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道德经的第一章众妙之门:道德经常无常有与众妙之门的打开

道德经的第一章众妙之门:道德经常无常有与众妙之门的打开老子通过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也就是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及其二者互动的观察和总结,写就了流传千年的著作《道德经》。达尔文长年对自然界动植物习性观察,提出了当时的异端邪说、如今世界公认的理论:进化论。在孩子的眼中,世界上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鲜有趣。最伟大的哲学家提出来的深刻问题,也充满了孩子般的天真,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存在与不存在的区别在哪里?这世界存在吗?我们能认识这个世界吗?宇宙的起源是什么?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砸到牛顿头上,牛顿思考了孩子可能会想到的问题,为什么苹果会往下而不是往上掉呢?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孩子们总是充满了好奇,为什么有太阳?我们是从哪儿来的?为什么有白天,有黑夜?那么多蚂蚁在一起做什么?

在孩子的眼中,世界上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鲜有趣。

最伟大的哲学家提出来的深刻问题,也充满了孩子般的天真,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存在与不存在的区别在哪里?这世界存在吗?我们能认识这个世界吗?宇宙的起源是什么?

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砸到牛顿头上,牛顿思考了孩子可能会想到的问题,为什么苹果会往下而不是往上掉呢?

达尔文长年对自然界动植物习性观察,提出了当时的异端邪说、如今世界公认的理论:进化论。

老子通过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也就是客观世界、主观世界及其二者互动的观察和总结,写就了流传千年的著作《道德经》。

……

从古至今,在人类的不断探索中,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所积累的知识越来越丰富。

各种著作、理论、发现以及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造就了极为丰富的物质和精神世界。

道德经的第一章众妙之门:道德经常无常有与众妙之门的打开(1)

想想看,人类失去好奇心,将会怎样?

所以,对于还没有认知的那一部分道,人类需要保持一份好奇心和充分的探索欲望,这样人类才能观察到未知世界精微之处。这就是“故常无欲以观其妙”的含义。好奇心和探索欲是打开未知世界的钥匙。

“常有欲以观其徼”是什么意思呢?

对于已经有了一定认知的那一部分道,人类要观察它的运行轨迹,从而发现更符合道的本质的规律。

无名是天地的开始,有名是万物之母。

“无”,是天地开始的时候,需要保持好奇心去探索,“有”的时候,万物诞生,开始发展,就需要观察事物的运行轨迹了。这就像长江、黄江的从源头开始,往下游流的时候,会产生无数的分岔。

道德经的第一章众妙之门:道德经常无常有与众妙之门的打开(2)

举个例子。人类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发现,从对“力”有模模糊糊的概念,再命名为“力”,在此之后,围绕着“力”,人类继续观察,展开各种研究。现在我们发现,根据力的性质不同,就有重力、万有引力、弹力、摩擦力、电磁力、核力等等各种力,光牛顿就有三大定律,力还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无数个公式,这些都是初、高中生、大学生的必学知识。力学又分为经典力学、理论力学、动力学、弹性力学、连续介质力学、相对论力学、量子力学,让无数学渣颤抖。

随着人类的继续探索,人们对“力”的规律掌握得越准确,越符合道的本质。

读《道德经》和国学经典,有一个重要到不能再重要的点,是读懂经典的关键,就是在读的过程中时刻记住情境。情境,情境是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之内,人、事、物是相互联系、变化、运动、发展的,这是我们中国人独特且最重要的思维方式,与西方的思维方式不同。西方人偏爱两极和对立,善与恶,善就是善,恶就是恶,黑就是黑,白就是白,不信上帝就下地狱。

所以,读到常无,常有,不能单独理解为,无,有,因为,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从无到有是一个过程。老子在后面会讲到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无到有,到更多,就是一个累积的过程。

