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甲冲超最后一轮的十种可能(中甲冲超的集体刹车)
中甲冲超最后一轮的十种可能(中甲冲超的集体刹车)在命运的十字路口前,有一种心照不宣叫做:轰轰烈烈不如平平淡淡。当然,恒丰和亚泰也有他们的难言之隐:没钱,这是压垮两支球队脊梁的根本。升入中超,意味着投入的倍增,这是他们无法逾越的一道阻碍。在中超,连河南建业这样的常年保级球队,最近两个赛季平均每年开销都达到数亿,而恒大、上港这样的豪门单赛季投入超过20亿。对于恒丰和亚泰这样小球队而言,这是难以负担的巨额,而且即便投入了巨额,等待他们的可能还是个降级的结局。不仅球队不愿意升级,球员同样如此。在中甲,宁可领着稍逊一筹的薪水,但至少相对稳定;但来到中超,收入可能涨了,但同时到来的是你随时可能被替代出局的命运。在确定无缘冲超之后,没有太多球员脸上挂着失望的情绪,就像是早已知晓了结果一般的淡然。看台上的美女老总文筱婷,她的眼神里只有落寞,而读不到悲伤。只是可怜了远征北京的贵州球迷,不少人在看台上流下热泪。两天后,贵州恒丰官方微博一篇《一路同行 感谢有
上周末,中国足坛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中甲联赛最后一轮,在冲超最紧张激烈的时刻,各路竞争者的策略,不是毕其功于一役的殊死一搏,而是像约定好了似的踩了刹车, 默默推了唯一想上岸的人一把。这并不是一个巧合,在这背后是中国足坛的一个真相:我们以为的浮华,其实背后是满目疮痍。
中甲最后一轮打响前,青岛黄海已经提前锁定了一个升超名额,另外一个名额将在贵州恒丰、长春亚泰和石家庄永昌之间诞生。其中贵州恒丰手握1分领先优势,只要取胜,中超名额就是他们的,而且对手还是早已无欲无求的北京北体大。另外,长春亚泰和石家庄永昌同分,虽然没有了主动权,但只要取胜就能保留希望。
然而,让人匪夷所思的剧情开始了。作为曾经的中超冠军长春亚泰,面对同样是无欲无求的黑龙江FC,竟然干净利落地得来了个1-4的脆败。赛后,官方一条冠冕堂皇的打气微博下面,被球迷的愤怒填满,“脸都不要了!”更有一名小球迷,在离场时痛哭落泪说,“我再也不看球了。”
而手握冲超主动权的贵州恒丰,面对北京北体大也0-1败下阵来。事实上,不仅仅是这一战,收官阶段的最后6场,他们匪夷所思地输掉了4场,输给了要保级的四川、要冲超的永昌,以及无欲无求的陕西和北体大。毫不夸张的说,阻止贵州恒丰冲超的,是他们自己。
在确定无缘冲超之后,没有太多球员脸上挂着失望的情绪,就像是早已知晓了结果一般的淡然。看台上的美女老总文筱婷,她的眼神里只有落寞,而读不到悲伤。只是可怜了远征北京的贵州球迷,不少人在看台上流下热泪。两天后,贵州恒丰官方微博一篇《一路同行 感谢有你》的文章下面,最多的留言是两个字:呵呵。是什么造成所谓“功亏一篑”的局面?其实大家心理都有数。
足球应该是一项帮你建立信仰的运动,但中甲末轮的集体怪相,却在摧毁着你的热爱。
唯独一个还让人觉得欣慰的结果,是最后四轮全胜上演弯道超车重返中超的石家庄永昌,球队的伊朗主教练赛后跪谢球迷的一幕让人动容。其实平心而论,永昌并没有什么伟大之处,他们只是做了一件每一家俱乐部都应该做的事:为了胜利拼尽全力,不留遗憾,这是对足球的敬畏,也是对球迷的尊重。只可惜,这种敬畏和尊重,在中国足坛就像是一种奢侈品。
当然,恒丰和亚泰也有他们的难言之隐:没钱,这是压垮两支球队脊梁的根本。升入中超,意味着投入的倍增,这是他们无法逾越的一道阻碍。在中超,连河南建业这样的常年保级球队,最近两个赛季平均每年开销都达到数亿,而恒大、上港这样的豪门单赛季投入超过20亿。对于恒丰和亚泰这样小球队而言,这是难以负担的巨额,而且即便投入了巨额,等待他们的可能还是个降级的结局。不仅球队不愿意升级,球员同样如此。在中甲,宁可领着稍逊一筹的薪水,但至少相对稳定;但来到中超,收入可能涨了,但同时到来的是你随时可能被替代出局的命运。
在命运的十字路口前,有一种心照不宣叫做:轰轰烈烈不如平平淡淡。
在很多人看来,恒丰和亚泰的做法让人鄙夷也让人唏嘘无奈。但其实,他们已经称得上是中甲过得好的那群人了。跟他们相比,降级的申鑫、有可能降级的辽足、被剥夺了资格的延边才是真的惨。
申鑫的降级,没有人会感觉奇怪。倒数第二轮,也就是申鑫中甲最后一个主场,球迷噙着泪水高举标语:“活下去,明年见。”但一个残酷的现实是,申鑫还有没有明年,甚至还有没有明天,没有人能给出答案。欠薪,这是围绕本赛季申鑫的关键词,球队一度面临解散的风险,经过各方的努力才苦苦撑到了赛季踢完。作为上海滩的外来户,这些年来申鑫从来没有得到过上海球迷的情感认同,而这种没有情感积淀的直接结果便是,他们从来没有像申花、东亚那样找到了绿地、上港这样的金主,只能靠自己艰难维持生计。
钱,这是谈论一切的基础。当曾经的“清流”延边富德,因为没有钱直接被取消了中甲资格,当曾经输出国脚的“典范”辽足,沦落到踢中甲中乙升降级附加赛,我们还能说什么呢?如果有一天,所有的“清流”和“典范”都退出了历史舞台,这无疑是莫大的悲哀。
这就是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现状。表面上,是写不尽的浮华,有前赴后继的投入,有卖到天价的版权,有动辄千万的高薪,有可观的联赛上座率。但是在这些表象的背后,有难以维系生存的球队,有为讨薪奔走疾呼的球员,还有无数怒主队不争摆烂的球迷。在被金钱裹挟的年代里,那些本该成为信仰的东西:纯粹、热爱、执着,都已变得凤毛麟角,只剩下,为了生活,一再做出的妥协。
可生活再难,你也只能去拼去扛,因为逃避没有任何用。足协的态度已经摆在明面,要止住烧钱的驱使,用行政手段去引导俱乐部理性投资。但愿,这样的举措真正落到实处,让永昌不悔今天的选择,也让恒丰和亚泰在下一次机会出现前,不要再做那个退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