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解密郑和第七次下西洋的目的:郑和下西洋的意义重大

解密郑和第七次下西洋的目的:郑和下西洋的意义重大特别是在第二次下西洋期间,郑和就于永乐6年(1408年)促成了马六甲拜里米苏剌苏丹受册封为王,马中亲善关系由此建立起来,马六甲王国因此而日益强大,马六甲港口也成为当时东西方商业贸易活动中心,这使得马六甲获得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安宁。马六甲国王曾多次亲自率使团来华,规模最大的一次曾达到540多人。对此,澳大利亚著名印度尼西亚历史学家梅·加·李克莱弗斯在他1981年出版的《印度尼西亚历史》著作中写道:“从一开始马六甲的主要威胁是暹罗,但是早在1405年马六甲就寻求和得到中国的保护。从此马六甲屡遣使团访问中国,头三个国王本人亲自参加这些使团,而明朝海军将领郑和率领的庞大的中国舰队对马六甲的访问,持续到1434年。得到明王朝的保护,促进了马六甲地位的巩固。”先是永乐元年(1403年)尹庆出使马六甲,后有郑和在1405年至1433年七下西洋历经此地。据史料记载,15世纪初叶的马六甲王国,由于受到外部的

1368年,朱元璋称帝,明王朝开启了最后一个汉家王朝的统治。建国之时朱元璋总结了元王朝的灭亡。在历史上留下了这么一句话:“蒙元亡于宽,等我坐天下,必以严治国。”意思很明显:蒙元之所以这么快亡国,是因为它的无政府统治,对资本的无约束状态。

历朝历代的改制,都是如此,救前朝之弊,有所损益,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王朝的一套制度。汉亡于豪强和士族门阀,于是隋唐以武抑文,以佛攻儒。隋唐亡于武装割据和文化混乱。于是,宋朝在隋唐的基础上,抑制武官,并且又重新复兴儒家道统。

宋朝以文抑武,因为国弱,亡于兵祸。接下来的蒙元,矫枉过正,以军事同盟利益共同体立国,并一度废除科举,解除了整个文官系统,汉人士大夫纷纷下岗失业,只好写戏曲解闷。解除了整个文官系统,就意味着放弃农业税。税收乃立国之本,放弃了农业税的话,蒙元靠什么养活国家机器呢?蒙古人脑洞清奇,居然想到任用色目人为官,控制交通要道,设卡征税,完全以商业税来支撑整个国家。

蒙元的改制,让整个国家,处于彻底的无政府状态。因为免收农业税,地主财阀等资本家依靠税收优势,迅速地兼并了大量的土地,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这是元明时期,金融资本家和农业资本家们最美好的一段日子。但是,对普通的老百姓来说,这却是一场漫长的恶梦。明太祖一家人,一个接一个的饿死,这就是当时社会,普通家庭命运的缩影。

后世关于郑和下西洋,众说纷纭。有人说只是纯粹的为了炫耀武力,有人说只是纯粹的为了维系朝贡体系。甚至还有人说,是朱棣心里有鬼,为了寻找朱允炆的下落。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真正的原因,就是为了建立海洋霸权,控制全球贸易,最终实现赚大钱的目的。但是为此就必须找一个海上“门户”,而这个门户很早就被阿拉伯的穆斯林发现,并在元王朝时期成为了古代中国的海上“门户”,这个地点就是:今天的马六甲。

在中国典籍中,“满剌加”就是现在的“马六甲”。历史上,“马六甲”曾经作为一个王国而存在。由于地理上的原因,中国人很早就到达过这里。根据中国史书《汉书·地理志》的记载,早在公元1世纪初,中国汉代商人就曾来到马六甲海峡的皮宗和当地居民建立了经济联系。据日本历史学者藤田丰八的考证,皮宗即苏门答腊和新加坡之间的皮声岛(印度尼西亚语意为香蕉岛),也就是《郑和航海图》中的毗宗。考古学家弗玲斯对从爪哇、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出土的中国汉朝陶器的研究,也认为公元纪元时中国人已经到马六甲海峡附近岛屿通商。此后,历朝历代都有对南洋诸国及互相往来的记载。所以,印度尼西亚史家阿明巴尼在《南亚的印度尼西亚》一书中写道:“自古以来中国对南洋诸国和睦亲善,经常邀请南洋各国人民到中国访问。”经贸交往也促进了文化的相互影响。比如,公元七世纪时,苏门答腊室利佛逝佛教兴盛,成为当时东南亚佛学研究的中心,唐朝不断有高僧到此学习梵文,研究佛经,并经此地转往印度继续深造。据《大唐求法高僧传》所载,唐朝和尚到印度尼西亚研究佛经盛时达二十几位,除研究佛经外还研究当地语言。中国人移民到这里则始自14世纪,最早在马六甲建立商馆、货栈,始于15世纪初叶。

