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北京飞控科技人员,飞控中心青年测控团队平均年龄竟不到33.5岁

北京飞控科技人员,飞控中心青年测控团队平均年龄竟不到33.5岁从“天舟”发射升空到现在,“天舟”就像李晓明的孩子一样,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他的心。为了精心“哺育”好天舟这个“孩子”,李晓明整整用了三年的时间。三年来,从启动天舟任务准备开始,方案设计、状态协调、对接联试、会签确认……每一步天舟的“成长”,都饱含着李晓明心血的付出和百倍呵护。天舟任务时间长,过程操作复杂,容不得一点马虎大意,重任在肩的李晓明,调侃自己每次干完任务,总要掉几斤肉,所以总是胖不起来。前不久,天舟一号刚刚完成推进剂补加后,他又继续投入到独立飞行段载荷体试验的工作中。 他所在的上行控制岗位,主要负责给飞船进行控制、上传数据和状态管控。从飞船发射起飞后,就需要向飞船上传实时数据,飞行过程中的每一阶段都有上千个数据,每一个数据里就有几百个参数,每个参数里又有各自必要的控制效果……在浩如烟海的数据中,一旦上传数据出现毫厘之差,都会造成不可逆转的事故。青春音符—使命李晓明如果把航天器比作风筝

来源中国军网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21岁的飞控中心,正青春。牵引神舟,领航嫦娥。

这支平均年龄33.5岁的青年测控团队,伴随祖国的航天事业,经历着试练与成长,他们用坚守使命、勇于创新、严慎细实、踏实可靠定义青春,在太空留下奋斗的足迹!

青春音符—使命

北京飞控科技人员,飞控中心青年测控团队平均年龄竟不到33.5岁(1)

李晓明

如果把航天器比作风筝,那么天舟一号任务总体副主任设计师李晓明,就是风筝那头擎线的人。

他所在的上行控制岗位,主要负责给飞船进行控制、上传数据和状态管控。从飞船发射起飞后,就需要向飞船上传实时数据,飞行过程中的每一阶段都有上千个数据,每一个数据里就有几百个参数,每个参数里又有各自必要的控制效果……在浩如烟海的数据中,一旦上传数据出现毫厘之差,都会造成不可逆转的事故。

从“天舟”发射升空到现在,“天舟”就像李晓明的孩子一样,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他的心。为了精心“哺育”好天舟这个“孩子”,李晓明整整用了三年的时间。三年来,从启动天舟任务准备开始,方案设计、状态协调、对接联试、会签确认……每一步天舟的“成长”,都饱含着李晓明心血的付出和百倍呵护。天舟任务时间长,过程操作复杂,容不得一点马虎大意,重任在肩的李晓明,调侃自己每次干完任务,总要掉几斤肉,所以总是胖不起来。前不久,天舟一号刚刚完成推进剂补加后,他又继续投入到独立飞行段载荷体试验的工作中。

北京飞控科技人员,飞控中心青年测控团队平均年龄竟不到33.5岁(2)

李晓明全家福

如今32岁的李晓明,也是一个一岁半孩子的爸爸。在天舟任务执行前两天,他的孩子被开水烫伤紧急送往医院。独自抚养孩子的夫妻俩,白天都要上班,晚上还要照顾孩子,疲惫的妻子早已不堪重负,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不小心摔倒在墙上,额头上刚缝了十几针,这次孩子又烫伤,李晓明的心情非常自责。然而一边是马上要执行的任务,一边又是妻儿焦灼的呼唤,从工作岗位迅速奔赴医院后,看到孩子身上缠满纱布哇哇痛哭时,用他的话说想死的心都有了。临时接手李晓明工作的同事们,才震惊地发现他每天的工作量是如此繁重,不敢相信他每天都是在如此繁重的工作量下,能保证高质量的完成并且还毫无怨言。天舟一号任务执行当天,李晓明坐在了自己上行控制岗位,圆满完成了任务。“组织知道我的情况后,对我已经非常照顾,我很感激。但是天舟也是我的‘孩子’,我一定要为它送行,如果我没来,会遗憾终生的。”任务结束后,李晓明匆匆地离开了岗位,又赶去医院照料孩子。

