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以后过好自己生活的文章(读书笔记分手后)
分手以后过好自己生活的文章(读书笔记分手后)费希尔发现,很多情侣和夫妻在刚刚分手的时候,都会经历一段“蜜月期”。对,你没听错,分手后的两个人居然会经历一段“蜜月期”。在此之前,如果这两个人的关系比较深刻,那这段“蜜月期”通常会持续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在这期间,分手的双方会对彼此表现得格外友善:两个人互相宣称,要继续做好朋友,他们也都愿意承认,自己在过去的关系里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向对方道歉,甚至会有人在这个时候提出复合。你可能会想,既然关系都已经破裂了,那放下是很自然的事情,毕竟,人总是要向前看的嘛。如果你是这么想的,那恭喜你,你的这种心态是比较健康的。在分手这件事情上,的确有人可以做到当断则断。不过,根据费希尔的经验,大多数的人都没办法一下子接受分手的事实,对他们来说,分手的第一个重大挑战,就是放下。既然这本书叫作《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也按照这个书名,把书里的内容分成前后两个部分来和你分享。在第一部分,我们先来说说“分手”,看
分手,也就是亲密关系的破裂,其实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大多数人的一生中,至少都会经历一两次分手。有时候,关于分手的记忆刻骨铭心,甚至会改变一个人的性格,重塑他的行为方式。这么说来,“如何应对分手”,这应该是一个很普遍,也很重要的问题。但在分手这件事情上,我们能找到的系统的知识却很有限。人们往往认为,分手是件私事,不愿意公开地谈论它;又或者,分手留下的伤痛太严重,让人不愿意想起。鉴于这种情况,今天的这本书很难得。它提供了一套系统的知识,教人走出分手的阴影,重建健康的亲密关系。
你可能会想:“我现在的亲密关系很健康,或者,我并没有打算建立亲密关系,分手对我来说,不构成一个问题。”如果是这样,那你是很幸运的,不过这本书仍然可能带给你一些有价值的启发。这是因为,当人生中出现重大危机的时候,我们应对危机的模式往往是相似的。起初,因为危机来得太突然,造成的伤害太大,我们通常都会在心理上否认危机的存在。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等到最初这个阶段过去了,我们承认了危机的存在,痛苦的情绪就会向我们袭来。接下来,我们要妥当地处理情绪,恢复理智,审视我们的生活,作出一些有建设性的调整,最后,再重新上路。无论是关系破裂、亲友离世,还是职场上遇到了挫折,我们走出危机的过程大体上是差不多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今天这本讨论分手的书不仅能帮我们解决亲密关系的问题,还能帮我们应对各种其他的危机。
这本书叫作《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书名听起来有点鸡汤味儿,但你可别以为这是一本单纯的安抚人情绪的书,书里还是有很多干货的。这本书的作者有两位,一位是主笔人,另一位作为编辑和出版人,也参与了内容的创作。我们重点来说说这位主笔人,他叫布鲁斯·费希尔,是美国一位很有影响力的离婚问题专家。费希尔能成为离婚问题专家,跟他早年间的一段特殊的职业经历有关。费希尔年轻的时候,做过缓刑监督员。在美国,有些青少年犯了法,但是因为年轻,被判了缓刑,费希尔的工作就是监督这些青少年违法者在缓刑期间的表现。整天跟这些犯下错误的年轻人打交道,费希尔在他们身上看到了重大变故给人生带来的影响。这成了他日后长期研究的课题。再后来,费希尔自己的人生也遭遇了一场变故,他的婚姻破裂了。从这以后,费希尔把研究的重点转移到了“离婚”这个问题上。他系统地研究了一个人从亲密关系破裂,到完成自我重建,走进下一段关系的全过程,甚至用这项研究成果拿到了一个博士学位。他还在美国创办了一个机构,叫“家庭关系学习中心”,专门帮助离婚人士渡过危机,走向新生活。
