多夫不久,就在路边看到一片茂密的树林,看似原始但又有规矩可循。
好奇心驱使下,决定探个究竟。这片树林既有原生态的一面,也能看到人工修剪的痕迹,两者融合的有如天成。
树林的通道里一群老者在快乐骑行。
误打误撞,无意中找寻到的竟是宾拉特皇宫
全欧洲最漂亮的洛可可式(Rococo)建筑之一。整个宾拉特皇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这座始建于1755年的宫殿,是选帝侯Carl Theodor在杜塞尔多夫的夏宫。皇宫分为两部分,规模不大却精致的快乐宫殿和巨大的森林公园。
宾拉特皇宫主殿旁的一个游客商店。没有千篇一律似曾相识的感觉,更多的是独具匠心创意非凡的体会。
- 科隆
科隆横跨莱茵河两岸,仅次于柏林、汉堡和慕尼黑,是德国第四大城市。这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也是一座现代化气息极强的大都市。屹立在莱茵河畔的科隆大教堂高157.31米,它有两座哥特式尖塔。科隆大教堂是世界上目前最高的双塔教堂,它成为科隆市的象征和游客们向往的名胜之地。
科隆大教堂不仅是人们参观游览的必去之地,同时它也是人们歇息、游玩的地方。教堂内静谧、幽暗的气氛同教堂外五彩缤纷、人声鼎沸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登上科隆大教堂的钟楼,眺望莱茵河的美丽风光和科隆市容。
- 吕尔
位于德国科隆和波恩之间的小城布吕尔(Brühl)有两座深受游人青睐的皇家园林——奥古斯塔斯堡和法尔肯拉斯古堡,都是巴洛克时代晚期和整个莱茵兰(德国莱茵河西部)地区举足轻重的建筑,是德意志帝国克莱门斯-奥古斯特选帝侯(德国有权选举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诸侯)当政时期兴建的。1985年,这一地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奥古斯塔斯堡宽敞且整齐的步道更加衬托出古堡的大气磅礴。
- 波恩
波恩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公元1世纪初,罗马军团曾在这里设立兵营,为古罗马要塞。因此,“波恩”意为“兵营”
波恩街景。古老的依旧是古老的,无需复建,没有刻意修饰,只是简简单单在传承中延续。
贝多芬故居(BEETHOVEN HAUS)坐落在市政厅的北面BONNGASSE20号。1889年当故居的房屋面临被拆除的威胁时,是波恩的12位市民将房屋买下来,设立了现在的纪念馆。可见当地人对贝多芬的怀念和推崇。故居的外观与周围的民房区别不大,一不留神可能会看漏了。贝多芬在这里出生,并一直生活到22岁。
到达贝多芬故居时,已错过参观的时间,只好在心里膜拜一下这位殿堂级的音乐大师。
- 蒂宾根
蒂宾根是德国大学生密度最高的城市有名的大学城,它位于斯图加特西南,坐落在山清水秀的内卡河畔,人们经常会说,蒂宾根没有大学,它本身就是一座大学。
蒂宾根的房车营地。
来到蒂宾根老城,仿佛走进一座古色古香的中世纪城市,随处可见15、16世纪的精美建筑。蒂宾根流行的是德国古典建筑风格的木衍架结构,墙面是突出的黑色的横梁和斜支架,即是装饰又是整个房体的支撑。这种建筑在城里比比皆是。
蒂宾根的老城依山傍水,大街小巷蜿蜒曲折。一座座红瓦砖房随着地势拥叠起伏,错落有致。
离开蒂宾根前往德国瑞士交界的博登湖,途中专程绕道巴特瓦尔德塞
德国巴符州的巴特瓦尔德塞(bad waldsee)拥有一座近6000平方米的Erwin Hymer房车博物馆,该博物馆于2011年10月29号开业。Erwin Hymer博物馆以宣传世界各地房车文化为主,展示了约80台各个时代的各型房车。
德国早期的房车都是以拖挂式为主。
瑞士篇
进入瑞士的第一天最初的计划是在苏黎世或卢塞恩停留。但到达苏黎世的时候天色还大亮,于是决定旅行再做减法,弃城而过,唯一一张苏黎世照片留给了和我们一样穿城而过的利马特河。
旅行途中更喜欢偶遇的感觉,刻意的坚持反倒差强人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随缘随心也许能得到更多的意外惊喜。
- 楚格
