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美食一览表(汕头48小时16家食肆)
汕头市美食一览表(汕头48小时16家食肆)粿品、蚝烙、五果汤、果汁冰、生腌海鲜、打冷、肠粉、牛肉丸、卤鹅、粿条、甘草水果…有些美味只有在当地才能感受到,大家先擦干口水,想吃,还是来一趟吧。记得准备好胃口和好心情,出发~无论何时何地,汕头人民都在享受美食,从白天吃到晚上,男女老少皆是如此。沿途,我拍下了每一餐的美食动态,剪辑成一条短视频作为记录和纪念。 (视频请在WiFi环境下打开,土豪请随意)
年关将至,很多团队都计划年会内容,在历经“近郊温泉旅行”、“本地豪华大餐”和“异地旅游”等众多方案的商讨后,最终我们工作室全员通过了这个Plan:
“3日2夜汕头美食之旅”
于是在2018年的年初,我带着小伙伴去到这个粤D的城市进行年终旅行,行程亦极为有目的性:食!
除却路上的交通和休息,满打满算的48小时里,我们走了16家店,吃上数十种美食!
沿途,我拍下了每一餐的美食动态,剪辑成一条短视频作为记录和纪念。
(视频请在WiFi环境下打开,土豪请随意)
无论何时何地,汕头人民都在享受美食,从白天吃到晚上,男女老少皆是如此。
粿品、蚝烙、五果汤、果汁冰、生腌海鲜、打冷、肠粉、牛肉丸、卤鹅、粿条、甘草水果…有些美味只有在当地才能感受到,大家先擦干口水,想吃,还是来一趟吧。记得准备好胃口和好心情,出发~
DAY 1 广州-汕头
为了不浪费时间在路上,我们一行人乘坐高铁直达潮汕站,提前预约好租车服务,一路自驾,开启吃吃吃的汕头之旅。
第1站:飘香小食
这家老字号,其实在网上有很多低分评价,越来越没有推荐价值,带队来纯粹因为他家粿品种类比较全,可以一次试很多。
店里没有菜单,老板娘会按量大来推荐,而且上菜速度快得你来不及后悔。
▲一盘经典粿拼盘,韭菜红薯马铃茨香芋笋菜头红萝卜,八九种口味。经过煎炸后再上碟的吃法,口感有点像咸水角,但就见仁见智,要且馅料要吃一口才知道是咸是甜。
*红桃粿鼠曲粿无米粿咸水粿,栀粿发粿甜粿笋粿,花样百出的粿是汕头当地人不可缺少的日常小吃,一盒咸水粿,一壶功夫茶,就是潮汕人的下午茶,地位可以拍得上香港人的菠萝包和奶茶。
▲在汕头,蚝烙潮汕话为o lok,其实每一家食肆甚至每家人都会做蚝烙,在这里纯粹顺便点来果腹,而提鲜的鱼露切记酌量,否则过咸。
▲炸九肚鱼(豆腐鱼),想吃还必须要10点后来,因为炸鱼的师傅10点后才上班。
▲吃了略微油腻的油炸食物,用鱼丸清汤来整理一下味觉准备下一站再战。
最近小公园一带处于改造工程,路况不太好走,而且老店只收现金,如果非要说打卡粿品的店,这家就要三思。
推荐指数:★★
人均:30元
地址:金平区国平路39号(正着八角亭小巷子里)
第2站:老牌福合沟无米粿甜汤粿品店
这家老店开在街角也很多年,很多人喜欢来这里喝上一碗甜汤,再吃上一盘粿,对于老市区街坊来说,更多的是一种习惯了。不过随着物价上涨,如今的招牌甜汤也从5块涨到10块一碗......
