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中心哪里有大村子,大西安以塚命名的村庄在哪里
西安市中心哪里有大村子,大西安以塚命名的村庄在哪里冢(塚),指的是贵族死后的墓地,比如古代的王侯将相去世之后,安葬他们的地方就叫做冢。一般来说冢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王侯将相的墓地,如人们将古代四大美女西汉王昭君在呼和浩特的墓地称为青冢;如果里面没有尸体,只是将死者生前衣物或者用品埋入坟中,就叫衣冠冢。所以,“冢”的第二个意思就是衣冠冢的意思,普通人埋葬衣冠的地方,即使不是王侯将相,也能称之为冢。“坟”,就是普通老百姓说的墓地,就称为坟,它的构造很简单,就是地下棺材,地上土丘。过去农村讲究谁生前高贵,谁入土后堆起的坟就越高越大,越能庇佑子孙平平安安,飞黄腾达,将祭祖、扫墓就称呼为上坟。这些坟头大部分没有立碑作记,因为他们的子孙后代经济条件一般,没有能力为死者竖碑作记。渭北的陵多,北郊的塚多。啥意思?这是说渭河北部塬区多帝陵,这个大家都知道,从咸阳市兴平市北的茂陵、长陵,沿咸阳塬向东一字排开到渭南市蒲城县北的泰陵、惠陵,包括周陵、汉陵和唐
世人都知道大西安的古董多,那么古董从哪里来?当然是地下最多了,那是先人留给西安的文化遗产和珍奇的古代器物,这些器物上面沉积着无数已经消失或者即将消失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信息,而这些信息是任何一件现代其他器物所无法替代的。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地下的古董必不可少,如何知道哪里有古董呢?当然是看地上的“塚”了,地上的“塚”越大、越多,那就说明那个地方古董越多,越密集。那么,西安哪个地方“塚”最多、最集中呢?。
估计能回答这个问题的人不多,答案肯定也是五花八门,西安东南西北各个方向都有,但要说最多、最集中的当属北郊了。为啥呢?因为西安北郊就有一个以“塚”为村名的村。这在西安3160多个村中估计是独独一个。你猜猜这个村是北郊哪个“著名”的村?你猜猜这个村曾经有多少个“塚”?
这个村便是北郊谭家街道办事处的帽珥塚,帽珥塚是由多个墓冢组成的墓群。这个村在70-80年代还有8个大塚。
渭北的陵多,北郊的塚多。啥意思?这是说渭河北部塬区多帝陵,这个大家都知道,从咸阳市兴平市北的茂陵、长陵,沿咸阳塬向东一字排开到渭南市蒲城县北的泰陵、惠陵,包括周陵、汉陵和唐陵,在咸阳塬上集中分布。西安北郊的塚多,多集中在龙首原上,仅徐家湾地区就有四个大塚,分别是高铁寨大塚,薛家寨大塚和徐家湾大塚,但要说最多最集中的地方,却不是未央区的徐家湾地区,而是谭家街道办的帽珥塚,一下子隆起了八个大塚,其中最大的那个塚就叫“帽珥塚”。这个大塚高约15米,占地约13亩,在一马平川的平原地上突然隆起这么一个庞然大物,肯定让人觉得稀奇,成为龙首原东北方向浐灞河交汇地区的制高点。
站在这里,可以远眺西南方向的西安钟楼和龙首扬头,可以东眺浐灞河交汇和灞柳风雪,可以远望东北方向灞渭交合东流和浩浩荡荡,一路远赴黄河而去。天气晴好的话,可以向南眺望云绕大雁塔,静听雁塔晨钟。因为帽珥塚太高、太大、太特别,让世居于此的村民自豪地将村庄命名为“帽珥塚”。
那么什么是塚?塚同冢,就是坟墓的意思,指将死者覆盖于墓中。《说文》里指高而大的坟冢,可称为高坟,如西安东郊的韩森塚。那么,塚、坟、墓、陵有何区别呢?
