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交通斑马线礼让行人(礼让斑马线深入人心)
文明交通斑马线礼让行人(礼让斑马线深入人心)记者观察时发现,仍有部分行人对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观念还不够强烈,在过往马路时不按斑马线的标识行走,随意穿行的现象时有发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斑马线不只是一条简单的人行横道,它是人们生命安全的守护线,更是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聚焦到斑马线上的不文明行为,有时并不只是机动车一方的责任,行人也需担负起遵守交通规则的责任。创文志愿者温银花告诉记者:“现在司机文明礼让的意识提高了,车开到斑马线前都会减速停下来礼让行人。”记者现场观察近30分钟发现,在该路口,近九成车主选择了礼让行人。现场不仅没有了刺耳的‘喇叭’声,更多了一份耐心的等待。可以说,司机减的是速度,加的是城市文明的进步。“以前经常看到一些司机不愿意主动礼让行人,有的司机看到行人要过斑马线不仅不减速,还故意提速,同时长按喇叭示意行人避让,以便于自己先行通过。现在大部分司机会主动停车礼让行人,这一变化,让我感觉城市文明进步了。假如人
市区熏风路,车辆停下让行人先过马路。 谢馨仪 摄
近段时间以来,韶关通过开展“文明出行·礼让斑马线”活动,倡导车主文明驾驶、文明停车、礼让斑马线等文明出行习惯,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逐渐成为了市民出行的共识。那么,目前机动车礼让斑马线、文明出行实施情况如何呢?市民又是否自觉遵循交通规则?对此,记者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
司机礼让行人让出了风度
记者走访市区风采路、熏风路、解放路、工业西路等路段,看到一幕幕暖心的情景——车辆经过无红绿灯的斑马线时,纷纷减速停在斑马线前,等待行人通行后,再启动车辆缓缓行驶。
创文志愿者温银花告诉记者:“现在司机文明礼让的意识提高了,车开到斑马线前都会减速停下来礼让行人。”记者现场观察近30分钟发现,在该路口,近九成车主选择了礼让行人。现场不仅没有了刺耳的‘喇叭’声,更多了一份耐心的等待。可以说,司机减的是速度,加的是城市文明的进步。
“以前经常看到一些司机不愿意主动礼让行人,有的司机看到行人要过斑马线不仅不减速,还故意提速,同时长按喇叭示意行人避让,以便于自己先行通过。现在大部分司机会主动停车礼让行人,这一变化,让我感觉城市文明进步了。假如人人向文明看齐,那该多好。”市民赵兴标说道。
行人横穿马路埋隐患
斑马线不只是一条简单的人行横道,它是人们生命安全的守护线,更是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聚焦到斑马线上的不文明行为,有时并不只是机动车一方的责任,行人也需担负起遵守交通规则的责任。
记者观察时发现,仍有部分行人对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观念还不够强烈,在过往马路时不按斑马线的标识行走,随意穿行的现象时有发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记者在市区和平路看到惊险的一幕:一辆白色轿车在斑马线前礼让行人后,正缓慢前行,突然一位女士横穿马路,行走在机动车道上显些酿成车祸。在该路段作业的创文志愿者胡雯珍说,该路段地处繁华商业街道,车流量和人流量都比较大,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十分危险。如果司机来不及反应,不但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还可能对交通秩序造成阻塞和混乱。
胡雯珍向记者介绍:“从我们每天在道路上看到的情况来看,有部分行人在过马路时,为了省去几米的路程,无视斑马线,更有些孕妇或者家长拉着小孩斜穿过去。我们看到后立刻对其进行劝导。不过相比以往,现在市民的安全意识和文明意识增强了。”
“您好,请走斑马线。”记者发现,只要志愿者稍加提醒,市民都会放弃横穿马路的想法,而选择走斑马线。在现场,一位小伙子被志愿者当众这么一提醒,不好意思地退回至斑马线外等候过马路。
走的是斑马线守的是规矩
据记者了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相关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也就是说,发生交通事故时,并不必然是机动车一方的责任,行人存在过错时,同样应当承担自己相对应的责任,这也是不守规矩者应为自身行为承担的后果。同时,不守规矩者往往发生交通意外的风险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