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电梯电瓶车爆燃事件最新进展(成都一小区电梯内电瓶车爆燃)
成都电梯电瓶车爆燃事件最新进展(成都一小区电梯内电瓶车爆燃)电瓶车进入电梯的危害不仅包括火灾,电瓶车对电梯的撞击和负重还可能导致电梯故障。业内人士:禁止电瓶车进入电梯是电梯维保必修课事故发生后,5月11日,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主管的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促进会发布电动车电梯内爆燃警示:“电动车不上楼!应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促进会表示:“电动车电瓶热失控爆燃事件不止一次发生,目前从技术上解决电池安全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本质安全不好实现,但人的行为是可以控制的。应立法解决,将电动车上楼与喝酒开车一样定性为违法行为,从而避免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电瓶车推进电梯后着火,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2020年8月8日晚上11 点半,广西南宁某小区,一名女子骑着电动车进了电梯,电梯门刚刚关上,突然车尾下面开始冒烟,之后火着了起来,从电动自行车开始冒烟,到整个电梯厢被浓烟包裹,前后仅仅用了4秒。由于当时电梯已经启动,该女子最终将车辆拉出至6
5月10日7时34分,成都市成华区城南立交附近一小区内,电梯内电瓶车起火,电梯内多人受伤,包括一名婴儿。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
从网传监控视频中看到:一电梯内有五人,一男子扶着一辆电瓶车,电梯关门瞬间,电瓶车起火,电梯内被火光浓烟包裹。另一段视频显示,电梯门打开,里面一片火烧过的痕迹。有救护车赶来,视频内有人说“小区9栋电梯里电瓶车爆了,关到里面烧。”
据官方公布的伤者情况中,四名成年人暂无生命危险,未过72小时危险期;女婴伤情严重,有生命危险。成都市成华区应急局通报称,起火原因初步认定为电瓶车着火引发,火情中没有人员死亡。目前,成都市成华区公安分局、消防救援大队等正在调查此次火情。
行业协会:电动车不上楼,应立法解决
事故发生后,5月11日,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主管的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促进会发布电动车电梯内爆燃警示:“电动车不上楼!应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中国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促进会表示:“电动车电瓶热失控爆燃事件不止一次发生,目前从技术上解决电池安全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本质安全不好实现,但人的行为是可以控制的。应立法解决,将电动车上楼与喝酒开车一样定性为违法行为,从而避免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
电瓶车推进电梯后着火,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2020年8月8日晚上11 点半,广西南宁某小区,一名女子骑着电动车进了电梯,电梯门刚刚关上,突然车尾下面开始冒烟,之后火着了起来,从电动自行车开始冒烟,到整个电梯厢被浓烟包裹,前后仅仅用了4秒。由于当时电梯已经启动,该女子最终将车辆拉出至6楼走廊。万幸的是走廊上的喷淋灭火装置迅速启动,物业人员也迅速赶来将火控制并报警,该起火灾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近几年,全国多地如郑州市、杭州市、海口市都出台了规范,明确禁止电瓶车进入电梯。2019年10月29日,杭州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杭州市电梯安全管理条例》,11月29日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2020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在电梯轿厢内蹦跳、嬉戏打闹、吸烟,用载客电梯运载摩托车、电瓶车,超载使用,在运行的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上攀爬、逆行或者在出入口滞留等,这些都是条例明确禁止的违法行为。《海口市电梯安全管理若干规定》中也明确规定市民不得用电梯搬运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等。
业内人士:禁止电瓶车进入电梯是电梯维保必修课
电瓶车进入电梯的危害不仅包括火灾,电瓶车对电梯的撞击和负重还可能导致电梯故障。
湖南快杰电梯有限公司负责长沙近40个小区的电梯维保工作,快杰电梯维保部经理郑云告诉记者,电瓶车进入电梯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电瓶车本身有消防方面的安全风险,本来就禁止放在室内公共区域;其次,电瓶车重量较重,电瓶一般靠近车座,车头较轻,会使得电梯载重不平均,容易导致电梯故障。此外,电梯都有关幕感应,但电瓶车不是人,尾部进入电梯的时候,电梯往往感应不到,在关门时造成撞击。如果客梯长期遭到电瓶车的撞击,也会加速电梯的损坏和故障率,从而引起其他的安全事故。”
郑云表示,维保单位经常会对小区、写字楼、学校等进行电梯维保相关培训,其中,禁止电瓶车进入电梯是培训中的必讲内容。此外,电梯维保公司已经在向小区推广电梯维保软件,可以实现对电瓶车进入电梯的管控,电瓶车进入电梯,软件会进行报警。
“电瓶车不能进入电梯,是一个需要各方面都配合的事情。比如小区物业,要对居民进行引导,并且设置电瓶车停放点,解决电瓶车上楼的问题。”郑云说。
一名特种设备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从安全的角度,电瓶车包含平衡车存在火灾隐患,不应当进入家庭、密闭空间,应当在指定的安全地点充电。”
潇湘晨报记者李姝
【来源:潇湘晨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