“坟”,就是普通老百姓说的墓地,就称为坟,它的构造很简单,就是地下棺材,地上土丘。过去农村讲究谁生前高贵,谁入土后堆起的坟就越高越大,越能庇佑子孙平平安安,飞黄腾达,将祭祖、扫墓就称呼为上坟。这些坟头大部分没有立碑作记,因为他们的子孙后代经济条件一般,没有能力为死者竖碑作记。
冢(塚),指的是贵族死后的墓地,比如古代的王侯将相去世之后,安葬他们的地方就叫做冢。一般来说冢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王侯将相的墓地,如人们将古代四大美女西汉王昭君在呼和浩特的墓地称为青冢;如果里面没有尸体,只是将死者生前衣物或者用品埋入坟中,就叫衣冠冢。所以,“冢”的第二个意思就是衣冠冢的意思,普通人埋葬衣冠的地方,即使不是王侯将相,也能称之为冢。
墓,墓是古代最早出现的下葬方式之一,指将人的棺材埋下去,然后用土封平,地面上没有土堆,而且上面也不栽树。但是,墓里面有各种陪葬品和随葬品,生前越高贵、越富有,陪葬品和随葬品越多、越丰厚。坟是后来才有的,是在墓的基础上,堆起一个土包,并且还要在坟地周围栽上松树、柏树和柳树,讲究树旺子孙。栽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确认坟的位置,以免经过数年风吹雨打,天长日久之后,地上的坟在野外找不到了。
陵,不是所有人的墓地都能称为陵,只有古代皇帝才配得起陵这个称呼。如前文说的咸阳塬上的周陵、汉陵和唐陵,延安的黄帝陵,临潼的秦始皇陵,内蒙古鄂尔多斯的成吉思汗陵,北京的明十三陵,南京的中山陵。这些陵,不但占地面积大,规格高,陪葬多,而且极尽奢华,建筑时间长达数十年之久,可见皇帝的陵有多高大,多复杂,多豪华,一般还要安排亲属守陵,军队护陵。
这样看来,塚应该是仅次于帝陵之后的王侯将相的墓。那么,谭家街道办事处的帽珥塚应该也是一位或者数位王侯将相的墓。答案是肯定的,这个“帽珥塚”就是西汉开国功臣夏侯婴的墓地。该村祖祖辈辈口口流传下来的说法,证实帽珥塚即为夏侯婴的墓地。
既然叫帽珥塚,肯定跟帽子有关系。是的,这个塚看起来像一个倒扣在地上的大棉帽子,排列在周边的小塚像冬天御寒棉帽子的大大小小的护耳,朴实的村民就形象的将这个大塚叫帽耳塚。据村里老人讲,大约上世纪50-60年代,村里曾有一名叫吴长锁(音)的守墓人,就住在塚下。
那么,帽珥塚到底是不是西汉开国功臣夏侯婴的墓呢?
据汉《西京杂记》记载:“滕公驾至东都门,马鸣跼不肯前,以足跑地久之。滕公使士卒掘马所跑地,入三尺所,得石椁。滕公以烛照之,有铭焉,乃以水洗写其文,文字皆古异,左右莫能知。以问叔孙通,通曰:“科斗书也以今文写之曰,‘佳城郁郁。三千年见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滕公曰嗟乎天也。吾死其即安此乎。死遂葬焉。”
在北魏《水经注》卷19《渭水下》一章也引用上述说法,记载:故渠东北径汉太尉夏侯婴冢西。葬日,柩马悲鸣,轻车罔进,下得石椁,铭云:于嗟滕公居此室!故遂葬焉。冢在城东八里,饮马桥南四里,故时人谓之马冢。
上述大致意思是说,滕公走到东都门,马用蹄刨地,让士卒挖开,得到一个石椁,上面有字,但是又不认识,问叔孙通,叔孙通说这是个好地方,滕公听后说,这是天意,我死后就葬在这里。果然,滕公死后就在这里。这个地方离城东八里,饮马桥南四里,人称马冢的地方。
注意,这里边的关键词有:滕公,东都门,冢在城东八里,饮马桥南四里,谓之马冢。
“为藤令奉车,故号滕公”。滕公指夏侯婴,西汉汝阴文侯,泗水郡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这个没有任何疑义。
汉长安的“东都门”即“宣平门”。宣平门是西汉长安城东侧北头的一个城门,就在今天西安市未央区汉长城遗址公园内。这里已经将世代居住于此的居民搬迁完毕,特设西安市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专门设立副局级的汉长安城国家大遗址保护特区管委会。这里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遗迹最为丰富、文化含量最高的都城遗址,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古遗址和世界文化遗产,更是人类历史文明进程的实物见证。
宣平门大街遗址就在今天未央区汉城街道办事处楼阁台村所在地。2016年,楼阁台村利用汉城特有的汉文化优势,以“汉文化 农业 旅游”的创新思路,与陕西宣平里长安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打造“宣平里都市田园综合体”,以开发汉文化旅游、原生态风俗文化旅游、原生态民俗旅游、新型农业观光旅游项目为主攻方向,将千百年来淹没在厚厚历史灰尘中的汉长安城遗址在宣平里揭示给世人。现在宣平里对外开放,有兴趣可以前往游览。
冢在城东八里,饮马桥南四里。西汉长安城宣平门东八里,从现在开发的“宣平里”起算,东八里就是现在浐灞河之滨的帽珥塚地区。可见,帽珥塚早在西汉时期就先民在这里聚村而居、繁衍生息了。
饮马桥在哪?首先可以确定,西汉饮马桥是架设在漕渠之上的桥梁。西汉漕渠在西安北郊的走向,就在今天未央区徐家湾街道办事处的河址西村向东沿沟上村,穿过袁洛村的一个自然村叫河道村的,穿越灞河向东,经新筑镇、新丰镇、渭南、华县到华阴市北进入渭河,全长300里。河址西村的河,沟上村的沟,河道村的河指的都是西汉漕渠。架在漕渠上的饮马桥南距马冢四里,这个地方帽珥塚也在范围内。
由此推断,饮马桥的位置应当在今天徐家湾街道办事处的庙张村附近,庙张村南500米即为唐鱼藻池遗址,为唐大明宫提供养鱼饲料,属于低洼地带,水量较多。
那么,马塚又是怎么一回事?