前不久,一条 “看了飞控人的朋友圈,我热泪盈眶”的帖子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让更多人了解了荧幕背后的飞控人。坚守使命是广大网友对李晓明的评价,也是他一直恪尽职守的准则。心中多了使命,肩上就多了担当。使命,对李晓明来说,是成长与收获,是坚持不懈,更是见证责任担当的青春誓言。

青春音符—创新

北京飞控科技人员,飞控中心青年测控团队平均年龄竟不到33.5岁(3)

王兆岩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句豪迈的诗词是北京中心软件平台岗位28岁王兆岩的座右铭。

喜欢看人物传记、品读伟人诗词的他,工作中俨然是一个安静的“老干部”。毕业于北京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的他,在天舟任务中负责给他自己研发的天舟补加显示系统做实时监控工作,这项显示系统的开发对于北京中心来说是实现并填补了一项技术空白。

接到制作显示系统这项任务的时候,离天舟一号任务执行还有不到2个月的时间,临危受命,王兆岩抱着忐忑心态接受了这项工作。没有实操经验的他,凭着积极探索的劲头,在学习中不断摸索,开发补加显示系统,并不像实时动画操作那么简单,需要对实时接收的遥测数据进行监控,并设计补加系统物理模型,规划制作开阀门动态液体路径等,都需要他对任务非常熟悉,什么时间该显示填充还是吹除液体都非常重要,因为这是地面人员通过他所制作的补加系统判断燃料补给的唯一途径。

北京飞控科技人员,飞控中心青年测控团队平均年龄竟不到33.5岁(4)

王兆岩生活照

当由他设计的推进剂补加显示系统投在大厅巨幅显示屏,并在任务使用阶段得到大家一致认可时,他来不及为自己研制的系统自豪,而是坐在大厅后方的终端机房内实时监控着系统状态。“现在软件行业更新换代特别快,多学一些新的知识,比如互联网公司的数据处理能力,数据挖掘能力,计算架构等先进技术引进过来,对我们中心要建的三代软件平台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这项耗时两个月心血完成的推进剂补加显示系统,只是王兆岩软件支持工作中的其中一项,中心正在进行的软件三代平台的研制与开发,大数据平台制作等,都需要年轻的他慢慢摸索。

因为喜欢,他希望尝试的更多;因为挑战,他愿意在经得起摔打的年纪,努力奋斗改变着自己。创新,是王兆岩步履不停地探索,也是他逐梦扬帆的起航新征。

青春音符—严谨

北京飞控科技人员,飞控中心青年测控团队平均年龄竟不到33.5岁(5)

盛庆轩

西方有一句谚语说,年轻人犯错,上帝都会原谅的。但在风险与挑战并存的航天飞控领域,这里的年轻人不允许也不能犯错。

盛庆轩,32岁的他,在北京中心工作7年,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生活中信奉大丈夫不拘小节的他,从事的却是慎之又慎的航天轨道工作。每次任务执行时,当飞船起飞后是否准确入轨,飞行器姿态是否保持平稳状态,都需要通过由他所在的预报监视与返回控制岗位实时监视弹道,了解轨控状况,作为判断飞行器是否正常最直观的依据。在此次天舟任务中,天舟一号飞船将由他负责离轨控制计算,使飞船在寿命末期安全进入大气层直至烧蚀,验证大型航天器受控离轨技术,而每一个操作都可能影响任务的成败,轨道特性不同,每一圈转的时间不同,都需要重新分析计算。

