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存在的自由与必然的矛盾:人生要靠自己成全 自相矛盾 才是认知自由的
人的存在的自由与必然的矛盾:人生要靠自己成全 自相矛盾 才是认知自由的—所谓人生艰难,难就难在要打通规律的两面性。矛盾的事物,相反的道理,恰似一枚硬币的两面。想明白的人适应灵活,变通达透。想不明白,或是一味死钻牛角尖的人,就会动辄得咎,举步维艰。没弄明白,你这样是错的,反过来更是大错特错。这么说有道理,反过来还有道理。人生最深刻的知识与道理,尽在矛盾之中。弄明白了,你这样做有道理,反过来做还有道理。
所谓人生艰难,难就难在要打通规律的两面性。矛盾的事物,相反的道理,恰似一枚硬币的两面。想明白的人适应灵活,变通达透。想不明白,或是一味死钻牛角尖的人,就会动辄得咎,举步维艰。
雾满拦江《人生要靠自己成全》节选:自相矛盾,才是认知自由的
01
当你长大了,就会接触到一样奇怪的东西—矛盾!
这么说有道理,反过来还有道理。
人生最深刻的知识与道理,尽在矛盾之中。
弄明白了,你这样做有道理,反过来做还有道理。
没弄明白,你这样是错的,反过来更是大错特错。
—所谓人生艰难,难就难在要打通规律的两面性。矛盾的事物,相反的道理,恰似一枚硬币的两面。想明白的人适应灵活,变通达透。想不明白,或是一味死钻牛角尖的人,就会动辄得咎,举步维艰。
02
自相矛盾这个成语,实际上是用来讽刺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
有个相亲类的电视节目。先上场24位女嘉宾,环肥燕瘦,各擅胜场。然后男嘉宾逐一出场,双方互相挑剔,看看能否撞出火花。
有个气质型男子出场,女嘉宾们顿时骚动起来。
一位丰腴姑娘获得提问机会:“你介不介意你女朋友的身材,像我这样……呃……丰满?”
男嘉宾沉静地回答:“人的价值在于内心,不在外表。两人在一起时,感觉最重要。”
女嘉宾:“请你正面回答介意不介意。”
男嘉宾:“介意。”
这位男嘉宾的表现,就是极有意思的自相矛盾。
公众场合,总要说点冠冕堂皇,显得自己有品位、有智慧的话。
但实际上,这些极美妙的话并非是他内心真正的想法。
所以才会在女嘉宾的逼迫下,前后回答不一致。
—自相矛盾的人,只因现实环境,与你内心真实的想法不兼容。
03
有户农家,家里有个儿子。
这孩子,脑子呆呆,反应迟钝,少言寡语。
就是智商不靠谱。
虽然智商不靠谱,但毕竟是亲生的。父母每天乐呵呵,带着孩子耕田种地。
孩子很能干,肯吃苦。父母看在眼里,喜上眉梢。
可是孩子却一点也乐不起来。
因为他在学校的成绩,有点……丢人。
终于有一天,孩子苦恼地问父母:“爸爸妈妈,我是不是天生就比别人笨?”
“胡说!”父母一听就炸了,“儿子,你能挑水,会耕地,一顿饭吃得比三头驴还多,咋就比别人笨啦?”
“你一点也不笨,笨的是那些说你笨的人!”
“是这样吗?”孩子半信半疑。
见孩子不相信自己的话,母亲带儿子来到田里,指着丝瓜和豆荚说:“孩子,你听好了,丝瓜和豆荚,尽管长得飞快,可是这两种植物,必须攀附于其他的树木上。如果没有别的树木可以攀爬,它们就长不成。所以,做人,必须独立自强,凡事依靠自己。这是妈妈要告诉你的第一句话。”
然后,母亲又带孩子来到桂花树下,对孩子说:“孩子,你看好了,这桂花要想长成参天大树,就不能闷头只顾自己成长,必须嫁接。桂花不嫁接,就会长成低矮的树丛,长不成大树。所以呢,做人,万不可单打独斗,要学会依靠别人。这是妈妈要告诉你的第二句话。”
“做人成事两条法则:一是依靠自己,二是不依靠自己。记住妈妈这两句话,你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咦……孩子呆住了:妈妈说的两句话,好像是相反的。
这究竟是坑人,还是教育孩子?
诧异之际,忽然间犹如电光石火,划过他那暗黑的脑际。
他想清楚了。
于是他就遵循母亲的教诲,恪守这两条相反对冲的道理,最终成为知名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