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古龙与金庸的性格,古龙的道金庸的佛

古龙与金庸的性格,古龙的道金庸的佛有人问:古龙比起金庸,不同在哪里?古龙的人生就是如此,而且活成了极致,达到了糜烂的境界。所以他活得比谁都痛快——更痛,更快。江湖痛快因为痛,所以快古龙活着的地方,叫江湖。江湖少不了酒、朋友和女人,同样也少不了空虚、寂寞、冷。

古龙与金庸的性格,古龙的道金庸的佛(1)

来源:微信公众号“京博国学”(ID:jingboguoxue),目前品质最高的国学微信公号,贴近生活和时代的原创国学好文章,每天首发推送,欢迎关注。

人这一辈子,应该活成古龙还是金庸?

这是个问题。

古龙与金庸的性格,古龙的道金庸的佛(2)

——古龙——

江湖痛快

因为痛,所以快

古龙活着的地方,叫江湖。江湖少不了酒、朋友和女人,同样也少不了空虚、寂寞、冷。

古龙的人生就是如此,而且活成了极致,达到了糜烂的境界。所以他活得比谁都痛快——更痛,更快。

有人问:古龙比起金庸,不同在哪里?

——金庸——

人间安稳

因为安,所以稳

金庸活着的地方,则叫人间。人间有功名利禄,有歌舞升平,升腾着烟火气。所以让人觉得踏实。

这是另一种生活和人生。

他31岁写出自己第一本武侠小说,35岁创办自己的报纸,一支笔写武侠,一支笔论时局,为商可以富比陶朱,为政可以参国论要,中国文人几千年来的梦想,在他身上都实现了。

但如果你以为金庸只是个凡夫俗子,那就错了。谁说人间就不能得安宁,红尘中就不能分清浊?

而人生往往就是这样——所有的顿悟,都是从苦痛中来的。金庸,当然也不例外。

1976年10月,金庸19岁的长子查传侠突然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自杀。对于金庸,这是晴天霹雳,他伤心到自己也想跟着自杀。

他想不明白,自己的儿子为什么要自杀?为什么会厌弃活着?悲痛引着他走向生死的追问。此后整整一年,他读了大量的书,却终究没有答案。

最终,他把追问供奉给佛教,才终于得到了回答。从那以后,他才安顿了自己的心,走出了安稳的路。

而他的武侠,一向有佛气。他是有慧根的。儿子的死,只是他的机缘。

《笑傲江湖》。仪琳为求令狐冲早脱苦海,念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慈悲之情,发自肺腑。

《倚天屠龙记》。张无忌为救义父谢逊,与少林三僧苦战,谢逊则在地窖里念诵《金刚经》,劝无忌不要有人我之分,不要着了世相。

《射雕英雄传》。带着邪气的《九阴真经》其实是脱胎于《楞严经》。佛说:楞严不灭,则佛法不灭;这部大经一向是佛门的“破魔宝典”,要破的,则都是心魔。也许,这是金庸的一个隐喻。

《天龙八部》。这个名字,直接就是从佛学中来的。虚竹在西夏皇城冰窖中,以三段《入道四行经》驳得天山童姥理屈词穷,仁慈之心,远胜雄辩。

还有《倚天屠龙记》里的九阳神功,是写在《楞伽经》经文夹缝里的。《楞伽经》则是达摩祖师西来传法印心的第一部经典,换成《金刚经》那是很多年之后的事。这也许在告诉我们:有再厉害的本事,也要有智慧和慈悲的根基,才能担得起、压得住。

再想想《天龙八部》里那个无名扫地老僧吧。那些名满天下、登峰造极的所谓高手,在他面前是多么可笑。

金庸后来数度修订自己的书,不知他后来对佛法的了悟,有多少回向给了书中人物?

金庸一定是佛家,至少有这重重的一面。如他自己所说,“在中国佛教的各宗派中,我心灵上最接近‘般若宗’。我觉得开悟之前,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开悟之后,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人活着,都是向死而生。也许只有看到生死并且堪破了,心上才能真的安,活着才能真的稳。

心有依归,现世安稳,金庸的路或许才适合大多数人。所以是人间路。而古龙,他想去的是世外,却游荡在荒野;但还是在高高的旗杆上挑起了灯笼,告诉远望的人,世间不止你走过的一隅。他自己,则在杆下喝着自己的酒,寂寞是唯一的菜。

古龙与金庸,到底各自代表着怎样的人生滋味?

金庸是茶。古龙,则是酒。

禅茶一味,酒里乾坤。

来源:微信公众号“京博国学”(ID:jingboguoxue),目前品质最高的国学微信公号,贴近生活和时代的原创国学好文章,每天首发推送,欢迎关注。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