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的回忆文字,一篇催人泪下却未发表的文章
八十年代的回忆文字,一篇催人泪下却未发表的文章上世纪八十年代(我的八十年代),正是十年“文革”浩劫结束不久、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之际,虽然农村也面临着很多发展机遇,但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最好的出路还是考大学,所以,无论是什么爱好,都得给考大学让路。即使是复读两年,当年自己能暂时放下文学这一爱好,确实是明智之举。时过三十七年,我至今记得,在考试后的一节课上,老师让我站起来给同学们读读那篇作文,我拿着试卷站起身,一时间竟开不了口,就觉得有什么浓重的东西塞住了鼻腔,有眼泪从眼里涌出——过了一会儿,等心情稍稍平静后,我才读完了那篇作文。那节课后,有女同学告诉我,她听了我的作文都哭了。在我那本文学“变天账”(一个文学少年的“变天账”)上记着,那年11月我将这篇文章投稿给《少年文艺》,但没有回音。后来,为了考大学暂时放下文学梦,我也再没向外投稿,这张作文卷却一直保存着。1989 年9月上了大学,没了升学压力和外人反对,我又重新做起了文学梦。当时有写作课
看着自己那篇没有正式发表的处女作(一篇没有正式发表的处女作),难免会想起那篇不仅催人也催自己泪下却未发表的文章——《弟弟的爱好》。
1982年11月,我因染上黄疸性肝炎休学。第二年4月病愈上学后,因为赶不上当年中考就留了一级,我的初中因此比别人多了一年。后来因为复读考大学,高中又比别人多了两年,结果,考上大学后就比正常上学的同学大了三岁,被宿舍同学喊为“老大”——幸亏当年上的是专科,两年后就毕了业,不然本科四年毕业后就25岁高龄了。
病愈后上学,忘了是期中还是期末考试,作文题目大概是《XX的爱好》,我就以酷爱看书的自己为原型,写了一篇《弟弟的爱好》。那时学生写作文,一般记述文都是写真实的事情,不知道当时自己为什么虚构了一下,将爱看书的自己虚构为“弟弟”——虽然自己其实有两个弟弟。细想一下,也许是为了增加感染力,给患病的自己虚构了一个病逝的结局,文章里写的是哥哥给酷爱看书但因病去世的弟弟焚书祭奠,回忆弟弟因看书过度加重病情结果去世了。当时的试卷是给了大约六百字的作文空白格,大概是要求不低于五百字吧?我在写完这六百字后,又将剩下一页没有作文格的空白卷也写满了,能有八百多字。在当时很多学生遇到作文就觉得没有素材可写的时候,一个学生能写这么多字应该是很难得的,而且,虽然明显还是初中生水平,但因为这个虚构情节,这篇根据自己亲身体会写出来的文章确实感人,除了一个“得地的”的文字错误,阅卷老师没有挑出任何问题,应该是50 分的作文题给打了49分——后面有个划掉的100,现在记不得当年是怎么回事了。
时过三十七年,我至今记得,在考试后的一节课上,老师让我站起来给同学们读读那篇作文,我拿着试卷站起身,一时间竟开不了口,就觉得有什么浓重的东西塞住了鼻腔,有眼泪从眼里涌出——过了一会儿,等心情稍稍平静后,我才读完了那篇作文。那节课后,有女同学告诉我,她听了我的作文都哭了。
在我那本文学“变天账”(一个文学少年的“变天账”)上记着,那年11月我将这篇文章投稿给《少年文艺》,但没有回音。后来,为了考大学暂时放下文学梦,我也再没向外投稿,这张作文卷却一直保存着。
1989 年9月上了大学,没了升学压力和外人反对,我又重新做起了文学梦。当时有写作课,大概是老师布置了作业,那年11月24日,我花了四个小时的时间,我就将那篇作文改写为三千字的小说,得到了老师的好评。但是,这篇文章后来再有没有将其向外投稿,却记不得了——可以确定的是,这篇不仅催人而且催自己泪下的文章,却一直没有公开发表。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的八十年代),正是十年“文革”浩劫结束不久、改革开放刚刚开始之际,虽然农村也面临着很多发展机遇,但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最好的出路还是考大学,所以,无论是什么爱好,都得给考大学让路。即使是复读两年,当年自己能暂时放下文学这一爱好,确实是明智之举。
附——
第弟的爱好
弟弟,你好,哥哥我来看你了!