本来想点我曾经推荐过的无米粿,但由于在前一家飘香吃的粿实在太多,在有限的胃和无限的选择中,我们只点了几碗甜汤,以及给小伙伴试试水粿和鲎粿。
▲五果汤是招牌爆款甜品之一,因为里面是合煮配料,比其他单品甜汤多。
▲姜薯汤推荐一尝,姜薯是潮汕人独有的食物,只有在潮阳和惠来的部分滨海地区的山地才有种植,外貌跟山药很似。去皮削成薄片,放到沸水稍煮片刻加糖水变成甜汤,汤里的“姜薯片”微微卷曲,吃起来香脆爽滑。
▲绿豆爽的热汤经过勾芡,比较浓稠,冷饮更像用来包粽的绿豆料头直接加糖水......
▲水粿卖相很吸引,但我只是夹了一块,再抬头发现整碟被女孩们清空了。米浆做成小盘状的水粿,凹处盛着炸过的萝卜干颗粒,淋上糖浆,吃起来甜甜咸咸的感觉。
▲鲎粿,鲎,念hou,发第四声。老板从锅里取出一大块后,用剪刀麻利地剪开一块块,吃起来口感有点像钵仔糕,里面馅料很足,包着腊肠、虾米、板栗,但整体这款粿的味道也不是人人能接受的。
即使不是节假日,都是排队点餐和等位置。需要注意的是,这家店老板会先安排讲潮汕话街坊的下单,我们外地游客就只能干等。
推荐指数:★★★
人均:10元
地址:金平区福平路20号之1店
第3站:石炮台果汁冰
你见过300元一杯橄榄汁吗?这家店的果汁冰价格有点偏贵,所以有人叫他土豪果汁冰,果汁冰中的劳斯莱斯。虽然价格贵,但出品好,喝过石炮台果汁冰的几乎全是好评,这就是零添加零勾兑的效果,可算是业界良心。
除了价格,石炮台果汁冰的话题性和噱头,还来自于水果原料、配料、制作流程等方面。比如搭配果汁冰的奶类只选择卡士或者益力多,调制口味的糖分只用冰糖,而且走标准化路线,精准控制水果搭配和用量比例。
店面外贴着一块两米多高的菜单,密密麻麻200 款果汁冰,实在是太多!足足站在菜单前看了5分钟......选择困难的大家还是点了常规的水果配搭试试。
刚好遇上冷空气,但果汁冰拿到手就一定要马上喝,可以喝到细细的冰渣,放久了就影响口感了。
虽然没有土豪地叫上一杯过百元果汁冰,但人均已经显而易见,价钱也跟广州本地的连锁式茶饮店几近。
推荐指数:★★★★
人均:25元
地址:石炮台路2号观海居7号铺面
第4站:阿鸿海鲜排档
在14、15年间我都光顾过不少,当时的阿鸿还只是路边摊,但偏偏潮菜大师林自然的徒弟主理,四个炒镬看顾八个炉头,忙得不亦乐乎,镬气十足的大排档风味确实让人着迷。
其后阿鸿海鲜排档因为上过《舌尖》,让不少吃货游客都曾慕名来吃,开始在马路对面开辟店面。用餐区和店面是分开的,沿着店门右边楼梯上去就到,最近餐厅新装修完,整洁了不少。
▲这里的海鲜食材没有标价,要吃什么就跟老板讲,他会介绍做法,合适便可以下单。
▲酸菜炒花甲、清蒸海鱼、炒鹅肠等几款地道排档菜,用料是新鲜的,味道也是相对有地域特色,但看个人口味,确实是褒贬不一。
▲招牌豆酱焗蟹是每次必点的一道菜。用普宁豆瓣酱涂匀切块的肉蟹,将大量焗至金黄色的蒜瓣放在蟹面入锅,加盖加水焖焗而成。说实话,蒜头才是精华,吸收了大量的蟹香酱香,粒粒金黄,入口酥粉软香。
▲曾几何时,阿鸿炒粿条是大赞之物,今次也想点个牛肉炒粿条,殊不知老板却提出可以换成九肚鱼,可惜这样一番搭配,味道和卖相都不太适合我们,反正想要尝鲜的朋友需要慎点。
推荐指数:★★★★
人均:82元
地址:金平区福合埕食街
中场休息:老熟地老香黄
为了有更好的战斗力,这时候最好散散步,让胃部消化一下,转角遇见老香黄。
原本位于天后宫旁大树下的这家“老熟地老香黄”药店,蔡澜2007年曾经来过,在《蔡澜日记之小药店》中用典型的享乐语气描述老香黄:“哈哈,一方面让你有胃口吃东西,一方面又帮助消化,可真是神奇了……我可以保证,比喝可乐好得多!”
