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跟华盛顿是一个人吗(富兰克林与爱迪生)
富兰克林跟华盛顿是一个人吗(富兰克林与爱迪生)父亲听完后,不禁为有这样诚实而正直的儿子感到高兴,最后矛盾在父子的相互理解中悄然化解。回家后父亲看到倒下的树很生气,随后华盛顿向父亲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一番探究后,你会发现那些耳熟能详的名人故事,就像这个国家出产的西部大片,看起来令人胸怀激荡,实际却是人为熬制的假鸡汤。这是一篇写进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故事:《华盛顿砍倒樱桃树》。故事大意是这样,华盛顿小时候,父亲送了他一把锋利的斧子,有一天趁父亲外出后,华盛顿拎着斧子砍倒了父亲种的樱桃树。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沧海明月生
名人的励志故事一直都是很受欢迎的写作素材。
这些素材的来源并不局限于国产名人,其中不乏西方名流。而被引用较多的几位,都源自标榜自由开拓精神的西方头号强国——美国。
只是这些尘封已久的名人往事,往往经不起推敲。
一番探究后,你会发现那些耳熟能详的名人故事,就像这个国家出产的西部大片,看起来令人胸怀激荡,实际却是人为熬制的假鸡汤。
一、华盛顿砍的不是樱桃树这是一篇写进小学语文课本里的故事:《华盛顿砍倒樱桃树》。
故事大意是这样,华盛顿小时候,父亲送了他一把锋利的斧子,有一天趁父亲外出后,华盛顿拎着斧子砍倒了父亲种的樱桃树。
回家后父亲看到倒下的树很生气,随后华盛顿向父亲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父亲听完后,不禁为有这样诚实而正直的儿子感到高兴,最后矛盾在父子的相互理解中悄然化解。
故事的主人公华盛顿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任总统,他所生活的年代距今不过200多年,因此留下的众多史实证明,这个温情脉脉的故事是虚构的。
华盛顿病逝于公元1799年12月14日。
几个月后,家乡一位名为 Mason Locke Weems的牧师编了一本80多页的小册子,其中就有华盛顿砍樱桃树的篇幅。
但南佛罗里达州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莱维于2008年7月2日宣称,他调查发现,华盛顿童年所住的房屋位于一处陡峭的悬崖边,是一幢一层半的建筑。
这样的环境,根本不可能生长出樱桃树。
而且华盛顿11岁时父亲去世,即便真有华盛顿以树试斧的想法,一个心智健全的孩子又怎么会冒着生命危险去砍悬崖边的树?
而真实的历史上,华盛顿砍的可不是父亲的樱桃树,而是活生生的奴隶。
华盛顿的父亲奥古斯丁·华盛顿是弗吉尼亚州的一个种植园主,园中蓄养了很多奴隶。
父亲死后,华盛顿继承了10名奴隶,后来又收购了一批。
在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前,华盛顿家中的奴隶已经达到150人。
年轻的华盛顿性情蛮横残暴,经常打罚奴隶,看到不顺眼的还用斧子砍断他们的四肢,造成很多奴隶终身残疾甚至死亡。
难以忍受的奴隶们纷纷逃亡,在公元1775年4月,华盛顿还在家乡登出一则悬赏广告,捉拿从他家中逃出的两名黑奴、八名白奴。
尽管华盛顿临终前对此进行了忏悔,并在遗嘱中明确表示要废除奴隶制。
然而,作为美国的“国父”,这些暴行最终不可避免地成为他生命里难以洗刷的污点。
二、富兰克林没有收集过电富兰克林是华盛顿的亲密搭档,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发明家。
相比较华盛顿,富兰克林的故事更多的出现在物理书上:
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晚上,富兰克林放飞了一只大风筝,在风筝线的末端系上了一根金属钥匙,再将钥匙装到玻璃瓶子里。
待闪电出现的那一刹那,富兰克林操纵风筝使其被雷电击中,雷电沿着绳子传导到钥匙,最后被锁定在瓶子里。
这则故事只能出现在小学课本上,如果以成年人的思维来推敲,就会发现用这个方法收集电根本不可能实现。
狂风暴雨中,成功地放飞一个大风筝能有多大概率?电光亮起的那一瞬间,正好让风筝被电击中,这又能有多大概率?