接下来你将听到的这本《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就是费希尔最主要的研究成果。这不是一本理论著作,而是一本实践指南,书里分了19个步骤,指导那些遭遇了亲密关系破裂的人们一步一步地克服困难,走出危机。在这本书出版后的二十多年间,费希尔用书里的这套方法帮助了数以万计的离婚人士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找到了新的伴侣。而这些人真实的经历也帮助费希尔不断地迭代这套方法,让它变得更有解释力,也更实用。
既然这本书叫作《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也按照这个书名,把书里的内容分成前后两个部分来和你分享。在第一部分,我们先来说说“分手”,看看怎么妥当地放下一段已经破裂的关系;在第二部分,我们再来谈“成长”这个话题,看看怎么从逝去的关系里学到教训,成为更好的自己。
第一部分
好,接下来,我们就进入第一部分。我们先来说说,要怎么妥当地放下一段已经破裂的关系。
你可能会想,既然关系都已经破裂了,那放下是很自然的事情,毕竟,人总是要向前看的嘛。如果你是这么想的,那恭喜你,你的这种心态是比较健康的。在分手这件事情上,的确有人可以做到当断则断。不过,根据费希尔的经验,大多数的人都没办法一下子接受分手的事实,对他们来说,分手的第一个重大挑战,就是放下。
费希尔发现,很多情侣和夫妻在刚刚分手的时候,都会经历一段“蜜月期”。对,你没听错,分手后的两个人居然会经历一段“蜜月期”。在此之前,如果这两个人的关系比较深刻,那这段“蜜月期”通常会持续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在这期间,分手的双方会对彼此表现得格外友善:两个人互相宣称,要继续做好朋友,他们也都愿意承认,自己在过去的关系里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向对方道歉,甚至会有人在这个时候提出复合。
看起来,这两个人都从过去的关系里吸取了教训,也都对对方满怀善意,这是不是意味着,这次分手只是关系里的一次比较激烈的震荡?这两个人还有复合的可能性吗?费希尔提醒我们注意,很遗憾,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分手后的“蜜月期”只是一个假象。这个假象是由分手的双方共同编织出来的。更确切地讲,造成这个假象的,是分手双方在这个阶段最典型的两种负面情绪,也就是内疚感和被抛弃感。
这个道理其实很好理解,在一段亲密关系破裂的时候,分手的双方很少会处于对等的地位。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分手都是由一方主导的,另一方只是被动地接受。这个主动提出分手的人,通常已经在心里把分手这件事反复掂量了很久。在这个过程中,他已经基本放下了对关系的留恋,所以在作出决定的时候更坚决,离开的时候也更轻松。而“被分手”的那一方呢,尽管他通常也已经感觉到关系出现了问题,但对关系依然很留恋,突然间接到了分手的通知,他在心理上是很难接受的。这时候,被动的一方通常会感到非常委屈,觉得自己遭到了不公的对待,但与此同时,他又极其渴望挽回关系,因而不敢把内心的愤怒表达出来,反倒表现得很温和。而主动分手的那一方呢?他也表现得很温和,这是因为他感到内疚,毕竟,是自己的决定伤害到了过去亲密的伴侣。
这就是分手后的“蜜月期”的真相,被动分手的一方用善意的态度极力地挽回关系,以此来逃避难以承受的被抛弃感,而主动分手的一方也用善意来掩盖自己的内疚感。你注意到没有,这时候,两个人的善意都只是为了让他们自己好受一点,这种善意并不真的指向对方。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可以想象,假如处在这个阶段的两个人选择了复合,那会发生什么呢?一旦复合,一个人的内疚感消失了,只剩下他对关系的不满,而另一个人的被抛弃感也消失了,他积压在心里的怒火就会爆发出来。这时候,这两个人的关系可能瞬间变得剑拔弩张,对彼此造成更严重的伤害。这个“蜜月期”的道理说起来并不复杂。但是很多人因为搞不懂这个道理,在分手后总是会经历一段分分合合的挣扎,直到两个人都筋疲力尽,朋友也做不成了,这实在是一种毫无必要的消耗。
