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江西南昌至长沙高铁什么时候开通(沪昆高铁南昌至长沙段通车5周年)

江西南昌至长沙高铁什么时候开通(沪昆高铁南昌至长沙段通车5周年)促进沿线经济圈流动 便利群众出行 江西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境内以丘陵、山地为主,交通先天条件不佳。境内矿产资源虽丰富,但长期以来却只能以“江南鱼米之乡”定位,经济转型升级颇为艰难。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京九铁路、浙赣复线改造、向蒲铁路建成,江西对外交通情况得到了极大改善,但和周边省份、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依然差强人意。 所有这一切,在2014年9月16日那天画上了句号。那一天,沪昆高铁南昌至长沙段沿线各车站的盛况,至今让人记忆犹新。莫说沿线民众扶老携幼,竞相前往高铁车站,近距离感受现代化设备设施给人带来的完全不同以往的体验。就连首发动车组列车上,各路见多识广的记者们都在惊叹,仅耗时90分钟便从“豫章故都”来到了“屈贾之乡”,恍然有做梦之感。 沿线百姓对沪昆高铁南昌至长沙段的追捧,并未因新鲜感渐渐消失而有所减退。每天在南昌至长沙区段运行的动车组列车,从开通之初的11对一路

江西南昌至长沙高铁什么时候开通(沪昆高铁南昌至长沙段通车5周年)(1)

到今年年底,江西就将从昔日的“高铁荒漠”,一跃成为全国首个设区市通动车的省份。更令人激动的是,实现如此破茧成蝶般的蜕变,江西只花了5年左右光景。高铁建设不仅便利了居民出行,还带动了我省众多领域的发展,“高铁红利”更助力我省经济腾飞。

五年前实现90分钟

从“豫章故都”到“屈贾之乡”

中国首条高铁京津城际铁路,于2008年奥运会前投入运营。作为中部欠发达省份的江西,则迟至2014年9月16日,才跻身拥有设计时速350公里高铁的省份行列。那一天,沪昆高铁南昌至长沙段正式开通。这是件划时代的大事,江西经济史和交通史,从此翻开了新的篇章。

江西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境内以丘陵、山地为主,交通先天条件不佳。境内矿产资源虽丰富,但长期以来却只能以“江南鱼米之乡”定位,经济转型升级颇为艰难。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京九铁路、浙赣复线改造、向蒲铁路建成,江西对外交通情况得到了极大改善,但和周边省份、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依然差强人意。

所有这一切,在2014年9月16日那天画上了句号。那一天,沪昆高铁南昌至长沙段沿线各车站的盛况,至今让人记忆犹新。莫说沿线民众扶老携幼,竞相前往高铁车站,近距离感受现代化设备设施给人带来的完全不同以往的体验。就连首发动车组列车上,各路见多识广的记者们都在惊叹,仅耗时90分钟便从“豫章故都”来到了“屈贾之乡”,恍然有做梦之感。

沿线百姓对沪昆高铁南昌至长沙段的追捧,并未因新鲜感渐渐消失而有所减退。每天在南昌至长沙区段运行的动车组列车,从开通之初的11对一路增至如今的53对。可即便如此,每到周末运力仍显紧张,遇到小长假即便加开列车,也难以完全满足市场需求。

便利群众出行

促进沿线经济圈流动

高铁给群众出行带来的空前便利,以及由此对旅游业的拉动,仅是诸多“高铁红利”之一。沪昆高铁南昌至长沙段为例,它东连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西接长株潭城市群,中间串起的是散落在赣西经济走廊里,各具特色的新兴工业区高安、新余、宜春、萍乡……资金、技术、人才,这些产业升级、转移的要素,随着高铁的开通,在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长株潭城市群之间加速流动,沿线经济发展面貌便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以省会南昌为例,短短5年光景,江铃集团挺进“千亿俱乐部”,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超200家,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全市新增移动智能终端企业超50家,可实现90%以上的手机零部件本地配套;LED产业在全国率先形成上中下游完整产业链;航空城建设加速推进,国产C919大型客机在瑶湖机场转场试飞成功。全国首个省局共建的江西适航审定中心、北航江西研究院、中国商飞ARJ21生产完工交付中心纷纷落户;中医药科创城“两核”建设有序推进,江中集团科研中心项目投入使用;全国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全国物流标准化试点取得新进展。最令南昌人民自豪的是,2018年10月19日至21日,世界首届VR产业大会在南昌隆重召开。

构建四通八达的高铁网络

助力江西产业结构转型

5年,弹指一挥间。沪昆高铁南昌至长沙段为赣鄱大地带来的变化,还仅仅是个开端。随着沪昆高铁全线贯通,昌福铁路投入运营,合福高铁渐入佳境,加之昌赣高铁即将建成,江西即将形成四通八达的高铁网络,未来必将能更好地承接来自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及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的产业转移,加快鄱阳湖生态经济圈与上述区域的同频共振,有助于江西产业结构转型。

【购房资讯轻松享,快来关注乐居网】

文章来源:江西晨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