弟弟,你大概寂寞了吧?在这荒山野岭,唯有风和你作伴。它疯狂地从你坟头掠过,大概想让你出来散散心,可是,没有,你没有出来,你还是寂寞地躺在坟墓里。
弟弟,我知道你爱好书,你发疯似的(地)爱着她。按说,你只有十二岁的年纪,正是调皮好动的时期,可你常呆呆地坐在那里,摆着一幅庄严沉思的面孔,闪动着你那双并非孩童的而是成人似的眼睛,象一个久经沧桑的成人!弟弟,就因为这,使人们以为你神经不正常啊!你是多么爱书啊!
弟弟,你看看书吧,这是你生前最爱看的《少年文艺》,也有《北京文学》,十来本呢。你看吧,你看个够吧!我知道,你是多么热爱书啊!每当我从学校回来,你见了就会闪动着那双已经没有了稚气的眼睛问我:“哥哥,有书吗?”那声音象是在乞求。现在想来,我有些心颤了!你以为哥哥一定会说:“有,好几本呢!给,这回看个够吧!”可是没有,你得到的回答不是这样:“书,书,成天看书,看‘榆树’了还看!”现在想来,哥哥我心里该有多么难受啊!后来,我才知道我是怎样伤害了一颗希望的心啊!当时,委屈的泪水使你双眼模糊,但你没有哭,只是悄然离去,一连几天沉默不语!(,)竟使我担心你会出事!
弟弟,哥哥对不起你啊!可怜你只在人间渡(度)过十二个春秋,象一缕轻云从天空飘过,象一颗流星从天空消失,但你那深沉的面孔却时时萦绕于我的心头,我痛心啊!
弟弟,记得那是前年冬天,可恶的肝炎病菌侵入你那弱少(小)的身体。疾病使你面容消瘦,双目失神,更加呆滞。你寂寞,我知道,弟弟,你自己躺在一间小屋里,除母亲父亲之外,没有人肯过去,我也只是掀开门帘瞅你一眼,但马上又贼似地闪开了!弟弟,我知道你更需要书看了,可我却无能为力。后来,还是后屋在学校当老师的叔叔借给你一些!弟弟,还记得吗,(?)你当时是多么欢喜啊!我半夜醒来,还常常发现你屋里透出灯光。母亲劝你注意休息,不准看书,可你只是随口答应,母亲一走,你又看起来了!后来没有书看了,你的眼睛就四处搜寻。终于,你发现了大柜顶上的一捆书。你趁家里没有人,偷偷地把凳子搬到炕上,爬上凳子。可你还是捞(够)不到,于是就拿过一根铁丝钩子,把它拖过来了。你抱着她,小心翼翼地下了凳子,把书藏到了你独占的斗室。然后,才回来搬下凳子,蹑手蹑脚地回到了你的天地。你欢心了,你以为没有人知道,可我发现了,我就在屋后透过窗户,看到了你的“行动”!我当时想到你这么爱看书,就没有对别人讲!
谁知?(,)我这好心却害了你!你看书过度,休息不好,竟引起病情恶化!可恶的病菌啊,你为什么要扼杀一个多(这)么美好的心灵呢!你终于奄奄一息,再也不能捧起书来了!
那天,不祥的阴云一直笼罩着全家人。你断断续续的说:“哥哥,我,我,我还想看,看书——”啊,如果早知道,我一定三天不吃饭也要找一些书给你看,可是,晚了,你的双眼一直闭不上,那幅面孔一直那么深沉,只是又添上了泪痕!
“书、书……”弟弟,这就是你的遗言!
弟弟,你快看书吧!我跑了十里地给你买来了这么些书!弟弟,你看吧!现在我们有钱买书了!
弟弟,你不用忧愁,你不会寂寞的!风在为你奏鸣,鸟儿在为你歌唱,雷为你怒吼,河水为你澎湃!弟弟,你不会寂寞的,你看看书吧!弟弟,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