解密郑和第七次下西洋的目的:郑和下西洋的意义重大(1)

而在中国古代历朝使者到东南亚诸国访问次数最多的是明朝的永乐时期。永乐时期的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造船和航海技术等方面,不仅遥遥领先于中国以往任何一个时代,而且在世界上也处于领先地位,这些都为明朝初叶波澜壮阔的航海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如英国著名汉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所描述的:在15世纪上半叶,在地球的东方,从波涛万顷的中国海面,直到非洲东岸的辽阔海域,呈现出一幅中国人在海上称雄的图景。而马六甲是远洋航行的必经之地。

先是永乐元年(1403年)尹庆出使马六甲,后有郑和在1405年至1433年七下西洋历经此地。据史料记载,15世纪初叶的马六甲王国,由于受到外部的侵扰而求助于中国明王朝,郑和下西洋也肩负着“和平使者”的使命,在那里他的船队帮助肃清海盗,促其解决与相邻国家间的不和与冲突。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再从福建五虎门扬帆启航,中经占城、马六甲,然后遍历各国,同群岛上主要国家和印度洋沿岸以及阿拉伯、波斯、东非沿海诸国通商和好。

特别是在第二次下西洋期间,郑和就于永乐6年(1408年)促成了马六甲拜里米苏剌苏丹受册封为王,马中亲善关系由此建立起来,马六甲王国因此而日益强大,马六甲港口也成为当时东西方商业贸易活动中心,这使得马六甲获得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安宁。马六甲国王曾多次亲自率使团来华,规模最大的一次曾达到540多人。对此,澳大利亚著名印度尼西亚历史学家梅·加·李克莱弗斯在他1981年出版的《印度尼西亚历史》著作中写道:“从一开始马六甲的主要威胁是暹罗,但是早在1405年马六甲就寻求和得到中国的保护。从此马六甲屡遣使团访问中国,头三个国王本人亲自参加这些使团,而明朝海军将领郑和率领的庞大的中国舰队对马六甲的访问,持续到1434年。得到明王朝的保护,促进了马六甲地位的巩固。”

但是,不仅仅是明王朝。15世纪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无论是在文艺复兴后的西方,还是在国力强盛的东方大国明王朝,经济、科技的发展催使新兴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萌芽,打破地域的局限性、开辟海外经济文化交流新通道已是时代的要求,海上交通逐渐取代陆路成为各国贸易交流的主要干线。只不过在这个时候,中国明朝郑和下西洋率先揭开了世界性新航线开辟的序幕。然而,由于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东西方一些国家在寻求“走出去”的道路上却截然不同。与西方一些国家推行殖民掠夺和对外扩张形成鲜明对照,中国明朝郑和下西洋施行的是睦邻友好、互利双赢的和平交往政策,不仅推动了当时中国海外贸易和经济发展,而且促成了马六甲及东南亚长达一百年的兴盛和繁荣。其原因还是因为郑和下西洋主要目的首先在于开展海外贸易。