即便风筝飞起来了,也确实被雷电击中了,如何保证操纵者不会被击中?
这比中五百万的概率都渺茫的实验,1753年俄国有位叫里奇曼的物理学家还真就模仿成功了。
但是,紧接着他被"金属杆中窜出来的一个拳头大小、蓝白色的火球"击倒,随后身亡。
而活了84岁的富兰克林生活富裕,终其一生都没有提及过这个实验。
最先提及这个实验的,是1752年10月19日《费城报》上的一封信。
信中介绍的实验方法里,并不是让闪电直接击中风筝,而是让风筝尽最大可能接近云层,将电荷从大气传导层沿风筝线引下来。
从头至尾,这封信里都没出现过富兰克林的名字。当然,这并不能否认富兰克林在科学的成就。
作为科学家富兰克林成就斐然,他最早提出了电荷守恒定律;
1750年他发明出了世界上第一根避雷针;
后来又改进了路灯、发明了老人用的双焦距眼镜,绘制了世界上第一份暴风雨推移图。
近代的选举法,邮信制度也都是源自他的创建。
只是,如果富兰克林当初操纵过那个收集闪电的实验,可能就没有后面这些辉煌的成果了。
三、爱迪生的发明里没有无影灯爱迪生发明无影灯救妈妈的故事,被编入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本,将无数小朋友感动得热泪盈眶。
只可惜,这又是个破绽百出的故事。
爱迪生自幼家贫,7岁那年他的妈妈急需阑尾炎手术,由于房间光线暗难以进行,如果点燃油灯,产生的投影又会影响手术操作。
这时爱迪生找来几面镜子摆在灯前解决了难题,最后妈妈获救了,医生夸他是个聪明的孩子。
爱迪生出生于1847年,他7岁时应该是1854年。
医学界上公认的第一例阑尾炎手术,发生在1886年,这也就意味着即便爱迪生的妈妈真的在他7岁时患了急性阑尾炎。
而爱迪生又恰巧发明了简易的无影灯,他的妈妈还是难逃死亡的噩运。
因为当时爱迪生所生活的环境,不可能有会做这种手术的医生。
更何况,爱迪生的妈妈死于1871年,这个时间比第一例阑尾炎病例还早了15年。
除此之外,关于无影灯的发明也存在争议。当前医学界能查到的说法是:
"在20世纪20年代由法国教授韦兰发明的,通过无影灯圆顶上放置平面镜,并将一个100瓦的灯泡放置在屈光透镜的中心处……"。
这个说法里有处重要的线索:最早的无影灯出现在电灯之后。
而电灯是1854年由亨利.戈培尔发明的,由于使用寿命短一直没有得到推广,直到1906年被爱迪生用钨丝进行了改良,这才有了后来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的说法。
油灯的亮度根本不能和100瓦的灯泡相提并论,即便真有经过镜子的反射的无影灯,也不足以为手术提供足够的光源。
鲜为人知的是,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但他更是一位厚黑的商业巨鳄。
为了推广他的直流电机,在明知对手研发的交流电更具优势的前提下,他不惜散播谣言败坏对手特斯拉的名声;
在1880年的市政招标中,他以贿选的手段抢到了订单,重创对手马克沁的公司;
在版权意识不强的年代,他将欧洲的电影《月球旅行》拷贝到美国巡回播映,造成该片的导演乔治.梅里埃破产致贫。
那些光鲜亮丽的背后,都隐藏着鲜为人知的不堪。
就像美国著名讽刺作家马克吐温在《赤道环游记》里说的那样:"每个人都是月亮,总有一个阴暗面,从来不让人看见。"
参考资料:《华盛顿传》《富兰克林自传》《世界名人传记.爱迪生》《阑尾外科百年来的变迁》《从光源角度浅析手术无影灯的发展历史及趋势》
华盛顿拼命签下北美独立的《巴黎条约》,对印第安人意味着什么?
《那年花开月正圆》的女首富周莹,到底有怎样的传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