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老歼11b雷达探测距离(96年我国空防压力有多大)

老歼11b雷达探测距离(96年我国空防压力有多大)即使站在苏联的角度,苏-27也是他们航空工业的骄傲,其研制历程也经历过一波三折。苏-27作为国际第三代战斗机中的佼佼者,在当时中国航空工业者的眼中可以用四个字形容:望尘莫及。90年代初,中国已不可能从其他渠道获得第三代战斗机,自研又要等很久。恰好此时中苏关系迎来了一个缓和期,中国采购战机的要求得到了苏方积极回应,双方一拍即合。引进苏-27生产线,在国内的代号是“11号工程”。中俄签订合同后,以李明院士为主的老一代飞机设计师,成为消化吸收苏-27技术的核心力量。当时沈飞定的引进原则是:以我为主,积极创新。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不放过任何机会。

一架被击落的苏35,引来大家的强烈关注。这是因为,苏-35是苏-27系列战斗机中,最先进的改型。同时,苏-27也曾是中国主力战斗机,我国还在苏-27基础上开发出了歼-11B。

上世纪90年代初,在严峻的国防安全压力下,中国空军从苏联购买了当时很先进的第三代重型战斗机苏-27,以应对急需。

整机购买了24架之后,我国又决定引进全套生产线,和俄罗斯合作在国内进行组装,预计产量200架。当时做出这一系列决策,可以说是抓住了历史机遇。

老歼11b雷达探测距离(96年我国空防压力有多大)(1)

苏军装备的苏-27s型

90年代初,中国已不可能从其他渠道获得第三代战斗机,自研又要等很久。恰好此时中苏关系迎来了一个缓和期,中国采购战机的要求得到了苏方积极回应,双方一拍即合。

引进苏-27生产线,在国内的代号是“11号工程”。

“三代机”的梦想

中俄签订合同后,以李明院士为主的老一代飞机设计师,成为消化吸收苏-27技术的核心力量。当时沈飞定的引进原则是:以我为主,积极创新。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不放过任何机会。

苏-27作为国际第三代战斗机中的佼佼者,在当时中国航空工业者的眼中可以用四个字形容:望尘莫及。

即使站在苏联的角度,苏-27也是他们航空工业的骄傲,其研制历程也经历过一波三折。

70年代中期苏-27的原型T-10首飞后,性能并不出色,甚至有点鸡肋。而此时老苏霍伊又身患重病,项目顿时陷入困境。

幸亏继任的总设计师西蒙诺夫力挽狂澜,把原有“燕尾翼型”设计全部推倒重来,这才有了现在我们看到的经典苏-27。

老歼11b雷达探测距离(96年我国空防压力有多大)(2)

而对中国航空人来说,苏-27显得非常惊艳,它翼身融合的升力体设计,在以往国产战斗机中是前所未有的。

好在中俄这次合作,中国航空工业已经发展了四十年,有了一定的基础。尤其是经过改革开放近20年的持续发展,中国的航电技术已经有了相当积累。

因此,在引进苏-27时我们决定:航电不引进,自己干;发动机已有相似型号在研,因此也不引进,只引进大修线。

虽然当时已经有几十架苏-27在服役,但数量远远不够。部队希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拿到苏-27。

我国的航空工业,是上世纪50年代在苏联手把手的帮助下建立的,拥有比较完备的体系,但到90年代时,中国航空工业已和苏联等航空强国拉开了相当大的差距。

部长说了重话

经过一年多艰苦谈判,中俄终于签订了引进生产苏-27生产线的总合同,不过当时也面临国家安全形势合同完成时间的双重压力。因此,打通生产线的期限定得非常紧迫。总装备部长甚至为此向军工行业负责人说了重话。

老歼11b雷达探测距离(96年我国空防压力有多大)(3)

时任沈飞生产总指挥的刘高倬回忆:

“总装备部长对我们说:‘你们知不知道苏联卫国战争的时候,第一个被枪毙的是谁?’他说完这句话,大家都愣住了。部长停顿了几秒才接着说:‘告诉你,第一个被枪毙的就是装备部长。”

从这段回忆,可以感受到当时部队对装备的迫切需求,以及厂家面临的压力。

虽然我国已经拥有比较完善的航空工业体系,也生产了大量二代战斗机,但三代机和二代机差异非常大,而我们没有任何三代机的相关经验。

这种情况下,要在短时间内把凝聚着苏联航空工业精华的苏-27量产,其难度可想而知。

歼-11B总设计师孙聪说:“现在(回头)看不难,但当初是很难的。你不知道人家是怎么生产,你得一步一步去做。但我们有一个好处是,中国航空工业的根是源自苏联的,所以说很多东西是相通的,因此接触还是比较快的。”

