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输血服务蓝皮书哪年发布:输血服务蓝皮书

输血服务蓝皮书哪年发布:输血服务蓝皮书(一) 机构设置一 基本情况(以下为正文)佳木斯市是黑龙江省地级市,位于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汇流而成的三江平原腹地,是黑龙江省东北部中心城市,全市共辖4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3个县,总面积3.246万平方千米;2020年总人口233.3万人。全市签订供血协议的医疗机构共23家,其中三级医院11家,二级医院8家,其他医疗机构4家。已连续十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佳木斯市中心血站始建于1988年,隶属于佳木斯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是财政部分补助的事业单位(副处级)。2020年全市有22721人次无偿捐献全血40625U,比2019年下降6.4%,捐献血小板1362.5治疗量,比2019年增加8.0%。荣获2018-2019年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

【编者按】本文摘选自《中国输血行业发展报告(2021)》B9 ,作者 黄雪丽,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血站党总支书记、站长,主任技师;张显达,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血站业务科科长,主任技师。

【摘 要】此报告对2020年佳木斯市采供血基本情况进行总结,从无偿献血者招募、血液采集、血液成分制备、血液检测、血液供应等方面对工作特色进行分析。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多元化的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完善团体招募机制,优化团体献血流程,提供个性化献血服务,保证血液采集。通过临床用血精准化,加强供血与用血的合作,保障辖区内临床用血的同时,对周边地市给予援助。提出健全无偿献血工作机制,开展修订《黑龙江省献血条例》工作,政府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责任,合理增加人员编制,建立薪酬体系,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实现血站与用血医疗机构所有的信息管理系统联网,共享储供血量的信息等相应对策,解决当前采供血工作存在的问题,以期全力保障用血需求,提升血液安全保障水平。

【关键词】佳木斯市 无偿献血 血液供应

输血服务蓝皮书哪年发布:输血服务蓝皮书(1)

好消息:《输血服务蓝皮书》第六部 《中国输血行业发展报告(2021)》出版发行


(以下为正文)

佳木斯市是黑龙江省地级市,位于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汇流而成的三江平原腹地,是黑龙江省东北部中心城市,全市共辖4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3个县,总面积3.246万平方千米;2020年总人口233.3万人。全市签订供血协议的医疗机构共23家,其中三级医院11家,二级医院8家,其他医疗机构4家。已连续十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

佳木斯市中心血站始建于1988年,隶属于佳木斯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是财政部分补助的事业单位(副处级)。2020年全市有22721人次无偿捐献全血40625U,比2019年下降6.4%,捐献血小板1362.5治疗量,比2019年增加8.0%。荣获2018-2019年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

一 基本情况

(一) 机构设置

佳木斯市设置1家中心血站,3家中心血库,3家储血点,负责为辖区43家医疗机构提供去白细胞全血及8种成分血。佳木斯市中心血站设有外采科、成分制备科、检验科、供血科、质控科、血型研究室等12个科室,占地面积5406平方米,建筑面积10147平方米,其中业务用房8080平方米,辅助用房2067平方米。现有2个核酸检测实验室,是黑龙江省四个血液核酸检测备用实验室之一,担负着周边地市中心血站的应急检测任务。

(二) 人员情况

血站现有工作人员8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65人,占74.7%;编制内实有60人,占69.0%,编制外聘用27人,占31.0%;本科以上学历62人,占71.3%;高级职称13人,占14.9%;中级职称20人,占23.0%;初级职称36人,占41.4%。

(三) 设备配置情况

配有Trima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Amicus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费森尤斯血液成分分离机,Haemonetics血液处理仪,大容量低温离心机,哈米尔顿、费米全自动加样检测系统,伽利略血型分析仪,罗氏核酸检测仪,达亚美卡式血型鉴定仪,全自动VERSATREK血培养系统,多美达血浆速冻机,冷库等大型关键设备40余台套,拥有完善的血液信息管理系统。