“航天无小事”是飞控人挂在嘴上,刻在心里的话。有次事件却让他深刻体会到这句话名副其实的含义。在单位组织的一天只有一个窗口能进行的任务演练中,因为时间紧,又涉及多个协作单位,盛庆轩使用错了一个文件,导致发送的数据各个协作单位无法使用。虽然是演练,但因为他的个人失误对任务进度造成了影响,他非常自责。“认为这个事情做了很多次,不会出问题,就放松了标准。往往就是这种自认为的情况,抛弃了严谨的工作态度,造成了工作中的失误。”这件事让他明白了严慎细实的具体含义,工作中就要事无巨细,一丝不苟,不放过任何一个问题。

北京飞控科技人员,飞控中心青年测控团队平均年龄竟不到33.5岁(6)

盛庆轩生活照

那段时间,情绪的失落和自责让他一度找不到工作的方向,在与同事交流的时候,不经意看到已经50多岁干了一辈子航天事业,攻克了很多关键技术的轨道专家李革非的电脑屏幕上,却因为一次次新的任务,还在亲自复核计算,那一刻,对盛庆轩触动很大,他更加认识到做人要严于律己,做事要谨慎行之,只有严谨务实,才能精益求精。

成功是差一点失败,失败是差一点成功。航天赋予青年人有不同的意义,青年对他人来说可以浮躁,但对飞控人来说是决不允许。“人生多艰,几曾堕青云之志;世事浮华,又何必意乱神迷。”这是盛庆轩最喜欢的一句话,也是他深刻理解航天无小事,成败系于毫发的意义所在。

青春音符—可靠

北京飞控科技人员,飞控中心青年测控团队平均年龄竟不到33.5岁(7)

浩瀚的星空总能点燃人们对宇宙的向往,儿时的梦想一旦被付诸行动,就会变得很神圣。

实现梦想的陈鹏,现在在北京中心指控室监控显示组工作,负责北京中心的监控网络系统与公用显示系统建设与维护。今年29岁的他,仅用一年半的时间,小到对指挥大厅每一台终端的配置、每一根线缆的走线,大到整个监控网络系统配置组成、公用显示系统的信息传输,他都了如指掌。成为同事心中硬件领域的“专家”。

指挥大厅内,中心任务监控显示场所光终端就有上百台,每个任务场所又有不同的显示网络。信号不同,设备不同,都需要陈鹏摸透设备各种机理原理,哪里的设备需要更换,哪里的系统需要升级,都离不开他的“最强大脑”。每次任务执行前,陈鹏总是牺牲自己的调休时间默默地穿梭在任务的各个场所,仔细监测每一台任务时的终端配置,及时解决处理存在的隐患问题。在陈鹏眼里,可靠,不仅是中心硬件平台的唯一要求,也是他恪尽职守的工作准则。

北京飞控科技人员,飞控中心青年测控团队平均年龄竟不到33.5岁(8)

陈鹏全家福

随着中心硬件系统正在不断更迭研发,陈鹏的工作也在不断变化。除了要完成中心监控显示系统的硬件建设与维护外,他还要承担中心第三指挥厅的建设、二维标注系统的操作、开发和研制等具体庞杂的工作。在如此繁忙的工作中,对陈鹏来说最大的减压方式就是编写一些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的小程序,不仅提高了自身编写软件的能力,也为便捷操作提供了高效质量。由他研发的二维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不仅解决了中心在任务目标预报落点信息化标注位置信息的需求,也更加缩短了中心预报落点的时间。从过去的手标落点信息需要耗时2分钟,到如今10秒内就快速准确标注,大大提高了任务的工作效率,为中心在任务中落点返回预报提供了可靠依据。

“我没事,这里更需要我。”不知不觉成为陈鹏说得最多的话。可内心最亏欠的却是在异地工作的爱人和刚满六个月的儿子。“爱人就要回单位工作了,儿子只能喝奶粉了……” 陈鹏边说边低下头用笔在纸上来回划着,又拿起手机谈论起新开发的小程序。

春去秋来,光影流转。在寂寞的守望中,在小小的机房里,陈鹏用奋斗成就青春,用坚持实现儿时的梦想,把每一件小事干好,温暖自己也温暖他人。

北京飞控科技人员,飞控中心青年测控团队平均年龄竟不到33.5岁(9)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