明永乐登基后,由于种种缘故一直对发展航海事业情有独钟,大规模派船远航虽不乏封建帝王那种宣扬国威之嫌,但主要的还是发展海外贸易。明朝仍然沿袭着自元朝的朝贡贸易制度,并指定沿海港口与周边各国进行贸易,但由于农业和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处于“永乐盛世”的明王朝需要同海外各国展开更密切的贸易往来,促进经济交流。而在有局限的陆上丝绸之路逐渐沉寂以后,开辟海上通道成为必然的选择。郑和下西洋所到之处主要是开展贸易活动,以“朝贡贸易”为基本形式,同时推行“官方贸易”、带动“民间互市”等。郑和七下西洋,在东南亚曾于两处设立商馆,一处在苏门答腊北部的须文答腊,另一处即在马六甲。郑和的船队给马六甲带去了无限商机,也使该地的繁荣引起世人的瞩目。据跟随郑和三次下西洋的马欢在《瀛涯胜览》中记载,尤以马六甲的商馆最为重要:“凡中国宝船到彼,则立排栅,如城垣。设四门更鼓楼,夜则提铃巡警。内又立重栅,如小城,盖造库藏仓廒,一应钱粮,顿在其内。去各国船只,回到此处取齐,打整番货,装载船内,等候南风正顺,于五月中旬开洋回还。”这可见当时马六甲的贸易繁盛景象。毫不夸张的说,当时的马六甲已在葡萄牙海盗造访前经成为了世界贸易的中心。

而为了保护马六甲,与周边各国特别是东南亚各国建立睦邻邦交也是必须的。明永乐时期,中国沿海各地经济繁荣,但周边海盗十分猖獗。为了争取和平安宁的周边环境,采取了“厚往薄来怀柔远人”、“外抚四夷”等“静海”方略,对外积极推行开放和睦邻友好政策,加强经济文化往来,期盼同海外各国“共享太平之福”。郑和下西洋就是实施这一对外政策的一个重大举措。事实上,郑和及其率领的船队所到之处,均致力于和平、亲善和友好往来,致力于调节纠纷、缓和矛盾与冲突,增进了与途经各国人民的友谊。虽然拥有几万人的庞大队伍,但并没有利用当地各国的弱小而占领那里的一寸土地,没有建立一个军事要塞或所谓的“殖民地”,这与后来欧洲殖民势力的做法显然是截然不同的。正是由于受郑和下西洋的良好影响,在明朝永乐、宣德年间,来中国朝贡的海外国家多达六十余国。值得一提的是,1408年文莱王麻那热加那率150人的使团来华,病逝后还被明朝厚葬于南京城郊,现在南京雨花台西的石子岗的文莱王墓,就成为中、文友好关系的历史见证。此后,东南亚诸国来中国的使团也不断增多。据史料记载,明朝洪武年间,一时曾有东南亚三十余国的使节来华。

这些诸多举动也促进了各国文明的交汇与互动。郑和既是和平的使者,也是人类文明传播的使者。郑和下西洋使中国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角,大量外来文化传入中国、与中华文化相融合,同时中国的古代文明也随之再度大量远播海外。他所率领的船队,通过贸易交流、树碑施德、无偿赠予等多种方式,广泛传播了中华文化和艺术,带去了包括农业技术、纺织技术、建筑雕刻技术,特别是航海和造船技术等在内的许多先进技术和手工艺品,促进了当地科学文化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对马六甲形成各民族、宗教和睦相处、和谐共存的局面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同时,也从海外引进了珍异动植物和名贵药材、香料等,了解了沿途各国的风土人情和文化艺术。这都促使了当时马六甲成为一个新的东西方文明交汇和互动中心。所以,至今马六甲海峡沿岸各国仍保存了许多与郑和有关的历史文物和遗迹,流传着许多关于郑和的故事和传说。这也反映了郑和下西洋所留下的文化影响以及当地人民对他的景仰。

与此同时郑和也开辟了多条别的航线:1405年之后的28年间,郑和七次奉旨率船队远航西洋,航线从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直达西亚和非洲东岸,途经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的航行比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早87年,比达·伽马早92年,比麦哲伦早114年。由于大明永乐十九年的北京紫禁城的那次大火把郑和下西洋的大部分资料全烧了,所以国人今天看不到了。在世界航海史上,他开辟了贯通太平洋西部与印度洋等大洋的直达航线。600年前,从1405年开始,在28年间,郑和率领中国大明皇朝的200多艘船航行在世界海域上,造访各国。据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哈佛大学的李约瑟博士估计,1420年间中国明朝拥有的全部船舶,应不少于3800艘,超过当时欧洲船只的总和。今天的西方学者专家们也承认,对于当时的世界各国来说,郑和所率领的舰队,从规模到实力,都是无可比拟的。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国国力的强盛,中国的海军纵横大洋,实现了万国朝贡,盛世追迹汉唐。

