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汉朝后期书法(最澄真是汉献帝子孙东渡日本)

汉朝后期书法(最澄真是汉献帝子孙东渡日本)据说,滋贺郡的确有很多为来日本的华裔家族,是为汉献帝的子孙。最澄是否真的为具有汉王室血统的日本人,便不得而知了。那么,最澄都取得了哪些成就呢?最澄画像位于浙江临海龙兴寺最澄受戒灵迹当年汉献帝刘协生逢乱世,又遇盖世枭雄曹操,为求自保,留得刘氏全族的小命,所以也只能选择平安交出皇位——禅位。据说后来刘协的子孙为了避祸,便举家迁到了日本。相传,日本有相关的史料记载,西晋太康十年(289年),汉献帝的玄孙刘阿知眼见天下已生混乱之像,就于289年,率领自己的儿子刘都贺,以及刘氏一族男女老弱、大大小小约两千多人东渡到了日本。时值日本应神天皇在位,应神天皇得知刘阿知一干人等,系汉献帝的后人,也不想为难他们,遂命刘阿知担任朝臣,赐号为“东汉使主”,并赐居所和良田,让其定居于奈良大和国桧前村。

唐顺宗永贞元年,也就是公元805年,一艘从日本沿南部海上线路,抵达宁波港登陆的日本遣唐使船上,有二位身披袈裟的和尚,格外引人注目。自唐学成归国之后,两人均在佛学和书法领域,为日本平安时代文化高峰的到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同船随行的那些趾高气扬的遣唐使不同的是,二人被授予了学问僧的雅号。这二位学问僧,一个是空海,另一个就是气宇轩昂的最澄。

汉朝后期书法(最澄真是汉献帝子孙东渡日本)(1)

天台山国清寺最澄天台求法纪念碑

唐代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唐代的对外关系也因此而进入到了一个辉煌的时期。唐代强盛的国力与灿烂的文化,对周边许多国家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日本就曾先后派出十五批遣唐使,到唐代学习大唐的制度、宗教、文化等。在来唐学习的日本遣唐使中,还夹带了一些学问僧的身影,这其中最著名的学问僧除了空海,就是最澄了。最澄是谁?他有何不同凡响的身份呢?

最澄767年出生于近江国,也就是今天日本的滋贺县大津市。最澄的父亲三津首百枝家族,系登万贵王系。相传最澄的父亲为东汉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的后人,于应神天皇时期来到日本,后定居在近江国滋贺郡,被赐姓三津首。据说日本近江一带有很多自称为东汉献帝的后代子孙。汉献帝的后人真的东渡去了日本吗?

汉朝后期书法(最澄真是汉献帝子孙东渡日本)(2)

位于浙江临海龙兴寺最澄受戒灵迹

当年汉献帝刘协生逢乱世,又遇盖世枭雄曹操,为求自保,留得刘氏全族的小命,所以也只能选择平安交出皇位——禅位。据说后来刘协的子孙为了避祸,便举家迁到了日本。

相传,日本有相关的史料记载,西晋太康十年(289年),汉献帝的玄孙刘阿知眼见天下已生混乱之像,就于289年,率领自己的儿子刘都贺,以及刘氏一族男女老弱、大大小小约两千多人东渡到了日本。时值日本应神天皇在位,应神天皇得知刘阿知一干人等,系汉献帝的后人,也不想为难他们,遂命刘阿知担任朝臣,赐号为“东汉使主”,并赐居所和良田,让其定居于奈良大和国桧前村。

汉朝后期书法(最澄真是汉献帝子孙东渡日本)(3)

最澄画像

据说,滋贺郡的确有很多为来日本的华裔家族,是为汉献帝的子孙。最澄是否真的为具有汉王室血统的日本人,便不得而知了。那么,最澄都取得了哪些成就呢?