(四) 采血点设置情况

设置7个采血点,其中在人流比较集中的繁华商业区设置4个固定采血点(包括站内采血大厅),2处房车,1台流动采血车。

二 无偿献血和血液采集情况

(一)无偿献血情况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街头人流减少,献血者锐减,血液采集量大幅度减少,临床用血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佳木斯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争取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支持,与市直机关工委、市总工会、团市委联合下发《关于紧急启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团体无偿献血工作的通知》,有124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团体献血活动,3589人捐献全血4881U,占全年采血量的14.4%。在微信公众号推出预约献血,采用短信、电话精准招募固定献血者,成功招募815人,捐献全血1150.5U。打造无偿献血品牌活动,选择个性化纪念品,培训志愿者,确定献血主题,发布献血海报,推出互动打卡趣味游戏,在“精准预约、有序献血、安全健康”的前提下,举办“白衣天使献血月”、“燃青春·献热血大学生团体献血”、“我运动,我献血,我健康”等主题献血活动,其中进行了16场大学生献血专场,有2067人捐献全血2639U,同比2019年增长84.2%。根据血液库存的预警,在用血医院动员献血,既履行了“用血医疗机构应当加强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的职责,也开发了无偿献血的一部分资源,有399人捐献全血649U。

(二)血液采集与供应情况

2020年共采集全血34009U,单采血小板1362.5治疗量,全血同比2019年减少2563U,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影响,本年度用血量下降,为有效保护血液资源,按照采供血动态平衡的原则,随之减少采血量。从近五年采集量趋势图分析(见图1、图2、表1),全血采集量呈增长态势,单采血小板采集量呈下降态势,但2020年单采血小板采供量略有上升,说明疫情下重症患者对单采血小板的需求增加。

表1 2016~2020年血液供应情况 单位:U

时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红细胞类

34167

35061

35852

35884

32532

血小板

1901

1783

1513

1288

1343

浆类

28539

23972

25844

24178

28553

冷沉淀

3601

3393

4932

4811

4894

(三)无偿献血人群特征

献血人群职业构成比中,学生、公务员、教师、医务人员呈逐年增多趋势,表明团体献血招募效果明显,不能准确归类的其他职业占比明显下降,表明无偿献血登记征询更规范、更准确(见表2)。

献血量以400ml为主,但是200ml献血量逐年增加,是由于大学生献血者持续增多,为预防献血相关血管迷走神经反应,建议其首次捐献200ml(见表3)。

表2 2016~2020年献血人群职业构成占比 (单位:%)

职业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工人

6.7

9.0

10.4

10.2

9.6

农民

10.3

16.1

19.0

19.8

16.1

学生

6.1

10.5

14.0

12.5

15.9

军人

0.6

0.7

1.0

1.3

1.1

公务员

2.0

2.7

3.3

3.3

4.5

教师

0.6

1.2

1.8

1.7

2.2

医务人员

1.6

3.1

3.2

4.6

6.1

职员

11.2

8.0

7.1

8.0

9.2

其他

60.9

48.8

40.2

38.7

35.3

表3 2016~2020年献血量占比情况(单位:%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0ml

15.6

19.8

23.5

22.4

23.7

400ml

84.3

80.1

76.4

77.4

76.1

非标量

0.1

0.1

0.1

0.2

0.2

三 血液成分制备情况

配置了全自动血液滤白监测仪、血液成分分离机等智能设备,成分血分离制备实现从手工化到全自动化的变革,实现制备人员、制备时间、制备过程的全程可追溯,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保证了血液安全。2020年遵循按需制备的原则,共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3434.75U,洗涤红细胞833U,新鲜冰冻血浆30483U,冰冻血浆8763U,病毒灭活冰冻血浆9245U,冷沉淀凝血因子5240U,小分装50U,临床成分用血率99.9%,其中有9U抗筛阳性红细胞洗涤后发放,有效保护血液资源。为儿科患者提供50U小分装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表明满足服务用血需求个性化意识持续增强。