从苏黎世出来不久,路过一处叫楚格(Zug)的城镇,临近城郊就看到一处湖畔营地,果断停车就近安营。营地外的楚格湖,和脑海中想象的瑞士湖光山色一模一样。
楚格老城散发着浓郁的欧洲风情,一楼、一巷、一世纪,岁月无痕但回首时已过百年。
在老城的一家礼品店驻足,店主的一条十岁多的老狗,眼神里透着几分乖巧,让人怜爱有加。
楚格湖让老城更加灵动,水是城景,也是风景。
或行走或伫足,没有目的,抛开攻略,慢慢享受老城里的安静与平和。
- 卢塞恩
卢塞恩是个湖光山色相互映衬的美丽城市。早在罗马时期,它还只是一个没有几户人家的渔村,后来,为了给过往的船只导航而修建了一个灯塔,因此得名卢塞恩
岁月的悠长给这座城市留下了上古人类历史的文明。中世纪的教堂、塔楼、文艺复兴时期的宫厅、邸宅以及百年老店、长街古巷,比比皆是。
穿城而过,在卢塞恩湖附近找到一处距离城里最近的房车营地。
营地毗邻卢塞恩湖。三人一车每晚的费用是58.7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380多元,这是整个旅行途中最贵的营地,没有之一。从进入瑞士的那天起,人民币和瑞士法郎的之间的汇率转换是脑海中考虑最多的事情。
塞恩湖将城市隔为南北两区,湖光水色映照着城市的玲珑别致,悠游其间,亦梦亦幻。
卡佩尔廊桥(Chapel Bridge )是卢塞恩的标志性建筑,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333年,这座桥以造型独特的水塔和1993年的一场大火而著称。
卢塞恩常被称为“最瑞士的地方”,罗伊斯河畔两侧的古老建筑映衬出这座城市特有的典雅、和谐及生命活力。
巧遇一支阿尔卑斯长号演奏队在街头广场演出,引人注目。阿尔卑斯长号(Alphorn)长达四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乐器,也是声音传得最远的乐器,被誉为瑞士的国粹。
- 因特拉肯
因特拉肯(Interlaken)是瑞士闻名遐迩的旅游小镇,以一年四季风景醉人著称。因特拉肯的拉丁文原意即是“两湖之间”,位于图恩湖(Lake Thun)及布里恩茨湖(Lake Brienz)之间,所以又名湖间镇。因特拉肯是前往少女峰(Jungfraujoch)的必经之地,因此成为了欧洲著名的度假胜地。
瑞士的营地大多数近水而建,因特拉肯的TCS营地外的一条河流是连接图恩湖(Lake Thun)和布里恩茨湖(Lake Brienz)的重要水道。
阳光下骑行,顺路远眺一下瑞士少女峰。
因特拉肯也是瑞士的户外运动中心之一,从天而降的飞伞是这个旅游小镇运动活力一面。
因特拉肯与少女峰既遥相呼应,又彼此相互依存。城为山添光,山为城增色。在因特拉肯的城里闲逛,抬眼都有少女峰妩媚端庄的身影。
- 拉绍德封
拉绍德封(La Chaux-de –Fonds)位于瑞士西北部,汝拉山脉山麓靠近法国国境的地方
16世纪宗教改革时,从法国逃亡来的胡格瑙特教徒定居于此,逐渐形成该城,后来渐渐发展成为瑞士制造钟表业的中心,该市的钟表博物馆(Muse International d’Horlogerie)收藏着从古代计时器到现代最精密钟表的各种展品,是瑞士最大,最值得引以为豪的钟表博物馆。
中午天色放晴才离开营地进城。拉绍德封的街头格外冷清,找到游客中心才知道瑞士汝拉州每周的公共休息日是周日和周一,所以当天大多数的商店、博物馆都是闭门谢客。
拉绍德封游客中心所在的商务楼是当地的最高建筑之一,登高俯瞰拉绍德封,立刻就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独特韵味
老天眷顾有心人,尽管拉绍德封最大的钟表博物馆闭馆,但还是在街上发现一家开门的小型展厅可以免费参观
- 日内瓦
日内瓦湖是阿尔卑斯湖群中最大的一个,湖面面积约为224平方英里,在瑞士境内占140平方英里,法国境内占84平方英里。湖面海拔375米,平均水深150米,最深处达310米。湖水流向由东向西,形状略似新月,月缺部分与法国衔接。
日内瓦湖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巨大的人工喷泉。那冲天而起的高大水柱,从湖面直射天际,蔚为壮观。
一汪湖水碧绿如玉,清澈见底。栖息在湖面上的天鹅和野鸭怡然自得,眼前的一切真实的无法令人相信。人与自然本该如此,为何我却如此迷茫?
