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唐代最具代表的诗人:唐代十大诗人 不同的人生 同样的伟大

唐代最具代表的诗人:唐代十大诗人 不同的人生 同样的伟大相对孟浩然的仕隐两空,王维仕隐两得:出身名门的他早年积极求仕,二十岁中进士,先后做过太乐丞、右拾遗、监察御史。然而一直做官的他却总有隐退之志,先后在终南山及辋川隐居。在辋川|别墅时,他邀朋友吟咏酬唱,完成一组著名的写景五言绝句《辋川集》。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对于孟浩然,有一种评价,称其“不甘隐沦却以隐沦终老”,甚至有人认为,他“一生孜孜以求地奔走于干谒求仕的道路上”。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孟浩然早年的隐逸并非故作姿态,从李白的一首诗中,也能看出孟浩然本就有风流浪漫、任性适意的一面。李白诗中写:“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也许是害怕生命的落空,孟浩然中年走上了求仕之路。也因此“放弃了自己所一向持守的隐,去追求另外一种仕的完成,最终仕隐两空”。我们有时也会猜想,倘若孟浩然当年真的做官,又能否适应官场生活?红豆生南国,春来发

唐代是诗歌的时代,也是一个才子倍出的时代。在唐代三百余年的历史中,涌现了无数才子诗人,构成了唐诗星光灿烂的景象。其中如孟浩然、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王昌龄、杜牧、韩愈、柳宗元等,更是名垂青史、光照万代的大诗人。

唐代最具代表的诗人:唐代十大诗人 不同的人生 同样的伟大(1)

最出世的诗人——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春晓》诗的作者孟浩然自幼饱读诗书,青年时为抗议朝廷黑暗拒绝科考,隐居于湖北鹿门山。中年后,他欲登仕途却屡遭挫折,在落寞困顿中终老田园。

对于孟浩然,有一种评价,称其“不甘隐沦却以隐沦终老”,甚至有人认为,他“一生孜孜以求地奔走于干谒求仕的道路上”。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孟浩然早年的隐逸并非故作姿态,从李白的一首诗中,也能看出孟浩然本就有风流浪漫、任性适意的一面。李白诗中写:“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也许是害怕生命的落空,孟浩然中年走上了求仕之路。也因此“放弃了自己所一向持守的隐,去追求另外一种仕的完成,最终仕隐两空”。我们有时也会猜想,倘若孟浩然当年真的做官,又能否适应官场生活?

唐代最具代表的诗人:唐代十大诗人 不同的人生 同样的伟大(2)

最言情的诗人——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相对孟浩然的仕隐两空,王维仕隐两得:出身名门的他早年积极求仕,二十岁中进士,先后做过太乐丞、右拾遗、监察御史。然而一直做官的他却总有隐退之志,先后在终南山及辋川隐居。在辋川|别墅时,他邀朋友吟咏酬唱,完成一组著名的写景五言绝句《辋川集》。

然而王维仕隐两得或许只是表象,在他内心深处,“一直有很多矛盾痛苦,只是他从不把它们真诚地表现出来”。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罢相,李林甫继任,社会渐趋黑暗,王维内心虽沮丧却不能与李林甫、杨国忠彻底决裂,一直处于矛盾与妥协中。

因不能做到全然的真诚,王维是介于名家与大家之间的一个人,钱锺书则说王维是二流诗人。然而不能否认,兰心蕙质的王维是一位涵泳大雅,擅长言情,比如这首《相思》,直到今天仍被传颂。

唐代最具代表的诗人:唐代十大诗人 不同的人生 同样的伟大(3)

最有家国情怀的诗人——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出塞》是王昌龄的脍炙人口之作,表现了诗人希望早日起用良将平息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愿望。

王昌龄被后人称作“七绝圣手”,清代沈德潜称赞“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然而,这位在世时被称为“诗家夫子王江宁”(把王昌龄比作诗歌中的孔子)的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历史上对他的生平记载却非常少,《「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中只有五十一字的介绍,《新唐书·王昌龄传》也不过区区九十八字介绍。后人只是大概知道,王昌龄一生坎坷,屡次遭贬,曾被贬官到岭南,后又被贬作江宁丞,天宝七年被贬为龙标尉,所以人们称他为王江宁或王龙标。安史之乱后王昌龄离开龙标,在安徽境内被刺史阊丘晓杀害,原因不详。有人猜测,王昌龄大概为人狂放、不拘小节,因而多次被贬官。而他的性格,也最终为他招来杀身之祸。

唐代最具代表的诗人:唐代十大诗人 不同的人生 同样的伟大(4)

最浪漫的诗人——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这首《月下独酌》一直为后人传诵。也许再没有哪位诗人能像李白,赢得如此多的声誉诗仙、诗豪、酒仙、谪仙、狂客。贺知章在读过李白的诗后说:“子,谪仙人也。”称李白是天上被贬谪下凡的神仙。诗仙李白确实张狂。他吹嘘自己年少时曾出手使剑,“手刃数人”。做翰林侍诏时,他当着皇帝的面伸出脚让高力士给自己脱靴子。他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世人大多只见李白的张狂,又有谁能真正欣赏甚至疼惜他的不羁与“飞扬跋扈”?也许,唯有英雄识英雄。好友杜甫曾写过一首《赠李白》,为李白勾画出一份传神小像:“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杜甫在诗中写李白求仕求隐的失败。也许对李白而言,“痛饮狂歌”只是一种逃避,并不能抵消他壮志未酬、人生落空的悲哀。

763年,李白去世。有人说他是病死,也有人说他是醉酒后“揽月落水”溺死。一生喜欢以大鹏自比的诗人,在尘世挣扎腾跃一番后,寂寥陨落。

唐代最具代表的诗人:唐代十大诗人 不同的人生 同样的伟大(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