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这一课的教学重难点:桥教学反思二
桥这一课的教学重难点:桥教学反思二课一开始,我引导学生回顾了上节课理清楚的故事情节:村民逃生、支书指挥、二人被吞、老太祭奠。三、细读课文中关于洪水和桥的描写句子,发现环境描写的作用。我从三个板块来组织教学:一、引导学生细读故事的各个情节,发现故事中的矛盾;二、研读课文7-23自然段,体会老支书这个人物形象;
昨天教后反思,备课一定要牢抓语文要素和课后练习,还要考虑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从学生的身上发掘课堂资源,课堂才会目标明确,学生才会主动学习。
今天的备课牢抓两个课后练习:
1、这篇小说写了一位怎样的老支书?找出写老支书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结合相关情节说说你的理解。
2、画出描写雨、洪水和桥的句子读一读。再联系老支书在洪水出的表现,说说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我从三个板块来组织教学:
一、引导学生细读故事的各个情节,发现故事中的矛盾;
二、研读课文7-23自然段,体会老支书这个人物形象;
三、细读课文中关于洪水和桥的描写句子,发现环境描写的作用。
课一开始,我引导学生回顾了上节课理清楚的故事情节:村民逃生、支书指挥、二人被吞、老太祭奠。
接下来,学生细读课文1-6自然段,发现洪水来袭时村民的反应,李姝佳带着大家细读后,同学们发现了“惊醒、惊慌、你拥我挤、疯了似的、跌跌撞撞”这些词语,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出当时的村民非常恐惧,他们慌不择路。我提示大家关注描绘洪水的语句,大家找到了“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从这些语句中发现了洪水的凶猛恐怖。
同学们发现了洪水和村民处在敌对中,双方之间充满着矛盾。我相机引导学生快速跳读课文的其他情节,同学们在其他情节中也能发现矛盾。这时,我点出小说中的虚构故事之所以能吸引人,就是因为故事中充满着矛盾,有了矛盾和困难,就需要一些英雄人物来化解矛盾,矛盾一个一个地被解决,故事就跌宕起伏了。同学们听了我的讲解后,惊讶地连连点头称有道理。
鉴于学生已经在作业本上做了课后练习二、三,接下来,我提示学生发现描绘老支书语句中最具有表现力的词句并体会,学生从“站”体会到了老支书关心村民;从“盯”体会到了老支书临危不乱、镇定自若;从“冲、揪、吼”三个动词中体会出老支书铁面无私,坚持原则。
在体会“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这句中的“吼”时,我要求学生与前文中的“吼”进行对比,大家发现两个“吼”都是表现老支书的愤怒的,李姝佳认为第二个“吼”写出了老支书爱儿子,全班同学听了这个分享后,都鼓起了掌。
我抓住这个时机,请同学们想象此时的老支书还有什么话想对儿子说。未雪鹏说“儿子,下辈子我还做你的父亲”,李姝佳说“爸爸对不起你,你不要怪爸爸,爸爸作为村支书得先保证村民的安全。”,同学们从李姝佳的分享中体会到了此时的老支书十分自责,老支书是个慈爱的父亲。整堂课上学生掌声不断,精彩的分享此起彼伏。
当我在PPT上呈现出课文中所有描写洪水和桥的句子,请同学们思考这些描写有什么好处时,段浩博第一个说出这样写是为了衬托老支书的高大形象的。郭正阳发现洪水在不断变凶,冯宇翔说洪水变成了恶魔。我补充道:洪水推动着故事向前发展,衬托着人物形象,这就是环境描写的作用。
这节课上得表面上是比较顺,可是我觉得还是有些别扭,总感觉是学生在配合我进行一堂“演出”,学生就像是跑龙套一样,课堂上尽管很热闹,有发言的,有鼓掌的,学生就是没有生成属于自己的东西,像冯鑫烁、马轲豪这类的学生就像是课堂上的观光者,并无什么收获。
也许问题在这儿:尽管学生积极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可是我在板书书,呈现的还是自己的预设,学生自己的语言没有得到确认和肯定,学生也许会觉得他们不管怎么思考,反正老师会搬出标准答案的,自己费尽心思想出来的观点,竟然和老师的标准答案还是有差距的。
一、确认学生的原创观点。今后的教学应该承认学生的原创观点和原创语言,板书时尽量采用学生的语言,把学生的语言与观点呈现在白板上,学生也许会很有成就感的,他们也许会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自己的主动思考是有价值的。板书时尽量采用学生的语言,也许还会激励其学生效仿,使更多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二、模仿范式创造语言。语文就是要教学生使用语言,课堂上不能只对课文内容进行感悟和体会,还应该发现、学习文本中的语言,跟着文本语言进行模仿、在模仿中创造自己的语言。
#头条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