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未来5年商圈发展趋势,火车站商圈繁华落尽

未来5年商圈发展趋势,火车站商圈繁华落尽二、汽车普及减少乘车人员我国高铁的发展,使乘坐普通列车的人员大大减少。2007年全年铁路发送旅客13.65亿人次,动车组发送旅客6121万人次,占比4.48%。2021年高铁发送旅客19.2亿人次,铁路总客流26.12亿人次,占比高达73.5%。以锦州为例,2003年前只有锦州站一座火车站,2003年锦州南站投入使用,2021年8月3日锦州北站(高铁站)投入使用。现在人们的收入增多,出行更愿意到锦州南站、北站乘坐动车或高铁,到锦州站乘坐普列的乘客越来越少。锦州市火车站、客运站前广东街商业街(下午5点)火车站前的商店萧条倒闭,根本原因有两条:一是乘坐火车的人员减少;二是乘客购物、休闲的需求减少。背后折射的是我国社会事业的发展进步和经济形态的变革,主要体现在6个方面:一、高铁发展分流普客人员

在很多人的记忆中,火车站商圈曾经是城市最繁华的地段。上世纪90年代到2010年代,大多数火车站、客运站前都是人潮涌动、熙熙攘攘,站前的商城、酒店、饭馆、网吧、门市的生意都非常火爆。笔者印象中,长春站前的长江路、黑水路商业街,锦州站前的华联商城、广东街步行街,都曾人流如织、非常热闹。

然而,近期路过锦州站前广东街步行街,看到一半以上的门店已经关门,少部分还在营业的门店也是冷冷清清、门可罗雀,半天见不到一个顾客,生意萧条、难以为继。火车站商圈繁华落尽,从曾经的火爆异常到今天的萧条倒闭,背后折射了什么呢?

未来5年商圈发展趋势,火车站商圈繁华落尽(1)

锦州市广东街商业街(下午5点)

未来5年商圈发展趋势,火车站商圈繁华落尽(2)

锦州市广东街商业步行街(下午5点)

未来5年商圈发展趋势,火车站商圈繁华落尽(3)

锦州市火车站、客运站前广东街商业街(下午5点)

火车站前的商店萧条倒闭,根本原因有两条:一是乘坐火车的人员减少;二是乘客购物、休闲的需求减少。背后折射的是我国社会事业的发展进步和经济形态的变革,主要体现在6个方面:

一、高铁发展分流普客人员

我国高铁的发展,使乘坐普通列车的人员大大减少。2007年全年铁路发送旅客13.65亿人次,动车组发送旅客6121万人次,占比4.48%。2021年高铁发送旅客19.2亿人次,铁路总客流26.12亿人次,占比高达73.5%。以锦州为例,2003年前只有锦州站一座火车站,2003年锦州南站投入使用,2021年8月3日锦州北站(高铁站)投入使用。现在人们的收入增多,出行更愿意到锦州南站、北站乘坐动车或高铁,到锦州站乘坐普列的乘客越来越少。

二、汽车普及减少乘车人员

2021年末全国私人汽车保有量达到2.6亿辆,一般几百公里内的短途出行,人们更愿意选择私家车自驾出行。特别是受疫情影响,为了减少出行感染病毒的机会,选择自驾的人越来越多,乘坐火车的人就更加减少。

三、疫情影响减少火车出行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给出差旅行的人们带来巨大影响,非必要不出行成为人们的共识。另外,乘客出行需要出示核酸检测报告和行程码、健康码,给一些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出行带来不便,也使乘坐火车的乘客减少。

四、换乘便捷减少中转时间

过去火车车次少、乘客多,购票、换乘不方便,在中转车站停留的时间会比较长。很多人都有过一票难求的经历。当年我上大学和春节过后回工作单位,曾多次托朋友半夜在车站排队买票。当时只能买到始发站的车票,到中转站后现买中转的车票,能买到哪次列车就坐哪次列车,选择性比较少。随着列车增加、乘客减少,一票难求的现象一去不复返;而网上自主购票,人们可以自主选择车次,在火车站换乘更加方便,换乘中转的时间缩短,到站前周边活动、购物的情况就大大减少。

五、网络经济冲击出行购物

过去人们出差、出门回来,常常会购买一些当地的土特产,送给家人或朋友,一些时间匆忙未顾得上购买的乘客,就会选择在车站附近购买。现在网络经济时代,网购成为购物的主流,任何土特产都可以在网上买到,到出差地购买土特产的人就越来越少。另外,东西多了携带不方便。一些人给朋友送土特产,宁可在网上购买或通过快递送达,也不愿意在火车站周边购买了。

六、手机普及影响休闲消费

过去在中转站停留几个小时的乘客,常常选择都车站周边转转,或者到车站周边的录像厅、网吧休息。停留时间较长的乘客,可能会选择在周边的旅店休息。现在手机普及后,很多乘客选择在候机厅刷手机,很少有人再去周边转、看、玩了,这也使周边的休闲消费越来越不景气。

火车站商圈繁华落尽、萧条倒闭的背后,是时代的发展变迁。当年的繁华再也回不去,随着时间的推移,火车站周边商圈的生意会越来越凋敝,还会有更多门店关门停业。火车站商圈的改造、升级和转型,已经势在必行。这就是时也!运也!

2022年10月6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