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唐代最具代表的诗人:唐代十大诗人 不同的人生 同样的伟大

唐代最具代表的诗人:唐代十大诗人 不同的人生 同样的伟大乱世中,有人用诗歌婉转表达自己悲苦的人生,也有人以文字对抗时势的艰危。和中唐很多诗人沉吟婉转的风格不同,韩愈的诗歌“奇崛险怪”,气势滂沱。韩愈曾和柳宗元一起反对六朝骈文,倡导“古文运动”。“古文运动”与其说是韩愈对文体的焦虑,不如说是对政治的焦虑。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被人称作唐代“朦胧诗人”的李商隐最有名的恐怕就是他的那些无题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怅惘哀伤的诗人大概将自己所有感情都灌注进这些无题的诗章中,它们“如一个上了锁的珠宝盒,当盒盖微微打开时,我们就能从缝隙里看见透出来的或清冷或温暖的微光,但是那盒子却始终无法完全打开我们只好从这偶尔透出来的微光里,去感受无题的情愫、无题的绮丽。因为常用神话及想象写作,李商隐的诗歌素来难懂。梁启超就曾说自己并不解《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的文义。梁启超不解倒也正常,据说《锦瑟

最晦涩的诗人——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被人称作唐代“朦胧诗人”的李商隐最有名的恐怕就是他的那些无题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怅惘哀伤的诗人大概将自己所有感情都灌注进这些无题的诗章中,它们“如一个上了锁的珠宝盒,当盒盖微微打开时,我们就能从缝隙里看见透出来的或清冷或温暖的微光,但是那盒子却始终无法完全打开我们只好从这偶尔透出来的微光里,去感受无题的情愫、无题的绮丽。

因为常用神话及想象写作,李商隐的诗歌素来难懂。梁启超就曾说自己并不解《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的文义。梁启超不解倒也正常,据说《锦瑟》素来有多种解读:有人称其为悼亡诗,有人说讲的是党争,有人说“锦瑟”乃一女子名,还有人说这是诗人感慨仕途不顺。

唐代最具代表的诗人:唐代十大诗人 不同的人生 同样的伟大(1)

最敢言的诗人——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乱世中,有人用诗歌婉转表达自己悲苦的人生,也有人以文字对抗时势的艰危。和中唐很多诗人沉吟婉转的风格不同,韩愈的诗歌“奇崛险怪”,气势滂沱。韩愈曾和柳宗元一起反对六朝骈文,倡导“古文运动”。“古文运动”与其说是韩愈对文体的焦虑,不如说是对政治的焦虑。

韩愈的敢言让他遭遇了仕途的挫折:担任监察御史时,关中大旱,百姓饱受饥荒,韩愈上书请求减免赋税,却被贬为阳山令;举国崇佛时他写《谏迎佛骨表》力劝皇帝不要过度沉迷,甚至说佛骨乃“枯朽之骨,凶秽之余”,应“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韩愈因此险些被杀,经好友力保,才得以从轻发落贬至潮州。

唐代最具代表的诗人:唐代十大诗人 不同的人生 同样的伟大(2)

泪点最低的诗人——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把杜甫尽量向穷苦坎坷方向描述,几乎成了通俗文学史叙述的一大套路。我们习惯在“三吏”、“三别”中与那个愁眉紧锁的杜甫相遇,体味诗人的愤懑与忧愁。然而如此解读杜甫,却有失偏颇。在中国诗歌传统中,杜甫几乎超越了评判。李白的想象力来自海水海市蜃楼,杜甫的想象力来自土地、土地上万物的生长与凋零。

动荡时代中饱尝饥饿、伤痛的杜甫,不只写自己,他更关心人民大众,关心脚下的土地,他用诗歌表达对战争、叛乱的痛恨,对安定美好生活的渴望。梁启超说,杜甫是“情圣”,因为“他的眼光常常注视到社会最下层,这一层可怜人的那些状况,别人看不出,他都看出他们的情绪,别人传不出,他都传出”。梁启超说,杜甫对于时事痛哭流涕的作品,差不多占四分之一。

唐代最具代表的诗人:唐代十大诗人 不同的人生 同样的伟大(3)

最香艳的诗人——杜牧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唐才子传》这样描述晚唐风流才子杜牧:“牧美姿容,好歌舞,风情颇张,不能自遏。”早年以《阿房宫赋》出名的杜牧,曾在扬州为官十年,足迹踏遍当地大大小小青楼。据说杜牧任职期满后,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在饯别宴上拿出上千份写有“某日晚,杜书记宿某娼家,无事”的报告。多年后,杜牧写《遣怀》自嘲在扬州的往事。

有人说这首《遣怀》一诗是忏悔,杜牧虽写得风流,但并不下流。有人甚至认为,诗人只是在内忧外患的动荡衰败中,不得不放下“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的经世致用之学,让美酒佳人成为疗伤去痛的良药。

唐代最具代表的诗人:唐代十大诗人 不同的人生 同样的伟大(4)

最辛辣的诗人——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在早年的人生历程中,柳宗元可谓一帆风顺:士族出身的他年仅二十岁就高中进士,后得王叔文赏识,一路得到擢升。那时的柳宗元一定不会想到,自己原本灿烂辉煌的从政之路,会在三十二岁那年转向暗淡。

由于唐顺宗被废,王叔文集团遭到清算,柳宗元受到牵连被贬为邵州刺史,在赴任的路上, 被加贬为永州司马。在永州待了十一年后, 柳宗元奉诏回京,对这次被召,柳宗元本寄予了莫大希望,但他很快就被贬为柳州刺史,最终在柳州任上去世。

柳宗元不仅是诗人,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他还是伟大的散文家,在永州时他完成著名的游记散文《永州八记》。柳宗元的散文,无论是讽刺社会病态,还是控诉人间不平,均透彻精辟。在永州时,柳宗元还完成了《封建论》、《非<国语>》、《天对》等颇具哲学色彩的文章,他甚至在文中批驳汉代大儒董仲舒“淫巫瞽史,诳乱后代”,笔锋辛辣犀利。

唐代最具代表的诗人:唐代十大诗人 不同的人生 同样的伟大(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