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左束支阻滞心电图表现原因(心电图九九八十一难之十三左束支传导阻滞)

左束支阻滞心电图表现原因(心电图九九八十一难之十三左束支传导阻滞)因除极路线不同,导致复极路线也不同,造成了继发性ST-T改变。心脏的除极路线发生改变,变成从右→左,需跨过室间隔,所以导致心室除极时间明显延长,造成QRS波群的中后部增宽变钝。因此v1的S波加深变钝,而V5、V6的R波宽大。首先体现在中间支无法传导,导致胸导联初始向量均受损。图2:作者手绘如上图,原来正常的初始向量为由左至右,现在变成由右至左(紫色小箭头),导致v1的初始波r波减小或消失,v6的初始波s波消失。

左束支由左前分支,左后分支及中间支组成。左束支主干比较粗,且受双重冠脉供血一般比较难以发生损害,只有病变比较广泛时才会出现损害。今天咱们结合解剖及电向量来分析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变化情况。

一、心电图形成的机制

当左束支传导阻滞(红色叉),导致心脏电冲动路线发生改变。

左束支阻滞心电图表现原因(心电图九九八十一难之十三左束支传导阻滞)(1)

图1:来源百度及作者手绘

首先体现在中间支无法传导,导致胸导联初始向量均受损。

左束支阻滞心电图表现原因(心电图九九八十一难之十三左束支传导阻滞)(2)

图2:作者手绘

如上图,原来正常的初始向量为由左至右,现在变成由右至左(紫色小箭头),导致v1的初始波r波减小或消失,v6的初始波s波消失。

心脏的除极路线发生改变,变成从右→左,需跨过室间隔,所以导致心室除极时间明显延长,造成QRS波群的中后部增宽变钝。因此v1的S波加深变钝,而V5、V6的R波宽大。

因除极路线不同,导致复极路线也不同,造成了继发性ST-T改变。

二、心电图特点:

1、QRS波群

1)QRS波时间延长:当QRS波群时间≥0.12,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QRS波群时间<0.12s,称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2)QRS波形态改变:

如下图,V1、V2呈rS(r波减小或消失)或QS型

左束支阻滞心电图表现原因(心电图九九八十一难之十三左束支传导阻滞)(3)

图3:来源百度及作者手绘

如下图,I、avL、V5、V6导联的R波增宽,变粗变钝,或有切迹,且无Q波,但avL可有Q波(注意均是我们身体左侧的导联)。

左束支阻滞心电图表现原因(心电图九九八十一难之十三左束支传导阻滞)(4)

图4:来源百度及作者手绘

2、继发性ST-T改变V1、V2导联ST段可上抬,I、avL、V5、V6导联ST段下移(见图3、图4)

三、分型

1、一度左束支传导阻滞

1)轻型:左束支传导阻滞稍延长,心电图改变很轻微,需要前后心电图对比。

2)中型:心电图表现为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3)重型:左束支时间传导明显延长,心电图表现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但它随着心率的增快,QRS波群会进一步加宽。或V5、V6的R峰时间进一步延长。

2、二度左束支传导阻滞

1)I型:又称文氏型,QRS波时间和振幅的变化由正常→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正常,循环改变。

2)II型:正常的QRS波→左束支传导阻滞变形,交替出现。

3、三度左束支传导阻滞

心电图表现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它的QRS波群是固定的,不随心率增快而改变。

四、临床意义

相对的右束支传导阻滞,左束支传导阻滞都是见于有心脏病变者,预后差;最常见于高血压及冠心病,其次为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者。

五、实战一下:

患者男,64岁,胸闷心悸10余年,高血压病史2年余。心电图如下,

左束支阻滞心电图表现原因(心电图九九八十一难之十三左束支传导阻滞)(5)

图5:来源经典心电图图谱

1、分析:

1)我们先来看左侧导联:I、avL、V5、V6导联的R波均增宽、变钝,时间>0.6s;且ST段下移,T波倒置向下;

2)再来看右侧导联:V1、V2导联的S波加深变宽,ST段上抬,T波直立。

3)QRS波群时间>0.12s

2、结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下一回咱们来进一步分解左束支的三个分支发生传导阻滞时心电图的变化。敬请关注哦!

参考资料:诊断学第九版、明明白白心电图、心电图10日速成、临床心电图分析与诊断、黄菀心电图学第六版、临床心电图全解、经典心电图图谱

我是一只氨茶碱,一位记不住心电图各种图形和数据,又想把心电图学得“出神入化”的呼吸内科医生。用输出倒逼输入。工作之余和您分享我学心电图的心得体会。如果您喜欢请关注,如果您觉得有用,请把它分享出去。如果您觉得有误,请批评指正。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