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转型期的挑战与挣扎(中学转型面临七道)
学校转型期的挑战与挣扎(中学转型面临七道)课程开发组织框架为了保障课程落地,学校建构了专门的课程开发组织框架,即由学校学术委员会成立课程开发办公室,组成各项目的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根据八种课程形态设八个专项工作责任小组,确定责任人(如下表)。在很多学校,课程还有较大的建设空间,比如在“量”上,课程的丰富性够不够;在“质”上,精品课程和特色课程建设够不够;在“结构”上,各要素、各学科出现割裂、碎片化和零散现象,未能形成体系。《新校长》研究发现,那些站着改革前沿的学校,会从办学和育人目标的高度明确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不断拓宽课程开发路径和课程资源,形成一套适合校情的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使课程价值的应试指向转变到促进学生身体、精神和学业成长的路径上来。比如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坚持“尊重差异,发展个性;学有所长,多元成才”的课程理念,构建了“学术课程”“兴趣课程”“公民课程”三位一体的“三原色”课程结构。该课程结构涵盖八种课程形态:学科基
“带着分数的枷锁跳舞”,是当下学校尤其是中学教育的现实写照。而今,在新高考、新课程和新教材共同推进下,枷锁正一步步解开,中学教育释放出新的想象空间。
新校长杂志2021年第8期《新高考》专题,便是直面新高考后新时代中学转型面临的种种挑战,集萃了新高考三批试点以来各地的学校探索案例。在深度研究后,我们梳理了核心的七个做法,绘制了一幅行动地图。
当然,从新高考出发的中学转型并非易事,对于仍在旧的道路上奔跑的更广泛的普通高中来说,这七个做法如同七道天堑。而那些十年如一日探索结构变革和内涵变革的学校案例则告诉我们,天堑终有变通途的那一天。
课程满足学生选择进行课程改革,通过多样化、特色化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选择,是应对新高考的重中之重。
在很多学校,课程还有较大的建设空间,比如在“量”上,课程的丰富性够不够;在“质”上,精品课程和特色课程建设够不够;在“结构”上,各要素、各学科出现割裂、碎片化和零散现象,未能形成体系。
《新校长》研究发现,那些站着改革前沿的学校,会从办学和育人目标的高度明确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不断拓宽课程开发路径和课程资源,形成一套适合校情的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使课程价值的应试指向转变到促进学生身体、精神和学业成长的路径上来。
比如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坚持“尊重差异,发展个性;学有所长,多元成才”的课程理念,构建了“学术课程”“兴趣课程”“公民课程”三位一体的“三原色”课程结构。该课程结构涵盖八种课程形态:学科基础课程、学术拓展课程、艺体专习课程、科技活动课程、“自组织”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生涯规划课程和国际理解课程。
为了保障课程落地,学校建构了专门的课程开发组织框架,即由学校学术委员会成立课程开发办公室,组成各项目的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根据八种课程形态设八个专项工作责任小组,确定责任人(如下表)。
课程开发组织框架
基于这样的组织框架,学校形成了自己的课程开发策略:首先结合新高考改革的选考方案,做好必修课程校本化开发实施的分类分层;其次主要依靠本校师资,开设学术拓展课程;最后发掘现有教师专业特长,利用区域内教师的专业资源,开发开设艺体专习课程。
“考改”必然倒逼“课改”,新高考后,中学要走出课程建设的困境,必须坚持育人为本的基本原则,遵循课程建设的内在规律,基于学校实际情况系统推进,构建开放的课程资源网络。
分层分类教学得到保障没有教学的变革,课程变革将成为一句空话。实行选课走班下的分层分类个性化培养,成为适应新高考的必然趋势。而这背后,从走班制到分层制,到底选择怎样的教育组织形式,其实与学校的教师队伍、教室、技术、组织管理等客观条件息息相关。
比如,上海中学在推进选课走班和分层分类教学过程中,坚持“四个追求”,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成长路径。
● 追求趣能指向:引导学生在课程选择中激发兴趣、培育志向、开发潜能,促进学生朝着自己喜欢且有潜能的方向去拓展、延伸。
● 追求学术导向:促进高中阶段学生发展与学生未来进一步深造所需关键能力的有效衔接,在增强课程“学术性”,关注跨学科问题的解决和专门领域的学习与探究。
● 追求专业取向:适当引入高校、科研院所等专业力量,拓展学生选课走班的空间,为学生提供带有一定专业取向引导的课程选择。
● 追求生涯走向:利用选课走班改革指导学生生涯发展,让学生的高考“选科”变成“水到渠成”的事情。
四川省双流棠湖中学则从机制着手,推进个性化教育的开展。学校实施“三全”(全员、全科、全程)式选课走班教学,在分层的基础上创新使用师生双选机制,学生根据层次选择科任老师和导师。同时,在级部配套建立两会(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家校协作协会)、三中心(学生发展中心、生涯教育指导中心、学困生扶助中心)、四部(课堂教学巡查部、课程教学实施研学部、导师全员教育部、级部协作统筹部)的管理机制,从每一环节、多个层面辅助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川省双流棠湖中学“二三四”级部管理机构
