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耻而后勇和知耻近乎勇(知耻近乎勇也)
知耻而后勇和知耻近乎勇(知耻近乎勇也)孔子曰:“知耻近乎勇”,“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他把勇与智和仁相提并论,且认为勇应当以义为前提,指出:“君子以义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提出:“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且言:“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知耻,是君子之行的一条基本道德规约,是指个人通过内心的省察而产生羞恶感的行为。人若知耻当有所不为,若不知耻则无所不为,故孔子有言:“行己有耻”。
孟子将知耻称作“羞恶之心”,认为是人皆有之的“良知”;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孟的知耻观点,对荣辱问题进行了阐述,把知耻作为人生修养的重要法则。
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提出:“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且言:“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
孔子曰:“知耻近乎勇”,“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他把勇与智和仁相提并论,且认为勇应当以义为前提,指出:“君子以义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孔子)
孟子认为,真正的勇是深明大义,合于气节、道义,敢于担当的道德之勇,是通过自省而做出的理性选择。
孟子以气养勇,以义配勇,崇尚“舍生取义”,认为勇的培养需要立其志、养其气,勇是一种情感与行动相统一的道德品质。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