四 血液检测情况

(一)献血前检测

在多渠道宣传献血前注意事项的同时 加强初筛人员、试剂、仪器设备规范化管理,开展献血前检测质量控制,有效减少不合格血液的采集,大大降低血液报废率。献血前检测不合格中(见表4),ALT不合格最多,与我国大部分地区街头捐献全血初筛淘汰结果相同[1][2]。

表4 2016~2020年献血前检测项目不合格占比 (单位:%)

ALT

HBsAg

HGB

梅毒抗体

其他

2016年

5.2

0.4

0.6

0.2

2.2

2017年

8.3

0.6

1.5

0.4

5.7

2018年

7.3

0.4

2.2

0.4

5.5

2019年

11.1

0.5

5.2

0.2

5.0

2020年

10.6

0.4

3.0

0.2

4.4

注:“其他”包括脂血、健康征询、一般检查。

(二)血液检测

2020年共检测标本23335份,有19856份标本增加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项目。2016~2020年检测不合格情况见表5。近年NAT检测阳性数及拆分情况见表6,核酸拆分阳性率逐年增长,无效拆分持续减少,表明检测人员能力水平、试剂利用效率提高。2020年拆分次数增加,阳性率比2019年略有降低,是由于采用酶免检测与核酸检测平行实验的策略,这样可以有效缩短血液检测周期,缩短待检血液等待时间,加快血液的放行速度。

表5 2016~2020年检测标本不合格情况(单位:%)

ALT

HBsAg

抗-HCV

抗-HIV

抗-TP

NAT

其它

2016年

0.41

0.38

0.12

0.07

0.32

0.06

0.07

2017年

0.11

0.33

0.07

0.03

0.3

0.05

0.07

2018年

0.2

0.2

0.06

0.07

0.29

0.04

0.06

2019年

0.2

0.14

0.08

0.19

0.38

0.05

0.01

2020年

0.28

0.09

0.06

0.09

0.24

0.06

0.07

表6 2016~2020年核酸检测总数及拆分情况

检测标本总数(份)

阳性数(份)

拆分次数(次)

拆分阳性率(%)

2016年

24142

15

38

4.93

2017年

24203

11

26

5.29

2018年

24866

12

21

7.14

2019年

24934

13

17

9.56

2020年

23555

13

24

6.80

五 特色做法

(一)创新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模式,提升公众参与度

开展多元化无偿献血宣传。2020年佳木斯市中心血站在市新闻综合广播、交通广播、《三江晚报》开辟无偿献血宣传栏,全年发布公益广告4380条、刊发无偿献血新闻报道13篇。无偿献血先进人物走进演播室,讲述献血故事,分享献血体验,使无偿献血宣传更直观,更具感召力,营造了无偿献血的良好氛围。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在第17个世界献血者日推出《血小板捐献过程》、《一袋血的旅程》两场直播,关注量达9564人次,佳木斯市无偿献血形象大使张国强录制的宣传视频广泛传播,以时尚、新颖、个性化的宣传方式跟热点,聚能量,提升了公众无偿献血参与率。

(二)健全团体献血招募机制,优化团体采血服务

团体无偿献血是应对突发用血事件、补充血液库存的重要手段,不仅保证了血量的充足,还扩大了社会公众对无偿献血的理解与信任,有效带动民众献血的热情。2020年我站完善团体招募机制,增加招募人员,建立团体献血单位数据库,联合市直机关工委、市精神文明办等政府部门向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发出无偿献血倡议,依据团体人群特点确定多元化的宣传策略,优化团体献血流程,提供个性化献血服务,减少人群聚集及缩短献血等候时长,做到“精准预约、有序献血、安全健康”。开展登门回访致谢,提供健康知识培训、血站开放日等延伸服务,提高团体献血的积极性,2020年团体献血人数比2019年增加93%、采血量增加96%。

