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港岛徒步路线:我花了10小时徒步穿越港岛
香港港岛徒步路线:我花了10小时徒步穿越港岛当时临近春节,上环的店铺把新年饰品都挂出路边卖,乍眼看去很喜庆,在繁华的香港地甚是罕见。有不少师奶带着朋友前来选购。还偶遇了在夹缝中努力工作的老裁缝。即使身边环境再恶劣,依然认真工作努力生活的样子好charm!由于友人也是住在油尖旺地区,于是早上11点约好一起出发。先坐大巴到西环,开启了当天14公里的城市徒步之旅。周末的红隧特别顺畅,不到半个小时便到达西环。不同于中环的高端大气上档次,西环和上环显得有生活气息很多。我们首先来到“高街”爬坡朝圣。高街原名第四街,但由于中文忌讳“四”字,后来根据其又长又斜的斜坡特色改名为高街。高街最出名的莫过于闹鬼的旧精神病院,二战时曾沦为日军刑场。但现在已改为西营盘社区综合大楼,被一身正气压住了。
家住红磡的我,其实平时起居饮食工作都集中在九龙,因为过海的交通相对较贵,非必要都很少过去港岛。但某天一位local友人问,是否有兴趣citywalk徒步港岛线?
我的第一反应是,你是认真的吗,要走完一整条地铁线?但马上我的猎奇心告诉我ok,这新奇的徒步路线挺合我心意的,走起!
地面之上,蓝蓝的港岛线是另一番风景。它时而富有人情味,时而国际大都会,时而美味可口。它让你看见香港每天都有很多不同的故事在发生。
由于城市徒步的线路位于市中心,行前无需做过多准备。只需穿上舒适的运动鞋、给手机充好电以及带上钱包就可以出发了。沿途补给或是茶餐厅或是小食店或是各大商场,应有尽有。
由于友人也是住在油尖旺地区,于是早上11点约好一起出发。先坐大巴到西环,开启了当天14公里的城市徒步之旅。
周末的红隧特别顺畅,不到半个小时便到达西环。不同于中环的高端大气上档次,西环和上环显得有生活气息很多。
我们首先来到“高街”爬坡朝圣。高街原名第四街,但由于中文忌讳“四”字,后来根据其又长又斜的斜坡特色改名为高街。高街最出名的莫过于闹鬼的旧精神病院,二战时曾沦为日军刑场。但现在已改为西营盘社区综合大楼,被一身正气压住了。
还偶遇了在夹缝中努力工作的老裁缝。即使身边环境再恶劣,依然认真工作努力生活的样子好charm!
当时临近春节,上环的店铺把新年饰品都挂出路边卖,乍眼看去很喜庆,在繁华的香港地甚是罕见。有不少师奶带着朋友前来选购。
相比于超市的便利,来光顾了多年的小店挑选心仪的年货已经成为附近街坊的小小仪式感了吧。
中午1点,离开上环,进入中环,高楼林立,错落有致。虽很现代,却少了几分温度,但这正是我们从小在电视中认识的香港。
来到金钟,必打卡添马公园。《寒战》老粉相信对这个地方不陌生!这里背靠香港政府总部,也是一些重要集会的举办地。
这里视野极佳,面向尖沙咀,左侧AIA摩天轮,右侧香港会展中心。平时如果没有集会人不多,很适野餐和自拍。
海风拂面,谈笑风生,酣畅淋漓。
但跟友人谈起,原来他也是第一次来添马公园,周末没事的话也不一定会想打卡这片打工仔的商圈。嗯,果然跟我的游客视角不太一样。
下午2点半,到达湾仔,行程已近1/3。肚子开始打鼓,才发现原来今天的午饭还没解决,刚好来到了下午茶时刻,是时候搜刮各种小吃。
首先来到华星冰室解决主食!听说,这是最容易偶遇明星且绝不踩雷的冰室。
但现实很骨感。跟无数次冰室经历一样,即使来到华星冰室也只能跟隔壁大叔搭台。而且在店员的怒睥下迅速解决点餐和就餐,只能偷偷拍下一碗通粉表示我曾来过。
明星分享到ins的那种惬意是不存在的。友人说:“习惯就好。”
主食过后继续逛吃逛吃,开始以路边小吃为主。比起IFC高大上的西式下午茶,本地老店“平靓正”更能满足我的胃。饭后甜品是大同老婆饼,再来一碗强记喳咋,去到北角打卡鱼蛋,最后再来一杯五青汁维持营养均衡。嗝~
五青汁是由青苹果、青椒、青瓜、苦瓜和芹菜一起榨汁而成。在内地貌似还没流行,但这是附近街坊的人气饮料。由于难以接受青椒的味道,实际上我喝的是一杯“走青椒”(不要青椒)的四青汁。肠胃不好的话需谨慎品尝,不然可能很快肚子就会一阵翻江倒海。
下午4点多,离开北角后基本都是沿着大马路而行。由于之前在拍照和吃东西上花了不少时间,要开始赶路到西湾河乘坐去鲤鱼门的渡轮了。
在香港念硕士的时候,有一个六十多岁的local同学跟我说:“吃海鲜不要去西贡,那里都是赚游客钱的地方,要去就去鲤鱼门。”至此,我对鲤鱼门的海鲜还真有些执念和期待,在港之年至少要去一次!
快步行军了差不多两小时,来到西湾河已经是下午快6点了,天色已渐暗。饥肠辘辘的我们近乎是狂奔去码头赶上了即将出发的渡轮,无缝过海,向海鲜街进军。
晚上6点半到达鲤鱼门,夜幕已全降临。
在海鲜街巡视了一番后,发现海鲜真的是不同店铺不同价格呀。
越往里面的不一定越便宜也不一定最冷清,最后多家比价后选中了品种和价格较合适的威记海鲜。
由于只有两个人,战斗力有限,最后只点了清蒸石斑,蒜蓉粉丝蒸元贝,白灼薄切墨鱼片。值得推荐的是这道墨鱼片,之前吃过其他地方的做法是直接切块白灼,口感如同嚼橡皮。但这次在店家的极力推荐下再尝试,很是惊喜。
薄切墨鱼晶莹剔透,口感鲜甜爽脆,可见这道看似普通的白灼菜品对刀功和火候是十分讲究的。
晚上9点,茶足饭饱后,按照之前的旅游惯例,会自备明信片记录当天的经历。然后寄送给至亲挚友,为每段小小里程碑画上句号。友人对此习惯感到惊讶,都21世纪了,还有人提笔写字……但每个地方都有它独特的邮戳,收集这些城市独特的印记不香吗?
而后来翻查资料才发现,原来鲤鱼门这个235号邮筒大有来头。为世界独有、香港制造、现仍服役、印有佐治五世皇室徽号的邮筒。可惜当时没注意把下面的徽号一起拍下来,只能在网上找相关图片了。
通过隔壁的通渠广告可判断这是跟我差不多拍摄时间的照片,一切皆猿粪~
最后,全程14公里耗时10小时,完成了港岛线城市徒步。香港最神奇的地方是,到达一个地方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方式,而且水陆交通是最好的搭配(还便宜)。
每一次的徒步都少不了渡轮的参与,而它将带你去看见香港的另一面,一个没有被高楼及霓虹灯包围的香港。地铁或许可以快速穿梭香港的东西南北,但唯有用脚步才能丈量香港的万种风情。
(本文作者:卡人儿)
*图像影音来自网络和作者,本文版权归香港体验官所有,转载请联系香港体验官微信公众号(ID:ExperiencehkGP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