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踏遍青山人未老大湾区风景正好(又是一年好光景)

踏遍青山人未老大湾区风景正好(又是一年好光景)“老唐早搬家了。走,去他的新家看看。”赶过来的村党支部书记顾瑞利说。走进骆驼湾村“一号院”,门上悬挂着一对大红灯笼。推门一看,屋内陈设简单、地面整洁,却没有人在。“老名人”的新生活——住新房、享医保,生活过得有滋味2月9日,阜平县骆驼湾村村民唐宗秀(左一)一家人在挂灯笼迎新年。唐宗秀凭借家中4亩多地的土地流转金和老伴的务工收入,已实现了稳定脱贫。 记者赵永辉 张昊摄

寒冬腊月,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低温中,我们从阜平县龙泉关镇出发,沿着一条新修的柏油路,来到了骆驼湾村。

2013年元旦前夕,曾到这里访贫问苦。在这里,向全党全国发出了脱贫攻坚的进军令: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村口是刚修建好的文化广场和停车场,村内“望京路”宽阔整洁,将古色古香的大戏台、村史馆,与一座座青水瓦、木条梁、滴水檐、花格窗的太行山民居建筑连接起来……在冬日阳光的照耀下,卧在太行山环抱里的骆驼湾村宁静而美丽。

春到骆驼湾,在村头、地头、炕头,记者细听村民们娓娓讲述这里的新春新事。

“老名人”的新生活——

住新房、享医保,生活过得有滋味

踏遍青山人未老大湾区风景正好(又是一年好光景)(1)

2月9日,阜平县骆驼湾村村民唐宗秀(左一)一家人在挂灯笼迎新年。唐宗秀凭借家中4亩多地的土地流转金和老伴的务工收入,已实现了稳定脱贫。 记者赵永辉 张昊摄

走进骆驼湾村“一号院”,门上悬挂着一对大红灯笼。推门一看,屋内陈设简单、地面整洁,却没有人在。

“老唐早搬家了。走,去他的新家看看。”赶过来的村党支部书记顾瑞利说。

当年,坐在唐荣斌家炕头上和他唠家常的照片,让不少人记忆犹新。老唐由此也成了名人,许多来骆驼湾旅游的人都特意来他家看看。

老唐的新家离“一号院”不远,是个二层小楼,灰瓦木门,玻璃窗子,样式古朴典雅。唐荣斌跟老伴正在二楼廊道上挂灯笼、贴福字。

过年了,老唐的孩子们陆续都回来了,儿子在县城打工,赚了些钱,买了辆面包车。三个女儿出嫁了,日子也过得挺顺当。一家十几口人围在一起吃团圆饭,新买的大圆桌都快坐不下了。这一年,加上土地流转、养老金等,唐荣斌收入7万元左右,屋里添置了彩电、冰箱,桌上摆放着几大盆腊八粥、麻花、豆腐干。“以前过年吃点肉就不错,现在条件好了,想吃啥买啥。”

唐荣斌患有脑血栓,去年有段时间特别严重,先后去了阜平、石家庄等地的医院治病。“各种治病费用,花了将近20万。幸好有政府的优惠政策,大部分治病费用减免了,最后我只掏了3万多元。”唐荣斌说。

阜平县龙泉关镇副镇长、骆驼湾包村干部曹建平介绍,2016年起,县里对60岁以上的参合老人在县内就医发生的合规医疗费用100%予以补偿;同时,每年拿出1800万元补偿基金,建立了农村大病患者及特殊慢性病患者再次补偿机制。

2016年秋天,当年曾经看望过的唐宗秀老人也搬进了新家。因为腿脚不适,这些天她一直躺在炕上休养,老伴陈德印在照顾她,“村医给看过了,说是骨质疏松,给开了药。”

陈德印74岁了,可依旧闲不下来。去年年底,他找到顾瑞利,在村委会找到了一份晚上看门的差事。“虽然每月的工资不多,但有事做,很有意义。”陈德印说。

陈德印告诉我们,他家里有4亩多地,去年收入土地流转金4000多元。加上养老金、参与林果收益等收入,去年家庭人均收入4000元左右。

坐在炕头上,谈起将来的打算,唐宗秀劲头十足:“来这里的游客也不少,俺也要搞搞农家乐。”

记者看到,唐宗秀的新家一间夫妻俩住,一间空着。在空着的房间,已摆上了木床、家具、彩电,收拾得干干净净。“东西准备得差不多了,但店名怎么起,怎么装饰,还得考虑考虑。过几天,四个女儿回娘家,俺让她们帮着参谋参谋。”唐宗秀说。

记者了解到,当年看望慰问的唐荣斌、唐宗秀以及顾家台村的顾成虎,2017年全都脱了贫。同时,骆驼湾村和顾家台村去年的人均收入等指标均达到了脱贫要求,顺利完成了贫困村退出验收。