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蜡、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这些记载都代表了中国的航海探险的高峰,比西方探险家达伽马、哥伦布等人早八十几年。当时明朝在航海技术,船队规模、航程之远、持续时间、涉及领域等均领先于同一时期的西方,创造世界航海史的奇迹。而这些海上贸易通道上也具有巨大的国际意义。其中有明文记载的是以下21条:

航线

起点

昼夜

终点

1

太仓刘家港

福建长乐太平港

2

福建五虎门

10

占城国

3

占城

3

真腊国

4

占城

10

暹罗国

5

占城

10

交栏山

6

占城

20

爪哇国

7

满剌加

9

苏门答剌

8

满剌加

3

阿鲁

9

苏门答剌

1

龙涎屿

10

苏门答剌

12

锡兰山国

11

苏门答剌

20

榜葛剌国

12

龙涎屿

5

翠兰屿

13

锡兰山国

10

古里国

14

锡兰山国

7

溜洋国

15

锡兰山国

21

卜剌瓦国

16

古里国

10

忽鲁谟斯

17

古里国

20

剌撒国

18

古里国

22

阿丹国

19

古里国

20

佐法儿国

20

小葛兰国

20

木骨都束国

21

忽鲁谟斯国

4

天方国

现在就简单介绍下郑和七下西洋的经过以及主要发生的事件。

第一次下西洋

永乐3年(1405年)6月,郑和第一次下西洋,顺风南下,到达爪哇岛上的麻喏八歇国。发生了著名的“爪哇事件”。爪哇古名阇婆,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为南洋要冲,人口稠密,物产丰富,商业发达。当时,这个国家的东王、西王正在打内战。东王战败,其属地被西王的军队占领。郑和船队的人员上岸到集市上做生意,被占领军误认为是来援助东王的,被西王麻喏八歇王误杀,计一百七十人。郑和部下的军官纷纷请战,说将士的血不能白流,急于向麻喏八歇国进行宣战,给以报复。

解密郑和第七次下西洋的目的:郑和下西洋的意义重大(2)

“爪哇事件”发生后,西王十分惧怕,派使者谢罪,要赔偿六万两黄金以赎罪。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就出师不利,而且又无辜损失了170名将士,按常情必然会引发一场大规模战斗。然而,郑和身负永乐皇帝的秘密使命,怕一旦大开杀戒,沿路西洋各国恐惧明朝前来侵略,之后又得知这是一场误杀,鉴于西王诚惶诚恐,请罪受罚,于是禀明皇朝,化干戈为玉帛,和平处理这一事件。明王朝决定放弃对麻喏八歇国的赔偿要求,西王知道这件事后,十分感动,两国从此和睦相处。

随后到三佛齐旧港,时旧港广东侨领施进卿来报,海盗陈祖义凶横,郑和兴兵剿灭贼党五千多人,烧贼船十艘,获贼船五艘,生擒海盗陈祖义等三贼首。

第二次下西洋

永乐5年(1407)9月。第二次远航主要是送外国使节回国。这次出访所到国家有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渤尼(今文莱)、暹罗(今泰国)、真腊(今柬埔寨)、爪哇、满刺加、锡兰、柯枝、古里等。到锡兰时郑和船队向有关佛寺布施了金、银、丝绢、香油等。永乐7年二月初一,郑和、王景弘立《布施锡兰山佛寺碑》,记述了所施之物。此碑现存科伦坡博物馆。郑和船队于永乐7年夏回国。第二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000多人。

第三次下西洋

永乐7年(1409年)9月,郑和、副使王景弘、候显率领官兵二万七千余人,驾驶海舶四十八艘,从太仓刘家港启航,敕使占城,宾童龙,真腊,暹罗,假里马丁,交阑山,爪哇,重迦罗,吉里闷地,古里,满剌加,彭亨,东西竺,龙牙迦邈,淡洋,苏门答剌,花面,龙涎屿,翠兰屿,阿鲁,锡兰,小葛兰,柯枝,榜葛剌,卜剌哇,竹步,木骨都束,苏禄等国。费信、马欢等人会同前往。满剌加当时是暹罗属国,正使郑和奉帝命招敕,赐双台银印,冠带袍服,建碑封域为满剌加国,暹罗不敢扰。满剌加九洲山盛产沉香,黄熟香;郑和差官兵入山采香,得直径八九尺,长八九丈的标本6株。

