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动静脉瘘有什么危害(动静脉内瘘使用)
肾动静脉瘘有什么危害(动静脉内瘘使用)3、洗漱时注意保持敷料清洁干燥,防止感染的发生。一旦敷料潮湿应及时更换。2、密切观察敷料有无渗血,一般术后经过精心处理,很少有持续渗血情况,若发现渗血及时与医师联系就诊。□【术后一般护理及注意事项】1、避免瘘侧肢体受压,适当抬高瘘侧肢体,促进静脉回流,减轻造瘘肢体水肿。抬高方法:初期(24—72小时)抬高患者瘘侧肢前臂30°,术侧向上抬高尽量垂直每次在空中停留时间约6秒,每次活动时间约10—15分钟,早晚各一次。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脏病患者维持生命的一种主要治疗手段,而动静脉内瘘则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最理想的血管通路,被认为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
□【造瘘的目的】
动静脉内瘘,简单来说就是将上肢的血管动脉端和静脉端吻合在一起,将静脉动脉化,使静脉血流量增大,以达到血液透析时的血流量要求,从而维持正常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术后一般护理及注意事项】
1、避免瘘侧肢体受压,适当抬高瘘侧肢体,促进静脉回流,减轻造瘘肢体水肿。
抬高方法:初期(24—72小时)抬高患者瘘侧肢前臂30°,术侧向上抬高尽量垂直每次在空中停留时间约6秒,每次活动时间约10—15分钟,早晚各一次。
2、密切观察敷料有无渗血,一般术后经过精心处理,很少有持续渗血情况,若发现渗血及时与医师联系就诊。
3、洗漱时注意保持敷料清洁干燥,防止感染的发生。一旦敷料潮湿应及时更换。
4、术后3天来院换药,防止感染同时观察创口愈合情况。包扎敷料松紧适度,以能扪及到震颤为宜。因个体差异,创口愈合情况不同,一般14天左右酌情拆线。
5、术后不宜穿衣袖过紧的衣服,入睡时不可偏向术侧肢体,防止内瘘因长时间受压而发生血液淤滞。
6、每日数次以手触摸造瘘血管回心侧静脉,正常可扪搏动及血流震颤或听到血管内血流轰鸣声。如发现内瘘局部红肿、疼痛或血管呈条索状,声音减弱、听不到血流轰鸣声或触摸不清血管震颤、血管震颤消失时,及时与医师联系就诊。
7、术后如果出现手指冰凉、苍白、疼痛、活动受限等特征的血液供应障碍现象时,应警惕窃血综合症的发生,应及时与医师联系。
□【促进内瘘成熟的护理】
1、动静脉内瘘术后3天内尽量减少肢体活动,以防术后出血。3天后可酌情开始做空握拳锻炼,术后7日可进行握球运动(方法:手握橡皮握力圈,每日3-4次,每次10-15分钟),15日后可在肘下结扎一止血带,手握橡皮握力圈锻炼二十下后松开止血带,每日锻炼数十次,有助于促进动静脉内瘘成熟。
2、注意功能锻炼开始时动作应轻,握拳力度应由小到大慢慢增加。
3、拆线后伤口愈合良好,每天热敷1到2次,注意水温40℃左右,避免烫伤。
手握橡皮握力圈
橡皮握力圈
□【内瘘评估三部曲】
1、视诊:内瘘侧的皮肤是否清洁,有无肿胀、瘀斑、破溃、皮疹。
2、触诊:触摸内瘘口处的动脉搏动、血管走向和搏动、震颤强度。
3、听诊:听诊器放于内瘘口处听诊血管杂音(吹风样杂音)大小、清晰度、音调。
□【内瘘使用原则】
1、成熟时间至少1个月,最好2—3个月。
2、满足透析使用原则:内瘘自然血流量达到>500ml,血管内径≥5mm 距皮深度<6mm。
□【内瘘的日常护理】
1、每次透析前用肥皂清洗穿刺部位的皮肤。
2、透析结束后,按压力量要适当,以不出血而能感到搏动或震颤为宜,压迫时间因人而异,一般为15-30分钟,压迫时间过久易造成内瘘管闭合。若滲血不止应压迫止血并及时与医务人员联系。
3、透析24小时内不要清洗穿刺部位,以免感染。如果内瘘切口局部出现红、肿、热、痛要及时通知医生。
4、透析治疗结束24小时后,除去创可贴,内瘘侧肢体用热水袋或热毛巾热敷10-20分钟后,在两个针眼周围及沿线血管涂抹喜辽妥软膏,进行按摩,使喜疗妥软膏尽量渗透到皮下组织中,每日2-3次。
