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香港航空松口气(马来航空的寒战)

香港航空松口气(马来航空的寒战)“运力过剩以及各大航空公司间存在的激烈竞争导致收益率下降”,马来西亚航空首席执行官艾哈迈德·焦哈里·叶哈亚(Ahmad Jauhari Yahya)在2014年1月向媒体解释关闭美国航线的决定时说——激烈的航空公司竞争是马航衰落的重要原因。随着中产阶级的发展和航空旅游市场的成熟,性价比较高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正在亚太地区收到更多的欢迎,而作为东南亚市场中典型传统大型航空公司的马航便遭遇了这样的冲击。但是,要扭转一家亏损已久的航空公司的业绩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根据马航的年报,2013年其亏损额高达11.7亿林吉特,约为2012年亏损额4.326亿林吉特的3倍。无奈之下,马航暂停了飞往罗马、约翰内斯堡、开普敦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航班服务,并决定从2014年4月30日起停飞吉隆坡直飞美国洛杉矶的航线,这已经是马来西亚最后一条飞往美洲地区的航线。马航寄希望于通过这些航线合理化的计划和安排以削减成本,减缓亏

香港航空松口气(马来航空的寒战)(1)

一辆巡逻车,五名警员,以及整车装备,瞬间在先进的定位系统中彻底消失,香港警队因此连夜进入一级戒备。这是香港电影《寒战》的开场片段,与此相似的一幕也发生在2014年3月8日的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AS)。

当天凌晨02:40,由马来西亚航空公司执飞,从吉隆坡到北京的MH370航班与苏邦空中交通管制台失去联系。在之后几十个小时内,飞机上的227名旅客(含2名婴儿)和12名机组人员完全消失在东南亚茫茫的天空中。相关的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中国,甚至美国海军,分别启动了应急机制。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在3月9日零时 22 分报道,美国官员称,在马航乘客名单中的一名意大利公民和一名奥地利公民已被证实并未登机,两人护照均曾被盗。此事引发了公众对恐怖事件的担忧,目前相关方面正在进行调查。

不管最终调查结果是恐怖袭击、人为操作失误,还是机械故障又或者其它原因,这无疑会是一场属于马来西亚航空的“寒战”。马来西亚航空全称为马来西亚国家航空公司,前身是1937年成立的马来亚航空公司,1947年执行第一次商业航班。马来亚航空公司早期只有一架飞机,运行新加坡至吉隆坡和槟城等航线,之后不断购买客机来扩展业务。

1963年随着马来西亚联邦的独立,马来亚航空公司更名为马来西亚航空公司。1965年随着新加坡退出马来西亚联邦,公司再度更名为马来西亚-新加坡航空(MSA)。MSA在1972年因新加坡与马来西亚政府间的合作破裂而停止运作,被拆分成两家公司:新加坡航空公司和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以下简称“马航”)。

根据马航的官方介绍,分拆后的马航以吉隆坡为枢纽,目前航线遍及六大洲的100多个城市,每天向世界各地运输的旅客接近50000人,是亚洲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也是全东南亚机队规模最大的一家航空公司,而且是为数不多的几家SKYTRAX五星航空公司。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马航开始陷入亏损的泥潭,2001年马来西亚政府甚至通过以高出市价2倍价格购买其股权的方式注资马航。马航也开始了自我救赎的努力。从2005年开始,马航就实施重振企业的诸多举措,包括裁员、开辟盈利潜力大的航线、停止购进空客机型的计划等。2006年,马航推出一次前所未有的裁员计划,裁员5000人,占其当时员工总数的22%。

但是,要扭转一家亏损已久的航空公司的业绩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根据马航的年报,2013年其亏损额高达11.7亿林吉特,约为2012年亏损额4.326亿林吉特的3倍。无奈之下,马航暂停了飞往罗马、约翰内斯堡、开普敦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航班服务,并决定从2014年4月30日起停飞吉隆坡直飞美国洛杉矶的航线,这已经是马来西亚最后一条飞往美洲地区的航线。马航寄希望于通过这些航线合理化的计划和安排以削减成本,减缓亏损程度。

“运力过剩以及各大航空公司间存在的激烈竞争导致收益率下降”,马来西亚航空首席执行官艾哈迈德·焦哈里·叶哈亚(Ahmad Jauhari Yahya)在2014年1月向媒体解释关闭美国航线的决定时说——激烈的航空公司竞争是马航衰落的重要原因。随着中产阶级的发展和航空旅游市场的成熟,性价比较高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正在亚太地区收到更多的欢迎,而作为东南亚市场中典型传统大型航空公司的马航便遭遇了这样的冲击。