那怎么才能避免这种消耗呢?当然就是尽早结束这段所谓的“蜜月期”。费希尔建议,在分手后最初的两到三个月里,分手的双方应该尽可能避免联系,给自己和对方留出冷静独处的空间。请注意,即使这两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复合的想法,这段独处的时间也是很有必要的。这个建议听起来并不新鲜,但假如你听懂了费希尔关于“蜜月期”的这套理论,就会对分手后的独处有新的理解。分手后暂时地断绝联系,倒不是要多么决绝地告别一段关系,这其实是一种保护安全的熔断机制。既然明知道两个人在这时候频繁地接触只会让事情更糟糕,那就不如先熔断这段关系,保持安全的距离。
一旦用冷静的独处终结了“蜜月期”,事情就会向比较可控的方向发展了。开始独处后,分手的双方感受不到来自对方的温存,他们的内疚感和被抛弃感就会渐渐消退。这时候,主动分手的一方就会回到原来的思路上,那些让他提出分手的理由重新变得清晰起来。被动分手的一方恢复理智的进度通常要慢一点,但当他克服了最初的被抛弃感,发泄出了心中的怒火,他对关系的认识也会更加真实。在这段独处的时间里,分手的双方都各自放下了阻碍他们理智的情绪因素。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尤其是对被动分手的一方来说。但幸好,他们没有对彼此造成更多的伤害。
好,到这个时候,分手的双方用独处的方式度过了原本危机四伏的“蜜月期”。现在,他们可以用比较理智的态度面对对方和过去的关系了。如果这个时候的两个人还有复合的意愿,那他们的关系确实还有希望。经过了这段各自整理的时间,两个人也都有所成长,这时候重建的关系可能比过去更有质量。不过,更可能发生的情况是,这两个人已经认清了分手的现实,他们决定不再回头了。其实,这也是一种很好的结果。虽然关系的破裂总是令人遗憾的,但坦然地放下过去,才是迈向未来的开始。
在分手后最初的这段时间里,费希尔还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提醒,这就是不要急着进入下一段亲密关系。这是因为,在彻底放下上一段关系之前,一个人心里总是带着对前任伴侣的怀念或者怨念。这时候最吸引他的人,要么是跟前任一模一样的人,要么是跟前任完全相反的人。无论怎么选,他的选择标准都不是对方跟自己的匹配程度,而是对方跟前任伴侣的相似程度。这样选出来的人,出错的概率当然会大大增加。你看,这又是一个简单的道理,但犯这种错误的人还是很多,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刚刚从关系里脱离出来,很难忍受突如其来的孤独感,那些有强烈的被抛弃感的人更是如此。费希尔提醒我们,分手的人在这时候最需要的是朋友,而不是亲密关系。朋友能提供陪伴和支持,帮那些以为自己被抛弃的人找回安全感。因此,寻找朋友而不是伴侣,这才是刚刚分手的人最明智的社交选择。
第二部分
好,到这一步,分手的人总算是放下了已经破裂的关系。不过接下来,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旦真正接受了分手的事实,汹涌的负面情绪就会向他们袭来。说到处理负面情绪的方法,你可能会想到很多。比如,如果你感到愤怒,那就找一种得体的方式,把愤怒发泄出来,比如做一些高强度的运动;如果你感到悲伤,那就找个人倾诉,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寻求心理辅导……这些应对负面情绪的方法,当然是有效的。但在今天的这本书里,费希尔提醒我们注意,对于分手的人来说,几乎每一种负面情绪的背后,都隐藏着导致这种负面情绪的更深层的因素。如果能针对这些更深层的因素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那你不仅能摆脱负面情绪的困扰,更能完成一次人格的全面升级。
费希尔在辅导离婚人士的这些年里,听过很多人的倾诉。这些人一开始都在抒发他们的负面情绪,可是一说到具体的案例,更深层的因素就浮现出来了。有一对夫妇要离婚,丈夫和妻子在法庭上争夺孩子的抚养权,这位妻子为此非常愤怒。可是随着费希尔对这位妻子的了解越来越多,他发现她的愤怒其实来自一种很深的自我怀疑。这位妻子对自己做母亲的能力本来就很不自信,所以当丈夫要求孩子的抚养权时,实际上就证实了她的自我怀疑。她的愤怒本质上不是指向对方,而是一种指向自己的恼羞成怒。也有人告诉费希尔,分手后他们感到很恐惧。但他们恐惧的原因五花八门。有人害怕的是未来的不确定性,有人在为现实的问题担忧,害怕自己一个人的收入没法维持生活,还有的人觉得分手是件很丢人的事,好像证明了自己是个失败者。你看,所有这些负面情绪的背后都有更深层的原因。所以,与其简单地消除负面情绪,不如把它们当作线索,跟着这些线索去探索问题的根源。这种探索能帮你更好地了解自己,改善自己。