“春节过后俺的农家乐就开业了,俺就盼着有空能再来,吃一顿俺们的农家饭。”唐宗秀盼望着。

“新能人”的奋斗路——

种蘑菇、搞旅游,奔小康

踏遍青山人未老大湾区风景正好(又是一年好光景)(2)

2月9日,阜平县骆驼湾村村民孙振泽在山坳里喂养蛋鸡。2017年,老孙和同村的两户农民合伙办起养殖场,目前散养蛋鸡400余只,平均每月卖鸡蛋收入4500多元。 记者赵永辉 张昊摄

2月8日,腊月廿三,农历小年。还没进顾保平的家,老远就闻到了肉香。进门一看,顾保平正在新改造的厨房里炖猪肉,灶火旺旺,香味四溢。掀开锅盖,顾保平抓了几个蘑菇添到锅里。“这是俺自家种的蘑菇,特意留下一些过年用,其他都卖完了。”

去年,顾保平种了3个棚,收了五茬蘑菇,累计收入30万元。刨去菌棒、人工采摘、租赁等费用,纯收入3万多元。

顾保平过去在县里一家化工厂上班,后来化工厂关停,他失了业。随后几年,他从事过很多行业,吃了很多苦,生活却依旧拮据。2015年初,县里邀请技术专家到骆驼湾村实地考察,认为这里“自然条件好、昼夜温差大,适合蘑菇种植。”并且选定大棚蘑菇为村里的脱贫产业。瞅准机会,顾保平决定试一试。

起初,顾保平跟其他村民一样,担心一无技术,二无资金,种菇力不从心。顾瑞利一家一户上门宣传:“我们与阜平县嘉鑫公司谈拢合作,由他们统一建设大棚,统一回购蘑菇,并提供技术指导。每个农户租赁大棚进行种植、采摘,并可享受政府贴息的5万到10万元的无抵押贷款。”

顾保平疑虑全消。2015年底村外山地上的75个蘑菇大棚盖好后,他率先在村里种起了蘑菇。

菌棒上架、注水、疏苗、采摘……在公司技术员手把手的指导下,顾保平熟悉了种菇的基本流程。他还积极参加县里组织的技术培训,种菇技术越来越娴熟,逐渐成了村里种菇的行家,并担任了阜平县龙关镇食用菌协会副会长。

在顾保平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从事蘑菇产业。如今,村里有29户共种植75个蘑菇大棚,每年为他们带来70多万元的纯收入。

来到村里另一位“新能人”李爱明的农家乐,但见庭院深深、整洁素雅,新的木板床、电视机,干净的卫生间很是亮眼。“去年夏天旺季的时候,客房几乎天天爆满,一个夏天赚了六七万块。”李爱明说。

李爱明曾在北京打工多年,没积攒下多少钱。2014年,他离开北京,回到家乡开起了农家乐。“骆驼湾村附近有个山峰叫百草驼,有一万多亩天然林场,2000多种植物,我就是看中了这里的优质旅游资源。”

农家乐开起来了,可是李爱明发现,一年多过去,回头客很少。“客房简陋”“饭菜不好吃”……有快言快语的顾客直言。李爱明听了,脸发红。后来,他对农家乐进行了升级改造,还让妻子参加了乡里组织的到保定虎振厨师学校的免费进修,厨艺提升了,客人对菜品的点赞率大幅提高。

“保定市第三届旅发大会将在阜平举办,现在我们都在加紧备战。”李爱明又在屋外建了一栋二层建筑,预备年内完工,“我们建了配有儿童房间的套房,这是专门为带孩子的城里人准备的。”

孙振泽虽已71岁,看起来依旧精神矍铄。他跟村里两家农户合作,在离村一公里远的一处山坳里搞起了养殖场。去年5月,他们办好了相关手续和证件,散养了400来只草鸡。

“每天能捡5公斤鸡蛋,市场价150元。”在山坳里,老孙上坡下坡,捡起散落在草丛、坑穴中的鸡蛋。在他旁边,是一群羽毛油亮的草鸡,互相追逐,咯咯地叫个不停。

养殖场刚建时,省农业厅驻村工作组提供了很多帮助,草鸡就是他们免费提供的。刚养鸡时,总有鸡不明原因地死掉,老孙急得直挠头。驻村工作组成员吴丽卿主动帮助寻找病因,发现是彩钢棚空间小、养鸡密度大的缘故。老孙连忙又建了一个彩钢棚,问题果然解决了。

养鸡的同时,老孙还养了4头母猪。“前些天,母猪陆续下了30只猪仔,俺们忙得团团转,两天两夜没合眼。”老孙笑呵呵地说,“再过大半年,猪仔长大了,村民买猪就不用去外地喽!”

对于这次创业,老孙显得信心十足:“今年要再引进些柴鸡,扩大养殖规模,还要提高标准化养殖的水平。”

在“新能人”的带动下,阜平县富民产业活力十足,精准脱贫成效日益明显。2017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7405元,同比增加13.2%。 (记者贡宪云、寇国莹)

扫描二维码观看系列H5《和说句心里话》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