花钟是日内瓦著名景点。落于日内瓦湖畔,是一种既能供人欣赏又能体现时钟功能的设施。瑞士号称“花园之国”,又称“钟表之都”,瑞士的能工巧匠将花卉之美与钟表的制造工艺完美地结合起来,别出心裁地创造出了“花钟”。
瑞士人对花钟的设计颇为自豪,日内瓦市的地图就采用花钟作为该市的标记。在瑞士其他城市的公园里也都可以看到这种花钟,但只有日内瓦的花钟才是真正的“鼻祖”。日内瓦的街心花园绿意盎然,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草坪上三五成群的游客,或欢声笑语,或懒散地晒着太阳。
法国篇
尽管法国是这次欧亚旅行的重要目的地,但因为申根签证的时限原因,所以把旅行重点放在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和地中海一线。
从瑞士进入法国后,先奔向法国和意大利交界的勃朗峰地区,由勃朗峰隧道进入意大利,然后直达地中海沿岸,最后再次进入法国。这样的路线设计是为了避免与回程的路线重复,同时也有机会将法国的地中海一线风光从法意边境就一网打尽。
进入法国后,沿E25高速公路朝勃朗峰小镇霞慕尼方向前进。第一次面对法国的收费公路不太适应,看自动收费机的收费标准只清楚房车属于2类车型,几段公路区间是按不同标准收费的。因为收费机是无人值守的,搞不清楚的情况下只好通过收费机上的对讲按钮与收费员联系寻求帮助。很快有工作人员出现,但只能讲法国又听不懂所以然,只好直接拿出一张10欧元的纸币让其帮助付费。第一次的缴费是3.1欧元,之后在下一路段又交过一次7欧元的,当天共计付费10.1欧元的过路费。
原本是准备在勃朗峰山脚下的小镇霞慕尼过夜,但夜色已深,还是决定就近寻找营地。通过欧洲营地手册查询到在霞慕尼之前的一个小镇圣热尔韦莱班(Saint-Gervais-Les-Bains)有一处房车营地,智能导航的弊端在当天的导航过程中暴露无遗,下高速后按导航走了几段莫名其妙的路线,或穿山越岭,或七弯八绕,晚上十点左右在异国他乡的孤灯夜火中穿行还真是有些瘆人。
提心吊胆地找了近半个小时,总算不走邪路回到主路,晚上十点三十分,终于入驻法国之行的第一家营地。
这是一家私人经营的房车营地,祖孙三代薪火相传超过六十年,目前营地的老板是家族的第三代传人。营地的报到中心既是办公场所,也是营地老板一家的生活住所。
营地的中心位置有一座古朴精致的小木屋,建于1828年,是这个家族当年的一处老宅,保存至今。
圣热尔韦莱班(Saint-Gervais-Les-Bains)的镇中心有几处露天灯光网球场,一些青少年正在场地中或训练或比赛。如此袖珍小镇有这等高标准的网球运动中心,可见这项运动的普及性和群众基础。
圣热尔韦莱班(Saint-Gervais-Les-Bains)镇中心的建筑看不到千篇一律和一成不变。
从圣热尔韦莱班(Saint-Gervais-Les-Bains)到勃朗峰隧道是免费公路,靠近隧道前的山区公路弯路渐多,但路面平整,往来车辆也不多。勃朗峰隧道全长11.6公里,驶出隧道即进入欧亚大陆自驾旅行的第十个国家-意大利。
意大利篇
穿过11.6公里长的勃朗峰隧道就进入了意大利,隧道口的意大利山地风光。
勃朗峰两侧的法国和意大利尽管一山相隔,但建筑风格却完全不同。意大利一侧的民居屋顶多以石板为瓦,与众不同。
- 都灵
这座意大利名城给我的第一印象概括起来就是脏乱差三个字。如果仅凭文字介绍,都灵一定会是一个引人驻足的旅行目的地。可亲身实地感受之后,反倒觉得不见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进城在都灵老城的主街上走了一圈,路过意大利的国家电影博物馆。随手拍了张街景就没继续闲逛的欲望了。
没有兴趣闲逛,何以解忧,唯有吃喝!在路边找到一家餐厅,先来上一杯正宗的意大利香浓咖啡(Espresso)
意大利香浓咖啡(Espresso)的做法起源于意大利,在意大利文是“特别快”的意思,其特征乃是利用蒸气压力瞬间将咖啡液抽出。一杯真正的意大利香浓咖啡一定不能过量,应是一口饮尽,而不是满满一杯。
离开都灵,在途中根据路标提示在一个叫佩韦拉尼奥(PEVERAGNO)的小镇附近找到一处房车营地过夜
第二天离开营地沿法国和意大利边境的一条公路前行,公路时而进入法国,时而又进入意大利,短短几十公里的路段竟然两进两出法国和意大利。最后进入法国前穿越的一处隧道,因为是免费的,所以心态异常的平和。
法国—地中海从勃朗峰到地中海,千里迢迢途经意大利只为感受阳光下的法国蓝色海岸
法国蓝色海岸位于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西起土伦,经尼斯、戛纳和摩纳哥,东到法国与意大利边境,以它的灿烂的阳光、蓝色的海岸和宜人的气候著称于世。蓝色海岸地区,又称作里维埃拉地区,是法国滨海阿尔卑斯省和摩纳哥公国的总称。
至此也算是欧洲行程完成了一半,接下来便是自驾法国-摩纳哥-瑞士-德国-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俄罗斯返程回国。本篇游记上半部分也就到这里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