随后郑和访问锡兰山国时,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儿“负固不恭,谋害舟师”,被郑和觉察,离开锡兰山前往他国。回程时再次访问锡兰山国,亚烈苦奈儿诱骗郑和到国中,发兵五万围攻郑和船队,又伐木阻断郑和归路。郑和趁贼兵倾巢而出,国中空虚,带领随从2000官兵,取小道出其不意突袭亚烈苦奈儿王城,破城而入,生擒亚烈苦奈儿并家属。

第四次下西洋

永乐11年(1413年)11月,郑和,副使王景弘等奉命统军27000余人,出使满剌加,爪哇,占城,苏门答剌,柯枝,古里,南渤里,彭亨,吉兰丹,加异勒,勿鲁谟斯,比剌,溜山,孙剌等国。郑和先到占城,奉帝命赐占城王冠带。离开之后郑和船队前往了苏门答剌,当时伪王苏干剌窃国,郑和奉帝命统率官兵追剿,生擒苏干剌送京伏诛。随后郑和舰队在三宝垄停留一个月整休,郑和费信常在当地华人回教堂祈祷。郑和命哈芝黄达京掌管占婆华人回教徒。首次绕过阿拉伯半岛,航行东非麻林迪(肯尼亚),永乐13年(1415年)7月回国。同年11月,榜葛剌特使来中国进献“麒麟”(即长颈鹿)。

第五次下西洋

永乐15年(1417年)郑和在泉州回教先贤墓行香,往西洋忽鲁谟斯等国公干,护送古里、爪哇、满剌加、占城、锡兰山、木骨都束、溜山、喃渤里、卜剌哇、苏门答剌、麻林、剌撒、忽鲁谟斯、柯枝、南巫里、沙里湾泥、彭亨各国使者及旧港宣慰使归国。随行有僧人慧信,将领朱真、唐敬等。郑和奉命在柯枝诏赐国王印诰,封国中大山为镇国山,并立碑铭文。忽鲁谟斯进贡狮子,金钱豹,西马;阿丹国进贡麒麟,祖法尔进贡长角马,木骨都束进贡花福鹿、狮子;卜剌哇进贡千里骆驼、鸵鸡;爪哇、古里进贡麾里羔兽。永乐17年(1419年)夏回国。(宋末泉州市舶司提举蒲寿庚之侄蒲日和,也与太监郑和,奉敕往西洋寻玉玺,有功,加封泉州卫镇抚)

第六次下西洋

永乐19年(1421年),明成祖命令郑和送十六国使臣回国。为赶东北季风,郑和率船队很快出发,到达国家及地区有占城、暹罗、忽鲁谟斯、阿丹、祖法儿、刺撒、不刺哇、木骨都束、竹步(今索马里朱巴河)、麻林、古里、柯枝、加异勒、锡兰山、溜山、南巫里、苏门答刺、阿鲁、满刺加、甘巴里、幔八萨(今肯尼亚的蒙巴萨)。永乐20年(1422年)郑和船队回国,随船来访的有暹罗、苏门答刺和阿丹等国使节。

永乐22年,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炽即位,调整了其父的扩张政策,对内采取措施减轻民困,对外进行战略收缩。当时由于营建北京、连年北征,致使军民疲敝、财政紧张,夏元吉劝说他停罢下西洋,仁宗赞同。

第七次下西洋

宣德五年(1430年)安南复立标志着明朝在陆路上的战略退却,中南半岛诸国不再驯服;停下西洋标志着明朝在海路上的战略退却,海岛诸国压力骤减。明朝在南海地区军事存在的消失直接导致西洋朝贡体系的松散与瓦解。明宣宗弃交趾布政司引发的地缘地震是朱瞻基也没有料到的。为了保住面子,命年老的郑和往西洋忽鲁谟斯等国公干,随行有太监王景弘、李兴、朱良、杨真,右少保洪保等人。第七次下西洋人数,根据明代祝允明《前闻记下西洋》记载,有官校、旗军、火长、舵工、班碇手、通事、办事、书弄手、医士、铁锚搭材等匠、水手、民梢等共27550人。

