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李敖关于子女的演讲(你对孩子的任何安排)

李敖关于子女的演讲(你对孩子的任何安排)很多孩子的天赋与热情是从小就体现出来的。需要细心的父母去探索发现,进而培养。也许一个小小的爱好就能为孩子的成长带来更多色彩。这里又一次想到了纪录片《人生七年》里的那个人生反转的小孩尼尔,本来,他的家庭比较不错,出生教师家庭,小时候的他活泼可爱,爱说爱笑。但是强势的父母丝毫不顾及他的兴趣,早早为他设定好了人生规划,考什么大学,做什么工作,一切都设定好了,然而,他并没有考上父母期望的学校,因此失落退学,他开始自卑,渐渐地,他大概也忘记了自己喜欢什么,忘记了曾经的梦想,忘记了还有目标可以追求,精神上成为了无处安放的人,身体同样无处安放,无家可归,成为了伦敦街头的流浪汉。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才是一个人过好一生的基础。父母要做的不是帮孩子去设计人生,而是要发现孩子的兴趣和天赋。帮助孩子知道自己的热爱所在,其他的就没有那么难了。前两年看过一部电影《伦敦沦陷》,现在回想电影的情

李敖关于子女的演讲(你对孩子的任何安排)(1)

前日,不羁才子李敖逝世,整个朋友圈都在悼念。在我的印象中,近几年,李敖先生并不常出现在媒体上了,而再一次轰动却是因为他的与世长辞,令人唏嘘。也许我们知道他是一位嬉笑怒骂的作家,其实,他还是一位尽职的父亲。李敖先生的教育理念体现在一些访谈和他在狱中写给女儿的《坐牢家爸爸给女儿的80封信》中。

关于教育孩子,他发表过一些看法,但其中有一点是让我印象最深的,那就是:不要给孩子的人生有太多设计。他说:“你对你的下一代的任何安排,不管是好的坏的,其实都是危险的,因为你的设计极有可能是错的,你觉得一切会水涨船高,事实却不然。” “两个孩子这些兴趣特长都是自愿的,我不会强迫他们,没有兴趣就没有效果。”在这种关注兴趣,不强迫的教育理念下,他培养出了优秀的儿女,女儿成为了英语教育专家,儿子放弃台大,就读北大,年纪轻轻就因写下《李戡戡乱记》一书而轰动一时。

李敖与儿子李戡

成功并无定式。奥利地作家托马斯曾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每条路都是正确的;但有些人的不幸在于,他们不想走自己的路,总想走别人的路。”

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才是一个人过好一生的基础。父母要做的不是帮孩子去设计人生,而是要发现孩子的兴趣和天赋。帮助孩子知道自己的热爱所在,其他的就没有那么难了。

前两年看过一部电影《伦敦沦陷》,现在回想电影的情节,那些激烈的枪战场面已经记不清了,而让我始终无法忘记是一个温馨的情景:身为一位身经百战的总统贴身保镖的男主,在第一次抱起自己的孩子时,凝视着这个刚刚来到世界的小生命,说了一句话:I wonder what you’re going to be passionate about with?(你会对什么产生热情呢?)说话的时候,他的眼神中充满着期待。因为这个“热情”可能会塑造孩子的一生,每个父母都应该会期待的。

李敖关于子女的演讲(你对孩子的任何安排)(2)

然而,很多父母并没有,他们都在用同质化的方法培养着孩子,没有用太多精力真正去发掘自家孩子的独特天赋与兴趣。学习好这是所有父母的要求,此外,就是跟风式地报培训班,舞蹈,乐器,绘画。也许是看了别人家的孩子报了,赶紧给自己孩子也报了,也许是为了把自己当年未完成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比如学钢琴。不太真正会考虑孩子热爱什么,擅长什么。孩子稍微有一点“离经叛道”的兴趣,都会被扼杀在摇篮中。到最后,孩子长大了,也许学习成绩很好,也许还有很多特长,却依然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在毕业时迷茫徘徊,因为他们从来都不知道自己到底热爱什么,那种让生命都能绚烂起来的热爱,真是奢望,而当这也成为一种奢望时,它又是生命中的一大遗憾了。

这里又一次想到了纪录片《人生七年》里的那个人生反转的小孩尼尔,本来,他的家庭比较不错,出生教师家庭,小时候的他活泼可爱,爱说爱笑。但是强势的父母丝毫不顾及他的兴趣,早早为他设定好了人生规划,考什么大学,做什么工作,一切都设定好了,然而,他并没有考上父母期望的学校,因此失落退学,他开始自卑,渐渐地,他大概也忘记了自己喜欢什么,忘记了曾经的梦想,忘记了还有目标可以追求,精神上成为了无处安放的人,身体同样无处安放,无家可归,成为了伦敦街头的流浪汉。