消化吸收

重压之下,尽显英雄本色。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明,成为苏-27引进的首任总师。

从1996年开始,俄罗斯共分6批向沈阳空运来了苏-27的相关资料。转眼间,技术资料和图纸便堆满了沈阳飞机设计所的库房。

按照合同,俄方还向沈飞提供了两架苏-27的零部件,由中方按照总装要求进行组装。1998年5月29号,两架伊尔76运输机又在同一天降落沈阳,送来了组装所用的器材。

老歼11b雷达探测距离(96年我国空防压力有多大)(4)

资料到齐后的头等大事,就是翻译。

翻译工作启动之前,中方先接受了26名俄罗斯专家的技术培训,熟悉苏-27的基本特征,随后正式进入翻译发图阶段。

翻译发图,就是把俄方交付的技术资料翻译成中文,再按照中国标准完成图样,最后按中方程序发往生产线。

但这个听起来简单的过程,沈阳飞机研究所却碰到了很多困难。

首先,由于历史原因,沈阳所对米格系列的制图比较熟悉,但苏霍伊设计局提供的资料和米格设计局的差异很大。

在图样编号、附注内容,以及一些专业名词的缩略语上,米高扬和苏霍伊的标准完全不同,这就导致大量专业名词和缩略语一时很难准确翻译。

老歼11b雷达探测距离(96年我国空防压力有多大)(5)

而且俄方提供的图样在配套关系上也比较混乱,错误较多;此外有些图纸还带有污迹,给计算机处理增添了很大的工作量。

当时很多参加过米格飞机图样复制的老同志都已退休,新来的设计员大多只懂英文,为此沈阳飞机所还不得不进行俄语培训。

这次针对苏-27的翻译发图,是沈阳飞机研究所建成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前后耗时一年有余。

打通生产线

1997年11月28日,沈阳飞机研究所终于将首批设计资料全部移交工厂。

接下来要进行的是打通生产线。要先完成整条生产线的基础建设,再用进口的零部件组装出合格的苏-27。

为了能让中国尽快打通生产线,俄方不但提供了相关零配件,还派来很多专家。在打通过程中,俄罗斯专家一直在现场紧盯。他们的工作态度严谨而认真,和中方的关系也相处得非常融洽。就像老师教学生一样,尽心尽力地帮助中国工人熟悉技术难点。

老歼11b雷达探测距离(96年我国空防压力有多大)(6)

一年后的1998年12月19日,第一架国内组装的苏-27战斗机,在众多领导和工作人员的注视下,由试飞员付国祥驾驶完成了20分钟的试飞,首飞成功。

随后第二架沈飞组装的苏-27也试飞成功,严苛的俄罗斯专家也进行了签字认证。这标志着生产线终于按合同要求打通了,国产苏-27被正式命名为歼-11

随着沈飞生产的歼-11日趋成熟,从2001年起中国空军开始批量换装,苏-27数量严重不足的情况开始得到缓解。当年放出重话的总装备部长,再次来到沈飞时说:“我发自内心地感谢你们。”

早在在苏-27国产化刚开始时,总装就提出了“先描正楷,再写草书”的原则。等到歼-11大批列装,这就意味着“正楷”已经描完,接下来要尝试写“草书”了。

不一样的歼-11B

按照中俄之间的合同,中国可以自行生产苏-27的零部件。生产线打通后,沈飞立即将注意力放到自造零件上。这个阶段从总师到工人,都在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为歼-11的彻底国产化进行努力。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锻炼出了一支承上启下的航空人才队伍。

如果说歼-11生产线的打通,是由老一辈设计师挑大梁的话,那么在国产化升级阶段,新一代设计师已经接过了科研的接力棒。

90年代末生产线打通后,老专家们大多功成身退。接替他们的新生代,开始进行提升苏-27能力的工作。

这个阶段,苏-27的很多技术指标都进行了调整和升级,由此产生了一个全新的型号——歼-11B。它的总设计师,是接替李明院士工作的后起之秀孙聪

老歼11b雷达探测距离(96年我国空防压力有多大)(7)

孙聪

歼-11B这个型号非常关键,它是我国完全消化吸收苏-27技术的标志。

相比歼-11,歼-11B主要提升之处是:安装国产太行发动机和国产综合航电系统;将功能系统和机体结构材料标准件国产化;使用国产空对空导弹。

虽然是在歼-1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但歼-11B的技术含量却有了大幅提升。要做到这一点,中方必须真正吃透苏-27的技术,但又谈何容易?

