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拉黄包车图(民国黄包车夫有多苦)
民国时期拉黄包车图(民国黄包车夫有多苦)你以为黄包车夫小心翼翼就能获得大家的好脸色?那你就错了。很多坐黄包车的对车夫不屑一顾,明明坐在车上,却看那些车夫像看什么脏东西一样;要是碰到那些嚣张跋扈的顾客更是倒霉,说不定还要被打几下。摔到自己对他们来说都还算是小事,最怕的就是摔到顾客,因为出门打黄包车的一般都是一些有钱人家,把他们给弄伤,可就不是钱可以解决的事情了,有时候甚至连自己的小命都不保了。之后一段时间黄包车在中国风靡一时,很多富家子弟出门都喜欢打一辆黄包车。我们也可以在一些抗日战争题材或者民国题材的电视剧上看到黄包车的身影。不知道大家对十多年前曾风靡一时的电视剧《情深深雨濛濛》还有没有印象,在电视剧中李副官被赶出陆家后,就是只能靠着拉黄包车为生。一辆黄包车大概可以坐2到3个人,所以拉黄包车是一个十分累的工作,说白了就是让人去做马的工作,马车变成了"人车",你想想这能不累吗?除开劳累外,容易受伤这点更让车夫无奈。
劳动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没有了劳动力,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就没有办法得到很好的体现,或者说一个人就无法依靠自身从社会换取所需的社会物资,不论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不过都是劳动力的不同体现,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基础的体力劳动反而不被尊重。
自己劳作大半辈子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到了最后不仅没有剩下多少,大多数的钱反而要给那些从来不干活的人,自己还落得一身病痛,甚至动辄被人鄙夷看不起,这样的情况在新中国尚未成立前十分常见,尤其是民国时期的黄包车夫,更是深刻体会到了其中的无奈。
民国时期汽车尚未普及,那个时候小汽车不仅花费大,购买起来还颇费门路,可以说当时的小汽车乃是真正的有钱有权人士的代表。那么一般的有钱人出行选择什么方式呢?当然是便捷价格还低廉的黄包车。
黄包车最初的发源地是日本,所以在当时被一些人称作东洋车。那个时候小汽车使用的人少,为了出行方便,英租界和法租界便向上级提议引进黄包车这种交通工具,黄包车由此开始了它在交通行业的统治时期。
之后一段时间黄包车在中国风靡一时,很多富家子弟出门都喜欢打一辆黄包车。我们也可以在一些抗日战争题材或者民国题材的电视剧上看到黄包车的身影。不知道大家对十多年前曾风靡一时的电视剧《情深深雨濛濛》还有没有印象,在电视剧中李副官被赶出陆家后,就是只能靠着拉黄包车为生。
一辆黄包车大概可以坐2到3个人,所以拉黄包车是一个十分累的工作,说白了就是让人去做马的工作,马车变成了"人车",你想想这能不累吗?
除开劳累外,容易受伤这点更让车夫无奈。很多车夫在停车的时候由于技巧使用不当容易顶到自己,这样的情况一发生,起码都要在床上躺上十天半个月。这对那些拉黄包车的人来说是致命的,这意味着他们半个月都没有收入。
摔到自己对他们来说都还算是小事,最怕的就是摔到顾客,因为出门打黄包车的一般都是一些有钱人家,把他们给弄伤,可就不是钱可以解决的事情了,有时候甚至连自己的小命都不保了。
你以为黄包车夫小心翼翼就能获得大家的好脸色?那你就错了。很多坐黄包车的对车夫不屑一顾,明明坐在车上,却看那些车夫像看什么脏东西一样;要是碰到那些嚣张跋扈的顾客更是倒霉,说不定还要被打几下。
不仅如此,拉车的人不管天气,不论地点,都得随叫随到,并且自己赚到的大部分钱还不属于自己,得要还要交车子的租费。因为黄包车是由别人提供的,相当于现代的出租车公司一样,公司出车,个人租车去营业。
很多拉车的车夫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一辆黄包车,就像老舍的《骆驼祥子》里面的主人公一样。祥子的经历生动形象的体现了那个时代车夫的悲惨生活,整天像老黄牛一样干活,却得不到相对等的报酬。
根据专家研究显示,在长期得不到营养保证并且长期超负荷运动的情况下,很多车夫的平均寿命大大减短,没几个能活过40岁,这样可怕的数据充分体现了车夫生活条件的悲惨。
可能会有人问,既然车夫的待遇这么低,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趋之若鹜呢?这是因为那个时候很多人都没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吃了上顿没下顿已经成为了生活的常态。能够有一份拉车的工作已经很让人满足了,最起码有一些盼头,多少能赚几个钱。
新中国成立以后,对黄包车制度进行了大的整改,类似以前盘剥的现象现在再也不会发生了。随着交通工具的改进和普及,现在的黄包车已经以另外一种方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了。例如大街上随处可见的摩托车,滴滴,出租车等,这些都是行业发展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