热敷方法:坐位或卧位,内瘘处肢体平展。选择以内瘘吻合口上20cm至动静脉瘘口这段血管进行湿热敷(水温40℃左右的温湿毛巾,2~3min更换毛巾1次,温度用水温计测量,湿度以毛巾拧不出水为度)10~15min,以局部皮肤微发红、触摸皮温略升高、整条血管可触及为标准,注意避免烫伤。
5、您和家属都要掌握内瘘出血的紧急处理方法:(1)局部压迫止血,包括皮肤穿刺点和血管穿刺点,力度以能摸到血管震颤又不出血为宜,时间10分钟左右。(2)压迫的同时可抬高肢体。(3)如仍不能止血,压迫同时立即医院就诊,注意不可长时间压迫瘘口,以免瘘口血栓形成。
6、避免内瘘部位暴露在外,可用护腕,减少意外磕碰,内瘘穿刺处发痒时,不能用手抓,可用消毒棉棒蘸取碘伏涂抹。
7、进行其他治疗时,内瘘血管不可进行输液、注射、采血等操作,以免因穿刺操作、药液刺激等导致静脉炎,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8、避免内瘘侧肢体血管受压,包括避免穿紧袖衣服;不要佩戴手表、首饰等;睡觉时不向内瘘侧侧卧;不拿内瘘侧肢体当枕头造成长期受压;内瘘侧肢体不测血压,不提重物,不用暴力等。
9、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饮食,不食用不洁、不易消化食物及宿食,避免出现腹泻等造成失水导致血容量减少,影响内瘘功能。
□【止血带的应用】
正确的压迫止血方法:拔针后用拇指顺进针方向按压,因为每次穿刺,皮肤上及内瘘血管壁上各有一个针眼,只有将两个针眼均按压住才能成功的止血。随后使用止血带加压,力度要适当,以不渗血而且能感觉到震颤为度。时间约为20-30分钟,放松止血带,2小时取下止血带后还应观察穿刺点5分钟,24小时内禁止擦洗穿刺点;有血管瘤者,可用弹性绷带加以保护,避免碰破,造成大出血。
止血带
□【喜疗妥使用方法】
喜疗妥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效。使用方法:每天3次,每次取1-2粒黄豆大小喜疗妥膏,均匀涂抹于整个瘘管处(避开穿刺点),轻轻按摩3-5分钟,至喜疗妥被完全吸收。
喜辽妥
□【内瘘闭塞的处理】
10、定期监测血压、血糖,避免低血糖、低血压。如果出现如饥饿心慌、大汗淋漓、疲乏无力、面色苍白、头晕等症状,立即平躺,酌情口服糖、盐水,将内瘘侧手臂下垂、揉搓,或者泡在温水里,避免内瘘堵塞,如果震颤或杂音消失、变弱,应立即到我院急诊科就诊。自我监测具体方法:将掌心放到内瘘吻合口近心端,感觉血管震颤是否存在。还可以用对侧耳朵听血管杂音。
11、透析间期,要适当活动内瘘侧肢体。
12、内瘘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如下并发症:出血渗血、皮下血肿、内瘘感染、血栓、假性动脉瘤、血管非血栓性狭窄、动脉窃血综合征,肿胀手综合征、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者可引起恶性心律失常发生心脏猝死。
□【血管通路血栓形成的原因】
血栓形成是血管通路最常见的并发症,以导管血栓为主(占59%),动静脉内瘘血栓也较常见。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早期主要有手术因素:自体原因(高凝、低血压、休克);术后包扎过紧等。晚期主要是对内瘘的反复定点穿刺;压迫止血不当;反复的低血压;患者高凝状态;红细胞生成素的使用不当等。
内瘘血栓形成的主要表现:透析血流量不足,吻合口处血管搏动、震颤消失、血管杂音消失,内瘘侧手臂疼痛。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诊,尽早对症处理。留置导管血栓形成原因是由于导管使用时间长、患者高凝状态、肝素用量不足或管路扭曲等原因所致,导管内血栓形成的表现是导管内回抽不出血液或只能回抽少量液体及回抽出大段血液凝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