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对妻子的感情的诗(杜甫写给妻子的一首情诗)
杜甫对妻子的感情的诗(杜甫写给妻子的一首情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他曾给妻子写过一首情诗,无一爱字,却是我读过最深情的诗。这首诗名为《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杜甫是唐朝的“诗圣”,也是一代“情圣”,他和发妻做到了真正的一生一世一双人。
有人说杜甫是因为贫穷,所以才那么专一,但其实也并非如此,唐宋又穷又花心的诗人不在少数。
例如柳永也很落魄,但他一生红颜无数;还有卢照邻也是又穷又苦,却也留下了风流债。
而遍观杜甫的诗,除了他的妻子,几乎没有一句和其他女人调情的诗句。
他曾给妻子写过一首情诗,无一爱字,却是我读过最深情的诗。
这首诗名为《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首诗写于公元756年,当时安禄山率军攻破潼关,进驻长安,唐玄宗带着皇子后妃逃往四川。
当时的杜甫因为回家探亲,所以得以逃过一劫,他带着妻儿在鄜州羌村避难。
后来听闻唐肃宗在灵武登基,便决定前去投奔,不料路上碰到叛军,被抓到了长安。
幸而当时杜甫还是个籍籍无名的诗人,叛军把他抓到牢里后,就不怎么搭理他了。
不然的话,他可能就要和王维一样,当了伪臣,名节不保。
当然,囚禁的日子总是难熬的,他时常想念在鄜州的妻儿。
八月的一个夜里,他抬头望天,只见一轮圆月高悬在天幕上,想到了同处一片月空下的妻子,写下了这首《月夜》。
诗歌首联便点明了时间和地点:今夜、鄜州。
诗人在长安望着空中的圆月,而他妻子在鄜州是否也是如此呢?
他没有千里眼,却偏偏写“闺中只独看”,这是他的想象之景,也是曾经上演过无数次的真实场景。
杜甫曾经为了仕途,困守长安十年,而他的妻子杨氏一直在奉先家中苦苦等候。
而如今杜甫再次离开,他的妻子又要再次承受离别之苦,他的心中是十分愧疚悲痛的。
所以这里的“今夜”又不止是今夜,而是无数个今夜,他不写自己望月,而是从妻子的角度入手,无形中使得思念之情倍增。
颔联两句诗人又写到他那幼小的儿女,进一步突出他对妻子的怜惜。
这里的“怜”字包含深情,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孩子尚小,而他却不得不离家,对于孩子他是愧疚的;而更令他怜爱的是他的妻子,小儿女们根本不懂什么是离别,所以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母亲总是痴痴地望着月亮,天真无邪的小儿女不仅不能为妻子分忧,反而加重她的负担,这怎能不令杜甫伤感呢?
杜甫不写妻子的愁苦,而是以小儿女的“未解”反衬妻子思念之深。
前两联不着一“思”字,但是字里行间却流淌着深切的思念。
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大概便是如此了。
颈联两句是诗人的想象之景。
顺着诗人的笔墨,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场景:深夜里,女子在窗前伫立,久久地凝望着空中的明月,不知不觉中雾水打湿了她的鬓发,清冷的月光洒满了阁楼,即使玉臂生寒,她也毫不在意。
这一幕夜不能寐,望月落泪的形象,是妻子也是诗人的写照。
相思难耐,所以便有了尾联的“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独看有“泪痕”,只有“双照”才能让泪痕干,足见诗人对两人相聚是有多么渴望。
“何时”又代表着不确定性,所以又加深了诗人内心的愁苦。
整首诗围绕着“月夜”,将诗人对妻子的思念描写得淋漓尽致,千年来感动了多少男女。
元稹有诗云“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李商隐也曾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纳兰容若也曾写过“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这些都是爱情中的经典名句,但是无论是元稹还是李商隐亦或是纳兰,都不曾做到一心只为一人。
而杜甫的这首诗看似平淡,不言爱不立誓,却是我读过最深情的诗。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就点个关注哦。