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易经的人生智慧第四讲,易经中的智慧人间道

易经的人生智慧第四讲,易经中的智慧人间道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人间道君子之同:义理而同,远近一样所为大同。今人之同:情意合则同,小同也(小人同)。天地不交则否,上下相同则同。遇否之世,必与人同力方能渡过。故否之后同人也。以象言,天之性在上,火之性炎上与天同,故为同人。以卦体言,五为君位乾主,二为离为,阴柔居二爻。上下相同之义,天性刚健,火性明耀,即外健内明之象,吾人外刚健,内明道,则成天火同人,此为大同之道。

游鱼从水之课

二人分金之象

易经的人生智慧第四讲,易经中的智慧人间道(1)

否之终则倾,物必所归,数受之同人。故否之后是同人。

圣人视天下为大同。

君子之同:义理而同,远近一样所为大同。

今人之同:情意合则同,小同也(小人同)。

天地不交则否,上下相同则同。遇否之世,必与人同力方能渡过。故否之后同人也。以象言,天之性在上,火之性炎上与天同,故为同人。以卦体言,五为君位乾主,二为离为,阴柔居二爻。上下相同之义,天性刚健,火性明耀,即外健内明之象,吾人外刚健,内明道,则成天火同人,此为大同之道。

人间道

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野即远与外之意,以天下大同之道,圣贤大公之心,使之无远不同。常人之同,以私意所合,此昵亲之情。故必于野,方可谓大同。天下皆同时,何险阻能阻礙?何艰困能致危?故利涉大川,君子须坚心于此。小人唯用私意,所亲比者亦为小人,朋党之始,其心不正也。

象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

二爻以阴居阴位,此为正位,得中正之德,应乎乾上,五为君位,以刚健中正,二以柔顺对应,上下同心同德,故曰:同人。

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

乾之行,必至诚无私,故可以涉险难,而吉。无私,天德也。

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

下卦为有文明之德,上卦为刚健之性,此君子之正道。天下之志万殊且异,但理则一样也。君子因明理,故能通天下之志。圣人视亿万人之心为一心,因只一理而已。文明能使人更明理,故能明大同之真义,刚健必能克己,则必能致大同之道。

象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

天在上,火之性炎上,此为同人,君子观同人之象,以分类群族各以其性同来区分,如君子小人,善恶是非,物之外形固异,但事理皆同,君子能辨明。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

初进为刚健,此因无所偏私,出门在外因无私,而无咎也。

象曰:出门同人,又谁咎也。

出门在外,因同人之道而无私,同此道之人又广,无厚此薄彼之异,则无人归咎也。

六二:同人于宗,吝!

宗为宗党也,同于所派系,此有所偏,故可吝。故只用宗党之人则有偏私,此为鄙吝之人。

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同人之道用于宗亲,乃有所私,因私比,非人君之道,故此为吝道。今人皆如是,莫若太宗之用人。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二以中正之道与君五位相同志,三以刚暴之人居二五之间,慾夺,然理不直,义不胜,不敢发动,故只能藏兵戎于莽林间,时升高陵顾望,至三年之久,仍无机可乘,此小人之情状。

象曰:伏戎于莽,敌刚也;三岁不兴,安行也。

因三爻乃刚暴之人,其五君位为刚且正,故畏忌而不敢兴,即三年亦不兴。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九四乃阴位,阳刚居之,故以刚居柔位,其近君位,知义不直而能復返正道,亦吉也。三以刚居刚位,故终其强而不可能反。此示人畏义能改则终吉。

象曰:乘其墉,义弗克也;其吉,则困而反则也。

因同人乃一阴,而众阳所同欲也。今独三四爻有争夺之意,乃邪不胜义,其困穷乃因反于法则,故吉。

九五:同人,先号啕大哭而后笑,大师克相遇。

人君当于天下大同,如独私一人,则非君道也。其同志为二爻,间隔有三四之刚,故未遇之前愤怒而号啕,即遇则大笑,故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中诚所同,无所不同,天下莫能离间,则无所不入,故圣人赞之曰:「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师相遇,言相克也。

同人之先以中诚理直,故同心之力大,虽敌刚强,如大师相遇,由其义直理胜,终能克之也。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求大同之道,必相亲相与,即在外又远之地不同,但亦永无悔矣。

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此申明同人之道,在外及远之地求同之志不成,即无悔,但非最善之道。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