学生发展指导专门化学生发展指导在学校,过去主要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学生管理的附庸,如今则成为和教学、管理并重的专门化的教育职能。
我们看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学生发展指导已经不限于生涯教育,而是不断丰富内涵,并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比如建立配套的组织结构和课程建设配套;突破传统的讲座、咨询形式,将学生发展指导融入课程;引入科学的评测技术,提升教师的指导能力;不仅依靠学校,还有来自家长和社会的力量……
北师大实验中学开展生涯教育行动研究已经十六年,形成了基于学生自主发展导向的生涯教育模式(如下图)。该模式包含三个子系统,从学生需求出发,根据顶层设计与组织管理系统的战略架构,依托社会支持与资源融合系统的鼎力支持,经由成长指导与体验学习系统的有效实施,课程、活动、辅导和学科渗透等多途径生涯教育,最终达成学生的自主发展。
北师大实验中学生涯教育模式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则从理想指导开始,以心理、学习、生活指导为抓手,以生涯指导为落脚点,形成了“理想、心理、学习、生活、生涯”五维度发展指导模式。
为了凸显学生发展指导测评体系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学校还构建了符合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转化为“学生发展指数”。“学生发展指数”由4个一级指标(生涯关注、生涯自主、生涯好奇和生涯自信)组成,每个一级指标下设3个二级指标,每个二级指标分为5个等级,以此对学生的生涯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估。
基于 Savickas 生涯适应力四维结构的学生发展指数模型
“学生发展指数”主要应用在三种场景:
一是以具体直观的指数形式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当前的发展情况。学生不仅可以计算自己的发展指数,还可以查询了解自己的发展指数在全校学生中的大体位置,为后续制定自我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二是教师可根据相关指标引导学生绘制个人发展雷达图,以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进而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并付诸实践。
三是帮助教师了解不同学生群体的发展情况,及时开展实施相应的学生发展指导举措,优化学生生涯发展水平。
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关于综合素质评价,有两大挑战摆在学校面前:一是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还是被“功利的升学目标”掩盖,二是学校仅仅依托各省市的综合评价平台来落实评价,不免导向“千校一面”的情况。
好的综合素质评价一定是立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同时又能做到校本化。其中难题在于,学校要找到综合素质评价的现实抓手,融入育人和办学理念,深化过程性评价,最终形成校本评价特色。
北大附中天津东丽湖学校在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的过程中,找到了学生成长档案这一抓手。这份从每个学生一入学便开始,由学生、教师、家长在三年中共同记录完成的成长档案,承载着每个学生一路走来的点滴变化,是综合素质评价落地的可视化成果。
学生成长档案中最有代表性的过程性评价材料是学业反馈报告与个体教育计划。学业反馈报告依据新高考和校本课程标准,由学生自主完成、学科教师支持引导、导师辅助配合;个体教育计划依据核心素养和21世纪核心技能,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形成核心素养发展图谱。
代表性过程性评价材料:学业反馈报告与个体教育计划
综合素质评价的落地,离不开数字化平台的建设。在这方面,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通过五大平台,建立了一套适合于学校实际的网络评价体系,以利于对学生综合素质信息的采集、评价、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研究。
● 学生基本信息管理平台,让学生自主管理三年的自我素质信息;
● 综合素质信息管理平台,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从多维度记载学生高中生活的点滴;
● 素质信息公示审核平台,通过网络公示每位学生的过程性素质信息,接受学生、家长、教师的监督;
● 综合素质信息评价平台,再现学生个体发展差异;
● 素质信息挖掘平台,引入移动终端,为综合素质信息的收集、评价、监督过程引入家长、社会力量。
拔尖创新人才培育不偏航从自主招生到“强基计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迎来招生改革与培养改革的融合。而要真正能回答“钱学森之问”,新时代的中学要检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否“偏航”。