东南亚地区规模最大的低成本航空公司——亚洲航空现有大约140架空客A320飞机,此外还有335架飞机尚未交付;印度尼西亚狮子航空公司拥有105架现役飞机,同时持有波音和空客650架窄体客机订单。伴随着诸如亚航等廉价航空公司的激增,马航的业务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从宏观经济环境来看,剧烈贬值的本国货币让原本就处于激烈竞争、客流下滑和燃油费高企压力下的马航的运营更加困难。对于大多数航空公司,燃油费和飞机租赁费等主要开支都是以美元支付货币,但他们的大部分营收却只能选择使用本币。这就导致了林吉特的汇率动荡使得马航盈利大跌的局面。

由于美联储货币政策波及到新兴市场,在2013年下半年,马来西亚林吉特对美元的汇率持续下跌,于是加剧了燃油成本压力。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第四季度中,马航的运营成本较2012年同期增幅高达10%,燃油成本上涨10%便是最大的诱因。

这也迫使马航迫切需要更换燃油性更好的机型以增强竞争力。目前马航机队的主要机型是波音777-200型客机(此次失联机型)。据彭博社报道,马航前不久还计划订购多达100架飞机,以在未来10年内更新公司机队,并与低成本航空公司展开竞争。马航希望自2016年底或2017年初开始接收这批新飞机。另外,彭博社在2013年11月就曾报道过,马航正在考虑替换掉自己旗下至少17架较旧的777-200型客机。从某种程度上,马航的置换机型和购机冲动是被对手所带动的。“如果你的同业竞争对手订购了飞机,那么你也要随之跟进。”德国交通信贷银行(DVB)的航空和陆路运输融资部主管Bertrand Grabowski在2014年2月对路透社说。

公司建立之初,马航把运营重点放在了国内市场,然而其亏损中的一半都发生在国内航线上。由于不堪忍受国内航线的亏损,2009年马航将其118条国内航线中的96条拱手让给了亚航,开始模仿新加坡航空公司,欲打造成为全球性网络航空公司。其中,中国市场占有一定的分量——2013年,中马两国贸易额达到1060亿美元,马来西亚成为中国在亚洲的第三大贸易伙伴。由于地缘和文化的相近,加之马来西亚较低的物价成本和独特的风景,马来西亚也一直是中国人旅游的重要选择。

事实上,马航很早便开始耕耘中国市场。1972年,香港吉隆坡航线的开通标志着马航正式进军中国市场。1989年马航开通了广州-吉隆坡的航线,随后又相继开通了北京、上海、厦门和昆明航线。2011年9月,北京—吉隆坡航线更换为波音777-200客机。

代码共享是马航在扩展中国市场,乃至打造全球性网络航空公司战略中重要的依靠。这是指一家航空公司的航班号(即代码)可以用在另一家航空公司的航班上,即旅客在全程旅行中有一段航程或全程航程是乘坐出票航空公司航班号但非出票航空公司承运的航班的。2008年,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与马航空签署了代码共享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吉隆坡、广州、上海、北京以外的多条国际和地区航线上实现代码共享,两家航空公司都可将自己的航班代码标志于更多的对方航班上,从而为乘客提供更多的目的地和航班选择。

代码共享的好处是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经营的航线来延伸自己的航线,以在不增加投入的前提下,增加航线、航班,实现在低成本条件下拓展市场网络、提高竞争力的目的。此次从吉隆坡到北京的MH370航班正是马航和南方航空的代码共享航班。

但是发生在3月8日的失联事件可能会为马来西亚航空借中国市场复苏蒙上一层阴影,截至3月9日下午3点,消失超过36个小时的MH370航班仍然下落不明,国内媒体也对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应对问题的效率提出了质疑。充斥在社交媒体中真真假假的消息,让事件演变成比电影《寒战》还要悬疑的情节。但是,对于马来西亚航空公司而言,这场突如其来的失联事件也许只是“寒战”的开始。撰文/吴丽、王卓 编辑/张娅、孙昊然

总之 近年来深陷亏损泥潭的马航欲通过耕耘中国市场复苏,然而轰动世界的“3.8航班失联事件”却无疑让其蒙上了一层阴影。

获取两会的新鲜资讯和独家解读,请前往App Store或各大安卓商店下载阅读彭博商业周刊App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