宣德六年(1431年)郑和船队在长乐停留约半年,在此期间,郑和曾率领兴平三卫指挥千百户和州府官员,到福建湄州屿,卖办木石,重修湄州天妃宫。又在长乐县南山三峰塔寺之旁,修建长乐天妃宫,11月建成,树立《天妃灵验之记》碑,并铸造铜钟一口,铭文:“永远长生供养,祈保西洋往回平安,吉祥如意者,大明宣德六年岁次辛亥仲夏吉日,太监郑和,王景弘同官军人等,发心铸造铜钟一口。”

这次航行,从竹步向西走,再往西到南,往南走,到达非洲南端,接近莫桑比克海峡。遗憾的是郑和也在这次航行的过程中去世。

至此,郑和下西洋结束,华夏民族对海洋的最后一次官方探索落下了帷幕。

解密郑和第七次下西洋的目的:郑和下西洋的意义重大(3)

郑和下西洋带来的成果是显而易见的。最大的成就是改变了自明太祖朱元璋以来的禁海政策,开拓了海外贸易。当初永乐兴靖难之师,夺得帝位,赏赐功臣士兵,召集天下儒生编辑永乐大典,造大船,遣太监郑和六下西洋,遣大兵攻打越南,又营建北京宫殿,用南方五省赋税,历14年营建武当山道观,所费以万万计,致使国库空虚,馈饷空乏。为了解决财政困难,明成祖推动下西洋,扩大海外贸易。根据学者估计,下西洋贸易开放政策,为明朝政府带来的利益,至少合黄金二三十万两,白银千万两,是宋元市舶司收入的十几倍。另外,得到明室发出勘合的藩属国因可以于3个通商口岸如泉州和宁波通商而向明朝国内输入了西洋货品,如芦荟、金镶戒指。

但是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虽然声势浩大,明成祖和郑和死后不久,中国船队便绝迹于印度洋和阿拉伯海,中国的航海事业突然中断了,这使得中国与西洋各国业已建立起来的联系戛然而止。从此,中国人传统的海外贸易市场逐渐被欧洲人所占据,并最终退出了正在酝酿形成中的世界性市场。相反,哥伦布和达·伽马开辟新航路后,在西欧激起了远洋航海的热潮。在中国,作为国家的政治任务,郑和下西洋对于中国的经济的刺激作用微乎其微。而在西方,东方的商品和航海贸易的利润直接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那么为什么郑和下西洋会被终止呢?

首先郑和下西洋所有的收入来源都不是民间而是主要以朝贡贸易为主,"政治挂帅"而忽视经济实利,有"厚往薄来"之说 ,从而也使得远航难以为继。根据历史资料显示,郑和下西洋以及朱棣对这些外邦朝贡者的大量赏赐,引发了帝国的恐慌,仅仅白银一项,每年就花费600万两,还不包括对两万官兵的嘉奖。由于船队携带铜钱出国收购,致使铜钱大量外流,造成国内"钱荒",严重消耗了国库储备,引起钱币的大规模贬值。郑和第六次下西洋时的物价,比第一次时上涨了300倍(此2数据众说纷纭,但可以肯定入不敷出)。而民间贸易虽然已经从明初的海禁到永乐时期与西洋“通商互利”,但是民间获得的正规贸易利润根本可依忽略不计。

其次,文官集团与宦官集团争权夺利、以郑和为代表的宦官集团失败等因素也被认为可能与下西洋的终止有关。这是因为,郑和所主导的巨型国企,对全球贸易的垄断,这严重的破坏了国外、国内资本家、特别是文官集团的共同利益。于是在文官集团的主导下明朝开始了常年不修武备。北边有鞑靼,南边有安南缅甸,东边有倭寇最终都酿成了大祸。

其实早在朱元璋时期,就挡了胡惟庸等文官们的财路,所以文官集团联合起来,密谋造反。现在,永乐所建立的海上霸权,垄断了全球贸易,这更是严重的阻挡了文官集团的财路。文官集团要不顾一切,不择手段的,肢解这个巨无霸一样的超级国企。

机会终于到了,宣德帝驾崩,年幼的明英宗继位。文官集团欺负明英宗年幼不能理政,便勾结辅政太监,废止了大明帝国的船队,肢解了当时海洋上最大的海军舰队,肢解了帝国海上霸权,终结了大明帝国官方所控制的全球海上贸易,终结了帝国所主导的海上丝绸之路。