李敖关于子女的演讲(你对孩子的任何安排)(3)

很多孩子的天赋与热情是从小就体现出来的。需要细心的父母去探索发现,进而培养。也许一个小小的爱好就能为孩子的成长带来更多色彩。

在美国,就有一个小萌娃Ryan,因为从小热爱收垃圾,在3岁时就成为霸道总裁,在7岁时,成为了太平洋哺乳动物中心形象大使。

李敖关于子女的演讲(你对孩子的任何安排)(4)

Ryan在3岁时就表现出对物品分类的兴趣,家里的瓶瓶罐罐他都能分类摆放好,还能把玻璃瓶和塑料瓶区分开,并且放到不同的回收桶里面。Ryan相当享受垃圾分类整理带来的有序感和成就感。在帮爸爸妈妈整理垃圾时,他乐此不疲,仿佛发现了人生乐趣所在。三岁半的他还趁着父母上班的时候,自己一个人跑到小区里面给小区里的每户人家分发垃圾袋,请求人家把瓶子啊、罐子啊这些废品都留下来给他。他说定期会去人家那里回收。也许有些父母会觉得捡垃圾什么的弱爆了,应该看看书或者学绘画才比较高雅,不过Ryan的父母没有这么想。他们给了Ryan很大的肯定,爸爸看到了儿子的热情和潜力,做出了一个决定,给3岁的儿子注册一个公司,让他名正言顺的收废品!

李敖关于子女的演讲(你对孩子的任何安排)(5)

小家伙因为热爱,并不是三分钟热度,一坚持就是四年,他不仅有了公司,还有正规的公司网站,也挣到了大学学费,还用挣到的钱去做公益事业。后来,Ryan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他所做的一切也让很多大人汗颜。太平洋哺乳动物中心更是决定聘请Ryan做他们的形象大使,政府部门也决定授予Ryan环保大奖。感谢他从3岁开始,为环保事业做出的贡献。Ryan的爸爸妈妈也在这几年一直跟儿子并肩站在一起,虽然家里不缺几个瓶子的钱,也因为收废品付出了很多精力,但他们都认为儿子在做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自己应该出一份力帮助他完成梦想。

那么,父母怎么才能发现孩子的兴趣与天赋呢?这里有几点建议供参考。

1、创造机会给孩子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领域

不要以成人的眼光过早地把孩子定位在成人选择的某一领域,应给孩子提供在多种领域尝试的机会和条件。在早期的兴趣发掘方向上,更多的是和孩子“玩”而不是“教和学”。

如果家长能给孩子多种尝试和选择的机会,孩子往往对他的优势领域感兴趣,有了兴趣自然就成功了一半。在这一领域的成功,能极大地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从而把这种信心和热情也会迁移到其他领域,使其他领域也获得发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陪伴、观察、记录

作为家长,应拿出耐心认真地陪伴和观察孩子,了解孩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有哪些特点、爱好、兴趣,有时候父母亲忙于指导孩子的选择,想让孩子走上自己铺好的那条路,却不知道那条路是否真的适合孩子。比如,孩子喜欢表达,并且说得很清楚,这不仅说明孩子表达能力强,也可能说明逻辑思维能力强。比如孩子喜欢模仿各种动作和表情,说明孩子可能具有表演和舞蹈方面的天赋。

3、不要随意指责孩子的兴趣

如果孩子有一些不同寻常的兴趣,比如向上文中Ryan一样喜欢分类垃圾,家长不要随意指责和否定,只要家长有心,正确引导,这样的热爱也能照耀起孩子的成长之路。台湾著名的漫画家朱德庸先生,他从小到大一直是差生,差到连最差的学校都不要他。直到后来,他发现,原来他不是笨,只是对文字不敏感,而他对图形却非常敏感。他的父母发现了他这一特点后,也顺应着他画画方面的天赋进行培养。终于,在他25岁时,他的漫画《双响炮》红遍了全台湾。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爱好,选择适合孩子发展的道路才能让他有的放矢、成功成才。而同质化的教育只能泯灭他们的个性和爱好,使他们变得平庸无奇。

我希望,当我们的孩子长大以后,别人问他:“你热爱什么?”他能毫不犹豫地回答出来,并带着一种自豪感。当别人再问:“真的吗?”,他依然坚定地说:“真的。”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