我们中国人特别重视历史,读历史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站在高处,这时我们已经了解事情的结果,九层之台已经建成,千里之行已经走完,我们可以从起点,看一个人、一个事件、一个国家,从无到有是如何产生的,遵循自然规律,事件有怎样的走向,不遵循自然规律,事件又是什么样的走向,在哪个节点会产生什么样的分岔口,最终结果如何。对于我们自己而言,读了历史,我们又能总结出哪些经验教训。

古代人尤其重视观察与总结,古代人的思维都是相通的。不止是《道德经》第一章这样,《鬼谷子》第一章同样如此,在天地之间的圣人,要观阴阳之开阖,以名命物。

道德经的第一章众妙之门:道德经常无常有与众妙之门的打开(3)

中国人观察与总结世界,叫格物致知。人的认知分成了两大块,一块是物格,一块是人格。格物就是人通过观察自然规律,从中学习到人所需要掌握的东西。

中国人对于思维的发展,提出来了以物格为基础,人在观察总结后形成知识。

我们现在上学所学习的大部分知识,都是有关于物的知识。学习的层级越高,对物格的知识了解的就会越深入。

人的思维也是一样,人的思维的来源是对自然的认知,那么自然规律当然就是人的思维规律的参照。也正是如此,中国人才有了格物致知的观念。

那么格物致知有什么作用呢?是为了诚意正心。什么叫诚意正心?诚意就是要将人的意念坚定在以自然规律为准则的基础上。正心,指的是坚定地以自然规律为思维规律的架构。

古代人特别擅长通过观察总结到的自然规律来讲做人做事的道理。

姜太公钓鱼,钓到周文王这条大鱼。周文王向姜太公请教治理国家的道理,而姜太公跟周文王讲的却是钓鱼的道理。

“源泉深远,河水才能长流不息,河水畅流,鱼类才能生长繁衍,这是自然的情理。树根扎得很深,树木才能茂盛,树木茂盛,才会结出果实,这是自然的情理,君子志趣相同,情意相投,就会亲密合作,亲密合作就能同创伟业,这也是自然的情理。”

周文王听了头直点。

有了好奇心和探索欲,观察、总结,我们的认知不断扩大。

我们人类为什么能够从躲在山洞里瑟瑟发抖,摘摘野果子,啃野兽剩下的骨头,到现在把野兽隔离在动物园和保护区,住进安全温暖的房子,吃穿不愁?不就是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更加广阔更加深入嘛!如果人最初的认知是一个点,你可以把这个点看成是大江大河的源头,不断扩大,也可以看成图形中的一个点,大圈之外是无限的世界,大圈套小圈,小圈再套小圈,直到这个原点。

道德经的第一章众妙之门:道德经常无常有与众妙之门的打开(4)

这样我们就知道,“无”和“有”,这两个看起来是两个不同的状态,但都是从一个地方发展而来的。那就是人类对未知探索的欲望,探索有了发现,发现又产生了更多的探索,这样就打开了一扇认知“道”的奥妙的大门。

这就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含义。

任意一个点、一个圈,一个分支、一个概念、一个图式,都是“无”“有”共生,都是认知“道”的奥妙的大门。

道德经的第一章众妙之门:道德经常无常有与众妙之门的打开(5)

知行合一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小孩子学习能力非常强大,是因为小孩子是空的状态,他们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心,对什么都想要去了解。他们是看到、听到、感觉到就能记得住。

在孩子好奇心最充分的3到4岁,大量的模仿和行为的重复会形成许多对将来具有影响力的习惯。他们通过不断模仿来学习新知识和经常性的重复,来巩固已有的知识。他们跟大人学、跟其他人学习,模仿客观世界其他行为作为自己经验知识的储备。

对于成年人来说,培养孩子的好奇心非常重要。人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成正比,有好奇心未必一定会探索世界,但是没有好奇心,基本上也不会有探索的欲望。父母要避免竭尽所能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因为,孩子的物质需求过于满足,好奇心容易消失。

而培养孩子动脑、动手能力,因为好奇心得到满足而产生更多的好奇心,才是孩子不断成长的关键。

因此,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对于成年人怎么样引导教育孩子也是非常重要的方法。

《道德经》第一章(四)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