至此之后,郑和耗费一生的心血所开创的海权时代开始再次旁落于穆斯林海商之手。国内的文官集团,负责提供政治庇护,国内的文官集团,负责进行出口,国外的穆斯林海商,负责进行把中国的商品销售到世界各地。这个以资本为纽带,缔结起来的复合利益集团,联手控制了当时的海上贸易。

在明宪宗时期,有人建议重新下西洋控制贸易赚钱,重新振兴三宝船队这个巨型国企。文官集团为了防止国有企业抢他们的走私生意,刘大夏还藏匿了宝船设计建造的图纸,航海地图,航海技术,以及一系列相关档案。

这些被匿藏的造船、军事、航海技术档案,都去了哪里呢?答案是,被文官集团输出给了穆斯林。因为穆斯林是他们的运输队,他们为了赚更多的钱,先是毁掉了帝国的海洋霸权,接着再把核心技术,打着民间学术交流的名义,都输出给了穆斯林。这便是西方大航海时代,迷一般的突然崛起,造船、航海、军事技术出现跨越式革命的根源。

文官集团的思路是,勾结穆斯林,与国内资本家一起,三者形成利益共同体。以走私为贸易形式,共同反对国企垄断和对抗朝廷对走私的打击,对民营商业活动的抑制。这也是明王朝中期开始直至清末沿海走私屡禁不鲜的最主要原因。

回首最后一次下西洋:1430年(宣德五年六月),明代的第五个皇帝--明宣宗朱瞻基因弃交趾导致诸海外藩国多不来朝,为了挽回地缘地震所带来的恶劣影响派遣年老体衰的郑和、王景弘率领船队,访问了忽鲁谟斯等二十来个国家。因为这次访问的国家多,地域广,路程远,因而时间也就很长。(郑和最后也死在了回航的途中)当时虽然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一旦停止航海了以后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长期的和致命的。从此以后海外诸国宣德后贡使渐稀,"自宣德以还,远方时有至者,要不如永乐时","大抵海外之国,无事则废朝贡而自立,有事则假朝贡而请封"。

此后,永乐、郑和建立的朝贡体系名存实亡。不再组织国家层面的航行,虽然仍然可以采取开放海上贸易的政策。但事实上,在停止国家组织的郑和下西洋活动的同时 ,海洋也被封闭起来了。虽然众多无名英雄冒着违反国家法令的危险,凭着勇气和求生的欲望,赤手空拳,乘风破浪,到海外开拓新世界、新事业,但及文官集团对海洋权益的垄断,仍导致中国失去海洋数百年。以至于造成了在世界史的关键时期海洋在中国近代史上的缺位。

而欧洲人则开始了对海洋的新开发。他们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从而揭开了资本原始积累的序幕。从这一点来看,哥伦布等人的航海活动,对于欧洲乃在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先前的郑和下西洋所无法比拟的。在郑和下西洋之前,中国经济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结构的转型,已出现了符合世界历史潮流的新趋向。然而,随着郑和下西洋活动的终止,中国政府将自己与当时正在形成的世界市场隔绝开来。而欧洲人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欧洲人在海外广阔的领域里建立了众多的殖民地,特别是马六甲被葡萄牙人抢占以后,整个欧洲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才得以迅速完成。大量的黄金,白银流入欧洲,引起"价格革命"--金银贬价,使得物价上涨,而"价格革命"则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为殖民主义和奴隶贸易开辟了道路。

郑和下西洋,其船舶技术之先进,航程之长,影响之巨,船只吨位之大,航海人员之众,组织配备之严密,航海技术之先进,在当时的世界上,都是罕有其匹的。他们的航海成就显然丝毫不比西方人逊色,甚至在航海时间,船队规模以及航海技术诸方面,均是哥伦布等人的航海活动所望尘莫及的。然而,应当看到,郑和远航与西方人开辟新航路的结局,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后果。虽然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件世界性的盛举,但是从此,就再没有此类的壮举了。郑和舰队辉煌的航海成果,居然以一种滑稽的形式被彻底毁灭了,中国和人类社会史上一次伟大的转折擦身而过。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