“老香黄”原材料是药用植物佛手的果子,大则几斤,小则几两。以果实为原料,经特制而成的潮汕药用凉果,可以泡水也可以含食,除此之外还有老熟地、老药桔等各种凉果。
由于各种凉果价格差异都比较大,一包老香黄就过百,而一包老药桔则只需几十块,一杯老香黄才4块,因此,人均就丰俭由人了。
推荐指数:★★★★
地址:外马路(老妈宫粽球斜对面)
喝一碗老香黄,继续盘算接下来的吃喝!在潮州话中,宵夜被称为“夜糜”,每到夜晚,汕头大街小巷的夜糜摊儿就生意火爆,在汕头的第一晚夜糜,选择了到特色的“打冷”网红店打卡:桂园白粥。
第5站:桂圆白粥
潮汕打冷其实是当地宵夜的一种,主要是一碗白粥配上各式小菜,基本上像所有夜粥档一样,都是这样的配置分为四大个部分:生腌/凉拌、卤水、煎炸小炒、“鱼饭”。这种饮食文化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这里点菜,除了一碗白粥,还颇有仪式感,因为有好几十种咸杂供你选择。
*过去,鱼饭只是作为潮汕地区一道家常菜,而现在随着潮菜热的兴起,这一极富地方风味,鱼在潮汕人的生活中有着特殊而且奇妙的地位,"以鱼当饭",鱼上升到了米在中原人民心中同等重要的地位。鲜鱼经打鳞劏肚去腮,洗净后用盐水浸泡,装于小竹筐中再放入大锅里用高浓度盐水煮熟,晾凉后即成鱼饭。
生腌的海鲜,配粥下酒非常惹味,不过第一次吃的朋友就不要太“用力”了,毕竟是生的海鲜食材,即使再怎么好吃,也要“量肠胃而行”。
▲这次点了腌蟹、腌生蚝,可能因为是生的肉质相对滑,但生腌这些配菜也不是人人能接受这种口感。
▲另外也有一件语言上的趣事,老板说:“肉剪要不要来一份!”然后发现我们好像听不懂,就继续说明“肉剪啊,剪起来的剪,油炸的!”一边指着“剪”的实物,一看恍然大悟,原来是肉卷(卷章)啊,来一份!
*作为潮汕经典小吃之一,卷章的制作一直是纯手工,外表与春卷类似,但又与春卷不同。卷章就地取材,用腐皮裹上蔬菜、肉食等材料卷制而成,然后蒸煮再煎炸切段,基本家家户户都会做这道小吃。
▲顺道说一下,这一顿宵夜明明已经是第六餐,但25分钟内风卷残云,一扫清盘。
▲白粥 午笋鱼饭 豆酱豆腐 炒麻叶,个人认为,是最完美的配搭。
因为便宜,量足,品种多,而且白粥熬得好,所以到第二天,我们午饭时间还有过来光顾了一次,但经过对比发现,晚上到店的风味会更好,而且比中午能多尝些菜品。
推荐指数:★★★★
人均:35元
地址:长平路桂园29幢(工商银行旁)
第6家:大树肠粉
曾经,龙眼南路有一棵大榕树,然后树头有档走鬼的肠粉档,无名无招牌。直到树没了,肠粉摊仍在,熟客们就叫它:榕树下/榕树头/大树头肠粉......
