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形文字对思维的桎梏(麻凡文集第四辑)
象形文字对思维的桎梏(麻凡文集第四辑)荀子曰:“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荀子是从地理位置上看问题。孔子则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强调为政以德才能像北辰一样居于中心位置。虽然各人的观点着力点不同,但都反映了古人居中为尊的观念。西周时,摄政的周公为了更好地安抚殷商遗民,统驭中原,准备将都城从偏居一隅的镐京,迁往地处中原、物产丰富、文化发达的洛邑。周公首创“天下之中”的观念,大造“王者必居中土”的舆论,寻找天地之中,营建东都洛阳。《周礼》中有这样的记载:“日至之景(同影),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合也,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周朝时,人们认为地是方的,南北长和东西宽都是3万里,周公在阳城夏至时立八尺竿量出日影为一尺五寸,按照当时“影差一寸,地差千里”的说法,认为阳城立竿测影处距地的四边都是1.5万里,恰好是地的中心。从甲骨文“中”字的各种字形来
第四辑:从文字演变看人类进步的踪迹
八、“中”字说
研究国学,有一个字是无法避开的,这个字就是“中”。“中”字具有极为深厚的文化意蕴,无论是治国理政理念、国家称谓、空间距离,以至做人做事的道德标准等等,都蕴含着“中”字的魅力。
“中”字的起源与我们现在所认识的“中”字有着极大的区别,但也有着一脉相承的痕迹。在甲骨文里,“中”象两面相向的旗,表示两军对峙。有的甲骨文在两旗之间的对称位置加一点指事符号,并在圆点上加两点,表示在相互对峙的两股军事、政治力量之间没有倾向。有的甲骨文将圆点简化成(地域),表示两军之间不偏不倚的地带。有的甲骨文省去字形下端的旗帜,像一杆旗插在城邑的核心地带。有的甲骨文将两杆旗都省去,极大地简化字形,与现代的“中”字字形非常接近。金文、篆文都承续了甲骨文简化字形。其造字本义:对峙的两军之间不偏不倚的非军事地带。
从甲骨文“中”字的各种字形来看,“中”这个字的起源与旗帜有关,这是因为古时凡有征伐等大事,一定要先“建旗”,将旌旗竖立中央之地,众人闻之而来,聚集在旌旗之下,然后才能开始议事。两军相遇时,两面旌旗竖立,两军之间必然产生不偏不倚的地带。只有一支军队时,旌旗就会插在核心地带。虽然甲骨文“中”字有着多种不同写法,但传递着一个共同意思,就是方位居中。没有“中”,就没有上下左右、东南西北,因此居中为尊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观念。
中国古代的王者要想统治天下,就必须“居天下之中”。这个概念应该是从周朝开始。
嵩山之南十多公里处的禹都阳城有一台,有台座、石柱,石柱为“表”,台座为“圭”,石表南面刻:“周公测景台”五字。《周礼》载:测景台、周迹也。“土圭之法,测土深,日景以求地中”。
西周时,摄政的周公为了更好地安抚殷商遗民,统驭中原,准备将都城从偏居一隅的镐京,迁往地处中原、物产丰富、文化发达的洛邑。周公首创“天下之中”的观念,大造“王者必居中土”的舆论,寻找天地之中,营建东都洛阳。《周礼》中有这样的记载:“日至之景(同影),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合也,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周朝时,人们认为地是方的,南北长和东西宽都是3万里,周公在阳城夏至时立八尺竿量出日影为一尺五寸,按照当时“影差一寸,地差千里”的说法,认为阳城立竿测影处距地的四边都是1.5万里,恰好是地的中心。
荀子曰:“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荀子是从地理位置上看问题。孔子则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强调为政以德才能像北辰一样居于中心位置。虽然各人的观点着力点不同,但都反映了古人居中为尊的观念。
随着岁月的流变,“中”成为中国哲学上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是中国人处世待物的一个重要标准。
3000多年前周文王临终前给周武王的一份遗嘱,名为《保训》。这篇遗嘱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一个“中”字,这是历代圣君的治国理念,是不偏不倚的中道思想。
“中”除了成为治国理政的理念,中国古代思想家们还将其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孔子提出了“中庸”的概念,认为“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意思是:中庸作为一种道德,它是最高的道德了!朱熹注解道:“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概括地说,中庸就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恪守中道。宋代理学家程颐给“中庸”下的定义是:“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强调不偏不倚的“中”是永恒不变的定理。
“中”字有一个最重要的用途,就是我们祖国的称谓——中国。
“中国”这个称谓,要远远追溯到三千年前。1963年,陕西宝鸡出土了一尊西周初年的青铜器,是西周一位姓何的贵族所铸,故称“何尊”。底部有铭文122字,内容是周成王的训诰,其中有这样一句:“余其宅兹中或(国),自兹乂(yì)民。”意思是:我将住在这天下的中心,从此治理民众。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中国”一词,虽然其意仅指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但却开了后世称中国为“中央之国”的先河。
在《诗经》中也有“中国”这一词出现,如《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但《诗经》中的此类“中国”实为“国中”,还不是真正指国家。
到了战国时期,“中国”一词开始用以指称国家。如《孟子·滕文公上》云:“陈良产地,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又“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庄子·田子方》云:“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干知人心”。这里所称的中国,指的是如今山西、山东、河南、河北一带的国家政权。
《礼记·王制》云:“中国夷戎,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中国、蛮、夷、戎、狄,皆有安。”《左传·庄公三十一年》云:“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中国则否”。这些说法的意思是将“中国”与蛮、夷、戎、狄对举,“中国”是对中原地区几个国家的统称。中原在黄河流域,故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史记·楚世家》云:“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当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自己将自己排除在“中国”之外。由此可以看出,此时的“中国”,指的是中原地区的国家,不处在中原的国家倒也不去争这个名号。
从汉代开始,人们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少数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称为“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自称为“中国”,把北朝叫做“魏虏”。南朝大概是在想,自己是正统的中原国家,虽然现在被撵到了蛮夷之地的南方,但我的正统中原国家的身份是不容改变的。而北朝也自称为“中国”,把南朝叫做“岛夷”。他心里大概在想,我已占据了中原大地,是当然的正统中原国家,你南朝是丧家之犬,已经没有资格称“中国”,只能称你一声“岛夷”。以后的辽与北宋,金与南宋,也都是如此,彼此自称“中国”,都不承认对方为“中国”。
到清代,处于清政府管辖下的全部领土,都以中国为它的代名称。如1842年的《南京条约》中,就一再有“中国”一词出现在文本中。这也是“中国”一词首次在外交文献上出现。
虽然“中国”一词已经有着3000年的使用历史,但一直只是作为一种代指性名词来使用,没有一个王朝将“中国”两字明确作为其政体的直接名称。汉朝的国号是“汉”,唐朝的国号是“唐”,以后建立的王朝国号有宋、辽、金、元、明等,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条约上签署的国名是“大清”。
辛亥革命后,成立“中华民国”,简称“中国”,这个称谓才正式成为有国家概念的政治名词。1949年l0月1日,新中国成立时,定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也简称“中国”。
关于“中”字的演绎还有很多,但是,最精彩的部分说过了,其它部分不说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