随着探索的深入,你可能会发现,分手后的负面情绪只是暴露出了一些表面的问题,有些问题的根源很深,甚至可以追溯到一个人的童年。这通常是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鼓励,让我们把负面情绪用建设性的方式表达出来。于是,多年以来,负面情绪就淤积在我们心里,渐渐地塑造了我们的行为模式。这样的行为模式对我们的亲密关系往往是有害的。
我们来说一种最极端的情况。在一个家庭里,所有的大人都没有学会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他们不受控制地把情绪发泄出来。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就可能养成极其被动的情绪表达模式。费希尔在书里把拥有这种成长经历的人叫作“替罪羊”。“替罪羊”的自我价值感很低,他们已经习惯了逆来顺受,觉得自己没有权利表达出任何情绪。这会成为他们建立亲密关系的巨大阻碍。亲密关系里的双方要通过彼此的情绪来确认相处的模式,不能顺畅地表达情绪的“替罪羊”,就像一个硬挺挺地站在原地的舞伴,没办法和伴侣完成一支和谐的双人舞。
“替罪羊”还有一个变体,叫作“牺牲者”。这类人把人生的意义完全寄托在伴侣的身上。但对伴侣来说,这样的寄托恐怕只会成为无法承受的负担。“牺牲者”会毫无保留地为伴侣付出,看上去很无私。但只要一个“牺牲者”对自己最够诚实,他就会发现,自己在意的不是伴侣,而是付出这个行为本身。在常年压抑的成长环境里,他学到的和人互动的唯一方式,就是用付出来换取别人友善的回应。“牺牲者”的付出是为了给自己挣得关爱,本质上是一种自私的行为。在一段亲密关系里,“牺牲者”的付出可能会让伴侣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感到幸福,但是渐渐的,不对等的亏欠感就会让伴侣无法忍受,更麻烦的是,因为“牺牲者”的行为显得无可指摘,他们的伴侣就找不到任何理由来发泄出对关系的不满,这就造成了一个没有出口的死局。照这样发展下去,“牺牲者”的亲密关系往往会在看起来一切都很好的时候突然崩溃。这样的分手也往往会给当事人造成严重的伤害。
“替罪羊”和“牺牲者”,这两类人在亲密关系里遇到的问题,本质上都是因为没办法顺畅地表达情绪。“牺牲者”只会一味地示好,而“替罪羊”干脆彻底地关闭了自己的情绪通道。这两个例子很极端,但处在亲密关系里的人们很可能会不同程度地带有“替罪羊”和“牺牲者”的特征。费希尔提醒我们,当一段关系结束的时候,我们刚好有机会从自己身上识别出这些有害的行为模式,并且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增强自己表达情绪的能力。
那要怎么训练呢?费希尔在书里给出了一种简单的方法,这就是在每次表达情绪的时候,都试着用“我”这个字,而不是“你”这个字开头。举个例子,假如你和一个人发生了冲突,当你向他表达不满的时候,你最好是说“我感到很生气”,而不是“你让我很生气”。这看起来只是一个很小的差别,但这种句式的转变,本质上改变的是你情绪的责任人。当你采用“我”字开头的句式时,你是在陈述一个关于你自己的事实,而不是向对方提出指责,把你的情绪归罪到对方的头上。这听起来很简单,但你想想看,这个简单的方法同时解决了“替罪羊”和“牺牲者”这两类人的问题,你既坦率地说明了自己的感受,也声明了你对自己的情绪负责。在亲密关系里,这样的沟通方式是最直白,也最有效的。
除了学会坦率地表达情绪,费希尔还提到了其他几种实用的方法。这些方法能帮我们调整自己,并且为更健康的亲密关系做好准备。比如,分手后的人有一个常见的问题,这就是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很低。他们会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或者再也找不到比前任更好的伴侣了。针对这个问题,费希尔建议,分手后的人可以试着把自己的优点一条一条写下来,贴在家里醒目的位置。这个办法听起来有点矫情,但对很多人都很有效。这是因为分手后的人一旦进入有意识的思考,就会对自己充满怀疑,而贴在屋子里的纸条不需要他们启动有意识的思考,就能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对自我的评价。等到他们的自尊心有所恢复,他们还可以试着在日常的社交中主动向别人描述自己的优点。这可不是骄傲的自夸,而是很有益的自我治疗的手段。当然,这么做需要一点勇气,也需要身边的人友善的支持。