结果汕头创文,所有的路边食肆均被整治,本以为它会消失,想不到老板在原本的档口后顶了士多店的铺位,终于入室经营,大树肠粉,终于有名有姓了。
对于肠粉,大家肯定不陌生,潮汕肠粉用料上基本大同小异,米浆粉皮,菜肉馅料诸如此类。
最大的不同是酱料,由于各家酱料的不同,肠粉的味道吃起来就有区别。潮汕饮食文化中,酱料是一大特色,几乎每一道菜都配不一样的酱料,其他地方很难有潮汕地区如此执着的搭配种类。
▲这里的肠粉有牛肉、猪肉、虾,有蛋的10元(没蛋的9元),还记得走鬼时,只要6元就好…肠粉皮薄透软糯,细腻但不粘口,酱油有五香味。
如果要来的,记得晚餐后才过来,而且这里人气极旺,打包的堂食的都络绎不绝。
推荐指数:★★★
人均:8元
地址:龙眼南路105号
在汕头,真的不能以正常用餐计算食量和食肆,因为第一天我们已经来到当日第7家,宵夜第三家店了。
第7家:松记猪肚汤
松记猪肚火锅其实是一家路边小店,到店的客人无非就是来吃猪肚汤和碗面,“火锅”只是吸引人的名字罢了。
▲一份胡椒猪肚汤,配一份葱花腌面,卖相相当吸引。当年,有一个朋友就曾经一个人一顿宵夜吃掉7碗面!还是在吃过晚饭后的战绩。当然,也是味道尚佳。
在以前,松记还是路边大排档,和另外两家同样卖猪肚汤的“阿文”、“阿许”一排营业,这次选择松记,只因是习惯了这一家的了。
推荐指数:★★★★
人均:25元
地址:金平区长平路68号
以猪肚汤 干面作为行程首日的句号,告慰了各自的胃口一整天,大家驾车返回酒店整顿休息,同时约好小伙伴第二日的美食行程。
DAY 2 汕头
第8家:乌弟鹅肉面
所谓“无卤鹅不旁派”,第二天的行程首站,是上午驾车十多公里,去很多本地美食大佬推荐的乌弟鹅肉面小店吃鹅肉!这家店的卤鹅是使用传统做法:柴火、大铁锅、老卤汁和大大只的狮头鹅。
点菜比较随意,跟老板报了人数,他就切了两大盘卤水鹅杂锦过来。
▲鹅肝、鹅血、鹅脖、鹅掌、鹅翅、鹅胗、鹅肉,每个部位口感都迥异,都卤得相当入味,鹅肝鹅血鲜香滑润,掌翼和鹅胗带着爽口弹牙的韧度。
▲这里的狮头鹅选的是嫩鹅,所以吃起来肉质更细嫩,而且卤味稍微轻,鹅肉的香味更浓郁,配上粿条、萝卜汤更觉鲜美。
最后买单的时候我们震惊了,这个价格对于广州的物价而言,是相当的高性价比!值得一提的是,这里只营业半天,从早上八点半开到中午一点半。
推荐指数:★★★★★
人均:29元
地址:外砂镇蓬发路(迎宾路口)
饱餐一顿鹅肉后,又准备马不停蹄地刷下一轮的美食,所以饭后解解腻,来杯果汁冰是个不错的选择。
第9家:亚强果汁冰
来汕头例牌会来亚强,而这家店也是这次旅行连续两天光顾了。如果时间允许,我可以每顿饭餐前餐后都一杯。
22年前,亚强果汁冰店在市区中山路52号悄悄开张,没有过多修饰,就开在毫不起眼的楼梯间里。但正是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开创了水果加冰制作成饮品的先河,果汁冰由此得名。
▲2013、2014年亚强摊档招牌,过去这么多年,亚强招牌更换几番,最后因为创文,摊档才改为入室经营。
记得第一次朋友带来这小店时,很多人是下雨也要排队,原因无它,纯以新鲜水果、碎冰、白糖打制,果肉与冰几乎是3:1~2:1,口感非常有层次。
亚强有近百种搭配,可以连喝两个月不重样!
