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思念故乡的诗:江南温柔的春风 吹不散 李白如梦的乡愁
李白思念故乡的诗:江南温柔的春风 吹不散 李白如梦的乡愁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 在扬州过完了春天,李白离开扬州,去往姑苏,他的好友们依依不舍地前来送别。 同在金陵与好友的道别一样,李白在广陵与好友的别离,也是潇洒昂扬的。春天过去,柳树垂着长长的枝条,马儿系在柳树下,朋友们舍不得离去,陪李白走了好远,在路边端起美酒,再次道别。朋友们为李白祝福着,此去一行,愿你能拥有美好的经历,在天边欣赏大海,在海上遥望青山。别离只是另一段美好旅程的开始,那么也无需为此伤感,来日重逢,再一同开怀畅饮。 -------- 隋.杨广《春江花月夜二首其一》春风十里扬州路这是隋炀帝描写扬州的诗句 一个君主如此痴爱着一座城市,不惜付出了自己的性命,令人唏嘘。在扬州的市井街巷,流传着无数与隋炀帝有关的传说, 扬州为什么能让隋炀帝流连忘返?杜牧在诗中这样描写扬州:“天碧台阁丽,风凉歌管清。纤腰间长袖,玉佩杂繁缨。”这里有亭台楼阁,轻歌曼舞,美人如玉,
hello,各位看官,晚上好,欢迎来到今月将酒诗词栏目,本期我们推出李白在漫游途中,路过江南,在金陵,扬州,苏州写的诗词,喜欢诗词的各位看官们,动动手指头,多多点赞,评论加关注,十分感谢哦,创作动力满满!
春风十里扬州路公元726年的春天,李白来到了扬州。这是一座有着几分传奇色彩的城市,隋炀帝三下扬州,在扬州度过了他生命三分之一的时间。为贯通南北,大兴土木,开挖京杭大运河,民怨沸腾,却造福了后代。最后,他在这里遭遇政变,命丧扬州,他的陵墓也设在这里。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夜露含花气,春潭漾月晖。汉水逢游女,湘川值二妃。
-------- 隋.杨广《春江花月夜二首其一》
春风十里扬州路
这是隋炀帝描写扬州的诗句 一个君主如此痴爱着一座城市,不惜付出了自己的性命,令人唏嘘。在扬州的市井街巷,流传着无数与隋炀帝有关的传说, 扬州为什么能让隋炀帝流连忘返?杜牧在诗中这样描写扬州:“天碧台阁丽,风凉歌管清。纤腰间长袖,玉佩杂繁缨。”这里有亭台楼阁,轻歌曼舞,美人如玉,风景如画。隋炀帝开通的运河贯通南北,带动了这里的经济发展,在大唐,扬州几乎成了最为繁华的时尚之都,文人骚客的天堂,他们慕名而来,留下流传千古的诗句。 生性风流的李白当然也不例外,与去金陵一样,他来到扬州也是为了干谒,但并无回应,他便在扬州度过了一年的惬意时光。“曩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扬州是个消费之地,轻财好施的李白在这里花去了三十万,用来救济落魄公子。 李白出生于商人家庭,家庭成为他的经济来源。在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去追寻人生理想之际,家中给了丰厚的经济支持,养成了他重义轻财,乐善好施的豪爽性格。
在扬州过完了春天,李白离开扬州,去往姑苏,他的好友们依依不舍地前来送别。 同在金陵与好友的道别一样,李白在广陵与好友的别离,也是潇洒昂扬的。春天过去,柳树垂着长长的枝条,马儿系在柳树下,朋友们舍不得离去,陪李白走了好远,在路边端起美酒,再次道别。朋友们为李白祝福着,此去一行,愿你能拥有美好的经历,在天边欣赏大海,在海上遥望青山。别离只是另一段美好旅程的开始,那么也无需为此伤感,来日重逢,再一同开怀畅饮。
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
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
——唐.李白《广陵赠别》
君到姑苏见告别好友,李白到了姑苏,也就是现在的苏州。在这座古老的城市里,他眺望姑苏台,想起历史上的故事,感慨万千。
君到姑苏见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 ——唐.李白《乌栖曲》
