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大的小孩不再过六一:成天要打仗的人来看看
多大的小孩不再过六一:成天要打仗的人来看看电影《疯狗强尼》《血战》,都曾描绘过这样残酷的场面。由于童子军成本低廉,易于培养和洗脑,不少非洲地方军阀都会在劫掠村落后,杀死妇女和老人,将青壮年掳去做奴隶,而将孩子们培养成童子军。由于本片内容极易引发不适,加之暴力血腥镜头太多,尽管我已做了节选,仍请谨慎观看。画面给到贫瘠的非洲,由于常年战乱,民不聊生,很多人只能住在这种小茅草屋里。非洲不少地区气温高燥,这种房子一旦失火,后果不堪设想。几个半大孩子体型削弱,明显营养不良,且神情冷漠茫然。
今日六一,但是我们要聊一些沉重的话题。关于战争,关于非洲童子军。
1
年前,曾有一部十分小众的纪录片《非洲童子军》,在不少人心中,种下了震撼。
这部纪录片讲述了无辜的非洲孩子们,如何被战乱掳掠,被迫亲手杀死他们的亲人,接受他们残忍的洗脑,成为恐怖的杀人机器。
由于本片内容极易引发不适,加之暴力血腥镜头太多,尽管我已做了节选,仍请谨慎观看。
画面给到贫瘠的非洲,由于常年战乱,民不聊生,很多人只能住在这种小茅草屋里。非洲不少地区气温高燥,这种房子一旦失火,后果不堪设想。
几个半大孩子体型削弱,明显营养不良,且神情冷漠茫然。
由于童子军成本低廉,易于培养和洗脑,不少非洲地方军阀都会在劫掠村落后,杀死妇女和老人,将青壮年掳去做奴隶,而将孩子们培养成童子军。
电影《疯狗强尼》《血战》,都曾描绘过这样残酷的场面。
什么都不说了,自己感受一下。
营地的志愿者们在教这些童子军画画,可这些十几岁孩子们,笔下所描绘的不是梦想和绚烂,而是残酷的杀戮与战争。
不少孩子们在成为童子军的那一刻,就永远失去了他们的父母兄弟、他们的家园、他们的灵魂。
在另一个孩子的讲述里,叛军占领他的故乡。当时,士兵们破门而入,要劫掠他的家人。他的哥哥被叛军当场强杀,哭泣着扑上去的母亲,也被士兵当场杀死。
后来,他因此加入了一个童军组织。在非洲,这样的组织不胜枚举,根据一些统计,非洲有高达30万名孩子成为童子军。
在叙利亚战场上,有60%的士兵未成年。利比亚战场上,同样曾被发现过大量童子军。
在不少国家里,地方军阀为了控制这些童子军,甚至会定期为他们注射药物。
3
忘记战争的没良心,但喜欢战争的,没脑子。
今天,你有个机会在一个和平国度里,与你的家人、朋友,甚至是马路上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孩子会心一笑,平静地度过这一天时,请不要忘记,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不幸的国度,在同一天饱受战争侵扰。
就在今天,利比亚和叙利亚的战火仍未平息;伊朗的民众,还活在恐惧与不之中;在广袤的非洲土地上,依然有不少孩子,成为战争与野心的工具。
就在前几天,叙利亚战事再度升级,以叙两国在戈兰高地爆发冲突。
整个五月,叙利亚内战更是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俄叙十万联军已全面包围叛军基地,民众感受到的只有死亡和绝望。
而因利比亚战争带来的危机,更是演变成一场世界级灾难。就在5月28号,利比亚"国民军"再度于首都黎波里附近,与政府激战,战斗只离市中心几公里。
由于战乱频繁,缺乏医疗设施和食物资源,黎波里冲突爆发至今,已有数百人死亡,约七万人流离失所,其中有一半以上是妇女和儿童。
而一再升级的伊朗危机,更是已经对这个古老国度的民众,产生了巨大的伤害。如今伊朗物价飙升,很多普通民众一个月的工资,居然都买不起几回肉。
尊重和平,敬畏死亡。
忘战必危,好战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