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吕雉直接害死的名将:吕雉爱用鸩害人

吕雉直接害死的名将:吕雉爱用鸩害人鸩喜吃蝮蛇,蝮蛇是毒蛇,故导致毒素在鸩鸟身上累积,乃至从内到外,变成一只毒鸟,只要从鸩鸟身上拔根羽毛,放在酒中搅拌,喝下立马倒毙。据应劭的注解“鸩鸟食蝮(蛇),以其羽画酒中,饮之立死”吕雉用鸩酒杀人已不是第一次,不但用来对付刘如意,还用来对付齐王刘肥。公元前193年十月,皇帝刘盈大摆家宴,刘肥是刘盈的哥哥。按照当时礼节:刘肥应坐上席。吕雉一看到这就来气,皇帝乃九五之尊,怎么能给一诸侯王让座!于是命人倒了两杯酒,摆在面前,让刘肥起身为她祝酒。刘肥率先站起来,这时刘盈也跟着站起来,拿起酒杯,打算一起向吕雉敬酒。吕雉眼睛睁得老大,一脸惊恐。赶紧起身打翻刘盈手上的酒杯。刘肥觉得奇怪,家宴不敢再呆下去,装醉离去。原来这酒里有鸩毒“知其鸩”

公元前194年12月,长安城寒风凛冽。年幼的赵王刘如意,因为贪睡,未能早起,谁知竟丢掉了性命。

吕雉直接害死的名将:吕雉爱用鸩害人(1)

时汉代的诸侯王都得老实呆在自己的封地上,没有皇帝的号召,不可以轻易入京。但刘盈却在长安城内,看到了自己的弟弟刘如意。奇怪的是他并没有下旨要刘如意进宫。能调动诸侯王进京的,除了皇帝还有皇太后。

从以往屠杀功臣韩信,囚戚夫人等行为,刘盈知道自己母亲非善类,于是汉惠帝要求弟弟搬来跟他同睡,饭也要一起吃,如此一来。让吕雉一直不敢动手。直到公元前194年十二月的一天,刘盈外出打猎,看到熟睡的弟弟赖床,不忍叫他起来一块外出。

刘盈一走,宫里的奸细立即向吕后打报告,吕后觉得这是她杀刘如意千载难逢的机会。便派人潜入寝宫,用鸩酒毒死刘如意。《史记》称“赵王少,不能蚤起,太后闻其独居,使人持鸩饮之。

吕雉用鸩酒杀人已不是第一次,不但用来对付刘如意,还用来对付齐王刘肥。

吕雉直接害死的名将:吕雉爱用鸩害人(2)

公元前193年十月,皇帝刘盈大摆家宴,刘肥是刘盈的哥哥。按照当时礼节:刘肥应坐上席。吕雉一看到这就来气,皇帝乃九五之尊,怎么能给一诸侯王让座!于是命人倒了两杯酒,摆在面前,让刘肥起身为她祝酒。刘肥率先站起来,这时刘盈也跟着站起来,拿起酒杯,打算一起向吕雉敬酒。吕雉眼睛睁得老大,一脸惊恐。赶紧起身打翻刘盈手上的酒杯。刘肥觉得奇怪,家宴不敢再呆下去,装醉离去。

原来这酒里有鸩毒“知其鸩”

据应劭的注解“鸩鸟食蝮(蛇),以其羽画酒中,饮之立死”

鸩喜吃蝮蛇,蝮蛇是毒蛇,故导致毒素在鸩鸟身上累积,乃至从内到外,变成一只毒鸟,只要从鸩鸟身上拔根羽毛,放在酒中搅拌,喝下立马倒毙。

吕雉直接害死的名将:吕雉爱用鸩害人(3)

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对鸩有极为详细的描述,可以概括为:鸩鸟如同鹰,但比鹰大,通体紫黑色,“赤喙黑目”。雄鸟称运日、雌鸟称阴谐;据说雄鸟运日打鸣,就会天晴;雌鸟阴谐鸣,就会阴雨绵绵。简直就是古人的“天气预报”。

最可怕的是,这鸩鸟喜食毒蛇,但凡蛇入口,即烂;排泄物哪怕落在石头上,也会烂掉发黄;它们喝水的地方,附近的百虫都会跟着遭殃——“皆死”

吕雉直接害死的名将:吕雉爱用鸩害人(4)

总而言之,鸩鸟很毒,毒到没朋友。自然这是古人编造的鬼话,现实中哪有这种鸟。那么要探究鸩是什么,只能换个思路。

从最早关于鸩酒的记载来看《国语.晋语》“骊姬受福,乃鸩于酒”再通过吕雉先后通过鸩酒毒害他人,即可得知每次放鸩毒的时候,总与酒组成“黄金搭档”。

为什么要借助酒呢,难道不能把鸩毒放在食物中?

酒虽分很多种,如米酒、烧酒、葡萄酒、药酒等一系列不同的种类,但《本草纲目》中,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大热、行药势,通血脉”

吕雉直接害死的名将:吕雉爱用鸩害人(5)

酒因为大热,热胀冷缩的原理。气血借酒势往上跑,药力也借助这股势头,往上冲。这也是为何醉酒之人,大都面色通红的原因。

中药里头,同样有味药属大热之物,它既可以是毒药,也可以是良药,数千年来,附子及其家族是中药里头的救人良方。

成书于西汉时期的《淮南子》,曾这样评价“天下之物,莫凶于鸡毒”。所谓鸡毒就是附子的母根乌头。

种附子如同种土豆,先把整块根茎块切成两半,埋地里。发芽生根全在母根,附子就是母根旁长出的新块茎,药力不及乌头。

吕雉直接害死的名将:吕雉爱用鸩害人(6)

早在汉代时,古人对附子有清醒的认识。除用调制毒酒,还常用来救人,称它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或是被猎人用来涂在箭头上“射禽兽十步即倒”。

用来做毒药的乌头,需用生的。尤其调制毒酒时。生乌头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毒性,它大热走窜能力强,而且它能入血分,借着酒力,毒性更猛,人一旦喝下去,全身血液都被鼓动起来,心脏马上受不了;然后血热攻五脏,表现为七窍流血而死。按中医的说法七窍属阳窍,是阳气发泄的地方。不正符合,饮鸩酒吐血身亡的特征。

吕雉直接害死的名将:吕雉爱用鸩害人(7)

明明是乌头,为何偏要说是鸩毒?

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附子毒性众所皆知,配制解药也不是什么秘密。还有原因在于:所谓的鸩酒,一般用于宫廷谋杀案。除吕雉外,还有据《南唐书·申渐高传》:南唐皇帝李昪顾虑大臣周本威望太高,难以控制,想诛杀之。有次,李昪倒了一杯"鸩酒"赐给周本...

只要跟皇室及贵族扯上关系,原本的词,就会用另一种名词代替,如清朝称厨房为“御膳房”,上厕所称“出恭”...无不说明特权阶层试图用一些特殊字眼来包装原本普通的词。更何况宫廷谋杀,并不是件光彩的事情,贵族们就用这一神秘词汇,试图减轻谋杀的负面影响。

吕雉直接害死的名将:吕雉爱用鸩害人(8)

鸩是一种子虚乌有的鸟,用它做成的毒药更是天方夜谭,皇室贵族只不过用这种障眼法,来掩盖那些血淋淋的宫廷政变事实。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