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湘湖未来规划(十年磨剑绽放美好弋江南)
洞见湘湖未来规划(十年磨剑绽放美好弋江南)开拓进取 产业“森林”繁荣昌盛十年砥砺谱芳华。十年来,弋江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年均两位数的年增长:地区生产总值从2010年170.51亿元增长到2019年455.8亿元,年均增长11.5%;规上工业产值从2010年123.61亿元增长到2019年579.87 亿元,年均增长1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 15.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0年20.73亿元增长到2019年266.46亿元,年均增长32.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0年 18727元增长到2019年 44265元,年均增长15.2%。一组组直观的数据向人们展示出,今天的高新区动力更为磅礴、实力日益强劲、魅力愈发凸显。2012年2月创立;当年“双十一”大促日销售766万、名列食品电商销售第一名;2019年7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2019年12月3日,全年成交额突破100亿元,成为国内率先且最快达到百亿规模的
2010年,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成为我省第二家国家级高新区。怎样不负期待、描绘一幅经济腾飞的新画卷?高新区迈上了开拓进取、实干攻坚的新征程。
斗转星移,转眼已是十年。怀着如磐信念,经过艰苦打拼,今天的高新区经济发展亮点纷呈,产业“森林”繁荣昌盛,重大项目不断集聚,成为省内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皖江高新技术产业带的龙头。2019年,高新区综合排名从2011年的全国第75位升至第41位,入选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百强榜,双创基地荣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弋江区作为全省唯一代表入选全国工业百强区。高质量发展征程中,高新区这颗明珠愈发璀璨迷人。
行稳致远 经济体量稳步攀升
近日,三只松鼠发布半年报,今年上半年,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2.52亿元,同比增长16.42%。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三只松鼠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主推方便速食、面包、巨型零食等品类,销售重心从线下转移至线上,在疫情冲击之下营收稳健。
2012年2月创立;当年“双十一”大促日销售766万、名列食品电商销售第一名;2019年7月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2019年12月3日,全年成交额突破100亿元,成为国内率先且最快达到百亿规模的休闲零食企业;截至2019年末,线下门店覆盖全国21个省及直辖市……在高新区这块沃土上,三只松鼠迅速成长壮大,成为园区乃至芜湖的一张新名片。
企业的规模实力,同样折射出园区经济的强大活力。十年间,海螺川崎、三花自控、奇瑞新能源、奇瑞商用车、华东光电、启迪微电子等一批重点企业在高新区加速成长,为园区经济体量稳步攀升注入了强劲动力。
三次产业占GDP比重,直接折射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数据显示,2010年,弋江区三次产业占GDP比重为1.08:79.79:19.13,2019年调整至0.68:56.46:42.86。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芜湖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区,近年来高新区战新产业发展成果丰硕,2019年战新产业产值增长20.96%,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69.2%。“从三次产业占GDP比重的调整以及战新产业的数据等可以看出,弋江区经济正由‘全面开花’向高质量发展进行转移。”弋江区政府相关负责同志分析称。
十年砥砺谱芳华。十年来,弋江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年均两位数的年增长:地区生产总值从2010年170.51亿元增长到2019年455.8亿元,年均增长11.5%;规上工业产值从2010年123.61亿元增长到2019年579.87 亿元,年均增长1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 15.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0年20.73亿元增长到2019年266.46亿元,年均增长32.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0年 18727元增长到2019年 44265元,年均增长15.2%。一组组直观的数据向人们展示出,今天的高新区动力更为磅礴、实力日益强劲、魅力愈发凸显。
开拓进取 产业“森林”繁荣昌盛
走进奇瑞商用车海豚EV工厂,触目所及一片繁忙景象;身穿厂服的工人们在各自的工位上紧张忙碌,一辆辆第二代智慧物流车海豚EV整齐地走下生产线,等待出厂前的最后一次全面“体检”。
奇瑞商用车业务涵盖商用车、乘用车、改装车及全系列新能源产品,2019年 斩获40多项荣誉,持续保持新能源物流车(微面)行业第一市场地位。捷途系列上市18个月以来,累计销售超20万辆,在众多新品牌中脱颖而出。
这是高新区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一道缩影。经多年培育,高新区已集聚奇瑞新能源、奇瑞商用车双龙头企业、忠旺等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领域核心企业70余家,2019年实现产值205.41亿元。
记者采访中获悉,2010年,高新区培育有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新型材料、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近年来,高新区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培育发展新动能,大力推进特色鲜明的微电子及三代半导体产业、行业内领先的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产业、以电子商务数字经济为集聚的大数据及信息技术产业、具备规模的节能环保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构建起分工合理、结构升级、集群高效、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影响力的新型产业体系。
今天的高新区,四大主导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微电子及三代半导体产业先后集聚启迪半导体、天兵电子、赛腾微电子等40余家企业,基本形成涵盖材料、设计、制造、封测、应用模组及销售等方面的全产业链条;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建设国家智能网联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开发与应用平台、新一代新能源汽车共性技术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形成“新能源 智能网联”双产业融合发展、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大数据及信息技术产业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229.98亿元,已集聚兆尹科技、中软信息、龙鼎科技等20余家重点信息服务企业;节能环保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体系走向完善,集聚海螺川崎、三花自控、鼎恒再制造、水韵环保等20余家企业,形成了现代节能环保装备制造集群。
蓄势起航 高质量发展后劲十足
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幅3.9%,财政收入增长2.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8.4%,其中战新产业产值增幅6%;总投资112.85亿元的20个新基建项目集中签约、开工……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和疫情冲击双重压力,高新区进一步厘清发展思路,前瞻布局新基建,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后劲。
“当前,高新区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企业竞争力不强等发展不充分问题仍待‘破局’。”弋江区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8月初,弋江区党政代表团集中两天时间,赴苏州、合肥进行考察学习,目的是要对标先进、认清不足、找准差距,以坐不住、等不及、慢不得的紧迫感提升标杆、加压奋进。
高新区的职能就是集聚新技术、探索新模式、培育新产业、创造新经济。按照规划,下一步高新区将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布置创新链,聚焦四个主导产业,实行“4 2 1”7大招商中心的招商体制,补短板锻长板进一步拉长产业链。在企业培育方面,大力引进龙头企业、拥有核心技术企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产业链配套企业、现代服务业支撑企业,推动产业链升级,价值链提升。
今年6月,《关于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大龙湾片区部分区域托管工作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大龙湾片区西湾科技城13.8平方公里区域将由弋江区托管。从美好弋江南,到智慧大江湾,高新区发展面临着新机遇、开启了新征程。
弋江区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将坚持新发展理念,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战略机遇,加快推动大龙湾片区高质量发展,以扩区发展撬动高新区转型蝶变,为建设具有生态、创新、制度等优势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引领型新区贡献力量。具体来说,将集中力量抓好西湾园区规划布局、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平台搭建、人才招引、环境提升、产城融合等工作,主动承接长三角一体化新兴产业布局和转移,努力走出一条“产业数字化、园区新型化、企业智能化、项目智慧化”的创新发展之路。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鞭。新蓝图已绘就,新征程已开启,沿着清晰勾勒出的前行轨迹,高新区坚定信心、砥砺奋进,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蓄势再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