在自我价值感逐渐恢复以后,分手后的人还需要对自己在亲密关系里的互动模式有更清晰的认识。在这个阶段,费希尔提醒我们,除了审视过去的亲密关系,我们还应该关注原生家庭里对我们影响最大的那位家人,看看他在亲密关系里的表现。那很可能就是我们对待亲密关系的方式。这位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家人很可能是我们的父母,或者是养育我们长大的其他长辈。在家里,他可能是个事无巨细都要过问的大家长,也可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跟家人的互动并不多。我们和伴侣相处的模式,很可能复制了这位家长的模式,尽管你未必喜欢这种模式。当然,认清自己并不代表接受现状,我们仍然可以有意识地塑造自己,摆脱原生家庭对我们的负面影响。
最后,费希尔还有个实用的建议。他鼓励分手后的人把每天的感受和变化记录下来,写一本自我重建的日志。要知道,如果一个人经历的是一段深刻的关系,那他分手后的恢复期可能会很漫长,就像一场大手术后身体的恢复期一样,短则几个月,长则两三年。在这个过程中,有些痛苦的感受会反复发作,有些已经安置妥当的情绪会在难以预料的时刻突然爆发,让人感到很无助。写一本自我重建的日志,能帮助我们确定恢复的进度,在困难的时刻找回耐心和信心。
结语
好,到这里,我为你介绍了《分手后,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本书的精华内容。接下来,我们简单地做个总结:
在这本书里,作者费希尔和我们分享了他辅导离婚人士的经验,教我们妥当地处理分手,并通过以往的亲密关系重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费希尔发现,许多伴侣在分手后最初的阶段会经历一段“蜜月期”,遗憾的是,分手的双方在“蜜月期”里对彼此表达出的善意,只是为了掩饰他们各自的内疚感和被抛弃感,而一旦他们尝试复合,反倒会产生更严重的冲突。因此,在分手后最初的阶段,稳妥的方式是进行两到三个月的独处,在内疚感和被抛弃感渐渐消退后再重新审视过去的关系。这个时候,分手的双方很可能已经接受了现实,并且没有给彼此造成无谓的伤害。在分手后,人们当然会经历各种负面情绪,但每一种情绪的背后都有更深层的原因。费希尔提醒我们,这时候可以尝试把负面情绪当作抓手,看看我们在过往的关系中有过哪些错误的行为模式。要纠正这些模式,我们可以试着更坦率地表达感受,并对自己的情绪负责,可以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来恢复自我价值感,还可以重新审视一下原生家庭如何塑造了我们在亲密关系里的互动模式。在重建自我的过程中,可以用一本日志把每个阶段的感受和做过的努力记录下来。这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耐心和信心。
在本期听书的结尾,我想再和你分享书里的一个有趣的观点。在西方人的婚礼上,有一个象征性的仪式,新郎和新娘,或者是两家人的代表,会各自手持一根细蜡烛,一起点燃一根粗蜡烛。这个仪式象征着两个人、两个家庭的结合。粗蜡烛点着了,两根细蜡烛就熄灭了。这个仪式的象征意味让本书的作者感到很不安。在他看来,两根细蜡烛的熄灭就好像原本两个独立的个体突然消失了,而根据他的经验,只有当关系里的两个人保持了完整的人格,才可能建立真正健康的亲密关系。
我们往往以为,孤独的个体永远是残缺的,只有找到了所谓的“另一半”,我们才能在关系里达到完整。但费希尔说,更自然的过程或许是这样的:“我走在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的道路上,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我感到自己杯子里的东西是如此丰富,需要找一个人来分享多出来的部分。”个体的丰富才是开启一段亲密关系最恰当的理由。
#寻找小组生活家##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