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马铃薯的生活习性(马铃薯的世界传播旅程)

马铃薯的生活习性(马铃薯的世界传播旅程)但是当时的欧洲贵族并不是将引进的土豆当作食物的,他们仅仅是因为土豆的花长得比较好看,用来欣赏花朵的而已。可在欧洲的瑞士有一个斯文逊,他长得一点都不好看,骨骼粗大但是性格腼腆,他的下巴还长了一道非常可怕的沟壑,小朋友都不敢靠近他,就是这样的一个其貌不扬甚至有点让人敬而远之的男人,是第一个试吃了土豆的人。1492年,著名航海家西班牙人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者纷纷涌入南美洲搜寻奇珍异宝,争夺殖民地。1532年,以弗朗西斯科•皮萨罗为首的首批西班牙殖民者抵达安第斯山地区,并很快发现了这种被当地印第安人视为珍宝的这种奇异圆形块茎,因其形状与蘑菇相似,故称之为“块菌”。马铃薯被殖民者作为一种“战利品”带回了欧洲。秘鲁人的祖先印加人认为土豆有魔力,不但种土豆、吃土豆,还用洗干净的生土豆擦头,据说可以缓解头痛;还有人把土豆敷在断骨上治疗骨折;出远门的人更是随身带上好几个土豆,

“马铃薯”因酷似马铃铛而得名,此称呼最早见于康熙年间的《松溪县志食货》

马铃薯的生活习性(马铃薯的世界传播旅程)(1)

(马铃铛)

印第安古文明之花

马铃薯的生活习性(马铃薯的世界传播旅程)(2)

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大约8000年前,安第斯山脉的印加人驯化了茄属块茎植物马铃薯,从此拉开了人类食用马铃薯的序幕。马铃薯与另一原产作物玉米合称为“并蒂开放的印第安古文明之花”。

秘鲁人的祖先印加人认为土豆有魔力,不但种土豆、吃土豆,还用洗干净的生土豆擦头,据说可以缓解头痛;还有人把土豆敷在断骨上治疗骨折;出远门的人更是随身带上好几个土豆,不光当干粮,还是护身符--他们相信土豆可以让他们免受风湿之苦。伴随着印加人的生活,马铃薯在南美洲一直绵延生长了数千年,却不为外界所知。

欧洲——离开故乡的第一站

马铃薯的生活习性(马铃薯的世界传播旅程)(3)

(油画《吃马铃薯的人》荷兰 文森特·梵高 1885)

1492年,著名航海家西班牙人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者纷纷涌入南美洲搜寻奇珍异宝,争夺殖民地。1532年,以弗朗西斯科•皮萨罗为首的首批西班牙殖民者抵达安第斯山地区,并很快发现了这种被当地印第安人视为珍宝的这种奇异圆形块茎,因其形状与蘑菇相似,故称之为“块菌”。马铃薯被殖民者作为一种“战利品”带回了欧洲。

但是当时的欧洲贵族并不是将引进的土豆当作食物的,他们仅仅是因为土豆的花长得比较好看,用来欣赏花朵的而已。可在欧洲的瑞士有一个斯文逊,他长得一点都不好看,骨骼粗大但是性格腼腆,他的下巴还长了一道非常可怕的沟壑,小朋友都不敢靠近他,就是这样的一个其貌不扬甚至有点让人敬而远之的男人,是第一个试吃了土豆的人

不久之后,由于马铃薯是高产的农作物,可以果腹,渐渐地就成为欧洲许多国家的重要粮食。尤其是战争年代 它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

1756年,欧洲“七年战争”爆发,作为主要战争参与国,普鲁士王国曾多次遭受同盟国法国、奥匈帝国(存在于1867年~1918年间的一个中欧共主邦联国家)和俄国入侵。粮食作物,尤其是地表作物被摧毁严重,所幸的是,深藏于地下的马铃薯却躲过了劫难,并帮助普鲁士人顺利度过了食物紧缺的战争岁月。看到马铃薯在普鲁士战后恢复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国家,开始采取有效措施在本国发展马铃薯种植,以应对灾年和战争。

漂洋过海来到中国

马铃薯的生活习性(马铃薯的世界传播旅程)(4)

根据我国科学家对资料的考证认为,马铃薯最早传入中国的时间是在明万历年间(1573至1619),明万历年间蒋一葵撰著的《长安客话》卷二《黄都杂记》中,记述北京地区种植的马铃薯称为土豆

万历以后,马铃薯逐渐跻身宫廷美食的行列,但由于其品种上的特殊与罕见,仅有达官显贵方能享用。

明代上林苑即使有专司蔬菜种植的“菜户”,在筛选、培育马铃薯上有一定技术优势,但它毕竟是服务于宫廷的机构,既不会大面积栽种马铃薯,更不可能将薯种和种植技艺传入民间。所以,此时马铃薯虽已被引进中国,却不过偶尔现身于富贵人家的餐桌上,千千万万的普通老百姓并无此等口福。

明清之际,马铃薯的栽种技术不断提升,产量亦不断提高,开始突破贵族食物的藩篱,转而向平常百姓的餐桌靠拢。特别是在清朝建立后,政府取缔了明代皇室的蔬菜供应系统,皇室菜户沦为普通农民,各种作物的种子及培育方法也不再是机密了。于是,马铃薯也借机走出大内,向北京周围乃至全国各地大规模地传播开来。

清代中叶后,中国人口骤增,人民对粮食的需求也与日俱增。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与粮食危机,人们开始寻求水稻、小麦等传统作物的替代品,来自美洲大陆的马铃薯便被纳入考虑的范围。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马铃薯迎来了第一个种植高峰。康熙二十一年(1682)编撰的《畿辅通志》物产部是我国记载马铃薯最早的志书,其中记载18世纪中叶马铃薯已在京津地区广泛种植。

在清代,马铃薯的做法是打磨成粉,与荞、麦等主食一同烹煮。其后,经过不断尝试与努力,马铃薯的烹调方式已日臻纯熟,既能糅合米面做成点心小吃,又能切成丝、片、块状作为主料或配菜,可谓千变万化。

历经三百年的传播 跨越明清两个朝代 外来的马铃薯终于在中国落地生根。时至今日 马铃薯已是中国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薯博会)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