因为都是现做现卖,100%用新鲜水果制作,因此制作的过程有点慢,有行程的各位最好及早将等候时间纳入规划,门店现在下午2点半才开始营业,早点过去的话,就不用怎么排队。
▲在这里要特别推荐特调苦瓜汁,做成果汁后,因为有特制果酱调味,所以喝起来没有想象中的苦味,而且还有种别样的清新感,简直一喝不可收拾。
经营至今,一直坚持走大众化路线的亚强出品依然保持货真价实,不过价钱就随着门面铺位变化而水涨船高,从5块/杯,到15块/杯,再到现在25块/杯。
推荐指数:★★★★★
人均:16元
地址:中山路52号之三(春梅里公交站旁)
手里拿着果汁冰,心里已经想着另一种美食,广场豆花是一家深受当地人喜欢的豆花店,到了附近,不怕找不到,因为这店门口都是人。
第10家:广场老牌豆花甜汤
这家店应该不用多做介绍,从汕头人民广场的路边摊干起,是汕头人心目中的老牌。
2014、2018年招牌对照。营业这么多年,招牌不断变化换新,但不变的还是那个圆圆胖胖的张师傅。广场豆花排长队是常有的事,座位常满,价格都不贵,食客多数都习惯买完直接站在门口吃。
不同于广东其它地区的山水豆腐花般的嫩滑,这里的豆花质地结实且味道浓郁。
▲利落盛好的一碗豆花,拌着砂糖花生末而食,就是汕头当地人热爱的下午茶,这里还兼营甜汤和面线。
豆花略甜,怕腻的可以两人share一份,每日只售两桶,卖完即止,下午要早点去才能吃的到。
推荐指数:★★★★
人均:5元
地址:金平区公园路汇涛花园1楼(近人民广场)
第11家:街头糖葱饼
很多人通过央视《舌尖上的中国》认识了糖葱薄饼这一潮汕特有的风味小吃。
▲把三张薄饼叠摆成品字形,中间放两块糖葱,洒上碎花生米黑白芝麻加上一根香菜,包起来,就是美味可口的糖葱薄饼了。
糖葱其实是中空长方形糖条,并没有“葱”的。
▲之所以叫糖葱,是因为白糖原料在制作过程中,由于空气的进入,经过重复钉打糖块形成了许多小孔,像葱段并排在一起,颜色雪白,所以叫糖葱。也正因为有了这些孔,糖葱吃起来才酥脆不发硬。
▲糖葱薄饼饼皮柔韧,糖葱松脆,吃起來很有层次感,而且一点也不黏牙。一般在白天街头都可见到拖着车子叫卖的叔叔阿姨,过去买就是了。
推荐指数:★★★
人均:5元
地点:小公园中山亭附近路边摊
“扫街”过后是为了更好的空出胃口吃晚饭。牛肉火锅作为潮汕美食的代表性符号,极具群众基数的美食。
第12家:杏花吴记牛肉火锅
吃牛肉火锅,我以前会推荐“五洲”,但这次有了新欢“杏花吴记”。从午市直落晚市,中途不休店,肉好品种全,在没有本地人来刷脸的情况下,品质没有落差,算上茶位、配菜、饮料、锅底,价格也不贵。
汕头的牛肉吃法是不经过冷冻排酸等过程,现宰现杀后马上运到店里进行切割,然后上桌,全过程不超过四小时。
▲吊龙、匙仁、匙柄、胸口朥、牛粉、五花趾……潮汕地区的牛肉,有自己独特的部位叫法,与西方牛排部位分布完全不同。
▲一盘盘牛肉端上来,有的肥瘦相间,白多红少,有的色泽红艳,肉的纹理十分鲜明。
而汕头的牛肉口感比广州的要软嫩,所有部位都不例外,其实是刀工和牛种都同样重要。
杏花现在的口碑在当地人口中也是非常好的,所以要来记得早点到,天天一到饭点都排队!
