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最震撼的醒狮:继狮王争霸之后

最震撼的醒狮:继狮王争霸之后200年扎狮家族传神点睛舞剧中还大量出现长凳舞蹈元素,来自于醒狮和南拳练功所用狮凳;茶馆一段 “扣指舞”则来自广东茶桌上的扣指礼仪;一段长棍变短棍的舞蹈则源自广东潮汕地区特有的非遗舞蹈“英歌舞”;而最中女主角头戴大头佛、手持葵扇的“引狮人”造型,也正是南狮中的特有传统。此外,广东非遗木鱼说唱等传统艺术也都融入其中。舞醒狮必先习南拳作为一部以岭南传统文化为创作根基的作品,《醒·狮》可谓把醒狮文化和岭南文化挖掘展现到极致。大量的舞蹈语汇来自于醒狮的舞步,并融合了大量南拳、蔡李佛拳、木人桩等动作。“舞醒狮必先习南拳”,为了每一个段落、每一种元素和每一个细节都巧妙组合、精雕细琢,总编导钱鑫、王思思要求演员们先习武术再练舞蹈,使得整个剧的舞蹈气质有着极其刚劲有力,威武震撼的“岭南武林范”。演员们在排演之前必须加强上肢力量的训练及体能训练,这也是近一年来演员们的每日必修课。在舞蹈技巧上,全剧将南拳马步

最震撼的醒狮:继狮王争霸之后(1)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醒狮”。20多年前,李连杰、关之琳主演的电影《狮王争霸》万人空巷,成为一代人的记忆。如今,首部以国家非遗“广东醒狮”为主题的舞剧《醒·狮》亮相舞动长宁·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评奖的终评,再次燃爆全场。

再现三元里狮王争霸

《醒·狮》从构思策划已历时5年多的时间,2016年打造小舞剧《醒》荣获广东省岭南舞蹈大赛金奖,再经过一年多时间剧本十三稿的打磨调整,期间主创团队多次到三元里村、陈家祠、佛山祖庙等地深入采风,充分了解岭南历史文化、民间传统舞蹈、醒狮、南拳的精髓,更邀请广东醒狮非遗传承人赵伟斌、全国武术冠军马小斌、黎家狮第五代传承人黎婉珍等大咖坐镇,力求创作有根可寻、有史可依。

舞剧《醒·狮》故事源起广州三元里村。1841年5月,在广州城北诸炮台被攻陷后,南粤儿女在广州三元里抗英斗争中亮出了中华民族的血性刚强,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第一面光辉旗帜。当两位男主角共弃前嫌,舞狮上阵同御外侮,全场观众无不动容。剧终还出现了一首《胜利歌》,这是在三元里抗英斗争历史上真实出现的民谣,此次也被重新以鼓阵歌舞恢复舞台,成为演出中最燃爆的段落之一。

最震撼的醒狮:继狮王争霸之后(2)

舞醒狮必先习南拳

作为一部以岭南传统文化为创作根基的作品,《醒·狮》可谓把醒狮文化和岭南文化挖掘展现到极致。大量的舞蹈语汇来自于醒狮的舞步,并融合了大量南拳、蔡李佛拳、木人桩等动作。

“舞醒狮必先习南拳”,为了每一个段落、每一种元素和每一个细节都巧妙组合、精雕细琢,总编导钱鑫、王思思要求演员们先习武术再练舞蹈,使得整个剧的舞蹈气质有着极其刚劲有力,威武震撼的“岭南武林范”。演员们在排演之前必须加强上肢力量的训练及体能训练,这也是近一年来演员们的每日必修课。在舞蹈技巧上,全剧将南拳马步以及南派醒狮特有的腾、挪、闪、扑、回旋、飞跃等难度技巧汇入舞蹈语言,表现舞剧中的醒狮形象的同时,也使整部舞剧显得刚柔并济。

舞剧中还大量出现长凳舞蹈元素,来自于醒狮和南拳练功所用狮凳;茶馆一段 “扣指舞”则来自广东茶桌上的扣指礼仪;一段长棍变短棍的舞蹈则源自广东潮汕地区特有的非遗舞蹈“英歌舞”;而最中女主角头戴大头佛、手持葵扇的“引狮人”造型,也正是南狮中的特有传统。此外,广东非遗木鱼说唱等传统艺术也都融入其中。

最震撼的醒狮:继狮王争霸之后(3)

200年扎狮家族传神点睛

醒狮讲究“传神”,导演组在道具选择上放弃了轻便的造型狮头,邀请具有百年历史的黎家狮制作,由第五代传承人黎婉珍亲手轧制,保留了传统狮头的原貌。黎家狮自清代道光年间开业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佛山唯一六代扎狮、从未间断的家族。此前《狮王争霸》等黄飞鸿系列电影中的狮头也是由他们扎制。

舞蹈演员们在赵伟斌、马小斌两位的指导下,一一攻克醒狮传神的技巧与精粹。这些不仅让舞剧更具观赏性,也成就了其不可替代性与不可复制性。

在舞剧《醒·狮》首演的同时,系列纪录片与漫画也同步亮相,这是广州歌舞剧院布局《醒·狮》IP大计的第一步,在文艺界开创先河。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王健慧 徐炜 编辑:傅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