姑苏台是当年吴王夫差与美女西施日夜酣歌醉舞的地方,吴王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三年时间筑成横亘五里的姑苏台。日落乌栖时分,只看得到姑苏台上吴宫的轮廓,仿佛可以远远望见吴宫中的美人醉态朦胧。天色昏暗,宫中却是一片歌舞升平,沉湎于狂欢之中的人们,没有意识到时间的流逝,等到忽然回过神时,只见太阳从青山缓缓坠落,就要天黑了,狂欢过后的失落感漫上心头。音乐不息,歌舞不停,人们继续沉醉,放肆享乐,不知今夕何夕。秋月悄悄地坠入江波,天色渐明,欢乐难续,好梦就要醒来了。 吴王便是在这样荒淫无度的宫廷生活中,断送了自己的江山。盛世容易蒙蔽人的双眼,让人的感官变得迟钝,意识不到危机的来临。
李白漫游至此,已是两年时光,依然报国无门。没有了好友的陪伴,醉酒的恍惚,他清醒地看到了潜伏的危机,而现在的自己却无能为力,这让他惆怅不已。 他继续漫游,到镇江,杭州,游越中,登天台山。在这年秋天,李白重返扬州。此时的他已经是千金散尽,到了穷困潦倒的境地。但李白毫不在意,他仍然潇洒自在,无所畏惧。
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经过燕太子,结托并州儿。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
因声鲁勾践,争情勿相欺。——唐.李白《少年行·其一》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唐.李白《少年行·其二》
银鞍白马度春风
热闹的街市中,春风荡漾,一个风流倜傥的少年骑着银鞍白马踏花而来,手握宝剑扬声歌唱,笑声朗朗。他沐浴着春日和煦的阳光,出入于花海酒肆,无拘无束,逍遥自在,仿佛不知忧愁为何物,仿佛世间所有的污浊都无法沾染他一丝一毫。这个少年便是李白。 但好景不长,连日的旅途劳累,加上经济的拮据,李白生病了,以至于到了穷困潦倒的境地。无奈之下,他只得暂停脚步,在扬州治所江都县卧床养病。病痛的折磨加上功业未就的失落,他思念起故乡的老师赵蕤,给他寄去了书信。
吴会一浮云,飘如远行客。功业莫从就,岁光屡奔迫。良图俄弃捐,衰疾乃绵剧。古琴藏虚匣,长剑挂空壁。楚怀奏钟仪,越吟比庄舄。国门遥天外,乡路远山隔。朝忆相如台,夜梦子云宅。旅情初结缉,秋气方寂历。风入松下清,露出草间白。故人不可见,幽梦谁与适?寄书西飞鸿,赠尔慰离析。
——唐.李白《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徵君蕤》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低头思故乡
今月将酒散乡愁正是萧瑟的秋天,白露茫茫,风入松林。时光匆匆,离家已是两年有余,沿着长江而下,他从蜀地漂泊到了吴地。年少时把成就功业想象得太过简单,漂泊至今,仍然一事未成。陪伴他一起离乡的长剑与古琴,早已落满灰尘,无所可用。要去的目的地还远在天边,与家乡也远隔了万里。这里没有故人可以倾诉心事,也没有熟悉的居所供他安身。病痛缠身,心中凄凉。前方的道路,要怎样走下去?李白在重病中,问着自己。 不知道经过了多久的辗转反侧,李白浅浅地睡着了。忽然感到一阵凉意,朦胧中睁开眼,望见地上铺了一层薄薄的冷霜。定神一看,原来不是秋霜,而是皎洁的月光照入了房间。他抬头望见一轮明月正挂在窗前,在秋夜的天空中散发着清辉。恍惚间,李白仿佛与故乡的月亮重逢了。
月亮像一个知心的故人,收到了他的信后,不远万里来到他的身边。抚慰他的病痛,倾听他的心事。故乡在远去,恩师好友,绿树青山,父母的关爱,家乡的一切,都让他深深思念。 李白没有再回过他的故乡,而他失意时总会怀念起那里的生活。不如说,是一种对于过去的留恋,对于曾经那个一无所知但踌躇满志的自己的怀念。故乡成为一轮明月,把他的心照得晶莹透亮,像一颗赤子之心,葆有原始的天真与纯洁,让他无论多么潦倒,受到多少击打,仍然有继续去对抗世俗的勇气与力量。 李白的思乡,成了一种遥远的寄托,因为他一旦远离,就不会再回去,即便在他仕途最为得意的时候,他也没有过告老还乡的念头,而是继续漫游,择山隐居。风筝在高飞的过程中,慢慢变成了巨大的鸟,与故乡的联系依然存在,但再也回不去曾经狭窄的旧巢。 孤独是需要被分担的,浪迹天涯的游子,会有想要安定下来的时候,但这只会是一瞬间的闪念。病愈之后,仍然要去广阔的天地闯荡,就像从来没有受过伤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