(三)强化献血服务技能,提升献血者满意度

2020年制定针对性强的培训考核标准,分析考核结果,改进培训方式,使培训工作科学、有效地实施,开展培训17次,培训842人次。通过小组合作、单人全程、单人专项等不同方式,连续4年开展“5.12献血服务技能竞赛”,涵盖采血前、中、后护理等各服务环节。通过多维度竞赛方式提升医护人员的沟通能力、心理疏通能力、静脉穿刺能力,有效识别和预防献血不良反应。2020年实现献血服务零投诉,重复献血者达到61.23%。

(四)深化用血知识培训,提升供血服务水平

召开年度全市用血安全会议,加强供血人员业务知识培训,扎实掌握全血及成分血使用,严格用血指征,正确评估临床用血申请,深入用血医院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实现临床用血精准化,有效节约血液资源。选派人员到用血医院进修,加强供血用血的合作,赢得彼此的支持,确保用血安全。2020年在保障我市临床用血外,向周边地市调出血液42次983U,发挥了我市作为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紧急救治中心的作用。向用血医院征求供血服务意见,查找薄弱环节,提升供血服务能力,持续提高辖区临床用血安全水平。

(五)严格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确保血液安全

2020年是我站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年,将ISO15189实验室认可准则与“一法两规”有机结合,重新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满足从献血者宣传招募、血液采集、制备、检测、供应等采供血全过程的管理要求,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和检测能力。日常质量监督检查与内部审核相结合,设立科室质量监督员对日常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业务科每月检查各科室工作质量,开展规范的内部审核对所有发现问题均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并跟踪验证落实情况,设立质量建设奖,有效提高采供血工作质量。

六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建议

(一)无偿献血工作机制不完善

采供血工作尤其是无偿献血工作是关乎人民健康的社会公益事业,仅仅靠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采供血机构是无法得到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参与。《黑龙江省献血条例》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献血工作,应当将献血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领导工作日程广泛宣传无偿献血意义,因此政府要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责任,切实履行无偿献血场所的规划与建设、无偿献血户外公益宣传广告设置、无偿献血科普进课堂,无偿献血表彰等工作,切实有效动员无偿献血。市财政应加大对中心血站的投入,合理增加人员编制,建立公益一类保障公益二类管理的薪酬体系,提高人员待遇,吸引、培养和保留人才,确保采供血专业人员的稳定与发展。

(二)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待提升

出现突发用血事件时,快速应急保障体系不够顺畅,人数较多的固定无偿献血团体储备不足,媒体、公众反应比较滞后,建议从政府层面制定科学合理多部门联动的应急动员预案,定期进行演练,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快速精确进行安全采供血,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提高抢救用血保障能力。

(三)信息化建设步伐较慢

血站与用血医疗机构所有的信息管理系统未实现联网,不能实现储供血量的信息共享,用血医疗机构血费直免报销程序繁琐,给献血者带来一定的不便,影响献血者的获得感。建议由省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统筹进行采供血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地市级中心血站,中心血站与用血医疗机构信息的互连互通,实现采供血,临床用血管理的信息共享,提高血液库存管理、血液预约申请、临床用血评估、血液调配、输血反应分析等工作效率,促进血液管理与使用的科学化,规范化。

综上所述,佳木斯市中心血站的年采血量从90年代初期不足10000U,发展至2020年的35000U左右,从单一的全血到11种成分血的供应,质量管理体系经历从无到有,从粗到细的建设历程,实现了采供血的标准化规范化,保证了全市的医疗用血需求和用血安全。但受城市体量小、人口净流出多,地域经济相对落实的限制,未来我市采供血形式依然十分严峻,我们将提前谋划,科学发展,稳步提升,持续健康发展无偿献血事业,为广大病人提供公平可及的安全血液。


参考文献

[2]黄璨:《中国大陆人群街头献血前初筛淘汰率的Meta分析》,《中国中输血杂志》 2018年第31卷增刊第1 期(中国输血协会第九届输血大会),第31-32页。

(完)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