按照合同,俄方仅向中方提供用于生产的相关资料,关于飞机原始设计的所有资料,俄方均进行了严格控制。

即使不得已向中方提供相关资料,俄方也会尽量进行简化处理,以避免中方掌握技术主动权。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沈阳飞机研究所一直在进行的技术摸底工作。

早在翻译发图阶段,中方就开始对苏-27的所有零部件做摸底:哪些零部件能国产?哪些当时还做不到?主攻方向在哪?中方全都认真做了梳理。

除了生产摸底,更重要的是吃透苏-27的设计。

老歼11b雷达探测距离(96年我国空防压力有多大)(8)

复合材料车间

一拿到苏-27的生产图纸,沈飞所就进行了“关于飞机总体布局及重心的研究分析;利用飞机理论图建立几何外形和数学模型;收集整理许可证资料中的气动力数据;设计加工全机风洞试验模型;以及对飞机强度设计规范和准则进行研究分析”的一系列工作。

这一系列专业名词,是我在查阅资料时转述而来,虽然不太懂它们的具体意思含义,但能看出以上工作都和飞机原始设计密切相关。

在开展这项工作时,沈飞也不得不打一些擦边球,向俄罗斯专家求助。

比如有一个专业,科研人员按已有的方法进行计算后,所得结果和实际实验出来的不相符,反复多次都找不出问题出在哪里。

此时中方只好根据合同中“对中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提供技术支持”的条款,向俄方发函,要求俄方派专家来讲课和答疑。

在经过和俄罗斯专家的研讨后,中方才彻底掌握苏-27在这个领域所使用的分析方法。

但来自俄罗斯的技术支持也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自力更生才是主旋律。

比如给歼-11B换装国产空空导弹的工作,就不能简单化的只进行硬件对接,必须先对整机各类软件进行分析,才能让新武器系统整合、匹配和植入。

最后,分析并逆向俄罗斯软件的工作,交给了歼-8技术项目组的技术人员,经过几个单位联合攻关、接力工作后,最终在这一领域取得了突破。

老歼11b雷达探测距离(96年我国空防压力有多大)(9)

沈飞设计研究院

在吃透苏-27的技术时,俄方的一些顶层设计理念也让我们的设计团队获益匪浅。

歼-11B主设计师孙聪说:“苏-27的单个零件并不先进,但他们组合在一起后,性能却非常好。这实际上是一种系统优化的能力,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2006年,歼-11B首飞成功,航空工业书写的“草书”,也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歼-11B迅速成为解放军的主力战斗机,整体作战能力相比外购的苏-27有了巨大提升。

后记

歼-11B的研制,是对我国基础科学发展水平和整个工业基础的考验。

它涉及面之广、参与机构之多,都创下了历史纪录。仅航电系统,参与研发的就有70多个单位。梳理一下歼-11B取得的成就,主要有:

材料:歼-11B使用了大量复合材料,很多是经过十年攻关才取得成功的新技术。复合材料在歼-10、歼-20上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通过歼-11B,我国建成了一个完整的材料体系,这是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

发动机:“太行”发动机在李明院士的建议下,正式纳入歼-11B的国产化研制,并获得成功。这个过程却是曲折的,甚至在实验中曾经出现一级大叶片断裂的严重故障。

但科研就是不断试错的过程。研制阶段工程师们解决了五六百个难题,定型装备后,又解决了300多项使用中的问题,让“太行”最终走向成熟,并作为正式方案沿用至今,完成了实用化。

航电:歼-11B使用了诸如衍射平显这样的先进的电子技术,飞行员不用低头就可以看到各项数据,人机功效大大提升。

沈飞还自筹资金开展了数字式电传操作系统的研制,并在“铁鸟”实验平台上完成了综合实验,最终应用在了歼-11B的双座型上。

老歼11b雷达探测距离(96年我国空防压力有多大)(10)

新闻画面中的歼-11B座舱

对中国航空工业来说,最值得庆幸的是:在关键的时间节点上,苏-27这个型号来到中国。我们以此为依托,建立起了一支航空人才梯队。

90年代中后期,有型号经验的老同志都开始陆续退休, 新加入的这批年轻人,因为历史原因都很缺乏工程研制经验。当时如果没有苏-27国产化这个重要项目,人才一旦断档,后边补课会耗费巨大代价。

文章最后,让我们向在歼-11B研制过程中,牺牲的30多位精英级科研人才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因为研制过程工作繁重,而倒在自己岗位上的。

正是因为有这整整一代航空人的奉献和付出,才有今天我国航空工业的强大和成就。(全文完)
#乌军称击落俄军苏35战机 真相如何#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