最澄十二岁即投身近江大国师国分寺行表,修习佛学,十五岁时,补国分寺僧缺而得度,二十岁时于奈良的东大寺受戒。805年,最澄奉诏随遣唐使团前往唐朝学法。到达长安又出发去了台州入天台山,先后师从禅林寺僧修然,得授牛头禅。后从国清寺僧惟象,得传大佛顶大契曼荼罗行事。最澄又入天台山佛陇寺,从座主行满学习其他天台教义。最澄在唐代学法期间,不仅学习了天台教学,还研修了禅学、大乘戒和密教等佛学。

最澄比空海年长7岁,他虽然与空海同船抵达长安,却先于空海与遣唐使团一同在宁波启程回到日本。805年,最澄结束了在唐学法旅居生活后,就在日本开创了天台宗一派的繁荣局面。822年,由平安时代初期的嵯峨天皇亲赐宸翰,授予最澄“传灯大法师”级别的最高荣誉。当年六月四日,在比叡山中辞世,时年56岁。

在日本书坛,空海有日本的王羲之一说,而最澄则有日本的“智者”之称。“智者”是对号为智者大师的中国天台宗祖师智顗(538-597年)的尊称。日本佛教界普遍认为最澄是日本的智顗,他虽然与智顗相距年代有二百年,但最澄对天台宗所做的贡献,却功不可没。

汉朝后期书法(最澄真是汉献帝子孙东渡日本)(4)

最澄书法《久隔帖》

然而,作为日本天台宗的始祖,最澄最让日本人崇拜的身份,却是他在书法领域取得的杰出成就。他与空海的书法源自王羲之、颜真卿,却并没有完全照搬二者的书法体系有所不同。这或许与最澄传说是汉献帝的后裔有关,最澄的书法也是带有中国风的书法。纯粹的中国风,就是最澄能够与 “平安三笔”同处平安时代,却在当时日本书坛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的原因。“平安三笔”指的又是哪三支笔呢?

汉朝后期书法(最澄真是汉献帝子孙东渡日本)(5)

最澄书法《久隔帖》局部

灿烂夺目的平安文化,被称作是日本文化的一个高潮。其源头便是唐代文化。特别是平安时期的书法艺术,更是从唐代书法直接“抄”作业。与唐代书法不同的是,日本平安时代的书法虽然取自王羲之、颜真卿的书法,却也做了一些“装修”,以示推陈出新,避开“剽窃”的嫌疑。以贵族格调为主体、艺术的全面展开、新宗教的催化这三者,是平安时期文化最典型的标志。以日本天皇为首的贵族文明兴起,又有唐代文化这个大“粉丝团”对日本上层阶层的吸引,伴随着热切地向唐代学习求教的愿望,使平安时期的书法并没有一般贵族文化所具有的靡弱、造作和精致的特征。恰恰相反,平安时期的书法却是生机盎然,勃勃向上的态势。

所谓的“平安三笔”,也是日本的一个划时代的文化标志。它是指以嵯峨天皇、空海和桔逸势三人的书法为主,代表着平安时代日本书法的一个高潮。而与“平安三笔”同处一个高峰时期的书家,最澄也是一个最著名的代表人物。

汉朝后期书法(最澄真是汉献帝子孙东渡日本)(6)

最澄书法《久隔帖》

在日本的书法史上,向来就有最澄书法“生”,空海书法“熟”一说。最澄的书法又有哪些特点和代表作品呢?

最澄极好地顺应了平安时代日本敬仰唐代文化的时尚,他也是真正能够称得上是启发日本书坛学习唐代书法的一个关键人物。最澄的书风,属于自然而又颇有其独特韵味和意趣的一种风格。最澄书法的代表作品有《请来目录》《羯磨金刚目录》《久隔帖》等。《请来目录》《久隔帖》笔意潇洒、随性,趣味盎然,且工整稳固、精致而严谨。从文中可以清晰地窥见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的书韵。如果从继承唐代书法的角度去评价日本书法,最澄无疑是最为出色的一位大师级的书法家。虽然最澄在书法方面的创造力略逊于空海,但最澄对唐代书法法度的理解与刻画,却达到了入木三分的境界。最澄是否与空海一样,也带回去诸多唐代书法真迹?

汉朝后期书法(最澄真是汉献帝子孙东渡日本)(7)

最澄书法《羯磨金刚目录》

结论是肯定的。相传,最澄从宁波返回日本的时候,也带回去为数可观的中国书迹。据说,有《赵模千文》《大唐圣教序》《真草千字文》《天后圣教序》《王羲之十八帖》《欧阳询书法》《王献之书法》《褚遂良集一枚》等十余种书迹。其中不乏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等大家的手迹,这些书法真迹对于当时的日本来说,绝不亚于空海所携带走的唐代书迹。

(图片来源于网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