推荐指数:★★★★★
人均:87元
地址:金平区杏花西路16号
饱餐一顿稍作休息,然后继续宵夜!
第13家:新华阿龙烧烤
阿龙烧烤店原先是在外马路新华酒店摆摊的,创文后搬到属于自己的店面。据说“阿龙”和“阿光”两家店都是当年是从阿喜烧烤走出来,烧豆腐鱼(九肚鱼)和烧鸡翅都是镇店之作。我们这次来汕头吃烧烤,也就是为了这个~
▲烤豆腐鱼的确是当之无愧的招牌菜,外酥里嫩,鱼肉尝起来真的像豆腐一样,鱼骨头也可以直接嚼下去。
▲其他烤物,都是顺便吃一下而已,只是这个“顺便”多了些...不过阿龙似乎就没有烧排骨和烧茄子,这一趟烧烤宵夜多少有点不完美。
无论早午晚宵夜什么饭点,什么店面,我们每次都比其他人早到,因此坐下点单不就,总会见到如约而至一样的食客涌入没有位置,因此要排队的店还是早到为妙。
推荐指数:★★★★
人均:53元
地址:龙湖区滨港路(银都翠苑附近,达濠炒饭旁)
第14家:桂圆地都蟹粥
一到店,就马上点了招牌主打地都蟹粥。为了提鲜,还加了小象拔蚌。
▲三只蟹、四只小象拔蚌、若干瑶柱煮成一砂锅粥,最后一把青菜,盖锅上桌!
还有汕头地胆推荐我们一定要尝炒鳝片!超级爽滑!
▲其他小菜,随自己喜好和胃口点就好了。
推荐指数:★★★★
人均:54元
地址:长平路68号-3号(近长平路中段)
因为工作关系,第三天的美食行程就要缩减了,而早上起来第一顿,就选择了这两天打过卡的地方,以确保出品和口味适合——桂园白粥,点的菜也和上次类似,就不一一详说了。
DAY 3 汕头-广州
第15家:小吴肠粉
而小吴肠粉则是一道加餐,小伙伴特地去买来尝尝。
小吴肠粉可以说是被广大食客封为“汕头最薄肠粉”,他家蒸出来的肠粉皮薄到接近透明,韧性十足,肠粉料很丰富,蔬菜偏多。
▲推荐牛肉肠粉、猪肉肠粉,如果想吃到更滑嫩的肠粉,那么可以尝试不加鸡蛋,鸡蛋液和在肠粉浆里面会让肠粉稍微变硬。
吃完了,满足了,才发现忘记拍照,请各位自行想象。只是整体而言,我还是更爱大树肠粉。
推荐指数:★★★
人均:12元
地址:龙眼南路龙眼市场椰园4幢(龙眼南路和长平路交界)
吃过了午饭,紧接着就是返程时刻了,来不及去买果汁冰,我们又抓紧时间在附近的甘草水果档“扫荡”了一下。
第16家:无名甘草水果
甘草水果大家也不觉陌生,各种新鲜的水果,洗净切块,加入甘草、糖浆、梅汁腌制而成,酸甜可口,而且可帮助消化、解渴提神。
▲青芒、草莓、芭乐、油桃、哈密瓜、红肉火龙果、奇异果、青枣......选满了一盆水果要分开两大盒才装完,老板算整数刚好100元,这样的价格,在广州质量好的甘草水果店不知道能不能买来半盒。
汕头的许多大街小巷,均有甘草水果的摊档,只要路过觉得店面合眼缘就可以帮衬。
推荐指数:★★★
人均:13元
地址:龙眼南路
以上是本次美食之旅的清单、推荐度及人均仅供参考
从第一次去潮汕,到现在已经数不清多少次了,今时今日,如果你想踏足潮汕大地寻美味,带钱和美食点评是是不够的,还最好有地胆亲自带路或在线指引!
但是,只要仍有真正的美食,人人心中都依然有一张属于自己的美食清单。如果把话筒交给你,你的2018年美食旅行会是哪,有什么美食想要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