宋《长安志》记载:“马冢,汉滕公夏侯婴墓,东临灞水,在饮马桥南,时人谓之马冢。”《昭明文选》的注疏中也引用过《长安图》中的记载:“汉时七里渠有饮马桥。意思是说,马冢本是汉滕公夏倏婴墓,旁边有马鞍桥,所以人称马冢。
这个说法得到《咸宁县志》记载的印证,比较可信。据清嘉庆《咸宁县志》称,“帽珥塚即马塚之讹”,帽珥系马音演变而来。夏侯婴是汉高祖刘邦的马夫,对马怀有深厚的感情,这个风水宝地由马意外发现的,叫马冢自然就好理解了,这个说法得到了帽珥塚多位老村民的肯定。
那么“马冢”为何成为“帽珥塚”?当地资深住户认为,“珥”字的出现应该是元代以后的事了,因为附近还有元代安西王府斡珥垛、冢珥王等地名,他们之间应该一定有渊源,但到底是什么关系,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许多老村民认为,“马冢”成为“帽珥塚”是因为“马”字拖长音后成了“马儿冢”,“马儿冢”又变成了“帽儿冢”,“帽儿冢”又变成了“帽珥塚”。这个拖长音在关中地区很常见,有一定可信度。
清嘉庆《咸宁县志》北乡白花社图中,该地载为“帽儿塚”。民国《咸宁长安两县续志》咸宁北乡各仓图中又载为“帽冢”,民国时期西安地图将该地称为“帽冢”。在1996年版西安地图出版社出版的《西安历史地图集》“西汉诸帝陵墓分布图”中,此处附近位置则标注为“太尉夏侯婴墓”。可见,上述记载确实与西汉汝阴侯夏侯婴有关,
1977年,在安徽省阜阳县发现汝阴侯墓,经考古人员证实墓主是二代汝阴侯夏侯灶。
村内老人回忆,在清末或者民国时期,村上有个小石门,能过人,不能过车,使用八块大青石垒起来的“帽珥塚”,又名“小石门”。估计应该是最大的那个帽珥塚的进出门或者偏门,随着村民生活用黄土越挖越多,“塚”被侵蚀得越来越小,直到这个门彻底消失。
现在,大家应该很关心帽珥塚还在不在?在,但是越来越小了。
当年,8个大塚现在只剩下一个了,就是那个最大的帽珥塚了。而且,现在的规模应该是过去的1/4不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据附近赵村的村民说,改革开放后直到90年代初,帽珥塚村抓住大塚多上好黄土的优势,在塚下办了一个大型机砖厂,开始大量制作盖房用的红砖。因黄土土层厚,土质饱满,适宜烧砖,砖的质量方圆有名,响誉西安,一枝独秀,北郊厂矿企业优先使用购买,富起来的附近村民更是找关系也要买帽珥塚的砖,这里的砖供不应求,产量一直很高,依靠大塚赚了不少钱。后来,因大塚封土能烧砖,帽珥塚将村里几个大塚陆续对换给邻村谭家村。这些大塚因易手更加无人看守,谭家村也紧跟其后,大建砖厂,就地取土,大塚越挖越少,越挖越小,帽珥塚逐渐变小,塚的高度由原来的15米变成现在4米高了。
据村民回忆,那时候周围都是大片麦地,村里不少娃都喜欢在大塚周围玩耍。大塚高高在上,大塚身上长满各种植物,成为孩子们的乐园。 50-80年代,经常会有村民种地时捡到古代货币,如秦半两,刀币或者麻钱等。
有意思的是,可能帽珥塚地区因为是夏侯婴的后代或者军队出身,这儿的村民生性剽悍,崇尚武功,血性勃发,在文革时期,曾经将从西安城里来的一帮红卫兵一阵收拾,打回西安城。
不过,从现实情况来看,帽珥塚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彻底从这片土地消失。许多珍贵的东西一定要知道珍惜,如果不知道爱护,一定会在时代这个大推土机下轰隆隆地向前推进,该消失的,不该消失的,一样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将会荡然无存。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文武,笔名方圆,网名大山,陕西西安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散文集《村头的空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