所谓“偏航”,是容易把“破格录取”局限于学科竞赛获奖,忽视了学生志趣的培育;容易进入培育“偏才怪才”的误区,忽视了通识教育和全面发展。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偏航,指向的是学校遵循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创造能力。
比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在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之前,便首先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梳理了创新性人格和创新性思维的特征。
其中,创新性人格的8个特征包括:
1.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以及兴趣的保持能力。
2.过人的独立性。
3.敢于挑战权威。
4.有高度的自觉性。
5.有很强的坚持能力和抗挫折能力,有强烈的探究欲望。
6.能够自由往返于幻想和现实之间。
7.有很好的交往沟通合作能力。
8.致力于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感。
创新性思维的8个特征包括:
1.善于联想和丰富的想象力。
2.批判性思维、求异思维与独创思维。
3.具有思维的灵活性。
4.偏好直觉。
5.兼有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两种功能。
6.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共存。
7.突出的领悟能力与概括能力。
8.拥有专项特长,同时也应该具备创新性的思维。
基于这样的研究,学校再固本开源,完善体制机制,比如:
在理念上,构建与“强基计划”相吻合的“成达教育”创新文化,以及四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即价值塑造、品格培育、能力培养、知识运用;
在硬件上,建设和营造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热情的创新实践环境,比如开设了配备先进设备的青牛创客空间;
在软件上,准备了基础同修、兴趣选修、专业精修、自主研修的“四修课程”,构建和开发能够点燃学生创新火花的课程课堂,还与中科院共同合作开发了高中综合实践课程,让学生深度体验科研工作。
教师跟上转型步伐教师跟不上转型步伐,很难应对新高考、实现中学转型。教师转型有着丰富的内涵,比如,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从学科教师走向成长导师,从课程执行走向参与课程建设,等等。
我们研究发现,越来越学校在教师转型、重建教师方面做出了全方位的探索,从育人理念、教学方式、专业素养、学习能力等方面,完善教师评价,提升教师发展内驱力,同时为教师搭建成长空间,提供发展平台,用系统、制度和文化带领教师完成转型。
比如,广东省深圳科学高中为了让导师制在新高考、新课改中发挥出应有的效能,从高一、高二、高三不同阶段的职责出发,探索出推动成长导师“突围”的五种路径。
其一,明晰导师角色,让导师走出学科教师的条条框框和视野,以情感为纽带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其二,安排导学课程,即将导师与学生的见面安排进课时,建立稳定的“导学课”,通过带有仪式感的课程和导学方式能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提高导师工作的实效性。
其三,建立培训机制,系统设计课程,进行谈话艺术、沟通技巧、心理知识、专业选课、教育政策、生涯规划指导等多领域的培训,提高导师的专业化水平。
其四,展开科学评价,既要通过工作的过程记录来了解导师工作的频率和基本情况,又要通过班主任、受导学生及其家长对导师的认可度以及学生的变化情况来考量。
其五,恰当进行激励,对表现优秀的导师要进行肯定和表彰;在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等方面应充分考虑优秀导师或使之占一定比例;在职称聘任中,导师的工作年限与工作业绩也应给予体现。
学校资源实现进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高考改革和转型的路上走得多远、走得多扎实,还有一个关键因素:资源。无论课程改革还是教学改革、评价改革,离不开学校的人力资源、硬件资源、课程资源等。
资源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有着进化的空间。面对新高考,学校需要分析和评估已有资源,开发潜在资源,整合校内外资源,在资源的管理与优化中,推动教育教学变革。
比如温州市龙湾中学,正是在新高考后发现了学校原有空间布局的结构性缺陷问题:辅助的功能教室缺少、教学场景设计封闭、学生学习活动空间行走路线单一等。对此,学校启动了“选择性教育”未来校园提升工程项目,以适应新高考和选择性教育。
一是再造学校空间。原先学校教学区有A、B、C三幢教学楼,西侧楼层有连廊相通,呈“E”形排列。通过补缺东侧通廊,解决走班时学生通勤的公共空间不足问题,满足走班教学活动需求。
二是建设学科教室,注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而进行的学科环境和学科资源的有效配置,让教育教学活动更加注重学生兴趣、特长以及专业意向等方面的发掘和培养,最大限度地激发和培养学生探索的兴趣。
面对新高考、中学转型,教育人有家国情怀,更要有行动勇气和行动智慧。期待《新校长》的这幅行动地图,能够帮助更多学校找到破茧之道。
作者 | 张凯
来源 | 本文为2021年第8期新校长杂志《新高考 深影响》封面报道,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